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鲁班的故事,经典的

鲁班的故事,经典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368 更新时间:2024/1/15 12:48:30

鲁班的发明“刨”

在鲁班以前,木匠仅用斧子和刀来弄平其建造用的木料,结果既使干得很好,也难也令人满意。后来鲁班通过长时期的实践发现,他使用的刀片越薄,所制造出来的表面越平,干起来也越容易。

这样,这种刨逐渐地从鲁班的实践中加以演变,最初用较薄的斧刀片,后来用一个刀片固定到一块木头上再横穿以手柄,最后刀片固定到木槽中--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刨。鲁班的妻子也是一位发明家,前发了她的丈夫。

当鲁班刨平木料时,她不得不站在木料的一端握住粗糙的厚板。由于她还要尽其它的义务,做这样的事是很不理想的,所以她为刨木工作台发明了一个木槽以抵住鲁班刨木撞击的压力,使刨木成为可由一个人来干的工作。由她发明的木槽被称为班妻。

扩展资料:

鲁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春秋时期鲁国人,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2400多年来,人们把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和发明也都集中到他的身上。因此,有关他的发明和创造的故事,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故事。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曲尺最早的名称是“矩”,又名鲁班尺,传说是鲁班发明。

墨子-天志上》说:“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圆。”规矩,即圆规及曲尺。曲尺由尺柄及尺翼组成,相互垂直成直角,尺柄较短为一尺,主要为量度之用;尺翼长短不定,最长为尺柄一倍,主要为量直角、平衡线之用。木工以曲尺量度直角,平面,长短甚至平衡线。

拉水的滑轮也是鲁班发明的。当年鲁班看见乡亲们一头挑着瓦罐,一头挑着一团井绳走上井台,一抽一抽地半天提不上一罐子水来时,他觉得乡亲们太辛苦了,于是千思万想又想出了拉水的滑轮,滑轮“转”成了辘轳,辘轳又“转”成了风车,风车又“转”成了水车,就这样转呀转呀,转过去了两千多个春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班

经典启蒙小故事《羲之的故事》

鲁班的故事鲁班是我国古代的能工巧匠,他发明的锯、钻、刨、云梯等工具直到现在还被人们广泛地使用着。鲁班的这些发明与他平时爱动脑、善于观察是分不开的。传说,他发明的锯就是源于小草带给他的灵感。有一次,鲁班参加了一项大工程,这项工程需要很多木材。那时,砍树还是用斧子,速度很慢。按照这样的进度,任务恐怕完不成了,鲁班很着急。一天,他去山上看工人砍树,上坡时,你紧紧抓住野草上爬,在爬行的过程中,他感到手掌心一阵疼痛。爬到山上后,他发现手心已经被划出了一道口子,还渗出了血。是什么划破了手呢?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刚才抓过的野草上面有锯齿状的刺,而且还很锋利,鲁班想:如果把铁片也弄成锯齿状,不就可以用它锯木头了吗?鲁班几经琢磨、研究,最终发明了锯。不久,鲁班把他发明的锯用到工程中来。这回,大家锯起树来事半功倍。最后,还提前完成了任务。从此以后,由于发明了锯,木匠们的工作效率大大地提高了。不论是锯大树,还是做家具,锯都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人们对锯的使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了。小朋友,许多发明创造都来源于生活。所以,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吧。说不定哪天一项新的发明创造就在你的手中诞生了。

且说有一年夏天,鲁班家乡鲁国国王要鲁班监工营造一座宫殿,期限为3年。但是这座宫殿所需的木料,鲁班等工匠们到山上砍上3年也完不成任务。

这可急坏了鲁班,因为国王的话就是圣旨,是不允许随便更改的,如果真的是耽误了工程进度,杀头是不可避免的。鲁班愁得连觉也睡不踏实。

为了加快砍伐木料的进度,鲁班每天都要提前上山选择好要砍的树木。这天,天色刚蒙蒙亮,鲁班便迎着晨曦,踏着夜露,提前出发了。

为了节省时间,鲁班便抄小路走,小路上山近,可是坡陡路滑,而且横七竖八地长满了小树、杂草,行走非常不便。

鲁班只好搀着树木、拽着茅草往上爬。忽然,脚底一滑,身体便顺着山坡往下滚去,鲁班急中生智,急忙抓住一把茅草,由于没有抓牢,反而感到手掌心疼痛无比。

滑到山脚,鲁班狼狈地爬了起来,伸开手掌一看,掌心已是鲜血淋漓。鲁班非常惊奇,为何一把茅草能够划破人的手掌。

鲁班顾不得疼痛,沿着滑下来的山坡,爬上去一看,这丛茅草与别的草没有两样。鲁班不甘心,便揪下一根茅草仔细地观察起来。

这茅草的叶子很怪,叶子两边都长着锋利的小细齿,人手握紧它一拽,手掌就会被划破。鲁班又试着用茅草在他的手指上拉了一下,果然又划开一道血口。

鲁班正想俯身探究其中的道理,忽然看到近处有一只大蝗虫,两枚大板牙一开一合,很快吃着草叶。鲁班把蝗虫捉住细看,发现蝗虫的大板牙上也排列着许多小细齿。

鲁班从这两件事中得到启发,心想:如果仿照茅草和蝗虫的细齿,来做一件边缘带有细齿的工具,用它来锯树,岂不比斧砍更快、更好吗?

鲁班忘记疼痛,转身下山,做起试验来。在金属工匠的帮助下,鲁班做了一把带有许多细齿的铁条。

鲁班将这件工具拿去锯树,果然又快又省力。锯子就这样发明了。这个故事虽说是传说,但是,我们从中却可以得到这样的启发:实践出真知,钻研出智慧。

且说有一年夏天,鲁班家乡鲁国国王要鲁班监工营造一座宫殿,期限为3年。但是这座宫殿所需的木料,鲁班等工匠们到山上砍上3年也完不成任务。

这可急坏了鲁班,因为国王的话就是圣旨,是不允许随便更改的,如果真的是耽误了工程进度,杀头是不可避免的。鲁班愁得连觉也睡不踏实。

为了加快砍伐木料的进度,鲁班每天都要提前上山选择好要砍的树木。这天,天色刚蒙蒙亮,鲁班便迎着晨曦,踏着夜露,提前出发了。

为了节省时间,鲁班便抄小路走,小路上山近,可是坡陡路滑,而且横七竖八地长满了小树、杂草,行走非常不便。

鲁班只好搀着树木、拽着茅草往上爬。忽然,脚底一滑,身体便顺着山坡往下滚去,鲁班急中生智,急忙抓住一把茅草,由于没有抓牢,反而感到手掌心疼痛无比。

滑到山脚,鲁班狼狈地爬了起来,伸开手掌一看,掌心已是鲜血淋漓。鲁班非常惊奇,为何一把茅草能够划破人的手掌。

鲁班顾不得疼痛,沿着滑下来的山坡,爬上去一看,这丛茅草与别的草没有两样。鲁班不甘心,便揪下一根茅草仔细地观察起来。

这茅草的叶子很怪,叶子两边都长着锋利的小细齿,人手握紧它一拽,手掌就会被划破。鲁班又试着用茅草在他的手指上拉了一下,果然又划开一道血口。

鲁班正想俯身探究其中的道理,忽然看到近处有一只大蝗虫,两枚大板牙一开一合,很快吃着草叶。鲁班把蝗虫捉住细看,发现蝗虫的大板牙上也排列着许多小细齿。

鲁班从这两件事中得到启发,心想:如果仿照茅草和蝗虫的细齿,来做一件边缘带有细齿的工具,用它来锯树,岂不比斧砍更快、更好吗?

鲁班忘记疼痛,转身下山,做起试验来。在金属工匠的帮助下,鲁班做了一把带有许多细齿的铁条。

鲁班将这件工具拿去锯树,果然又快又省力。锯子就这样发明了。这个故事虽说是传说,但是,我们从中却可以得到这样的启发:实践出真知,钻研出智慧。

有一次,鲁班在完成一项紧急的建筑任务时,领着徒弟上山一连伐了好几天树,但因伐木工具落后,所以他们起早贪黑,挥动斧头,可是木料还是供应不上,他心里非常焦急。一天天刚亮,鲁班在干活时,一不小心被丝茅草的叶子划破了。他摘了一片草叶,发现草叶边缘生满了锯齿般的牙齿。一转身,他又看见一只大蝗虫正张着两个大板牙,很快地吃着草叶。鲁班捉了个蝗虫一看,它的板牙上也有利齿。看看丝茅草的叶子,再看看蝗虫的大板牙,他心里豁然开朗。

他把竹劈削成条,在上面刻了很多像丝茅草叶和蝗虫板牙那样的锯齿。用它去拉树,只几下,树皮就破了;再一用力,树干锯出一道深沟。可是时间一长,竹皮上的锯齿不是钝了,就是断了。鲁班想,如果用铁条代替竹条,就会很坚硬耐用。于是他马上请铁匠打了一个有锯齿的铁条,再用它去拉树,真是锋利极了。这就是锯的发明。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不谈演员,叶问这个历史人物到底是为什么抛妻弃子逃去?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叶问在建国前曾经替国民党担任过职务,你懂的,建国后因为这段经历就不能在佛山呆下去了,所以就去了香港。电影里面的只是人为高大全,其实他本人并不专一,在香港还有别的女人。叶问之子叶准说:1950年左右,父亲先去了香港。当时香港和内地还是可以自由通行的,我也曾在暑假去过香港几个月,看望父亲。当时父亲跟母亲

  • 革命英雄的故事,要文章有感受,300字左右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抗击美帝国主义侵略,援助朝鲜人民的自卫战争。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27日,美总统杜鲁门宣布武装干涉朝内政,扩大侵略战争,并派第七舰队武装侵略中国领土台湾,9月15日,美国纠集15个国家的军队,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在朝仁川登陆。同时,美政府不顾中国

  • 鸡毛信的故事 鸡毛信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海娃是儿童团的团长,有一天,他的父亲让他把一封鸡毛信送到八路军张连长手中。就这样,海娃赶着羊,就踏上了征程。在送信途中,海娃遇到了一队日本兵,危机之下,他把信藏在羊尾巴下。鬼子搜遍海娃全身,什么也没搜到,便让他在前面带路。海娃带着鬼子走羊道,由于道路陡峭狭窄,鬼子远远落在后面。鬼子让海娃停下,海娃不

  • 历史上著名的 围魏救赵 最初运用与什么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攻击方向选在哪里?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议说,现在

  • 十部抗日经典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1、小英雄雨来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里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小说中的芦花戏水、星夜攻读、智护交通员的情节、苇丛雏鸭、五谷飘香的田园风光景物,鲜活的方言土语,无一不是50多年前那场波起云涌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燕赵大地的真实写照。2、小兵张嘎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

  • 龟兔赛跑的故事简短?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龟兔赛跑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塑造了一只骄傲的兔子和一只坚持不懈的小乌龟。有一天,兔子想邀请乌龟比赛跑步,乌龟本不想答应,可兔子嘲笑乌龟行动缓慢,乌龟生气了,就决定和兔子一较高下。比赛开始后,兔子一蹦一跳,飞快的就冲出去了,而乌龟缓缓的甩动四肢,在地上慢慢地爬呀爬。兔子跑了一会,回头看到乌龟还在很远

  •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兵器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铁兵器]古代利用钢铁铸造地武器,是冷兵器的1种。始于春秋末期,盛行于战国以至火器发明的漫长时期。主要包括铁剑、铁杖、铁锥、铁鞭、铁锏、铁枪等。随着炼钢术的不断进步,铁兵器的质量和形制及种类也不断发展、完善,其形状逐渐趋于统一和定型,但性能仍没脱离近战的以直接杀伤为主的范围。铁兵器直到火器出现并发展后

  • 古代因失了人心而失败的人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倒戈相向:武王伐纣,讨伐大军士气旺盛,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就打到了离朝歌仅仅七十里的牧野。纣王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拼凑了七十万人马,由他亲自率领,到牧野迎战。他想,武王的兵力不过五万人,七十万人还打不过五万人吗?可是,那七十万商军有一大半是临时武装起来的奴隶和从东夷抓来的俘虏。他们平时受尽纣王的压迫和

  • 1952年有哪些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1952年发生的一场引起世界各国关注的战争是上甘岭战役。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时,1952年美国侵略军发动上甘岭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队同美国人民进行了激烈的战斗。1952年10月14日,“联合国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防守地约3

  • 10个簸箕历史上人物?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十个簸箕的人大有人在。历史上有十个簸箕的著名人物: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隋炀帝,商纣王,唐太宗,赵匡胤,多尔衮,武则天,康熙.手上十个簸箕是什么意思,十个簸箕易学上名叫坤纹,《易经》说:“践踏着薄霜,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成了。”大概就是一种循序渐进的现象。直是存心的正直,方是行为的道义。君子通过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