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杉谦信(又名长尾景虎1530年2月18日1578年4月19日)谦信战无不胜,被誉为“越後之龙”、“战国最强”的武将他,虽生于越后国守护代的尊贵之家,却不为父亲所爱;四岁失母,少年丧父,复被嫉妒的史长敌视、迫害,饱受颠沛流离之苦。他,十五岁初次上阵,多次击退敌对势力的来犯,很快将国内豪族收服于帐下。后又在追回信州豪杰失地的战争中屡见神勇,最终在镰仓八幡宫就任关东管领,威震天下。他,天生一副磊落胸怀,吸引了一批豪杰谋士和他一起打天下,并与当时的一代豪杰武田信玄爆发了日本战国史上最激烈、最悲壮的战争川中岛之战。他,就是日本历史上少见的军事天才,人称“越后之龙”、“日本战国军神”的上杉谦信。(武田信玄成为“战国第一兵法家”)
丰臣秀吉侵朝明军阵亡了多少人?
在明神宗年间,爆发了万历朝鲜战争。当时日本的丰臣秀吉统一日本,野心勃勃,发兵侵犯朝鲜,明朝应朝鲜之请求,出兵救援,当时的明朝统帅是名将李如松。
李如松擅长谋略,骁勇善战,是一名身经百战的出色将领。而日军的主将名叫小西行长,虽然在丰臣秀吉麾下屡立战功,但在李如松面前,他还是显得不够看。小西行长带领2万5千人坚守平壤城,李如松所带领的明军,则有3万5千人,这是由曾经让倭寇闻风丧胆的三千戚家军为主干组成的精锐之师。
经过数轮的猛攻,日军在明军的炮轰下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在火炮的配合下,明军奋勇攻城,李如松为鼓舞士气,身先士卒,奋勇冲杀,战士们个个拼命冲锋,最终攻上了城头。
小西行长请求李如松留出一条路,以便他率领残部离开,李如松表面答应,却在敌人的必经之路布下伏兵,小西行长带领残部撤离时,遇到伏兵,再次丢下了数百具尸体后落荒而逃,平壤之战以明军的胜利而告终。
这一战,明军阵亡796人,斩获日寇首级一千二百多级,加上被炮火轰炸等原因死亡的日寇,此战日军共损失了近12000人,阵亡人数是明军的15倍,日军被明军打得心胆俱裂。此战过后,战局扭转,日寇的野心被遏止,宣告了日本以朝鲜半岛为跳板吞并大陆计划的彻底破产。
织田信长打过那些著名的战役?
主要的战役:桶狭间之战,川之战,长筱之战,刀根坂之战击败朝仓军,灭长岛一向一揆,天王寺堡垒之战(信长本人虽负伤,但信长本人的出阵使织田军士气高昂,最后得以成功击败石山军。)
合战有:武田信玄死破除第一次信长包围网,美浓攻略,谦信死破除第二次信长包围网
著名的败仗:金崎撤退战(信长返回京都时,据言身边只剩下约10人)
与浅井朝仓连合军对峙的志贺之阵(信长对义景的说法是“天下是朝仓大人所有,我将不再妄想”)
木津川之战(石山本愿寺援军毛利水军800艘出现并击败了织田的水军)
三方原之战(为武田军大败,平手泛秀等人战死、信长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