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上甘岭描述的是谁?

上甘岭描述的是谁?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79 更新时间:2023/12/18 3:52:39

上甘岭描述的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负责防守上甘岭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军长秦基伟,在九十年代被任命为国防部长。此次战役因攻守双方死伤巨大而被后世称为上甘岭绞肉机并由此诞生了一个著名的军事术语:范弗里特弹药量来形容弹药消耗量的巨大,第十五军一战成名并在战后被组建为我军唯一一个空降兵部队

上甘岭描述的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志愿军战士,他们英勇顽强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使美国人乖乖的在停战协议书上签字了,为我国赢得了几十年的和平时期,为发展国民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为有这样的中华儿女而感到骄傲,他们才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邱少云,朝鲜战争!抗美援朝!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最艰苦的战役,描述的是志愿军的英勇无畏。主要人物是战斗英雄黄继光

长津湖战役的主要人物事件?

长津湖战役中那些真实的历史人物。人民英雄致敬!

詹大南(1915年4月18日-2020年11月21日)

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槐树湾。17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21岁正式入党。戎马一生的詹大南斩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勋章,以及朝鲜金日成主席授予的两枚二级国旗勋章,并在首次授衔仪式上,荣获少将军衔。

詹大南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詹大南担任第二十七军副军长。

1950年12月30日晚,把号称美军陆军最精锐部队之一的“北极熊团”被围困在新兴里。

“北极熊团”的武器装备精良坦克开路,飞机掩护,是志愿军非常大的一个敌人,为了歼灭这支军队詹大南亲率八十师和八十一师1个团冒着摄氏零下30度的严寒,从四面向敌人发起猛攻。

詹大南指挥各团,不顾敌机轰炸,将敌人围歼在新兴里、新岱里、河水里一带。成功歼灭敌军,从此“北极熊团”便从历史上除名了。

迟浩田,1929年7月生,山东招远人,194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上将军衔。曾任第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国防部长。

迟浩田

1950年长津湖的冬天,遭遇了62年不遇的历史最低温。

志愿军最大的敌人不是美陆战1师和“北极熊团”,而是极端寒的天气。当时的第9兵团士兵,大多都是江南水乡子弟,有的还是第一次见到漫天雪花,根本不知道怎么御寒,直接拿着热水就开始泡脚,结果脚被严重冻伤。

迟浩田小时和父亲一起闯过关东,学会了怎样在严寒的天气中御寒和防冻。在入朝参战途中,迟浩田表示,他一冷就马上拿雪把手脚搓一搓,然后再搓脸。所以,迟浩田是全营唯一没有冻伤的。

迟浩田很快将自己的御寒方法告诉了3营战士,保持了战斗力。相对于兄弟部队,3营的冻伤人数是比较少的。其他部队非战斗减员极为严重,出现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冰雕连”。根据迟浩田的回忆,第20军一个连都冻死了。

宋时轮(1907年9月10日-1991年9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湖南醴陵北乡黄村人。

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他创造性地运用主席军事思想的战术原则,几次调整部署,将美陆战第一师全部和美第七师一部分割包围于长津湖地区,采取集中兵力、火力各个歼敌的战法,指挥第二十七军发起著名的新兴里战斗,全歼美军第七师第三十一团(加强团),开创志愿军一次战斗歼灭美军一个建制团的纪录,打出了国威、军威,使整个朝鲜战局发生了很大变化。长津湖之役,第九兵团苦战13昼夜,毙伤俘敌1.39万人,予美军该两师以歼灭性打击,毛泽东盛赞:第九兵团“在极困难条件之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这些经典战例连同宋时轮的英名,早已载入人民军队的光辉史册,成为激励和迪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陶勇(19131967),原名张道庸。新中国成立后,任第9兵团副司令员。1950年11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11月初,第9兵团在宋时轮、陶勇的率领下,从曲阜出发,日夜兼程,从临江、辑安跨过鸭绿江,11月19日到达江界集结。第9兵团部署在东线战场,他们的任务是参加第2次战役的长津湖战役。

宋时轮和陶勇接到了志愿军司令部东线反击的命令之后,立马召集军以上的干部作战会议,研究作战部署。

宋时轮和陶勇两人指挥作战各有特点,宋时轮善于打大兵团作战,陶勇则是被称为“拼命三郎”,思路敏捷,出手快。

陶勇很快就拿出了具体的作战方案,根据长津湖的地形,采取了分割围歼的战术,作战部署确定后,陶勇感到兵团指挥部在江界距离第一线较远,不便指挥,遍亲自到第一线去指挥第20军、27军作战。根据前方彭德清军长报告,陶勇命令彭德清:“先打弱敌,美第7师比第1师战斗力弱,你们包围第7师,采取数路穿插的战术,先吃掉第7师。”

陶勇布置完毕,又电话命令第20军围歼美军第1师。要求两支部队协同配合好,首先将第1师和第7师割裂开来,尔后逐点围歼。此时,美军已成惊弓之鸟。11月27日,第20军侧重于向长津水库东侧攻击,第27军向长津水库西侧攻击。美第7师除第31团、32团少数逃窜外全部被歼。第1师被歼5个完整营。第1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以能征善战而著名,号称常胜军。在长津湖受到如此惨重打击,这在该师170年的建军史上尚属首次。

杨根思(1922年-1950年),本名羊庚玺,,江苏泰兴人,中共党员,1944年入伍,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新中国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级战斗英雄。

1950年11月29日,杨根思在坚守长津湖畔高地东南侧小高岭战斗中,率领三排打退美军八次进攻,在最后只剩下他一人时,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8岁。战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杨根思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1951年5月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给杨根思同志追记特等功,授予他“特级英雄”称号,1951年12月11日命名其生前所在连为“杨根思连”。

杨根思遵守组织的命令坚守小高岭阵地,这是当时的战争局势中非常重要的一处,组织上要杨根思必须要守住的阵地。战斗打响后战况十分激烈几乎成胶着状态,持续一天一夜之的战斗伤亡很大,杨根思率领全排接连击退美军八次进攻死伤惨重,当美军第九次进攻结束全排死伤殆尽,看着昔日战友走在了自己的前面,杨根思做出一个决定。

当时杨根思站在小高岭的上面,长时间的战斗早就透支他的体力但依旧站得笔直,他拿着可用的枪支和一包炸药隐藏在身边,静静地等待敌人的到来,等敌军来势汹汹地冲上小高岭时他知道机会来了。

在敌军即将接近山顶的危急时刻,杨根思抱起一包炸药点燃了导火索,这是他在战友们都不在了后下的决心,哪怕只剩他一个人也要阻止敌人,冲向密集敌人的杨根思以身体为最后的利器。随着惊天动地的巨响火光四射,杨根思与敌人同归于尽,完成了切断敌军退路的阻击任务,至此他的人生画上了句号但英雄精神长存。

在长津湖战役中,还有数不尽英雄和烈士。它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抗美援朝的胜利,换来了祖国的安宁。在这里向英雄们致敬!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生物集群灭绝事件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地球上的生命能量曾经反复出现多次暴发,每一次暴发时都会在各地出现大量的各种生物,同时也会出现曾经存在的生物因不能够适应环境演变而进化自身最终走向灭绝的事情,6500万年前白垩纪晚期就曾出现恐龙等大型动物大批量灭绝的事件,但同时期的小型啮齿类生物则大都保存下来。黄香温席东汉时,有个小女孩名叫黄香。九岁

  • 红色人物事迹?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1、刘胡兰(1932年-1947年1月12日),原名刘富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

  • 谁知道退避三舍、围魏救赵、纸上谈兵分别是哪些战争中的?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退避三舍是晋文公楚国晋国的城濮之战,卧薪尝胆是春秋时期越国国王勾践指挥的吴国越国争霸之战,围魏救赵是战国时期齐国魏国的战争,纸上谈兵是秦国赵国的长平之战。这些成语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留下来的。;成语退避三舍现在多用来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成语卧薪尝胆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最终苦

  • 五个先锋人物的名字和主要事迹?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姚步霄和姚江泠兄弟】1937年秋,共产党员姚步霄受党组织派遣回到家乡浚县新镇淇门,开展抗日游击工作,组建了延浚汲淇4县抗日游击大队,开辟延浚汲淇4县抗日根据地。姚步霄的兄长姚江泠身为国民党的将军,曾率部参加过广西会战、湘西会战,会战共歼灭日军2万多人,威震敌胆。解放战争中,姚江泠将军率军起义,加入

  • 抗美援朝英雄故事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1.狼牙山五壮士这五位壮士分别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一团七连六班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把那只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向悬崖,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

  • 古代因为消极情绪传播导致战争失败的案例?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项羽自刎乌江。项羽兵败之后,担心被江东父老责怪,没有逃去江东,最终自刎而死。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杰出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之孙。楚汉之争中,项羽在正面战场屡破刘邦,但是彭越不断后方破坏楚军补给,最终导致项羽不敌刘邦军队,溃逃。项羽一路逃到乌江,遇见乌江亭长,亭长劝项羽可以回到江东以图东山再起,但项

  • 我国古代大量人口南迁开始与 A 秦朝末年 B 西汉末年 C 东汉末年 D 西晋末年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从东汉末年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逃往江南地区,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故选c。江西文化,又称江右文化,它泛指赣地从古至今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赣文化在上古时代脱胎于越文化、吴文化,在两千多

  • 二战以来发生的战争和冲突事例?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国对越反击战.中印战争.英阿马岛之战.两伊战争.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战争.中东的三次战争.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印巴战争波黑战争阿富汗反恐战争美国入侵伊拉克战争二战以后发生的比较有影响战争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战争和海湾战争中国历史上著名战役很多,但惊心动魄战役、荡

  • 战争中有哪些英雄人物的事迹?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刘胡兰,女,1932年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小年纪,便对黑暗的旧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山西人民开展救亡运动,文水县也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从此,刘胡兰开始逐步接触革命道理。刘胡兰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和小伙伴一起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有一

  • 为什么打仗时占领城池高位要插上红旗?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着旗子代表我存在,同时还可以排兵布阵,古代打仗可不是打群架,一窝蜂冲上去,是需要列阵的。那时候又没有电话,所以列阵的时候听指挥很多时候就是靠“旗语“。而且旗帜有利于集合队伍,毕竟成千上万,甚至数十万的军队,士兵想要找回自己的队伍靠旗帜是非常容易的。第二振奋士气。漫天的旗帜给士兵一个心理安慰作用,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