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三国时期张辽和庞统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三国时期张辽和庞统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584 更新时间:2024/1/20 5:11:06

东汉末年各方割据势力互相争斗,为了获得足够的实力,有能力的将领以及谋士,就成了各方势力争夺的对象。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句出自名著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名言为有才能的人跳槽提供了正向的理论依据。

在东汉末年至三国那段历史时期,伴随着诸侯们的起起落落,跳槽的历史名人非常多。

徐晃、张郃、陈群黄权、赵云、黄忠、马超、徐庶、贾诩、荀彧、郭嘉、太史慈等等,这些三国历史中算是顶级的那一批文臣、武将都有过跳槽的经历。

甚至连忠义无双的关羽关二爷也有过那么一次跳槽。

不过,他们的跳槽全部被认为是事出有因,也被认定为是“贤臣择主而事。”他们跳槽的评价是正面向的。

反面向的跳槽,也有很多,孟达糜芳、吕布等等,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吕布了。

小说《三国演义》中,写到“三英战吕布”剧情时,张飞对战吕布前曾吆喝一句:“三姓家奴休走”,这句话把吕布牢牢地钉在了反复小人的耻辱柱上。

大家都是跳槽,独吕布是臭名远扬,原因就一个,他是亲手杀旧主后恶意跳槽,杀丁原、杀董卓,跳槽经历不算频繁,但性质极其恶劣。

所以,吕布杀董卓后,欲投袁术、袁绍,但没人敢收他,“术恶其反覆……绍患忌之。“

找不到老板,吕布只好自己当老板,抢曹操的地盘,抢刘备的地盘,“人中吕布”也改行做诸侯。

在被曹操俘虏后,刘备轻飘飘一句“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就让吕布身首异处。

由此可见,吕布跳槽的反面教训有多大,搞得大家都不敢接纳这位英勇无双的悍将。

实际上,跳槽比吕布还频繁的顶级文臣和武将也是有的,本文就举例两位,都是三国时期最顶流的超级人才。

一:五子良将之张辽

先看看正史中记载的张辽归曹之前的经历,《三国志·张辽传》中记载:

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使将兵诣京都。何进遣诣河北募兵,得千馀人。还,进败,以兵属董卓。卓败,以兵属吕布……太祖破吕布於下邳,辽将其众降……

张辽的跳槽经历比吕布可丰富多了,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曹操,五易其主,如果按照演义中张飞的论点,张辽算是几姓家奴?

不过,张辽的跳槽全是被动式跳槽,不像吕布不但是主动跳槽,还要害死旧主邀功,张辽顶多是忠义值差一些。

从丁原到何进,是上级找下级要个人,正常工作调动,之后都是前任主公败亡,他不想跟着完蛋而已。

当然,张辽本身也不是对谁是彻底的卖身投靠,史书记载得明明白白,他都是“以兵属”,是带资入股,有相当的独立性。

负面影响也不是没有,他在曹操麾下时,曹操都不敢给他太多兵额,估计是怕他又“以兵属”谁了。

张辽守合肥时,麾下只有七千人,还要跟乐进李典共享。

直到“逍遥津之战”后,不赏不行了,曹操才“乃增辽兵”,但马上就派了夏侯惇留在居巢,统领张辽等二十六军,给张辽找了个监督官。

张辽的经历让曹操多少对他有点不放心,不太想给他太多兵员,这是张辽频繁跳槽的唯一后遗症。

不过总得来说,张辽跳槽跳得再频繁,结合他最后在曹操麾下立的功绩,他也是正面向的跳槽,比吕布的恶意跳槽好得多。

二:“凤雏”庞统

先看看正史中记载的庞统归刘之前的经历,《三国志·庞统传》中记载:

称统当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后郡(刘表)命为功曹……吴将周瑜助先主取荆州,因领南郡太守。瑜卒,统送丧至吴(先主与统从容宴语,问曰:“卿为周公瑾功曹”)……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

庞统的出仕经历也很丰富,他先是在本乡为官,做的是刘表的官,刘表死后,刘琮降曹,他投了东吴周瑜,周瑜死后,才归属刘备。

这说明,庞统一开始是不看好刘备的,当跟他齐名的诸葛亮在隆中想方设法勾引刘备时,庞统是没想过去跟刘备共患难的。

从《三国志》中记载的关于庞统给刘备献出的谋略来看,庞统在军事谋略上的攻击性比较强,因此,刘备底子薄且无法开疆拓土时,庞统看不上。

庞统最后投奔刘备,也是东吴因周瑜死后放弃了西进攻蜀的战略,庞统在东吴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东吴没地待,他如果不想投曹操,就只能投刘备了,而当时,刘备的积累也够了,要开始扩张了。

刘备对待庞统的态度是“亲待亚於诸葛亮”,这个“亚於”估计是永久的。

即使庞统活得够长,立下的功劳远远超过诸葛亮,他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也是永远不能跟诸葛亮比肩的。

诸葛亮毕竟跟刘备共过患难,且出山只为刘备一人效力,没有任何跳槽经历,天然就比庞统更受信任。

在选择主公的问题上,“凤雏”庞统是不如“卧龙”诸葛亮的。

庞统最后的结局是为刘备而战死,这让他的评价变得有些悲壮,此前的跳槽也就被忽视了,反正他也不是恶意跳槽。

三:结束语

以上简单叙述了吕布、张辽、庞统等三国名人的跳槽经历及其影响。

其实说起来,真正跳槽最频繁的不是这些名臣良将,而是诸侯之一的刘备。

刘备的经历才是丰富多彩,从公孙瓒到陶谦,再到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刘备依附过的诸侯数量是三国第一。

当然,刘皇叔是君主级别,不能说投靠谁,算是依附或者合作吧。

以上文中观点均为个人意见分析,未必正确,如有不同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标签: 张辽三国

更多文章

  • 宋庠:北宋大臣、文学家,俭约不好声色,读书至老不倦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庠,北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开封府雍丘县人。北宋大臣、文学家。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指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任大理评事、同判襄州

  • 乾隆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岳钟琪的?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岳钟琪,清朝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岳钟琪出身于名将世家,又是岳飞的第21世孙。耳濡目染,他自幼对排兵布阵就很有兴趣。待到读书后,对兵法等更是熟然于胸,每每与人论起打仗,更是奇招频出。大人都对他的兵法见解感佩不已。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更何况他的父亲岳升龙还身居

  • 有哪些与宋庠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庠,北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开封府雍丘县人。北宋大臣、文学家。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指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任大理评事、同判襄州

  • 苏麻喇姑常年不洗澡 康熙为什么还要宠爱这个人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苏麻喇姑,康熙

    还不知道:苏麻喇姑终年不洗澡,为什么康熙还极度宠爱她?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史料记载和各种影视作品中能够很明显的看出康熙皇帝是一个不太在意儿女情长的人,在位的时候也没有对哪个妃子特别迷恋宠爱。但是有这样一个女人,她不是康熙的亲人,也不是他的妃子,还有着终

  • 阚泽:三国时期东吴学者、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阚泽,东吴

    阚(kàn)泽(170-243年),字德润,会稽郡山阴县,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大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阚泽少年时家贫,只得向别人抄书,于是博学多闻。汉末被举为孝廉,出任钱塘长,升郴县令。孙权为骠骑将军时,征召他为西曹掾。后官至中书令、太子太傅,封都乡侯。虞翻称其

  • 后世是如何评价阚泽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阚泽,东吴

    阚(kàn)泽(170-243年),字德润,会稽郡山阴县,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大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阚泽少年时家贫,只得向别人抄书,于是博学多闻。汉末被举为孝廉,出任钱塘长,升郴县令。孙权为骠骑将军时,征召他为西曹掾。后官至中书令、太子太傅,封都乡侯。虞翻称其

  • 项羽为什么自杀都不愿意过乌江 项羽到底发现了什么秘密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项羽,乌江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项羽自刎也不肯过乌江?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史记》中,司马迁对项羽《垓下歌》作了这样的评价:“力大无穷,时不我待。”司马迁感慨项羽是一代枭雄,可惜他生不逢时,最终在乌江上自尽。许多人看到这一幕,都觉得项羽太冤枉了,他既然能过河而归,为什么要自杀?下面,就让

  • 三国时期司马懿和钟会是如何看待蜀汉北伐这件事的?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三国

    诸葛亮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三国人物之一,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一生为恢复汉室,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多次北伐曹魏,最终,累死在五丈原北伐前线。虽然北伐没有成功,但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受到后人的高度评价。诸葛亮

  • 伍子胥是个什么样的人?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伍子胥,春秋

    伍子胥的孰是孰非千百年来一直存在着争议,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古吴历经二十五帝,跨越七百载,是春秋五霸之一,整个过程中的功勋谋士那是数不胜数,而家喻户晓的鼎盛者非伍子胥莫属。他扶助最后二代帝君成就吴国的辉煌霸业,官至大相国权倾朝野,却不曾想最终还是栽于谗言之祸,被自己力捧的

  • 三国时期邓艾和钟会是怎么死的?背后有何真相?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邓艾,三国

    263年11月,蜀汉正式灭亡,开始了三国时代统一的序幕。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钟会与邓艾被杀,历史上认为,是他们自取灭亡的结果。邓艾在拿下成都,灭亡蜀国以后,虽然并没有想叛变独立的心思,但是他政治上很不成熟,自高自大,说话行事很不检点,在成都当土霸王。这给了钟会谗陷他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