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刘备如果统一三国 刘备最后会杀功臣吗

刘备如果统一三国 刘备最后会杀功臣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646 更新时间:2024/1/13 22:21:19

假如刘备打赢了天下,他会杀功臣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所谓鸟尽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在我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着实不少。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都是在开国之后,对立下大功的臣子开刀。汉高祖在建立汉朝后,封了多位异姓王,他是靠农民起义起家的,深知手握重兵的诸侯要是谋反的话,会给朝廷带来多大的麻烦,所以之后几乎把所有的武将都诛杀殆尽。不过刘邦对于文臣来说倒算仁慈,他觉得这些文臣就算本领再高,也翻不出太大的浪花。相比来说,明太祖手段就狠辣得多,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几乎一个都没有放过。

那么究竟有没有帝王在成就大业之后,善待下属的呢?还是有的,秦始皇就是其中之一。虽然大家都觉得这位始皇帝暴虐成性,但是在统一六国之后,他却没有对功臣下手。比如名将蒙恬王翦等,建立秦朝后,依旧担任着重要官职,手下有几十万雄兵。而文臣方面,大名鼎鼎的李斯也是继续担任要职。这些臣子中的部分人是在始皇帝死后,因赵高争权夺势而被害死的,这就跟秦始皇无关了。除此之外,还有东汉的刘秀,唐太宗等人,都没有对功臣动手,就连宋太祖赵匡胤,虽然解除了武将们的兵权,但还是放他们回乡养老,过着富裕的生活,结局真算不错了。

有人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观点,这些杀功臣的开国皇帝都没有和手下建立足够的信任,所以才会担忧他们会让自己的江山坐不稳,如果他们的关系够“铁”的话,是不是就能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了?

要说历史上,君王和臣子之间,关系最稳固的恐怕非三国时的刘关张三兄弟了。关二爷和张飞对于大哥皇叔刘备可谓是忠心耿耿,日月可鉴,那么如果最后统一天下的不是司马氏,而是刘备的话,他会用怎样一种态度来对待两位弟弟呢?而面对智计无双的诸葛孔明,他又会做什么呢?

首先想说的是,虽然狡兔死,走狗烹,那么在烹狗之前,狗有没有朝主人龇牙呢?是不是让主人感受到了威胁呢?刘邦灭的都是异姓诸侯王,至于萧何曹参之类的也是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至于明太祖,也是有着极为特殊的情况,原本按储君培养的太子朱标,却在他之前去世了,这可是一个严重的打击。太祖觉得孙儿朱允炆,是无法驾驭这些臣子的,所以为了自己死后孙儿的龙椅能坐得稳当,他才将这些功臣几乎一个不留全部剔除,明太祖的这个想法实在是太过偏激,参考性不强。

刘备与关二爷、张飞相识于微时,三人同食同睡白手起家,至于诸葛孔明,在《出师表》中也写出了当年刘备是如何三顾于草庐之中,而且刘备对孔明也是言听计从的。有人说刘备在托孤时,曾经让刀斧手埋伏在侧,如果孔明回答不对,当即就会身首异处。但这也只是猜测而已。刘备多年来一直以仁义著称,虽然有人说这是伪装出来的,但他却在临终前说不要觉得小恶就能任意妄为,也不要因为小善就不愿意去做,能说出这样的话,想必品德差不到哪儿去,如果真的让他夺得天下的话,应该不会出现屠戮功臣的事件。

这是对于诸葛孔明的态度,可能有人觉得孔明是文人,在威胁方面肯定比不了武将,能放过孔明,却不见得能饶过两位武将义弟。刘关张三人情义非同一般,刘备没有什么家族力量可言,就算能统一天下,之后位子要坐得稳,还是得需要臣子的鼎力支持。关、张二人也不是门阀出身,这就使得他们必须依靠着皇权才能站得住脚,和大哥虽然有君臣之分,但彼此间的利益是一致的,只要刘备头脑正常的话,就不会出现杀功臣的事,很有可能会和汉光武帝一样,退功臣,进文臣,这样做才合情合理。

刘备与关张二人之间的情义天下皆知,在尚义的汉末,这也算是刘备的政治信誉,所以当初刘晔才断定刘备必定会出兵为二弟复仇。如果得天下之后就对功臣动手,这不是破坏自己的威信吗?

不论是刘备还是朱元璋,他们杀功臣的做法还是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汉初遭遇匈奴的威胁,朱允炆面对造反的朱棣无将可派,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都跟此有关。相信如果刘备能夺得天下之后,也会明白该如何衡量利弊,做出正确选择的。

标签: 刘备三国功臣

更多文章

  • 在学术方面,叶适有哪些成就与影响?他还有哪些成就?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叶适,南宋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 ),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官员。生于瑞安,后居于永嘉水心村,世称水心先生。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淳熙五年(1178年),叶适中榜眼。历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历官平江

  • 对于汉献帝来说 曹操的死是好事还是坏事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操,汉献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之死对汉献帝是好事还是坏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献帝是东汉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其虽然颇具才能,但在其父汉灵帝采纳宗室之狼刘焉设立州牧的建议后。东汉的灭亡已经大势所趋,即使光武再世也难以挽回。因此汉献帝做了数十年的儿皇帝后,被迫禅让帝位给曹丕,东汉王朝

  • 三国时期张辽和庞统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辽,三国

    东汉末年各方割据势力互相争斗,为了获得足够的实力,有能力的将领以及谋士,就成了各方势力争夺的对象。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句出自名著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名言为有才能的人跳槽提供了正向的理论依据。在东汉末年至三国那段

  • 宋庠:北宋大臣、文学家,俭约不好声色,读书至老不倦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庠,北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开封府雍丘县人。北宋大臣、文学家。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指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任大理评事、同判襄州

  • 乾隆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岳钟琪的?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岳钟琪,清朝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岳钟琪出身于名将世家,又是岳飞的第21世孙。耳濡目染,他自幼对排兵布阵就很有兴趣。待到读书后,对兵法等更是熟然于胸,每每与人论起打仗,更是奇招频出。大人都对他的兵法见解感佩不已。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更何况他的父亲岳升龙还身居

  • 有哪些与宋庠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庠,北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开封府雍丘县人。北宋大臣、文学家。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指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任大理评事、同判襄州

  • 苏麻喇姑常年不洗澡 康熙为什么还要宠爱这个人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苏麻喇姑,康熙

    还不知道:苏麻喇姑终年不洗澡,为什么康熙还极度宠爱她?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史料记载和各种影视作品中能够很明显的看出康熙皇帝是一个不太在意儿女情长的人,在位的时候也没有对哪个妃子特别迷恋宠爱。但是有这样一个女人,她不是康熙的亲人,也不是他的妃子,还有着终

  • 阚泽:三国时期东吴学者、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阚泽,东吴

    阚(kàn)泽(170-243年),字德润,会稽郡山阴县,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大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阚泽少年时家贫,只得向别人抄书,于是博学多闻。汉末被举为孝廉,出任钱塘长,升郴县令。孙权为骠骑将军时,征召他为西曹掾。后官至中书令、太子太傅,封都乡侯。虞翻称其

  • 后世是如何评价阚泽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阚泽,东吴

    阚(kàn)泽(170-243年),字德润,会稽郡山阴县,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大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阚泽少年时家贫,只得向别人抄书,于是博学多闻。汉末被举为孝廉,出任钱塘长,升郴县令。孙权为骠骑将军时,征召他为西曹掾。后官至中书令、太子太傅,封都乡侯。虞翻称其

  • 项羽为什么自杀都不愿意过乌江 项羽到底发现了什么秘密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项羽,乌江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项羽自刎也不肯过乌江?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史记》中,司马迁对项羽《垓下歌》作了这样的评价:“力大无穷,时不我待。”司马迁感慨项羽是一代枭雄,可惜他生不逢时,最终在乌江上自尽。许多人看到这一幕,都觉得项羽太冤枉了,他既然能过河而归,为什么要自杀?下面,就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