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6-12岁三国经典故事?

6-12岁三国经典故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903 更新时间:2023/12/10 19:10:02

1、桃园三结义:正史并无写到三人有结拜,只提到情若兄弟。从年龄上说,关羽>刘备>张飞。

2、温酒斩华雄:华雄实死于江东猛虎孙坚刀下,《三国志演义》反把孙坚写成是华雄的手下败将,这对孙坚太不公平了。

3、三英战吕布:吕布实被孙坚击退。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关、张三也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4、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只有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衮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广陵太守张超,长沙太守孙坚和曹操这十三家。孔融当时正忙于对付黄巾贼,不可能分身去讨董;陶谦当时只有贡献一些金钱,并无参加战役;马腾当时尚未接受招安,怎可以参加讨董行列?当时公孙瓒正要对付鸟桓,亦不可能参加讨董行列;至于张杨当时和刘备一样,只是义勇军,而刘备当时亦只是跟随出征。

5、关公斩颜良诛文丑:斩颜良确有其事,诛文丑的却是曹操的部下徐晃所为。

6、张飞鞭督邮:其实真正的肇事者是刘备。让我们看看正史的描述:“先主(刘备)讨黄巾贼有功,除(授与官职)安喜尉。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两百,解绶系印章的丝带系其颈,着马柳(下民服装)弃官亡命。”(《三国志先主传》)为什么刘备要杖打督邮,最后弃官潜逃?典略有记载这件事的原因:朝廷下诏书要州郡淘汰一些因军功而当官的小吏,刘备在黑名单里头。督邮到安喜县要遣散刘备,刘备知道了便前去求见。督邮称病不见,刘备大怒,把督邮捆绑于树上,鞭杖百余下,最后刘备逃亡。三国志演义描写督邮求贿不成处处刁难刘备,惹得张飞怒鞭督邮。把官场的丑、张飞的鲁、刘备的正,描述得丝丝入扣。虽不符合史实,不过情节铺设相当精采,生动刻划了老实人在丑陋官场的为难和无奈。

7、徐州诛车、古城斩蔡阳:此乃刘备所为。

8、土山约三事:那次战役关羽是战败被擒,并非有“土山约三事”如此堂皇之事。

9、曹操献刀杀董卓:曹操认为董卓终必败,不领董卓情,逃归乡里。曹操献刀,不见正史,是虚构的。

10、连环计:载有貂蝉之人,吕布与董卓争夺一婢女而起,但并无指出是有人用计。

11、关羽降曹:无特别记载,应为自愿。在《三国志演义》所编造的关羽投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保护二皇嫂”,但这是与史实不符的。根据史书记载:刘备到徐州后,屯兵小沛,命关羽守下邳。刘备的妻子应该随刘备住在小沛,而不是住在下邳。曹兵进攻小沛时,刘备战败逃走,妻子在小沛被俘,而不是随关羽在下邳投降的。也就是说,关羽在投降时,身边并没有什么“二皇嫂”。

12、过五关斩六将:此五关相距甚远,也无联系,虚构剧情。而且有几个关在三国志时代根本不存在,至于名称,则是唐宋以后才有的。关羽离开曹操后,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刘备,并未发生过五关、斩六将之事。

13、被斩的六将:三演说被斩的六将是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和秦琪,而这几个人都不见史书记载,连名字也是虚构的。他们的出场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挨关老爷一刀。

14、孙坚之死:孙坚死于砚山,由于单骑轻出,只带几名随从,遭黄祖设伏以落马及被流矢射死。

15、孙策之死:实乃遭刺客暗算伤重不治。在攻打陈登的途中亦是单骑轻出,不过更夸张,只有自己一个人去打猎。无巧不巧被许贡的三名家客给盯上(许贡死于孙策之手),即便孙策骁勇,但脸上一箭,受创极深,虽有黄盖等人后来极力抢救但仍回天乏术。

16、曹操杀吕伯奢一家:真有此事,原因是吕伯奢的儿子欲抢夺财物和报官领赏才死的,罗贯中为了污蔑曹操还编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话。

17、徐庶进曹营:他本名叫单福,化名徐庶。徐庶的母亲在当阳被俘虏,于是徐庶指着心向刘备说:“我和将军共建霸业,全靠此方寸之地。而今娘亲失踪,方寸已乱(成语“方寸大乱”的由来),留在这里对你没有帮助,请就此别去。”于是投奔曹操。《三国志演义》说徐庶因为曹操在南征之前就捉了徐庶的母亲,并且伪造书信,诱骗他到曹营,这和正史不合。刘备阵营似乎很体谅徐庶的离去,诸葛亮在益州时就公开称赞过徐庶。

18、火烧博望坡:非诸葛实乃刘备之手笔也,发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诸葛亮才出山。

19、糜夫人伤重跳井自杀、赵云推倒土墙盖井:正史记载,甘夫人和糜夫人在当阳皆安然无恙,故也没有赵云推倒土墙盖井的事情。

20、长板坡七进七出:赵云护送家小撤退,十分平淡,赵云实则战功平平。

21、怒吼长板桥:《三国志演义》写道曹军夏侯杰因此肝胆俱裂被吓死,这是典型的小说夸张手法。

22、苦肉计:正史上确有黄盖诈降曹操一事,但是否用了苦肉计,未见记载。

23、舌战群儒:无此事,诸葛面见孙权而已。诸如舌战群儒、群英会、苦肉计、连环计等均为虚构。

24、孙夫人投江:孙夫人与刘备的婚事,本来只是历史上无数次政治性联姻之一。是孙夫人去荆州,并没有刘备跑到东吴去娶亲。这里并没有多少男欢女爱的色彩。二人成婚之时,刘备已年近半百,而孙夫人不过二十上下,年龄相差约三十多岁。一个是贪图皇位的枭雄,另一个是任性而为的骄女,彼此互不信任,何来欢爱?所以,刘备入益州不久,孙权就「大遣舟船迎妹」,而孙夫人也毫不犹豫地回了娘家,还差点带走了刘备的宝贝儿子阿斗。从此,她一去不返,杳无音信,与刘备恩断情绝。因此后来孙夫人投江自尽是假,绝无此事。而刘备呢?占据益州之后便娶了寡居的吴氏(吴懿之妹,刘璋之嫂),也看不出对孙夫人有什么留恋。正因为这样,在《三国志.蜀书.二主妃子传》中竟没有一句话提到孙夫人!史书上没有记载孙夫人的最后结局,但可以肯定,她是绝不会为了刘备而殉情自尽的。

25、曹操与二乔:二乔姐妹国色天香,人称“小霸王”的孙策和儒雅俊秀的周瑜在奋力攻破皖城,娶了二乔为妻。如果后来赤壁之战能够取胜,曹操揽“二乔”于铜雀台以供享乐,是有可能的,可惜战败了。

26、周瑜智算蒋干:历史上的蒋干没有说服周瑜,就回来了,称赞周瑜雅量高致,并没有中计,而且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几年以前。

27、赤壁之战:太史慈并未参加赤壁之战,而是在战前已经去世;庞统未曾参与过赤壁之战;曹操横槊赋诗的事情并非发生在赤壁之战前夜,而是在为迎接汉献帝迁往许都而举办的酒会上;张松见曹操是在赤壁之战前,并不是曹操击败马超之后;曹操建铜雀台以及曹植为之作赋,都发生于赤壁之战之后。

28、草船借箭:无此事。古代夜战时对船的箭头一般都会有火,试问有几人敢冒此险呢?历史上曾有次曹操进攻濡须,赶上孙权坐船来察看敌情。曹操命令放箭,结果孙权的船挨了很多箭,船身倾斜就要翻了。孙权急中生智,命令掉转方向,等另一侧也挨了很多箭,两边均衡后就撤回去了。这样的“借箭”,显然并非预谋,而是随机应变。

29、黄忠之死:黄忠病死,并非在夷陵之役时战死,他也未参加此役。

30、孔明借东风:纯属虚构,冬至时日,多有东南风,此乃曹操之天灾,非人为。

31、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这是罗贯中为丑化曹操,树立关羽的高大形象和孔明军事天才形象而虚构的。孔明根本没想到曹操会走华容道,是刘备想到的,刘备率军去追时曹操时,曹操已经跑了。

32、战长沙:刘备南征荆南四郡,四郡守望风而降,黄忠便随长沙太守韩玄同降,并未发生战斗。

33、刮骨疗伤:关羽刮骨疗伤时面不改色的事迹,在正史里头有记载。正史并未言明是谁帮他刮骨疗伤。如果依三国志演义情节,关羽是在北伐攻打樊城时受伤,那肯定不是华佗帮他刮骨疗伤,因为那个时候华佗已经不在人世间。三国志正史记载:曹操的爱子曹冲病危时,曹操一直懊恼不该杀死华佗,使爱子无人可救。曹冲死于公元208年,所以华佗早在公元208年以前就不在人世间了。关羽是在公元219年北伐,华佗至少已死了十几年。同样的道理,曹于公元220年,三国志演义说曹操在病危时杀了华佗。也不符合史实。同时,据史书记载庞德射中的并非是关羽左臂,而是前额。

34、诸葛亮三气周瑜与周瑜之死:周瑜当时并未注意过诸葛亮,也极少碰面。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35、征汉中:征汉中时的前线总指挥是刘备,诸葛亮留守成都搞后勤工作。

36、赔了夫人又折兵:单纯的政治婚姻,无他。

37、诸葛亮一直是蜀汉的实权人物:其实刘备手下的集团分为三类,即原从集团、荆州集团以及蜀中集团。原从集团的代表人物为:关羽,张飞,赵云等。荆州集团代表人物有:诸葛亮,马良,马谡,伊籍,黄忠等。蜀中集团有:黄权,李严,法正等人。刘备最为重用的是“蜀中集团”,由以黄权、法正为甚。占领四川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荆州集团一直居于其下。刘备认人是很准的,想想他对诸葛亮说:“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就知道了(这是史实)。直到蜀中集团死光了,荆州集团才在诸葛亮的政治手腕下熬出头。后来刘备兵败,死于白帝城,诸葛亮也说:“如果法正不死,就一定会劝阻主公(刘备),即使劝阻不了,也不至如此失败。”明知谡“不可大用”,仍然非用不可,与其说是不智,不如说是政治使然。

38、计借荆州:实乃鲁肃之计,以刘抵曹。

39、马腾讨董卓:马腾和董卓等是一路人马,不但没有参加讨董联盟,而且还帮助董卓镇守长安。

40、马超兴兵:实乃背父,叛乱。至于马腾之死,并非马腾谋诛曹操被杀,马超起兵报仇。而是马超不顾其父亲马腾在曹操手中,起兵反曹,所以马腾被杀。一老妇曾骂道:“天地岂久容汝,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视人乎!”。英明的枭雄刘备只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下用了他一下,之后居束之高阁了。因为这种人,带兵多了危险,权力大了是个自己挖坟,马超在本质上和吕布差不多。

41、取蜀攻略:由法正、庞统完成。

42、张松献地图:刘备入蜀后,拉拢法正与张松,并询问蜀中的兵马粮钱等情况,于是张松绘制了《西蜀地形图》。

43、乔国老:应是“桥国老”。人们常常把桥国老与东汉太尉桥玄视为一人,有些传统戏曲干脆就把他称作「乔玄」。其实,桥玄乃是睢阳(今河南商丘南)人,生于汉安帝永初三年(公元109年),卒于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曾任太尉;桥国老则是皖县(今安徽潜山)人,建安四年前后在世,其生年大约比桥玄晚40年。所以,无论是从籍贯还是年代来看,二人都不能混为一谈。桥玄也不是什幺“二乔”的父亲。

44、貂蝉:存在置疑,但王允的确有个导致董卓与吕布反目的侍女。

45、刘岱:正史有两个刘岱,反董卓联盟的刘岱和曹操手下的刘岱并不是同一人。

46、韩遂的年龄:演义中,曹操问韩遂几岁,韩逐答四十。此处错误,此时韩遂已经七十多岁了。

47、关羽单刀赴会:按照《三国志鲁肃传》和韦曜《吴书》的记载,并不是关羽到鲁肃那里去赴会,而是鲁肃到关羽那里去赴会,“单刀赴会”的孤胆英雄不是关羽,而是鲁肃,《三国志演义》本末倒置。此外,“单刀”乃军士之兵器佩刀,而非大刀。

48、关羽与同僚:关羽与同僚的关系很不和谐。

(1)马超:听说马超归附,对其不服,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才能可与什么人相比?”(《三国志马超传》)

(2)黄忠:听说黄忠为后将军,愤怒地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三国志费诗传》)

(3)糜芳:“为南郡太守,与关羽共事,而私好携贰(私人关系不和),叛迎孙权。”(《三国志麋竺传》)

(4)傅士仁:“与羽有隙,叛迎孙权。”(《三国志杨戏传》)

(5)刘封、孟达:二人镇守上庸,关羽在襄樊之战中请二人发兵相救,二人坐视不救。

(6)廖立:在丞相掾李邵、蒋琬面前评论关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凭恃英勇的名声,带兵没有章法,简直是主观蛮干。”)(《三国志廖立传》)

(7)潘浚:“亦与关羽不穆(不和)。”(《三国志杨戏传》)

49、关羽好女色: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与于下邳,关羽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公。公疑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如此看来,关圣大帝也有七情六欲关于貂蝉,正史上没有记载。《三国志演义》在吕布死了以后,也未对貂蝉作交代。关公月下斩貂蝉,大多史学家认为是虚构。

50、关羽麦城凛然拒降:孙权使人劝降,关羽诈降,在城头虚插旌旗,从别门撤退,被吕蒙算到,半路截杀之。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从古到今著名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我举几个有深远影响几个例子:长平之战、井陉之战、漠北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黄天荡之战、土木堡之战、白村江之战、小勃律之战、万历援朝战争、是晋国和仇由国攻仇由之战春秋时期,晋国的执政官知伯要攻打毗邻的仇由国。晋国与仇由国,横亘着崇山峻岭,道路艰险阻塞,行军十分困难。若派兵劈山开路,则会暴

  • 赤壁之战白天还是夜间?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是夜晚,但史书《三国志》原文以及裴注都没有明确记载是白天还是夜晚。史书记载晚上作战,都会特别指明的,如曹操夜袭乌巢,交代得十分明确就是在晚上进行的。而黄盖烧船的过程却没有交代是夜晚,不知怎么大伙都认为是晚上。通常白天作战是不需说得太清楚是在白天,只有晚上才会另行说明的。晚上,更

  • 抗美援朝十大烈士都是谁 有哪些事迹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抗美援朝十大烈士有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曹玉海、罗盛教、牛保才、葛英东、范万章等。抗美援朝烈士事迹1、黄继光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雄壮举,激励和教育了几代人。他那奋不顾身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为人们所景仰,他的英雄事迹为人们所传颂。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

  • 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简写(10个)急用!!!!!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卧薪尝胆、围魏救赵、退避三舍、呆若木鸡、一鸣惊人、纸上谈兵、老马识途、负荆请罪、三令五申、毛遂自荐。1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

  • 历史战争故事《长平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长平之战是中国东周战国时代的一场大规模战役,“三年而后绝”(近年来有一说为前期僵持对峙二年六个月,后期白热战六个月)。这场战役,以秦国军战胜,赵国军战败,并且投降赵军被尽数坑杀而告终。长平之战是为战国形势的转折点。此战后,六国均不再有单独对抗秦军的实力。秦统一六国的战争从而只剩下时间问题。长平之战的

  • 破釜沉舟的故事:历史上发生了哪些破釜沉舟的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破釜沉舟指的是巨鹿之战。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

  • 关于项羽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1、鸿门宴公元前206年刘邦先入关灭秦,进驻在咸阳。项羽率军攻破函谷关,驻在鸿门准备袭击刘邦。刘邦采纳张良的建议,结交项羽的叔父项伯从中给予调解。宴会上,项羽的谋士范增让项庄舞剑,意图刺杀刘邦。但项伯拔剑掩护住刘邦,而刘邦的部将樊哙带剑执盾闯入,这才让刘邦得以脱险。2、霸王举鼎秦朝末年,项羽和叔父项

  • 1937年7月7日什么事变爆发?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今北京)西南卢沟桥地区蓄意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面对亡国灭种危机,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通电:“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

  • 描写战争的故事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木马计,退避三舍,纸上谈兵,围魏救赵,圣女贞德……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具体的资料,你加我为好友!我给你传送!有阿蒙森(挪威人,横穿南极)斯科特(英国人,横穿南极,不幸陨命)库克船长(英国人,航海家,发现新西兰及诸多太平洋岛屿)比安戈特利布冯别林斯高晋男爵(首次环绕南极大陆航行)罗伯特皮尔瑞(

  • 一些遭遇挫折不放弃,坚持战胜自己的最终取得成功的名人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1、艾柯卡是美国汽车业超级巨星,他那誉满汽车行业的推销术为福特公司创造了上百亿的美元。可是1978年7月13日,艾柯卡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被嫉贤的老板开除了。老板把他赶到一个仓库中的小房间,还美其名曰是给艾柯卡还没有找到新工作之前的办公室。在奇耻大辱面前,艾柯卡没有消沉。在被解雇受辱之后,艾柯卡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