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光武帝刘秀——真正的“位面之子”
他的出现他的故事,就像是专门为了修正王莽所造成的世界线变动的。
在刘秀的一生中,有一场影响他一生的战役,那就是昆阳之战。在当时,刘秀万余兵面对王莽新朝的“百万大军”。
本来处于绝对劣势且没有任何胜算的他,结果竟然短时间内天气出现多次异象,而且无一不对王莽新朝的大军造成重大的打击。王莽新朝的军事力量直接遭到重创,同时也为刘秀后面灭掉王莽新朝开了一个好头。
2、大将军吴起——打仗练兵手到擒来
吴起来到魏国之后,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魏文侯任命吴起为主将,连战连捷攻克且占领了秦国的河西地区。二是吴起改革魏国兵制,创立武卒制——战国第一支精锐,最终在公元前389年,吴起用新练之兵5万人,大败秦惠公的50万人,这就是著名的阴晋之战。
自此之后,魏国成为战国第一霸,起源在于魏国李悝变法,但关键起点在于吴起。
3、赵惠文王——被逼“杀兄弑父”的一代雄主
赵惠文王本名赵何,是赵武灵王的次子。按说他是没有资格继承王位的,但因为他的母亲深受赵武灵王喜爱,临死前相求。他拥有了这一资格。
这样就为赵武灵王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赵惠文王四年(公元前295年),沙丘宫之变爆发,公子章造反不成而死,赵武灵王也被幽禁沙丘宫数月,因饥饿而死。一代霸主,就这样活活被饿死,也是令人唏嘘不已。
4、李渊——李唐王朝的先启者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李渊拜太原留守。当时,农民起义已经遍布全国,政局十分动乱。李渊召集了一支部队,起兵反隋。李渊的目标很明确,直取长安,以便号令天下,建立新的王朝。
历经霍邑之战和渡黄河之战后,李渊成功拿下长安,也站稳了脚跟,迈出了统一天下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一步。为李世民后面征战四方,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赵括——长平之战的“背锅侠”
秦国和赵国在赵国长平一带爆发了一场大规模战争,即长平之战。在这场战役中,秦国先派出王翦之父王,后派出名将白起。而赵国一开始派出的是老将廉颇,后来改为赵括。
这场持续数月的恶战,最后是以赵国折损包括赵括在内的四十五万精锐将士收尾的。长平之战赵国注定是会失败的,只不过时间会迟一些,但结局不会变。赵括不是真的只会“纸上谈兵”,但这样的大型战役交给一个战场菜鸟,结果也可想而知。
像梅兰芳一样的爱国人士还有哪些?
像梅兰芳一样爱党,爱国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还有很多,绝大多数艺人都是充满爱国热情有气节的,没有这样的情操也塑造不出那些鲜活的舞台人物。
像程砚秋程先生,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就曾经打过特务汉奸,后来索性停演以明志归隐务农,直到抗战胜利才恢复演出;周信芳周先生在九一八之后面对外敌入侵的时局,编演了很多爱国剧目《徽钦二帝》、《文天祥》、《史可法》通过戏剧鼓舞人民的爱国热情激励人民抵御外侮不屈不挠的斗志;河南豫剧大师常香玉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带领香玉剧社全国巡回义演,一个剧团就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捐出了一架飞机。
艺术大师徐悲鸿、吴作人也是同样的,还有宋庆龄、马寅初等等,还有无数的海外侨胞为了抗日,不但大批捐款,还配合的发起物资运输和实际的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