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代经典战争故事:垂沙之战

古代经典战争故事:垂沙之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812 更新时间:2023/12/24 4:51:22

垂沙之战是公元前301年(周赧王十四年),齐将章子(匡章)率齐、韩、魏联军于垂沙(今河南唐河西南)大败楚军的夜间奔袭作战。

战争简介

垂沙之战发生于公元前301年,齐国、韩国、魏国三国联军攻打楚国的一场战争。

前301年,齐将匡章、魏将公孙喜、韩将暴鸢率领三国部队进攻楚国,楚国派大将唐t率军抗击齐、韩、魏三国军队。

齐、韩、魏三国联军进攻楚国的方城,双方夹水(在今河南西南唐河齐、韩、魏境,下游至襄樊入汉水)列阵,相持长达六个月。齐宣王对战事不耐烦,便派周最到阵地以苛刻的言辞催促匡章赶快渡河作战,匡章不甘受如此委屈,便对周最说:「对我来说,撤了我的职务、杀了我,甚至杀了我的全家,这是大王能够做到的;战机不成熟的时候要求出战,战机成熟的时候不要求出战,这是大王在我这Y不能够做到的。」随後,匡章命人寻找可以渡河的地方,由於楚军放箭射守,派出的人不能靠近河边。後来,一位樵夫告诉说:「要想知道河水深浅太容易了:凡是楚军重兵防守的地方,都是河水浅的地方;凡是楚军防守兵力少的地方,都是河水深的地方。」匡章听後喜出望外,随即选派精兵乘夜从楚军重兵防守的地方渡河,向楚军发起突然袭击,在a水旁的垂沙(今河南唐河境)大败楚军。楚将唐t因为联军六个多月没有多大的动静,放松戒备,等知联军上岸後才仓卒调兵应战。楚军大败,死者数以千计,楚将唐t战死。

垂沙之战以後,联军乘胜攻占垂丘(今河南省沁阳县北)、宛(今河南省南阳县)、叶(今河南省叶县)以北的大片土地。楚国宛、叶以北的土地为韩、魏两国夺取。唐t死後,部将庄F率领军队叛变并引发人民起事,起事队伍一度攻下楚国都城郢(今湖北省江陵市北),将楚国的统治区域分割成几块。

历史背景

战国中期,齐与楚,本来坚持“合纵”,但是楚怀王改变联齐抗秦政策,转而与秦昭王联合。齐国便伺机报复楚国。齐在孟尝君执政时,继续采用“合纵”之策,并远交近攻,联合魏、韩两国结为同盟。韩、魏两国迫于秦国的威逼,也需要投靠齐国寻求支援,齐、魏、韩三国有了较牢固的联合。

齐、秦两强对峙。秦东向中原扩展,进占韩、魏部分土地。两国因连年受秦国进逼,倒向齐国,以借强齐之力抗秦。齐为拓地,与楚订约,欲联韩、魏抗秦。秦为离间四国合纵,于公元前305年(周赧王十年)与楚怀王联姻,并送厚礼与楚。次年,又以上庸(今湖北竹山西南)还楚为条件,与楚盟于黄棘(今河南南阳南)。于是齐以楚负约为借口,于公元前303年(周赧王十二年)联合韩、魏共同攻楚。楚以太子横为质于秦,秦派客卿通率军救楚。三国联军闻讯后,当即退兵。次年,太子横因私斗杀死秦大夫而逃回楚国,秦楚联盟又告破裂。

战斗过程

公元前302年(周赧王十四年),齐将章子魏将公孙喜、韩将暴鸢率领三国联军进攻楚国方城。楚怀王令唐昧率军迎击联军。双方在垂沙隔水列阵,相持6个多月。在齐王派大臣周最多次催促下,章子派人探测水深,欲渡水进击,但因楚军射箭受阻。后从樵夫口中得知楚重兵把守处水浅可渡,于是选精兵乘夜涉渡奔袭楚军。唐昧因联军6月余没有动静,放松戒备,在联军上岸后才仓卒调兵应战。楚军大败,2万余人被歼,唐u被杀,余部溃散。联军乘胜攻占垂丘(今河南沁阳北)、宛(今河南南阳)、叶(今河南叶县)以北的大片土地。楚国宛、叶以北的土地为韩、魏两国夺取,楚不得不向齐国表示屈服,被迫以太子横为质,向齐求和。

战后影响

垂沙之役的'第二年,楚攻韩之庸氏,秦即遣华阳君(芈戎宣太后同父弟)攻楚,大破楚军,斩首三万,杀其将景缺,攻占了襄城(新城,今河南襄城)。襄城地处方城北,与宜阳邻近,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楚怀王恐惧,命太子横到齐国做人质,与齐结好。秦为讨好齐,也派泾阳君(秦昭王同母弟)到齐国做人质,秦、齐修好。

公元前299年(楚怀王三十年),秦稳住了齐后,秦昭王即对楚采取软硬兼施、又打又拉的政策,一方面命庶长奂率军攻楚,占领了楚国八座城邑;另一方面又写信给楚怀王,追忆了黄棘会盟的亲善关系和太子横“不谢而亡去”、导致秦、楚交兵的经过,然后邀请楚怀王到武关会盟,继续维持奉、楚原来婚姻相亲关系(《史记·楚世家》。)楚怀王见信后,很忧虑,去,怕见欺;不去,又怕秦怒,关系恶化。昭睢警告说,秦是虎狼之国,有吞灭各国的野心,应发兵自守,不能去。而楚怀王庶子子兰则认为不能违背秦的好意,要楚怀王去。楚怀王听从了子兰的意见,去秦会盟。秦昭王命一将军假冒自己,在武关布置了伏兵,当楚怀王一到就关闭了武关,把楚怀王劫持到了秦都咸阳。秦昭王在章台接待楚怀王如同“蕃臣”,楚怀王这时如梦初醒,勃然大怒,才后悔不听昭睢的忠告。秦昭王要挟楚怀王先割巫、黔中之郡,后结盟,楚怀王怒道:“秦诈我而又强要我以地!”(同上。再也不肯答应秦的无理要求了。秦昭王于是把楚怀王扣留在秦国。

楚国大臣们以君王拘于秦,太子质于齐,如秦、齐合谋,楚国就危险了,因而共同商议对策,想立在楚国的楚怀王之子为国君。昭睢说:“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而今又背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于是诈称楚怀王死,向齐国报丧,迎立太子横。齐?王意欲“留太子以求楚之淮北”,齐相孟尝君则认为如“郢中立王,是吾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主张把太子横放归楚国。齐?王同意,太子横得以回国。横回国后,被立为国君,是为楚顷襄王(前298~前263年)(《史记·楚世家》。)秦昭王见要挟和扣留楚怀王不能得到土地,而楚国又新立国君,大为恼怒,于公元前298年(楚顷襄王元年),发兵出武关攻楚,大败楚军,斩首五万,取析(今河南西峡)等十六城而去。楚国又一次受到沉重的打击。

公元前297年(楚顷襄王二年),韩、魏在齐相孟尝君策动下,继续攻秦至函谷关,楚怀王乘机潜逃回国,被秦人发觉,拦阻了通道。楚怀王从小道奔赵以求回国,赵国惧秦,不敢接纳。楚怀王又想逃到魏国,秦兵追来,又把他劫持到秦国。第二年,楚怀王病死于秦。秦将其灵柩送回楚国,“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诸侯由是不直秦”(同上)。楚、秦绝交。

楚怀王在位三十年,是各大国兼并战争进一步激烈时期。秦国在争战中不断强大起来,雄心勃勃,蓄有兼并诸侯之志。楚怀王对此缺乏认识,“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终兵挫地削,自己亦客死于秦,楚国从此由盛而衰,直至灭亡。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我国古代爱国英雄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岳飞率岳家军直捣黄龙府,但高宗胆小12道金牌召他回京,岳飞仰天长啸,泣泪而去,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满江红》。就这么多吧,希望对你有用灭虢之战(公元前658年)春秋初期,晋国传至献公,积极扩军,拓展疆土。晋献公为了夺取崤函要地,决定南下攻虢(国,都上阳,今河南陕县境),但虞(今山西乎陆北)邻虢的北境,为

  • 有关淝水之战的成语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发生在公元383年(东晋太元八年)8月至12月.官渡之战乃是曹操为了统一北方而进行的讨伐战争,他面对的对手是冀州霸主,也是当时各路诸侯里实力最强的袁本初,袁绍。官渡之战开始前,郭嘉和荀向曹操进谏了著名的十胜十败论,坚定了曹操破袁

  • 求十个中国历史小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

  • 钱学森真实发生过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钱学森1911年出生在上海市,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他为了更好地报效祖国,于1935年考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深造学习,并于1936年转入加州理工学院继续学习,并拜著名的航空科学家冯卡门为师,学习航空工程理论。钱学森学习十分努力,三年后便获得了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在冯卡门的指导下,钱学森对火

  • 春秋吴国的骄人战绩?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柏举之战是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由吴王阖闾率领的3万吴国军队深入楚国,在柏举(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内,一说湖北汉川北)击败楚军20万主力、继而占领楚都的远程进攻战。在柏举之战中,吴军灵活机动,因敌用兵,以迂回奔袭、后退疲敌、寻机决战、深远追击的战法而取胜。此战是中国古代史上以少胜多、快速取胜的

  • 蚩尤和九天玄女爱情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蚩尤和九天玄女之间没有爱情故事,他们可以说是敌人。九天玄女,简称玄女,俗称九天娘娘,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传授过兵法的女神,后经道教奉为高阶女么与术数神。蚩尤,他在民俗信仰中的地位崇高显赫,乃是一位深谙军事韬略,法术神通的正义之神,形象经常出现于中国各类古典小说之中。九天玄女和黄帝之间的爱情故事。九天玄女

  • 山西阳泉百团大战的历史人物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1940年,狮脑山大战中八路军的机枪阵地。百团大战中,129师在山西阳泉反击日军。5月14日,北京,百团大战老兵刘振魁手持他从日本军官手里缴获的指挥刀。启示录1940年,抗战进入第四个年头,华北、华东、华中依次沦陷,中日鏖战长沙,半个中国已陷于日军的铁蹄下。为将华北作为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兵站基地,日军

  • 水浒传里面的主要战役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1.童贯引数十万大军攻打梁山。(两破童贯)2.高俅引二十多万兵马攻打梁山。(三败高俅)3.招安后宋江一行人讨方腊。(讨方腊)4.宋江等为晁盖报仇,大军攻打曾头市。(夜打曾头市)5.三打祝家庄。6.江州劫狱。7.奉召破大辽。8.月夜赚关胜。9.大破连环马。第六十二回宋江兵打大名城关胜议取梁山泊说话当时

  • 英勇无畏的名人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狼牙山五壮士“狼牙山五壮士”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和伪满洲国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在战斗中他们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

  • 刎颈之交伍子胥与孙武原文?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孙武和伍子胥因为孙武救了伍子胥所以刎颈之交。孙武青年时曾隐居吴国山林,救助了受伤的伍子胥,二人结下刎颈之交,拜将阖闾,携手助吴伐楚。他们曾分道扬镳,也曾为对方以命相搏,最终阴阳相隔,公元前512年,与伍子胥商议,准备向西进兵,这时,伍子胥七荐孙子,使得吴王阖闾同意了接见孙武。断交的原因伍子胥与孙武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