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项羽为什么自杀都不愿意过乌江 项羽到底发现了什么秘密

项羽为什么自杀都不愿意过乌江 项羽到底发现了什么秘密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胖次 访问量:2102 更新时间:2023/12/29 7:01:47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项羽自刎也不肯过乌江?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史记》中,司马迁对项羽《垓下歌》作了这样的评价:“力大无穷,时不我待。”司马迁感慨项羽是一代枭雄,可惜他生不逢时,最终在乌江上自尽。许多人看到这一幕,都觉得项羽太冤枉了,他既然能过河而归,为什么要自杀?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段被尘封的历史吧。

首先,我们先了解项羽,了解他的生平。据项羽所知,项羽自幼跟随大伯项梁学武,习武练剑,但项羽的耐性太差,学了一段时间后,他告诉舅舅,他不会再学了,项梁问他原因,项羽说:“看书只能记住名字,练剑只能对付一个人,我不想学,要学的话,我要学的话,就是无敌的。”

项羽的舅舅项梁,听说他这么年轻,就有了这种想法,觉得很难得,便按照项羽的吩咐,将更多的军事知识传授给了项羽。由此可见,项羽的眼界和思维方式都不一样,他不是一般的孩子,别人教他什么,他就跟谁学,他会思考,会思考,会有自己的判断,他的野心很大。

项梁虽然遵从了项羽的吩咐,传授了不少兵书,但项羽没有耐心,也没有毅力,往往只会一些皮毛,就会放弃,他的智慧和胆量,也经不起长期的训练。这也是项羽自杀的罪魁祸首。这里,就是项羽称霸天下的铺垫。

有一次,秦始皇带着项羽、项梁去会稽,项羽忽然回头看了项梁一眼,说道:“他是可以换掉的。”“他”指的自然就是秦始皇,他连忙用手捂住项羽的鼻子,唯恐被皇帝听见。

项梁对项羽说道:“别胡言乱语,这是要被处死的。”项羽的一番话,让项梁心惊肉跳,但项梁还是认为,项羽才23岁,就能说出如此惊人的话来。经此一役,项梁更是对项羽另眼相看,不再把项羽当成一位优秀的将军,而是要让他成为一位杰出的皇帝,一位能够复兴楚国的人!

项羽在他的指点下,果然是越发的彪悍了。24岁那年,项羽去桓楚拜会桓玄,桓玄对项羽不屑一顾,让他抬起院子里的大鼎,许诺项羽若能举起,就让他和项羽一起投奔桓楚军。

项羽走到鼎前,脱下了衣服,大吼一声,将大鼎高高举起。这一举动,不但让项羽和项梁两人成功的参军,更是为项羽赢得了声望。

楚汉之战,项羽和刘邦在荥阳一战,刘邦选了一位胡将军为将军,项羽派来的三位将军都被他打得落花流水,项羽一怒之下,亲自向项羽发起了挑战,谁知项羽一声大吼,还没来得及动手,就把他打得手忙脚乱、手脚冰凉,向刘邦的营地跑去。在巨鹿之战后,项羽以一己之力,一举击溃了秦军的主力。彭城一役,项羽以三万之众,击溃刘邦五十六万兵马,这是何等的震撼人心。

自从他参军以来,就经常参加各种战斗,大大小小的战斗,足足有七十多场,每一场都是大获全胜,足以证明他的强大。然而,项羽的传奇仅仅持续了7年的时间。

在垓下一役,项羽人生中仅有的一次失利,而这一次,更是让项羽陷入了绝境。刘邦虽然一直处于下风,但是刘邦却没有放弃继续作战的打算,这才给了刘邦可乘之机。

这一次,刘邦与项羽再次交手,项羽率领大军在垓下扎营,可是因为粮草不足,兵力不足,刘邦率领汉军将他团团围住,与以往的交锋相比,这一次汉军明显占据了上风。

项羽被团团围住,耳边传来楚歌的声音,项羽心中一惊,楚国沦陷了?项羽站了起来,一脸的悲戚,他觉得自己的运气实在是太差了,这一次,他是真的没有希望了。可是,项羽不甘心被人控制,哪怕是在绝境之中,他也要拼一把。

项羽独自一人,乘胜追击,当汉人赶到时,项羽身边只有二十八人。项羽为了证明项羽必死无疑,将二十八人分成三队,斩杀了几百名汉人。经过数次大战,项羽终于抵达乌江亭东渡乌江,项羽迟疑了一下。项羽说道:“就算我能安然渡过乌江,乌江的人也会把我当成大王,可是,我又有什么脸面去面对他们?项羽拔出长剑,抹了自己的脖子。

一位传奇人物,就这么葬送在了乌江畔,如今再去评价项羽,实在是太不值了,从他临终前的那一席话中,我们可以听得出来,他之所以没有过河,是因为惭愧,或许是他自己,让楚国失望了。不过,过了这河,未必就没有翻身的可能,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但是,为什么项羽就不能忍受这种屈辱?这要从他的个性上来说,正如前面所说,项羽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若是他有越王勾践那样的意志和意志,楚国又怎么会没有复兴的希望!

项羽的勇敢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要注意他的不足。失败是常有的事情,项羽的心结实在是太深了,等过了这一关,他完全可以用自己的意志去完成自己的雄心壮志,完成“三千越甲,就能吞吴”的雄心壮志。

标签: 项羽乌江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司马懿和钟会是如何看待蜀汉北伐这件事的?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三国

    诸葛亮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三国人物之一,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一生为恢复汉室,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多次北伐曹魏,最终,累死在五丈原北伐前线。虽然北伐没有成功,但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受到后人的高度评价。诸葛亮

  • 伍子胥是个什么样的人?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伍子胥,春秋

    伍子胥的孰是孰非千百年来一直存在着争议,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古吴历经二十五帝,跨越七百载,是春秋五霸之一,整个过程中的功勋谋士那是数不胜数,而家喻户晓的鼎盛者非伍子胥莫属。他扶助最后二代帝君成就吴国的辉煌霸业,官至大相国权倾朝野,却不曾想最终还是栽于谗言之祸,被自己力捧的

  • 三国时期邓艾和钟会是怎么死的?背后有何真相?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邓艾,三国

    263年11月,蜀汉正式灭亡,开始了三国时代统一的序幕。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钟会与邓艾被杀,历史上认为,是他们自取灭亡的结果。邓艾在拿下成都,灭亡蜀国以后,虽然并没有想叛变独立的心思,但是他政治上很不成熟,自高自大,说话行事很不检点,在成都当土霸王。这给了钟会谗陷他的机

  • 李世民敢造老爹李渊反 朱棣为何不敢对朱元璋下手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朱棣

    对为什么李世民敢向李渊造反,而朱棣却不敢向朱元璋造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朝代的兴衰荣辱都在更迭着。胜者为王,败者寇。在君王拥有绝对权威的古代,为夺皇位而发生的大战不在少数。即便在两代君王都堪称贤明温和的唐朝,

  • 武则天能够让李治欲罢不能 武则天哪里好过王皇后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则天,王皇后

    还不知道:武则天到底比王皇后好在哪里?她有三大优势,让李治欲罢不能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世人皆言“脏唐臭汉”,对于唐朝来言,开启这个“脏头”的人是谁?不是李世民强纳齐王妃,而是李治和武则天这两人。武则天14岁进宫,本是李世民的“媚娘”,但可惜李世民却根本不

  • 刘基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基,明朝

    刘基字伯温,明朝开国元勋。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刘基(字伯温)是朱元璋的重要谋臣,辅佐他统一天下,因此被朱元璋称赞为当世张良。但刘基最后遭人投毒,不得善终。那刘基是如何为明朝建功立业,又是被何人害死的呢一,效力元朝刘基为南宋名将刘光世后人,自小就聪明好学,被其老师郑复初称为大才

  • 安定公主的死究竟是怎么回事 杀害小公主的人是武则天还是王皇后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安定公主,唐朝,武则天

    对安定公主的早夭,武则天与王皇后谁才是凶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前言:说起安定公主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是提到她的母亲想必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了,就是大名鼎鼎的女皇武则天,这位安定公主生下来不久后便早早的逝世了,也是随着安定公主的逝世,武则天再次得宠,地位也是跟

  • 武则天从尼姑庵回宫之后 武则天有实力干掉王皇后吗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武则天,王皇后

    还不知道:从感业寺回宫的武则天,真的有实力能干掉王皇后吗?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永徽六年,王皇后和萧淑妃被武则天砍掉手足,泡进酒瓮中活活折磨而死。武则天还得意洋洋地说:“让这两个老女人‘骨醉’!”史书没有记载王皇后与萧淑妃的年龄,推算她们二人应该与高宗李治

  • 年羹尧有三十万军队 年羹尧为何没有在西北割据自立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年羹尧

    年羹尧手里有军队,又权势熏天,为何不在西北自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年羹尧手里三十万军队,就实力而言完全可以割据西北自立和雍正叫板,只是这三十万军队不是年羹尧的私人部队,那是朝廷的部队,年羹尧不可能自立,自立会死的更快!年羹尧你要自立,手下绝大

  • 古代皇帝为何多重用舅舅而不是叔叔 只能说皇叔太危险了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皇帝

    对为什么很多皇帝信任舅舅,而排斥叔叔?只怪皇叔太“危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为什么大多数都重用舅舅,而不重用叔叔呢?这个就是古代“宗法制”和“家天下”相结合的特点了,这种制度,给了叔叔可以“篡位”的机会,但舅舅却是不行。若是论起我们古代最早成型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