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乾时之战齐鲁乾时之战是周庄王十二年(公元前685年),齐军在乾时(时水支流,经山东桓台西北注入古济水,旱则干涸)击败鲁军的作战。周庄王十一年冬,齐公孙无知杀襄公启立为君。齐大夫管仲等奉公子纠奔鲁;大夫鲍叔牙奉公子小白奔莒。十二年春,公孙无知被齐大夫雍廪所杀。随后,齐大夫高奚等暗中遣使赴莒迎公子小白。鲁庄公则亲自领兵护送公子纠归国,并命管仲率军把守住莒国通往齐国的道路,以阻止公子小白归国。当管仲军与护送公子小白归国的军队发生交战时,小白被管仲射中带钩,遂佯死,得以先入齐国继位,即齐桓公。秋,鲁庄公为助公子纠争位,再度领兵攻齐。齐、鲁两军在齐都临淄以西的乾时相遇。齐军以逸待劳,大败鲁军。鲁庄公丢弃所乘战车,改乘轻车逃回。其御手秦子及车右梁子持庄公的旗帜,在道旁诱骗齐军,被俘。不久,齐大夫鲍叔牙率军至鲁,对鲁施加压力,迫使其杀死公子纠,交出管仲。长勺之役公元前684年春,齐桓公在巩固了君位之后,自恃实力强大,不顾管仲的谏阻,决定兴师伐鲁,以报复鲁国一年以前支持公子纠复国的宿怨,企图一举征服鲁国,向外扩张齐国的势力。当时鲁国执政的是鲁庄公,他闻报齐军大举来攻,决定动员全国的力量,同齐军一决胜负。就在鲁庄公准备发兵应战之时,鲁国有一位名叫曹刿的人认为当政者庸碌无能,未能远谋。他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国家遭受齐国军队的蹂躏,因而入见庄公,要求参与战事。曹刿询问庄公依靠什么同齐国作战。鲁庄公说,对于衣物食品之类的东西,总是要分赐给臣下,不敢独自享用。曹刿指出,这样做不过是小恩小惠,不能施及全国,民众是不会出力作战的。鲁庄公又说,自己对神明是很虔敬的,祭祀天地神明的祭品从不敢虚报,很守信用。但曹刿认为,对神守点小信,未必能感动神明,神也是不会降福的。鲁庄公想了一下又补充道,自己对待民间的大小狱讼,虽然不能做到明察秋毫,但是必定准情度理地予以处理。曹刿这时才说,这倒是尽到了君主的责任,为老百姓办了好事,具备了同齐国决一胜负的基本条件了。为此,他请求随同鲁庄公奔赴战场,鲁庄公允诺了他的这一请求,让他和自己同乘一车前往长勺。周庄王十三年,齐桓公二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齐军仗着兵强马壮,侵入鲁境。鲁庄公暂时避开齐军锋芒,撤退到有利于反攻的地方长勺(今山东曲阜北郊)。齐国由于干时战争的胜利,鲍叔牙以下将士都轻视鲁军,认为不堪一击,于是发起声势汹涌的攻击。鲁庄公见齐军攻击鲁军阵地,就要擂鼓下达应战的命令。曹刿劝阻说:齐兵势锐,我军出击正合敌人心愿,胜利没有把握,“宜静以待”,不能出击。庄公遂饬令鲁军固守阵地,只令弓弩手射击,以稳住阵势。齐军没有厮杀的对手,又冲不进鲁军阵地,反而受到鲁军弓弩猛射而无法前进,只得向后撤退。经过稍事休整,鲍叔牙又下令展开第2次攻击,曹刿劝庄公仍然不要出击,继续固守阵地。齐军攻势虽猛,但仍攻不进阵内,士气不免疲惫,再退回到原阵地。齐军两次进攻,鲁军都没有应战,鲍叔牙和齐军将领都认为鲁军怯于应战,决定再次发动进攻。于是齐军声势浩大的第3次进攻,迅即出现于鲁军面前。曹刿看到这次齐军来势虽猛,但势头没有上两次大,认为出击时机已到,立即向庄公提出反击齐军的建议。庄公亲自擂起战鼓,发出攻击命令。鲁军将士闻令,士气高昂,奋勇出击,争先恐后,锐不可挡,把齐军打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节节败退,鲁军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鲁军战胜,庄公传令追击。曹刿认为齐乃大国,兵力素强,不容易判定是否真正失败,很可能另有埋伏,阻止庄公下达追击令。他登轼而望,见齐军旗鼓杂乱,兵器倒曳,又下车观察到齐军战车的车辙十分混乱,判定齐军是真正溃败,才向庄公提出大胆追击的建议。庄公令下,鲁军猛打猛追,给齐军以沉重打击,俘获大量甲兵和辎重,把齐军赶出国境,洗涤干时之战所蒙受的耻辱,国势为之一振。鲁军获胜后,庄公与曹刿论及战争胜负的原因。曹刿说:作战全凭勇气,“一鼓作气”(古代用兵“鸣鼓则进”,鼓声一响,勇气奋发);“再而衰”,再次击鼓,则勇气衰退;“三而竭”,三次击鼓勇气就没有了。“彼竭我盈”,敌三鼓气竭,而我初鼓气盛,所以能战胜敌人。至于追击问题,曹刿则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同意下令追击。齐鲁稷曲之战周敬王三十六年(公元前484年),鲁军于稷曲(今山东曲阜附近)击败齐军的作战。周敬王三十五年,鲁曾助吴攻齐(参见吴鲁邾郯攻齐之战)。周敬王三十六年春,齐为对鲁实施报复,派大夫国书、高无邳率军攻鲁。当时,季孙氏主鲁国政,不愿率军出城迎敌,欲动员盂孙氏与叔孙氏出征。孟孙氏、叔孙氏因不满季孙氏专权,拒不从命。季孙氏宰冉求以国家利益为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以利害,极力说服三家联手抗齐。三家遂达成协议,决定在鲁都曲阜近郊组织防御。鲁军分成左、右二军。左军为主力,由季孙氏之甲士7000人组成,冉求任主帅,布防于南门之外;右军系盂孙氏属下,孟孺子泄为帅,协助左军御敌。齐军到达鲁都近郊,从稷曲向鲁军发起攻击。孟孺子泄畏敌怯战,右军军心涣散,遭齐军攻击后即败退至城内。左军士卒起初因不信任冉求,不愿越过壕沟迎击齐军。冉求遂向全军三次申明军纪,并身先士卒,率先持矛越沟出击。众将士紧随其后,冲向敌阵,勇不可挡,斩获敌首级80多个。齐军大乱,乘夜撤兵。艾陵之战艾陵之战是公元前484年吴国在艾陵地区打败齐国军队的一次著名战役。周敬王三十六年,吴、鲁联军在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北)全歼十万齐军。公元前489年,吴国进攻陈国,次年攻鲁。公元前484年,夫差听说齐景公已死,联合鲁国进攻齐国,公元前489年5月27日,双方展开大战,大败齐军。吴俘获齐中军将国书及大夫公孙夏、闾丘明、陈书、东郭书等,并获革车八百乘、甲首三千,此为“艾陵之战”。艾陵之战是春秋时期规模最大、最彻彻底底的围歼战,同时也是中国战争史上较早使用预备队的战例之一,此后预备队的作用为历代兵家所重视。当代作家田茂泉介绍说,此战役的经过是有依据的,《东周列国志》中,就描绘了此战的经过。由于双方兵力各为十万,大体相当,于是吴上、下、右军分别由大夫胥门巢、王子姑曹、展如指挥,与齐军相对列阵。吴王夫差亲自指挥中军,列于吴三军阵后为预备队。齐军由国书率中军,高无邳率上军,宗楼率下军。吴军胥门巢率上军先到艾陵地,齐将国书亦至。公孙近率部迎天军,国书助之,大败胥门巢。时鲁将叔孙州仇率兵会吴,引吴国大军至艾陵西五里下寨。5月30日一早,夫差命叔孙州仇率吴军打第一阵,展如打第二阵,茹曹打第三阵,胥门巢率鲁兵三千往来诱敌。自引大军屯子高阜处,相机救援。齐军第一仗胜,吴上军则被齐中军击败,认为有把握战胜吴军,群情激昂,吴将胥门巢率部挑战,齐将公孙挥因昨天曾击败胥门巢,往迎出战。胥门巢见公孙出兵,立即退走。叔孙州仇截住公孙挥厮杀,胥门巢回身助攻。国书派公孙夏出车攻胥,胥门巢又退,公孙夏急追,展如引兵截住公孙夏厮杀,胥门巢又回车助战。恼得高无丕、宗楼一齐出阵。吴军茹曹挺身独战二将,全无怯意。国书见吴兵不退,引全军助战。吴军渐招架不住。吴王在高处看见,命伯引兵一万接迎诸军,亲率精兵三万、分三股反以鸣金为号,从一侧穿插齐军,将齐兵隔绝三处。齐军首尾不能相顾。吴军见夫差亲临指挥,救援胥门巢军,勇气倍增,大败齐军,获齐军革车八百乘。
更多文章
三国许都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许昌许都故城汉许都故城,位于许昌县东部15公里张番乡古城村。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献帝自洛阳迁都于此。故城分内外两城。内城系皇城,外城蜿蜒起伏,状若小丘,环抱内城。经过1700多年的风风雨雨断垣残壁的城址尚可略见昔日城廓之貌。皇城西南隅有毓秀台,高15米,广200米,是汉献帝祭天地之坛。台西
苻坚为何要远征西域?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苻坚平定山东之后,兵马强盛,于是产生图谋西域的想法。建元十八年(382年)九月,车师前部王弥寞、鄯善王休密驮到前秦都城长安,朝见苻坚,说:“大宛诸国虽通贡献,然诚节未纯,请乞依汉置都护故事。若王师出关,请为乡导。”苻坚于是任命吕光为使持节、都督西讨诸军事(一作都督西域征讨诸军事),率领凌江将军姜飞、
写战争故事的作文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河北省涞源县,位于河北西部,与山西交界,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根据地之一。抗日英雄王二小就生长在这里.关于王二小的英雄故事我就不多所说.鬼子发现上当后,先是残忍地剁去二小右手的五个手指,又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把他摔到在大石头上。八路军一举全歼此股日寇,战斗结束后,几个战士冲向二小,当时他还活着,和另外
中国古代下雪时发生哪些大事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下雪是降水的一种形式,气象上称之为固体降水。雪花生长在一种既有冰晶又有过冷水滴的云体里,这种云称为冰水混合云。在这种云体内,过冷水滴不断蒸发成水汽,水汽便源源不断地涌向冰晶的表面,再那儿凝华落脚,使冰晶逐渐增大形成雪花。雪花形成后便向下飘落,在飘落的过程中,碰上其他雪花时,常常粘附在一起,慢慢长大,
赤壁之战是谁与谁的PK?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赤壁之战是孙、刘联军和曹操军队之间的战役。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打败了曹操的军队,这场战役史称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赤壁之战的介绍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在长江赤壁一带。曹操率二十万众顺江而下,与孙刘联军决战,后来黄盖提出了火攻敌船之计,孙刘
王凌之是指哪个人?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寿春三叛,又称淮南三叛。事情发生于曹魏后期,由于司马氏夺权专政,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这三次分别为王凌之叛(251年4月)、毋丘俭文钦之叛(255年1月)及诸葛诞之叛(257年4月258年2月)。249年发生高平陵事变,曹爽被废,司马懿掌握魏国大权,进王凌为太尉。王
剑吼西风意思?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剑吼西风出自贺铸《六州歌头》,意思是:随身空佩的宝剑在西风中发出愤怒的吼声,抒发报国无门的满腔义愤的情感。“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是关于描写“情感抒写爱国忧民”类的诗句。边地发生了战事,我却不能请取长缨,捉拿西夏的酋帅,靖边安邦,故而,随身空佩的宝剑在西风中发出愤怒的吼声!晋王嘉“拾遗记”
古代的夜郎国是现在的哪里?怎么灭亡的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夜郎是我国秦汉时期在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个国家。西汉以前,夜郎国名无文献可考。据《后汉书》记载“有竹王者兴于遁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溪,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长夷狄,以竹为氏。”这是来自民间的传说,生动地反映了夜郎的建国经过。而“竹崇拜
朱棣用了几年打到南京?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经过4年的艰苦战斗之后,朱棣大军兵临南京城。朱棣起兵,这个时候,他手上是有自己的部队的,但只有四万多接近五万人,因为朱棣当时驻守北京,他的任务就是抵御被赶出中华大地的北元,任务很重,所以,他的部队数量比其他藩王多,质量也很好。同时,他不断征招北方各地百姓入伍,在与李景隆五十万大军对弈之时,朱棣已有近
中国古代对西南地区的管辖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唐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唐对西藏的管辖.明清在西藏设立地方官.清,西藏所选活佛需清政府册封.(1)汉谟拉比法典(2)荷马史诗(3)伊斯兰教(4)巴黎圣母院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不同地区的优秀文明。古代西亚的《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荷马史诗》是古代希腊不朽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