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
此后,日本军队于7月8日凌晨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华民国国军抵抗。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仅余4人生还,余者全部壮烈牺牲。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太原会战。
1937年9月中旬,太原会战爆发,中日双方进行了天镇战役、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等。
其中平型关大捷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打的第一战,是林彪、聂荣臻指挥的。
林彪在平型关伏击板垣师团,板垣师团辎重部队被歼灭1000多人。
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平型关大捷的战斗背景?
平型关,位于山西省灵丘县与繁峙县交界的关岭上,为明代内长城内三关与外三关之间的重要关隘。宋代称瓶形塞,明称平刑岭,清代始称平型关。平型关四面环山,峰峦叠嶂,地势极为险要。一条峡谷古道穿关口而过,西抵雁门,东通京蓟,自秦汉以来即为军事要隘、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这里曾发生过多次战事。
平型关是晋东北的一个咽喉要道,两侧峰峦迭起,陡峭险峻,左侧有东跑池、老爷庙等制高点,右侧是白崖台等山岭。平型关山口至灵丘县东河南镇,是一条由东北向西南伸展的狭窄沟道,地势最险要的是沟道中段,长约十多里,沟深数十丈不等,沟底通道仅能通过一辆汽车,能错车的地方极少,而南北沟岸却是比较平坦的山地,是伏击歼敌的理想地。
西南战争是什么?
西南战争(日本语:せいなんせんそう,1877年2月10月),又称:西南战役、西南之役、西南事变,是现在日本熊本县,宫崎县,大分县,鹿儿岛县地区的以西乡隆盛为盟主的士族所发动的反乱,也是日本最后的内战。
西乡自1873年(明治六年)返回鹿儿岛后,大兴教育,广收子弟,集结了一大结志趣相投之士。
作为日本明治维新后对政府施政的一大反对集团,西乡隆盛从不服从新政府的命令,旗下私学校与板垣的立志社均属反政府组织,是维新的二大敌对势力。
神风连之乱后,西乡处于不得不举事的境地,遂于1877年2月以“清君侧”名义起事,历时八月,双方伤亡几近三万人,军费消耗四千余万元。
西南之役的结束,亦代表明治维新以来的倒幕派的正式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