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朝鲜和韩国之间的历史故事?

朝鲜和韩国之间的历史故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373 更新时间:2023/12/19 9:56:52

朝鲜半岛,韩国称其为韩半岛,是位于东北亚的一个半岛,由朝鲜半岛和周围3300个岛屿组成,其中半岛占全境总面积的97%。根据考古所得,早在远古时期朝鲜半岛之上就已有人类居住。朝鲜半岛的旧石器时代始于公元前50万年,公元前5千年进入新石器时代,公元前10世纪开始进入青铜器时代。到了公元前4世纪进入铁器时代。

箕子朝鲜

存在时间公元前1120年~公元前194年,周初,商朝遗臣箕子东迁至今朝鲜半岛北部,建立的“箕氏侯国”,被认为定都在大同江流域今平壤一带。这个国家在西汉时被燕国人卫满所灭。

箕子是商纣王的叔叔,与微子比干是殷商的三大忠臣。《论语微子》中记载,孔子说:“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

箕子朝鲜和燕国经常会发生摩擦。

原来燕国比较小,后来越打越大,当中过程我就不描述了。到后来基本上就是这样的格局了。

汉朝建立后,情况就变成了这样。

卫氏朝鲜(公元前194年~前107年)

由燕国人卫满(姬姓卫氏,卫国宗室后裔)率千余人进入朝鲜,推翻箕子朝鲜自立,是朝鲜半岛历史中最早得到考古及文献证明的国家。汉武帝在公元前109年起兵远征朝鲜半岛。公元前107年,卫满朝鲜被灭。

汉四郡(前108年~公元313年)

在这个时期,朝鲜就正式属于中国版图了。

汉武帝在剿灭卫满朝鲜后在朝鲜半岛北部和中部设立的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被称为“汉四郡”时期,统治夫余、高句丽等族。东汉、曹魏和西晋皆保留了乐浪郡和玄菟郡。东汉末割据辽东的公孙氏分出乐浪郡南部设立带方郡,并为魏晋所承继。

三韩时期

三韩就是上面图上朝鲜半岛南面的一小块地方,它们是马韩,辰韩、弁韩等三个小部落,合称三韩。三韩后来被新罗所统一,其存在时期后来被称作“朝鲜前三国时代”。现在的韩国人和朝鲜人都称自己为“三韩子孙”,类似华人自称“炎黄子孙”的说法。

《后汉书东夷列传》中对三韩有所记载。

三国时代(公元前57年到公元668年)

占据辽东和朝鲜半岛的三个国家高句(gōu)丽(lí)、百济、新罗。7世纪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地区,开了统一新罗时代。

高句丽这个国家比较复杂,中国认为是属于我们的,韩国、朝鲜认为是属于他们的。高句丽和高丽不是一回事情哦!

高句丽人在其成立的初期可能是由位于中国东北的少数民族貊人和部分迁移到这一地区的扶余人组成的。扶余与中原王朝关系一直十分友好。高句丽就不是了,中原王朝一直打击它,最著名的当属隋炀帝和唐太宗都分别亲征。

唐朝的时候,高句丽大对卢(相当于宰相)渊盖苏文非常出名,在韩国人眼中是大英雄,但是中国史书却认为他残暴弑君。在渊盖苏文死后,唐高宗彻底平定高句丽,分其境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并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以统之,任命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领兵镇守。自此,高句丽国家不再存在于世。

新罗(公元前57年~935年)

公元503年开始定国号为“新罗”。新罗由三韩中的辰韩建立,新罗最初由辰韩朴氏家族的朴赫居世居西干创建,后禅让给日本人出身的昔脱解王及其后裔。670年-676年唐朝新罗战争后,新罗侵夺了大同江以南的原属于中国后为高句丽夺取的汉乐浪、带方故地,称为统一新罗。9世纪末期,统一新罗分裂成“后三国”。

后三国(892年-936年)

是朝鲜历史上的时代划分之一,《高丽史》开篇即定后三国之说,后世史家多以新罗、后百济、泰封为后三国。始于892年农民出身的甄萱起兵,同一时期新罗王族后裔弓裔亦建立泰封国导致已衰弱的新罗分裂,终于936年高丽再度统一朝鲜半岛。

高丽(918年-1392年)

又称高丽王朝、王氏高丽。公元918年由泰封弓裔部下拥立王建为王,935年灭新罗,936年灭后百济统一。国土大体上相当于今天朝鲜半岛中南部,北方始以大同江一线同中国为界,后不断向北推进。经过高丽王朝的漫长历史形成朝鲜民族。1392年,被李成桂废黜恭让王自立,建立了朝鲜王朝。

朝鲜王朝(1392年1910年)

又称李氏朝鲜,简称李朝,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后一个统一王朝。朝鲜王朝的国土大体上相当于今天朝鲜和韩国的总和,北方以鸭绿江和图们江同中国为界。朝鲜王朝的首都初在高丽王朝的故都开京(今开城;又称松都)。1896年,高宗李熙称帝改国号为大韩帝国,1910年日本侵吞朝鲜半岛,李朝灭亡。

韩国、朝鲜的历史

日据时期(1910年8月29日至1945年8月15日)

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接受日本统治的时期。1910年大韩帝国与大日本帝国签订《日韩合并条约》,大韩帝国王室移居日本本土,朝鲜半岛正式并入大日本帝国成为日本领土。朝鲜总督府设为今韩国首尔。

1945年,二战结束后美苏军队分别对三八线两侧实行军事占领后,各自按照自己的模式对占领区进行统治。而后各自扶植起朝鲜和韩国两个政权,朝鲜战争停战后,两国长期处于政治对立、军事对峙、经济隔绝的冷战状态。

我们可以看到,朝鲜这个国家从古到今分多合少,命运多舛。它的命运又始终和周边的中国、日本紧密相连。比如,朝鲜古籍全是汉字。韩国人和朝鲜人如果不学汉字,就没法研究古籍。为了去中国化,韩国把“汉城”改名为“首尔”。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三年级下册读后感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忠孝廉耻怎么写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读《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有感近日,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这部好书,它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历史人物的美德故事,非常引人入胜,它既增长了我的历史知识,又使我深深地受到了启发。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浩翰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可圈可点的历史人物。这部书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勤奋好学、热

  • 形容古时战事紧张的描写?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描写战斗激烈紧张的句子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应该也算吧烽火连三

  • 中国近代史牺牲人物?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民国初期宋教仁被政敌刺杀身亡,然后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被军阀张作霖枪杀,接着瞿秋白陈延年等等,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将军张自忠,赵登禹,佟麟阁,左权,杨靖宇,赵尚志,杨虎城,赵一曼,川军名将王铭章,刘湘以及在抗美援朝中牺牲毛岸英等等。一八九四年甲午海战抗击日寇英勇牺牲的晚清海军将领邓世昌、一九三

  • 历史有名人物?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1、李白:你,从页页诗篇走来,酒入豪肠,三分剑气,七分月光;你,向历史深处走去,秀口一吐,半个盛唐。仙骨豪情,傲岸不屈,风情万种,仗笔独行。你轻舟一解,整条长江就诗意奔腾;你亮丽的文字,刺痛了一双双习惯黑暗的眼睛。2、屈原:世人皆醉,惟你独醒。尘世昏暗,万马齐喑,而君秉持高洁,疏离邪恶,壮志可与日月

  • 世界历史上的著名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迦太基与罗马的战争!(欧洲人从此有了战略意识)罗马与埃及的战争!(确立了罗马的地位)法国击败阿拉伯(骑士的首次亮相,并确立了军队的核心)英法百年战争!(骑士于长弓兵的战争)欧洲反对拿破仑的战争!(封建和资本的碰撞)亚历山大发动的一系列战争(争夺丝绸之路的战争)蒙古人的扩张(亚洲人的骄傲)土耳其灭亡拜

  • 结合情节分析《西游记》其中一个人的人物特点及其性格300字左右?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唐僧:俗家姓陈,乳名江流,法名玄奘,唐朝第一高僧,所以被人们称为唐僧。西行取经时,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赐法名三藏。唐僧十八岁出家皈依佛门,经常青灯夜读,对佛家经典研修不断,而且悟性极高,二十来岁便名冠中国佛教,倍受唐朝太宗皇帝厚爱。后来被如来佛祖暗中选中去西天取经,并赐宝物三件,即袈裟、九环锡杖、金箍

  • 什么叫刚柔并济?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刚柔并济意思是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配合。刚柔并济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汉·王粲《为刘荆州与袁尚书》:“当唯义是务,唯国是康。何者?金木水火以刚柔相济,然后克得其和,能为民用。造句:这种偏身的打法更加适合身材弱小的人群,可以在消卸对手进攻的同时,“借力打力”,从侧面攻击对手弱点,刚柔并济。刚柔并济有一个相

  • 古代历史人物故事简短?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历史人物简短故事:1、唐伯虎推窗唐伯虎在年少时,便喜欢画山水人物、石头松。母亲见儿子有些天赋,便递给他一个行李卷和迎心一包碎银,要他去跟大画家沈周学习,以求更上一层楼。沈周见唐伯虎俊逸清秀、聪明伶俐,便收下了这个徒弟唐伯虎学了一年后,偷偷把自己的画与师傅的作品比了比,感到不相上下,不愿再学下去了

  • 历史人物事迹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不知道你要哪个时期的以下几个你自己选择吧1项羽项羽,秦末重要的反秦领袖之一,秦亡后自封西楚霸王。汉族,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中国古代起义领袖,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中国史上最强武将。是力能举鼎气压万夫的盖世豪杰。号西楚霸王。大泽乡起义不久,项羽在江东斩

  • 有关珍惜时间的名人事例要4个一定要短一点的 !要快!谢谢各位了!!!!!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朱自清:《匆匆》“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唐韩诗人王贞白:《西洋记》第11回:“可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范仲淹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