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李靖和侯君集都是唐朝名将,他们二人的结局有何不同?

李靖和侯君集都是唐朝名将,他们二人的结局有何不同?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088 更新时间:2024/2/4 13:56:52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李靖侯君集都是唐朝贞观时期的名帅,两人都在凌烟阁功臣榜单中榜上有名,并且,他们都在贞观时期的对外战争中有过灭国之功。

巧合的是,他们在立下灭国之功后,都遭遇到同样理由的政治攻击,但两人对待磨难的不同态度,却导致了两人的不同命运。

唐太宗贞观四年,李靖亲自率部突袭阴山大败东突厥,逼迫东突厥可汗颉利狼狈逃窜后被唐军生俘,东突厥灭亡。

唐灭东突厥之战是唐太宗李世民登上帝位后发动的首次对外战争,不但一举消灭了祸害隋、唐两代王朝的大患东突厥,还将李世民送上了“天可汗”的宝座。

而指挥这场战争的李靖,毫无疑问是唐朝的功臣。

但在古代王朝中,历来有防范大将功高盖主的惯例,李靖自然也逃不掉这个惯例。

战争结束后,李靖即遭到弹劾,理由是他纵容士兵抢劫财富。

此事在《新唐书》和《旧唐书》中均有记载,虽然记载的弹劾人不同,但李靖被弹劾是没错的。

《新唐书·李靖传》中记载:

御史大夫萧瑀劾靖持军无律,纵士大掠,散失奇宝。

《旧唐书·李靖传》中记载:

御史大夫温彦博害其功,谮靖军无纲纪,致令虏中奇宝,散于乱兵之手。

也就是说,李靖立下灭国之功回朝后,马上就遭到当头一棒,并因此次弹劾被迫向李世民请罪。

虽然过后不久,李世民还是给了李靖出将入相的待遇,让李靖入朝当了尚书右仆射,可李靖大概也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他功高盖主了。

李靖遭到弹劾,显然是立下灭国之功后,让李世民不放心了,所以,默许御史们弹劾李靖,来打击他的威望,然后再给予宽恕,大棒加红枣,帝王心术而已。

如果李靖有怨言或不满,他未来的日子可不好过。

好在,李靖也是老谋深算,不但将对自己的弹劾承受下来,当上宰相后,也懂得退让,每逢商议朝政时“恂恂然似不能言”。

这样的态度,让他躲过了被进一步的政治攻击。

类似的政治攻击,李靖在贞观十年时,又遭遇到一次,当年,李靖率唐军灭掉了吐谷浑,再获灭国之功。

随后,李靖就被部下诬陷谋反,事情调查清楚后,李靖马上主动回家休养,不再过问朝中军政大事,《旧唐书·李靖传》中记载:

乃阖门自守,杜绝宾客,虽亲戚不得妄进。

李靖的不断妥协,以及不分辨不争执的好态度,给自己换来了李世民的善待,即使长子被牵连进了皇太子李承乾谋反案中,也被李世民放过,最终获得了善终。

而跟李靖同时代的另外一位名帅侯君集,在遭遇到相同的政治攻击后,却因不同的态度,获得了不同的结局。

贞观十四年,侯君集率领唐军也立下灭国之功,他灭掉的是高昌国。

侯君集班师回朝后,也遭到了弹劾,被弹劾的理由是私取高昌财物并纵容士兵抢劫财富。

这个理由跟当初李靖灭东突厥之后被弹劾的理由几乎一模一样,《旧唐书·侯君集传》中记载:

君集初破高昌,曾未奏请,辄配没无罪人,又私取宝物。将士知之,亦竞来盗窃,君集恐发其事,不敢制。及京师,有司请推其罪,诏下狱。

而侯君集在遭遇到这样的政治攻击后,他的态度跟李靖妥协忍让的态度截然不同,他相当不满,《旧唐书·侯君集传》中记载:

君集自以有功于西域,而以贪冒被囚,志殊怏怏。

这样的态度,导致了侯君集开始对李世民不满,并于三年后的贞观十七年主动蛊惑皇太子李承乾谋反,事败后,侯君集被李世民诛杀。

李靖和侯君集都在立下灭国之功后,因士兵抢夺财物被弹劾。

士兵劫掠是古代战争中避免不了的事情,李世民和满朝文武其实心知肚明。

用同样的理由弹劾有灭国之功的李靖、侯君集,是皇帝和心腹臣子之间的默契。

目的就是打压李靖和侯君集的威望,防止他们立功后有骄纵之心,以后不好制约,如果能老老实实地接受,那就是好臣子。

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这是有可能功高盖主的领军大将不可避免遭遇到的政治过程,关键就是看领军大将是否能理解这份默契。

李靖看懂了李世民的心思,所以有了相应的让李世民满意的应对,也换来了善终,侯君集没看懂,并因此产生了怨望,结果自然不那么美好。

侯君集或许在领军才能上能媲美李靖,可在政治觉悟上却差得老远。

李世民算是历史上对待功臣比较好的皇帝之一,但前提是功臣能配合他的帝王心术,否则,李世民也是能对功臣举起屠刀的。

标签: 李靖唐朝

更多文章

  • 司马师的一生为晋朝的建立做出了多大的贡献?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师,三国

    司马师,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司马师是三国后期的重要人物,既辅佐其父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夺取曹魏大权,也巩固了司马氏对曹魏政权的控制,为司马代魏打下了良好基础。那司马师是如何控制曹魏的呢一,助父夺权司马师是曹魏重臣司马懿之子,自小就得到

  • 汉末三国时期吕布两次被曹魏大将围攻,是在什么时候?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吕布,汉朝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吕布作为三国第一猛将,天下无敌,无人可以战胜,曹操打吕布,说吕布非一人可胜,只能派最厉害的大将,一起围攻吕布,这六位大将分别是许褚、典韦、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这六员大将两次围攻吕布一人,而吕布手下的八健将为何不

  • 李渊造反就敢马上称帝 朱元璋为何是广积粮缓称王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渊,朱元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何李渊造反敢于立刻称帝,而朱元璋造反要广积粮,缓称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李渊虽然称帝的速度要比朱元璋快得多,但也不是“立刻称帝”。两人虽然在称帝时间上差异较大,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审时度势,顺势而为。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六月

  • 在明朝四大机构当中 他们分别有什么职能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机构

    还不知道:东厂、西厂、锦衣卫、六扇门,明朝这四大衙门分别有何职能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以明朝为历史背景的影视作品中,往往少不了东厂、西厂、锦衣卫、六扇门等部门的身影。久而久之,提到东厂人们便会想到武艺高强、心狠手辣的“公公”,而锦衣卫身穿飞鱼服、腰佩绣春

  • 古代皇帝吃丹药都活不长命 为什么嘉靖吃丹药活那么久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嘉靖

    对迷信丹药的皇帝大多英年早逝,为什么只有嘉靖皇帝活到了六十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喜欢吃仙丹,而这些皇帝大多数都英勇献身了,唐朝的皇帝迷信丹药的情况最严重,从贞观之治的李世民,一直到唐朝后期的李抌,唐朝的这些皇帝为了仙丹的发展可以说付出了惨

  • 韩信当初要是没有离开项羽 刘邦还能击败项羽吗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韩信,刘邦

    如果韩信一直留在项羽身边,刘邦能击败项羽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韩信国士无双,是实至名归的战争奇才。正是在韩信的帮助下,刘邦才能够战胜项羽,赢得天下。假如韩信一直留在项羽身边,没有去往汉军,那么,刘邦还能够击败项羽吗?其实最后刘邦赢得胜利,更多

  • 司马懿前期表现的忠心耿耿,他是什么时候有了谋逆之心的?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司马懿,曹操

    我们站在上帝视角,都知道司马懿的衷心都是装出来的,但是司马懿前期表现的那么忠心耿耿,他是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谋逆之心的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司马懿忠心曹氏三代,是因为这三老大底下,他政变不了,忍辱负重,小心翼翼,才是活下去的资本,隐忍是司马懿一生的主题,不到万不得已,不铤而走险

  • 历史上真实的王莽篡位到底是什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莽,汉朝

    王莽篡汉指的是西汉末年王莽篡夺汉朝政权建立新朝的历史事件。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提到王莽这个名字,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王莽篡汉这件事。而到了网络时代之后,很多人对王莽的印象,则是所谓的‘穿越者’。很多历史爱好者都怀疑,王莽可能真的是穿越过去的,然后刘秀这个大魔导

  • 历史上薛宣与薛修之间的关系如何?为何会产生矛盾?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薛宣,汉朝

    薛宣,字赣君,西汉丞相,汉宣帝刘询的女婿。“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汉成帝时期,高阳候薛宣与弟弟薛修闹翻了,亲兄弟发生矛盾的导火索竟然是二人的继母。事情是这样的,高阳候薛宣原本有两个兄弟,薛宣是老大,二弟弟薛明官至少府,三弟弟薛修官至京兆尹,他们的父亲早

  • 刘备前期人才那么多 刘备称帝后为何无人投靠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蜀汉

    还不知道:刘备前期战将如云,为何称帝之后却无人来投靠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在三国时期以皇叔身份自居,一心想光复汉室,延续汉朝国祚。后在成都称帝,建立了宗庙,后因关羽、张飞被杀,他举全国之力讨伐东吴,兵败后退居白帝城,直到自己死去。但让人费解的是,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