爱娜和爱莎的故事
爱莎和安娜是一对很好的姐妹,但是爱莎有着可以召唤冰雪的魔法,她不能很好的控制魔法,小的时候误伤过妹妹安娜,爱莎很自责,为了避免伤害妹妹,她选择了把自己封闭起来,妹妹并不明白姐姐为什么这样做,一直没有理解姐姐。
等到他们长大了,姐姐要继承女王的位置,妹妹才和姐姐相见,但是悲剧发生了,妹妹不小心触怒了姐姐,爱莎没有控制住自己的魔法,把喷泉冻住了,他吓坏了,害怕他的臣民不喜欢她,她害怕的跑出宫殿,这一路上,他经过的地方都变成了冰雪的世界。
她跑到了山顶,为自己搭建了冰雪宫殿,在那里她可以尽情地释放自己的魔法,她创造了雪人小白,她的守护神棉花糖陪伴着她。
安娜很担心她的姐姐,不怕辛苦,一路的寻找,在山上他遇见了采冰人斯基托夫,斯基托夫和他的驯鹿帮助安娜一起寻找她的姐姐爱莎。
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找到了爱莎,爱莎不小心伤害了妹妹,很懊悔,不想看到她们,用棉花糖驱赶他们,但是这时候王子汉斯看到了爱莎的魔力,想要控制她,把爱莎抓了起来。
安娜受伤了,去找汉斯帮忙,被拒绝了,但她也看到了姐姐要受到伤害,不顾自己的身体,为姐姐挡住了一剑,爱莎很感动,抱着妹妹冻的僵硬的身体痛苦,安娜复活了,姐姐的真情打动了冰封,原来真爱是可以战胜一切的。在妹妹和斯基托夫的帮助下,姐姐爱莎回到了自己的国家,解除了冰封,得到了臣民的爱戴,大家幸福的在一起了。
以前战争的故事?
淝水之战和赤壁之战非常类似。从189年到589年,中国分裂了大约400年。这期间,只有西晋实现了短暂的统一。其他最接近统一的就是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在淝水之战前,苻坚已经统一了中原,征服了大漠和西域,只差东晋了。
可惜,当时王猛已经去世,苻坚在战争策略上出现了严重的错误,导致80万大军竟然被东晋击溃。此战后,北方重新陷入混乱,南北大一统的时间再次被推迟了。
关于爱的故事和名言?
1.爱是美德的种子但丁2.爱能够创造一佚名3.爱是理解的别泰戈尔4.感谢是爱心的第一步。
西谚5.人间如果没有爱,太阳也会灭。
雨果6.人生如花,而爱便是花的蜜。
莎士比亚7.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达尔文<8.爱情使人憧憬升华到至善之境。
但丁9.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爱,因为我有爱。
白朗宁10.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
梵高11.真诚的爱情的结合是一切结合中最纯洁的。
关于鸦片战争的故事和名言?
故事:陈连升(17751841)土家族,湖北恩施人,近代第一位为国捐躯的少数民族将领。1839年1月,陈连升随同湖广总督南下广州禁烟,时常出海缉拿烟贩,并与英军交火,击沉敌船一艘。1840年8月,陈连升率5艘战船、3000水兵与英军交战,再次获胜。1841年1月,英军进犯虎门,由于琦善拒绝派出援兵,陈连升阵亡,其子陈长鹏身受重伤而投海捐躯。英军恨陈连升坚守不屈,脔割其尸,并将坐骑黄骠马掳去香港,其马悲愤不已,遥望大陆绝世而死,时人称之为“节马”。
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这句话来源于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话里面的“轰”指的就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光明战争故事?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加紧策划和发动内战。国民党广东当局调集重兵围攻东江地区,对包括光明在内的深圳地区进行残酷的“清乡”“三征”运动,欺压群众,强征暴敛,残忍杀害革命骨干。光明地域党组织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积极恢复和壮大人民武装,军民团结一心,不畏艰难,主动出击,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光明革命的壮丽篇章。
党的组织遭到破坏
光明地区再度陷入“白色恐怖”
在抗日战争期间,深圳地区是广东党组织领导机关所在地,也是东江纵队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主要根据地之一。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广东当局将东江解放区列为军事进攻的重点,调集重兵进驻,妄图利用军事上的绝对优势,摧毁广东党组织的领导机关,彻底消灭人民武装,实现其完全控制整个广东的战略目标。
1945年10月至1946年春,国民党保八团团长徐东来派周义心大队重返观澜,配合国民党新一军“扫荡”观澜路西根据地,多次包围白花洞村(今光明地区),杀害观澜乡党组织负责人周来友和部队东流剧团副团长肖英,以及白花洞地下党员徐马连等多位革命同志、爱国青年和进步群众。1946年7月,东江纵队北撤后,国民党反动派在东宝路西地区摧毁民主政权,解散农会,恢复反动政权,实行五家联保的保甲制度,大搞“清乡”“自新”运动,光明地区一批共产党员、战士家属、复员人员和进步群众惨遭捕杀。
1946年夏,广东全省由于水稻成熟时遭遇特大台风,早稻歉收。国民党广东当局不管人民死活,竟成立税警团,用高压政策推行“大三征”(征粮、征兵、征税)。国民党反动军团所到之处,强迫农民交粮交税,肆意抢掠财物,恶意烧毁房屋,无端殴打百姓。一时间,光明的天空再次笼罩着“白色恐怖”,人民生活在惶恐不安、暗无天日的处境中
战争课文故事?
百团大战,狼牙山五壮士,平型关大捷
战争故事文案
谢晋元团长带领八百名英勇孤军死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掩护五十万名中国军队撤退,上海保卫战一役,彻底粉碎了日本"三月亡华"迷梦。
继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战起,八月十三日即展开了中日首场大型会战--"淞沪会战"。当时的上海是东亚最大港埠,又是我国经济文化交通第一要地,租界林立,华洋杂处,因此,中国最高统帅蒋介石委员长决定在上海向国际显示中国抗战的决心。
延安枣园的战争故事?
1943年10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延安杨家岭迁住延安枣园。在这里,中共中央书记处继续领导了全党的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并作出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重大决定。
枣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中国革命的见证,背后都有感人的革命故事。枣园西山脚下一处简陋的土台,是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大会上发表《为人民服务》讲话的地方。从那时起,“为人民服务”开始成为中国人民共同拥有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以其厚重的思想内涵和巨大的精神感召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
东北战争故事的简略?
1947年,东北国民党军连遭东北民主联军(1948年1月1日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夏季、秋季攻势的打击,被迫退守于长春、永吉(今吉林)及四平至大石桥、山海关至沈阳段铁路沿线及其两侧的28座城市,陷入严重困境。
此时,东北国民党军经过扩编增补,共有正规军13个军(含相当于军的青年军第207师)计44个师(旅),连同特种部队及地方保安团队,总兵力为58万余人。东北行辕主任陈诚为保障“辽西走廊”与沈阳的安全,相机恢复沈阳与长春的交通联系,采取集中兵力固守要点的方针,在永吉、长春、四平各部署3~5个师,进行独立防守;在锦州至沈阳段铁路沿线及其两侧要点,各以1~2个师驻守,并相互支援;新编第6军及新编第1军一部于沈阳、铁岭地区实施机动。
此时,东北人民解放军已发展到73万人,其中野战军有9个纵队计40个师34万余人。东北人民解放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林彪、副政治委员罗荣桓,决心利用严冬江河结冰便于大部队行动的季节,集中全部主力,在广大地方武装配合下发动冬季攻势,再歼灭国民党军七八个师,截断沈阳至锦州段的铁路线,肃清辽宁南部地区的国民党军,孤立沈阳,使东北战局进一步改观。
冬季攻势发起前,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令第8、第9纵队由朝阳地区东进,其他方向的各纵队相继向沈阳以西、以北地区穿插。
1947年12月15日,冬季攻势开始,第2纵队及第10纵队一部突然包围法库,第1、第3、第6、第7纵队分别插入法库、新民、铁岭、沈阳间,第10纵队主力进抵昌图、开原地区,第4纵队主力直逼沈阳。18日,第2、第7纵队在铁岭西南截歼西援法库的新编第6军第22师1个团,在法库以南地区再歼暂编第59师1个团。
陈诚为解除人民解放军对沈阳的威胁,即将驻长春之第50师和暂编第53师,四平之第87、第91师,锦州之第43、第54师,辽南之第195师,于20日前后调至铁岭、新民、沈阳地区。此时,东北人民解放军为调动分散国民党军,以一部兵力佯攻法库,以第2、第7纵队西取彰武,并于28日全歼守军第49军第79师;29日,第6纵队于沈阳西北万金台歼灭第207师一部。
陈诚惧怕主力被歼,仍按兵不动。为诱使国民党军出援,扩大战果,第1纵队进至辽中地区活动,第4纵队进至沈阳、辽阳间破路,第8、第9纵队等部奔袭孤立据点,相继攻克北票、黑山、台安等县城及重镇大虎山。陈诚误认为东北人民解放军主力已分散,又了解到第2、第7纵队于彰武战斗后原地未动,乃集中沈阳、新民、铁岭间的5个军,从1948年元旦起,分兵3路,以新编第5军位左,新编第3军和新编第6军位右,第71军和新编第1军居中,向沈阳以西齐头并进,企图乘隙寻歼当面之东北人民解放军第3、第6、第10纵队,进而解法库之围。
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决心集中7个纵队歼灭其较弱之左路新编第5军,遂以第6纵队一部节节阻击,诱其深入至公主屯地区,以第2、第3、第7纵队向新编第5军侧后迂回,断其退路。以第1、第4、第10纵队进至沈阳以北和西北地区,阻止其右、中两路向新编第5军增援。
1月5日,第2、第3、第6、第7纵队对新编第5军展开围攻,激战至7日,全歼新编第5军军部及第43、第195师,俘其军长及2个师长。右、中两路国民党军于5日西援,遭到第1、第4、第10纵队的顽强阻击,同时又获悉新编第5军被歼,当即退回铁岭、沈阳。第1、第8纵队乘胜西进,攻克新立屯,追歼突围的第49军第26师。第9纵队进占沟邦子,追歼第60军第184师一部,并占领盘山。
由于国民党军在东北战场频频失利,蒋介石于1月10日由南京飞抵沈阳,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将范汉杰及其兵团所属的整编第54师由山东战场调往锦州,委任卫立煌为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将陈诚调离东北。
卫立煌上任后,一面加紧整肃军政,严令各地国民党军坚城固守,一面准备不得已时放弃永吉、长春,收缩兵力,确保沈阳。东北人民解放军为继续贯彻战役决心,乘卫立煌接任之际,除留第3、第10纵队于沈阳西北地区,钳制沈阳、围困法库之国民党军外,集中主力于1月29日转兵沈阳以南地区作战。以第4、第6纵队合围辽阳,以第1、第2、第7、第8、第9纵队分别进至沈阳和辽阳间、锦州和义县间及盘山、大虎山地区,准备阻击由沈阳、锦州出援之国民党军。
2月6日,第4、第6纵队等部夺占辽阳,歼灭暂编第54师,19日攻克鞍山,全歼第25师。24日,第4纵队轻装南下,奔袭营口。25日晚,营口第52军暂编第58师师长王家善率部起义。
东北人民解放军全部收复辽宁南部地区。在此期间,困守于法库之新编第6军暂编第62师待援无望,夺路逃跑,被第3、第10纵队追歼于开原以西通江口地区。27日,第10纵队攻克开原。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为彻底切断沈阳与长春国民党军之联系,决心夺取四平。29日,以第1、第3、第7纵队由辽南地区回师北上,直扑四平;以第2、第6、第8、第10纵队于昌图、开原地区准备阻击由沈阳北出之援军;其余各部分别在沈阳、锦州间和永吉、长春地区钳制国民党军,迫其不能向四平大举增援。
3月9日,被围于永吉之第60军,弃城逃入长春。合围四平之第1、第3、第7纵队,于12日分路实施突击,激战一昼夜,攻克四平,全歼守军第71军之第88师及其他残部。冬季攻势于3月15日结束。
此役历时3个月,东北人民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8个师,并争取1个师起义,共计15.6万余人,收复城市17座,切断了北宁、中长铁路,将东北国民党军压缩于锦州、沈阳、长春3个孤立地区,为尔后全歼东北国民党军奠定了基础。
林和靖爱鹤的故事?
典故北宋处士林逋(和靖),隐居杭州孤山,不娶无子,而植梅放鹤,称“梅妻鹤子”,被传为千古佳话。他的《山园小梅》诗中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梅花的传神写照,脍炙人口,被誉为千古绝唱。典出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人事。后比喻清高或隐居时也作:梅鹤因缘、妻梅子鹤。释义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比喻清高或隐居。宋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种植梅花饲养仙鹤,终生不娶,人谓“梅妻鹤子”。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二》:“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
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
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