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人的名字取得最好听?
如今宝宝出生,做父母的都想给宝宝取个好听又有意义的名字,其实,在古代的历史上,就有出现过很多名人,不仅有所成就,而且名字也很好听,一起来看看吧。
1,武则天
武则天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历史人物,光听这个名字,是不是就觉得很霸气,她是女子出生,十四岁的时候进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赐名“媚娘”,后人称为武媚娘,她是历史上第一个以女子身份登上皇位的人。
2,扶苏
扶苏是秦国的公子,这个名字就非常的有诗情画意,他的名字是来源于诗经中的“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扶苏是一种花的名字,他的母亲很喜欢这个花,当时秦始皇为了纪念他的母亲,因而给他起了扶苏这个名字,是不是很有意义。可见当时秦始皇对扶苏的母亲也是很有情有意,这个名字不仅寄托了他对扶苏母亲的思念,也表达了他对扶苏的期望,希望他像橡木一样刚正。
3,赵飞燕
这个名字非常现代化的感觉,她是汉成帝的皇后,也是历史上的一个美女,相传赵飞燕身如轻燕,体态非常的轻盈,仿佛可以在人的手掌上跳舞一般,所以才有了飞燕这个名字。
4,高渐离
高渐离是擅长击筑而出名,因他的好友荆轲刺杀秦王失败而身亡,所以高渐离对勤王一直怀恨在心,后来勤王把他的双眼刺瞎之后,把他带进宫中演奏,他当时抱着要为挚友报仇的心态演奏,最终送命。由于他对挚友的一片赤诚,因而显得这个名字更加的动人心弦,也更增添了一丝悲伤的气息。
我觉得古代的名字起到大多数都是比较好听的,比如上官婉儿就觉得很不错的。以及还有,蔡文姬,孙尚香等都是不错的名字。
柳如是,她的名字取自“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个名字读起来特别有诗意,有一种超然的感觉,但是柳如是本人的命运很坎坷,令人感慨不已。
二、历史上有哪些至今也无法超越的好听的名字?
姓名是我们每个人的第一张名片,在中国远古时代,姓和名都比较乱,从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姓名开始稳定下来。根据古书记载,在古代中国人的取名是很有讲究的,甚至形成了制度,纳入了礼法,所有很多古代姓名在现代人看来就非常好听,因此,有心的网友总结了一些好听的古代姓名(备注:不喜别喷,并非笔者)(排名不分先后)
古代取得“很好听”的6个名字,至今无法超越,第4个骨头都要听酥了!
柳如是
本名杨影怜,后改名柳隐,字如是,故名柳如是。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浙江嘉兴人。她天生丽质,书画双绝,美艳绝伦,美艳绝代,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着名歌妓才女。
鱼玄机
晚唐诗人,长安人。初名鱼幼微,字蕙兰。咸通中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进长安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与文学家温庭筠为忘年交,唱和甚多。后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鱼玄机性聪慧,有才思,好读书,尤工诗。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
赵飞燕
她是西汉汉成帝的皇后以及汉哀帝时的皇太后。赵飞燕是一位在中国历史上传奇的人物以及美女。无论是在正史或是野史当中,她都是以美貌著称的,“环肥燕瘦”讲的便是她和杨玉环,其中的燕字指的正是赵飞燕,是比喻体态轻盈瘦弱的美女。因其美貌出众而成为淫惑皇帝的一个代表性人物。
扶苏
扶苏,扶苏,听到这个名字连骨头都要酥了。我们知道,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但这名字可不是秦始皇随便取的,这个名字出自《诗经·国风·郑风》第十首,“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不过扶苏的名字好听,命运却十分凄惨。扶苏是一个仗义执言的人,因为不满秦始皇坑术士一事,上书劝谏秦始皇。没想到被秦始皇发派到了上郡,后来秦始皇去世,李斯赵高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逼扶苏自尽,然而扶苏至死都不知道事情的缘由,可悲又可叹。
纳兰性德
他名性德,字容若,是清初诗人。“性”即有“成”的意思,是“成就、树立”之意。而树德历来更是中国儒家的追求。他出生皇家,因自幼饱读诗书,文采极佳,故而很受皇帝喜爱,长期跟随在皇帝的身边。出身富贵之家的纳兰却是写出了“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的千古悲句,为后世所赞叹。
西汉才女,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卓文君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她也有不少佳作,如《白头吟》诗中“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堪称经典佳句。
三、历史上名字最好听的100个人
纳兰容若、王羲之、陶渊明、张可久、钟子期。
沈从文、林徽因、马致远、卢照邻、萧子良、完颜盈歌、刘令娴。
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著名词人。父亲是康熙朝一代权臣纳兰明珠,母亲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
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人,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被誉为“书圣”,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
张可久,字小山,浙江庆原路人,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出生于湖南凤凰,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现代中国文学最伟大的印象主义者。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人,中国元代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萧子良,字云英,南兰陵人,齐武帝萧赜的次子,有《竟陵王集》。初仕刘宋,历任邵陵王左军行参军、邵陵王主簿、邵陵王友,会稽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