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中国古代史上比较出名的战役 例如安史之乱之类的

中国古代史上比较出名的战役 例如安史之乱之类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350 更新时间:2024/2/9 19:36:02

安史之乱,这不是战役。

你看三十六计,每一计都有讲一个经典战例

抗日战争事例

平型关大捷卢沟桥事变

湘西会战淞沪会战延安保卫战

历史上还有哪些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的故事200字?

吉鸿昌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却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中国了,吉鸿昌异常愤怒,刚要发作,陪同的使馆参赞劝道:“你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仔细地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八女投江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与日军血战到底而决不屈服,最后集体投江殉国的英勇事迹。

抗日战争时期的1938年10月,8名女官兵,在冷云率领下,与日伪军激战。她们吸引日伪军火力,使部队主力摆脱敌人攻击,被敌军围困河边。在弹尽的情况下,面对逼降,涉入乌斯浑河壮烈殉国。

历史上诚实守信的故事有哪些?

1、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2、烽火戏诸候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3、一诺千金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4、宋濂的故事

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学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不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动地称赞说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注:宋濂,明初文学家)

6、晏殊诚实守信

古往今来,凡是品德高尚的人,都是诚实守信的。

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晏殊,14岁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给朝廷。他本来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便能得到官职,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参加了考试。事情十分凑巧,那次的考试题目是他曾经做过的,得到过好几位名师的指点。这样,他不费力气就从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但晏殊并没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

他在接受皇帝的复试时,把情况如实地告诉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题目,当堂考他。皇帝与大臣们商议后出了一道难度更大的题目,让晏殊当堂作文。结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奖。

晏殊当官后,每日办完公事,总是回到家里闭门读书。后来皇帝了解到这个情况,十分高兴,就点名让他做了太子手下的官员。当晏殊去向皇帝谢恩时,皇帝又称赞他能够闭门苦读。晏殊却说:“我不是不想去宴饮游乐,只是因为家贫无钱,才不去参加。我是有愧于皇上的`夸奖的。”皇帝又称赞他既有真实才学,又质朴诚实,是个难得的人才,过了几年便把他提拔上来,让他当了宰相。

晏殊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的故事说明,

一个人为人的诚实,表里如一,不弄虚作假,

对于取得别人的信任是多么的重要啊!

7、狼来了

出自《伊索寓言》:从前,有个放羊娃,每天都去山上放羊。

一天,他觉得十分无聊,就想了个捉弄大家寻开心的主意。他向着山下正在种田的农夫们大声喊:“狼来了!狼来了!救命啊!”农夫们听到喊声急忙拿着锄头和镰刀往山上跑,他们边跑边喊:“不要怕,孩子,我们来帮你打恶狼!”农夫们气喘吁吁地赶到山上

上一看,连狼的影子也没有!放羊娃哈哈大笑:“真有意思,你们上当了!”农夫们生气地走了。

第二天,放羊娃故伎重演,善良的农夫们又冲上来帮他打狼,可还是没有见到狼的影子。

放羊娃笑得直不起腰:“哈哈!你们又上当了!哈哈!”大伙儿对放羊娃一而再再而三地说谎十分生气,从此再也不相信他的话了。

过了几天,狼真的来了,一下子闯进了羊群。放羊娃害怕极了,拼命地向农夫们喊:“狼来了!狼来了!快救命呀!狼真的来了!”农夫们听到他的喊声,以为他又在说谎,大家都不理睬他,没有人去帮他,结果放羊娃的许多羊都被狼咬死了。

8、曾子杀彘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这个故事生动地告诉人们:家长对孩子不能信口开河,要言必信。只有言传身教,才能使孩子诚实无欺,否则父母将失信与孩子。

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跟随着她在她后面边走边哭。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想抓只猪准备杀了它。他的妻子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跟儿子开了个玩笑罢了。”曾子说:“你不可以与儿子开玩笑。儿子什么都不懂,他只学习父母的,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了他,这就是在教育他欺骗人。母亲欺骗儿子,儿子于是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于是曾子就煮猪给孩子吃了。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论对日战争佳句赏析?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基本规律(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论述了只有实行人民战争,才能赢得胜利的思想;阐明了抗日战争作战的形式上,主要是运动战,其次是游击战。其实,论持久战这片论文式的著作,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最突出的地方是:它是在抗日战争初期写成并发表的,对抗日战争做了论述

  • 中华文化的战争名称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2牧野之战(奠定周朝八百年天下)3长平之战(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奠定秦统一基础)4齐魏马陵之战,孙膑围魏救赵(以巧妙运用战略战术著称,为后世军事战略典范)5巨鹿之战(项羽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灭秦之决定战役)6垓下之战(结束4年楚汉战争,奠定汉朝立国基础)7卫青,霍去病第三次北击匈奴的战役(结束匈奴自

  • 以刚克柔的例子?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本文列举三个例子一,以柔克刚是水擅长的智慧。水滴石穿这个成语自古以来一直在中国广为流传,在现代几乎是家喻户晓。中国人自古就推崇水的恒心。水以它的恒心,坚持不懈地滴答滴答,最终能把坚硬的磐石滴穿。滴水穿石的精神,自古到现代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和发展。滴水穿石正是柔弱胜刚强的典型事例。二,以柔克刚的

  •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基本内容大致如下:战争观这一思想大约形成在奴隶社会的初期,到奴隶社会的末期基本成熟。以仁为本的战争观,主要包括两层含义:⒈战争支柱以仁为本。《司马法仁本第一》开宗明义:“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为正。正不获意则权。”仁者使人亲,义者使人悦。此二者,才是战斗力的凝聚核,才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基础。⒉战争准则

  • 1904日俄战争期间旅顺口历史人物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先说结论,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旅顺口历史人物故事如下,1904年,日本和沙皇俄国为了争夺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权益和中东铁路的归属权,发动了一次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日本军队先后在辽阳和沈阳之间歼灭了沙皇俄国主力军队并且击退援军。广州三元里人民团结起,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故事。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用谋略取胜的故

  • 为什么古代战争中戈和戟逐渐被矛和枪取代?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这种变化是由作战方式决定的。先秦时期以车战为主。一辆战车三个人,一人嘉车,一衣持弓箭,一人持戈。当两车相错时,戈手横向攻击对手,勾、啄比直刺命中率高得多。战国后期,单骑战逐步代替了车战;无论骑兵、步兵都是以向前攻击为主,矛的直刺就取得优势。戟虽然可刺可砍可勾,但它砍的力量很小,且不好掌握;穿盔甲作战

  • 现代史上有哪些著名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从公元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到本世纪初比较著名的战争有:美国独立战争,法国革命战争,拿破仑战争,第2次美英战争,希腊独立战争,英缅战争,阿尔及利亚抗法战争,阿富汗抗英战争,英国—锡克战争,墨西哥抗英战争,意大利独立战争,克里米亚战争,英伊(伊朗)战争,法越战争,西摩(摩洛哥)战争,美国内战,丹

  • 求古今中外各大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滑铁卢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官渡之战夷陵之战中途岛之战名言内容:有备无患,亡战必危。名言作者:张九龄张九龄资料:唐代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名言出处:唐朝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名言解释:见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患:灾祸。亡:忘。这两句大意是:有所准备,则没有灾祸;忘却战争

  •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朝代和人物?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争大概有:1、长平之战:战国时期,秦赵两国的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2年-前260年,最后秦国获胜。此战秦将白起坑杀赵国降卒45万,只留下年纪尚小的240名士兵放回赵国。2、巨鹿之战:发生在秦朝末年的巨鹿,起义军中的楚国项羽【五万士兵】同秦国的王离、章邯【共四十万】发生的战争。

  • 请大家帮忙,简单介绍一下秦国灭百越的故事,谢了?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早在灭六国以前,秦始皇就已经把百越之地作为统一的目标。秦灭六国之战结束后不久,秦始皇即派尉屠睢率50多万大军出击百越。针对百越各部居处分散的特点,秦军采取多路分兵进军,遇有大敌再合兵进击的行动方针。秦军共分5路:一路由今江西向东进发,攻取东瓯和闽越;中间两路攻取南越,其一经今南昌,越大庾岭入广东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