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蜀汉的灭亡与姜维有关系吗?他最后为何没能阻止

蜀汉的灭亡与姜维有关系吗?他最后为何没能阻止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088 更新时间:2023/12/6 1:42:17

263年,邓艾攻下绵竹,直逼成都。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在《三国演义》的塑造下,姜维是“幼麟”,是诸葛亮倾心培养的接班人,以至于有人都认为诸葛亮死后,蜀汉大权就是姜维在掌握。历史上诸葛亮去世,继任的是蒋琬(234-246年),然后是费祎(246-253年),最后才是只有军权的姜维。

《三国志》作者陈寿对姜维的评价并不高,说他“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意思是说姜维才能不高,却极度渴望建功立业,多次北伐曹魏是穷兵黩武,搞得蜀汉国力衰弱、师老兵疲。对于如何评价姜维,小编曾有文章专门讨论,今天我们来聊聊蜀汉的灭亡姜维有没有责任?

首先,我们需要肯定的是,诸葛亮并没有看错人,姜维是有能力的,也是忠于朝廷,志在匡扶汉室的(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然而在我看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姜维对于蜀汉灭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调整汉中防守战略

“北瞰关中,南蔽巴蜀,东达襄邓,西控秦陇,形势最重”,汉中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地。刘备发动汉中之战时,让诸葛亮增兵,诸葛亮征求杨洪的意见,杨洪答道:“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曹操征张鲁,刘备斩夏侯渊,都是为了争夺汉中之地。

219年拿下汉中后,刘备进位汉中王。刘备留魏延镇守汉中,在各个围戍内留重兵以抵抗外敌,如果敌人来犯汉中,可以将敌人挡在关外,无法进入汉中。之后的吴懿、王平都沿用了魏延的战略,244年兴势之战王平抵抗曹爽的进攻,就是用的这个方式。

但是姜维认为,这个方法虽然可以抵御得住敌人,却无法获得大的战果。不如放敌军入阳平关,而蜀军退守汉、乐二城,重要关口都留重兵把守,再派出一支军队打游击,专门攻打敌军的薄弱环节。这样一来,可以拉长敌军的补给线,又无法就地得到粮草的补充。

长久下去,敌军疲弊,退还的时候,诸城守兵与打游击的军队,一起趁机进攻,这样就能将敌军悉数歼灭(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姜维的战略只能说是“看上去很美”,他的战略需要两个前提:一是守城将领非常厉害;二是蜀汉兵力足够多,能够歼灭魏军。

公元263年,面对钟会的伐蜀大军,事实证明蜀汉的实力只适合固守,不可能全歼敌军。由于蒋舒投降傅佥战死,钟会留下两万兵力围困汉、乐二城,率军长驱直入,汉中屏障就此轻易被突破。

临敌应对失误

由于刘禅宠信黄皓,姜维虽然掌军在外,但也惧怕出现祸端,所以在沓中屯田(维亦疑之。故自危惧,不复还成都)。这本身其实就是一个很大的漏洞,因为作为大将军,应该驻守汉中,而不是偏居沓中。

所以曹魏三路大军针对蜀汉的漏洞进行部署,钟会率主力十万进攻汉中,邓艾率所部三万余人自狄道向沓中牵制姜维;雍州刺史诸葛绪自祁山率州军三万余人向阴平桥头截断姜维的退路。人家就是打算把姜维堵在沓中,不让他回援。

姜维其实早就听说钟会治兵关中,并且给刘禅上表请早做准备(闻锺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刘禅被黄皓蒙蔽,没有采纳,但其实姜维可以自行率军前往汉中驻守,而不是等到魏军大举进攻,才作出应对,此为姜维第一次应对失误。

姜维收到了魏军已经进入汉中的消息后,终于开始决定退还。(维闻锺会诸军已入汉中,引退还)姜维从桥头南撤后在阴平遇到了北上增援他的廖化,本来还打算赶往阳安关,结果半道上听说阳安关丢了。

魏军此时占领阳安关后,西面通往武兴,南下金牛道逼白水关,此时北面已经彻底没有希望了!蜀汉的武都、阴平二郡以及关键点武兴等等蜀汉经营数十年的要塞全部岌岌可危。

姜维同廖化退回白水,另一路救汉中的张翼、董厥此时刚刚赶到汉寿(葭萌关),哥几个一合计,去剑阁守最后一道关吧!(翼、厥甫至汉寿,维、化亦舍阴平而退,適与翼、厥合,皆退保剑阁以拒会)这个时候,姜维犯了又一个巨大的战略错误。他放弃了白水关和汉寿(葭萌关)!

退守剑阁虽然可以挡住钟会的大军,但却给了邓艾偷渡阴平有了成功的希望。白水关如果在手上,至少阴平桥头你是能始终保持威慑力的,后面邓艾从阴平偷袭就不会那么肆无忌惮!至此,蜀汉从汉中至阴平绵延千余里的领土丧失殆尽,设在岷山、摩天岭、米仓山以北的外围防线悉数落人敌手。

北伐过于频繁

对于姜维的北伐,除了陈寿,常璩(民嫌其劳,家国亦丧矣)、孙盛及当时多位史学家都对姜维的军事行动持否定态度。而且他们否定的也不是姜维不知好歹的反抗我光明大晋,而是姜维的军事行动劳民伤财、伤害了国家和百姓利益。

《三国演义》里说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其实都是不准确的。诸葛亮一生只进行了5次北伐,而且都是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而我们细数姜维出兵的次数,绝对不止9次,虽然姜维北伐规模小,但没有诸葛亮的内政水平,支撑姜维出兵显得异常艰难。

公元261年,吴派使臣薛珝来蜀,回国后对吴主孙休说到蜀国情况是:“主暗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有菜色。”诸葛亮在的时候能够做到与民休息,然后出兵北伐;到了姜维,由于朝政混乱,只能是“民有菜色”的局面了。

过于频繁的北伐,有没有一个能够“足兵足食”的支撑,姜维损害的是益州士族和百姓的利益,所以谯周、陈寿等许多益州士人极力反对姜维北伐。过于频繁的北伐,也的确对蜀汉国力和人心造成了不小的伤害,所以当邓艾兵临成都城下,谯周就劝刘禅投降了。

不可否认,姜维一生为了蜀汉也算是倾尽全力,最终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但由于自身能力和当时的朝政的客观状况,导致他做出了一些错误的抉择,在应对曹魏大军时,犯了一些战术性错误,对蜀汉灭亡负有一定责任。

标签: 姜维三国

更多文章

  • 李建成的姐姐可谓是巾帼不让须眉 她若不死又会怎么样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建成,姐姐

    还不知道:巾帼不让须眉,李建成有一位姐姐,假如她不死,或将改写大唐历史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隋唐演义与三国演义几乎是起到了同样的作用,就是说,三国演义对三国时期起到了推动的作用,那么隋唐演义对隋唐时期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大部分人了解隋唐这段历史,都是通过隋唐

  • 刘秀人称外号位面之子 刘秀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秀,位面之子

    刘秀为何被称为位面之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通常而言,我们总是在网络玄幻小说中了解到这个名词“位面之子”,最开始是08年的《魔兽世界》开始运用这个称呼,到现在网络小说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称呼或是类似的。那么什么是位面之子呢?简单来说就是在这一个

  • 刘备如果统一三国 刘备最后会杀功臣吗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三国,功臣

    假如刘备打赢了天下,他会杀功臣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所谓鸟尽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在我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着实不少。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都是在开国之后,对立下大功的臣子开刀。汉高祖在建立汉朝后,封了多位异姓王,他是靠农民起义起家的,深知手握重

  • 在学术方面,叶适有哪些成就与影响?他还有哪些成就?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叶适,南宋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 ),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官员。生于瑞安,后居于永嘉水心村,世称水心先生。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淳熙五年(1178年),叶适中榜眼。历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历官平江

  • 对于汉献帝来说 曹操的死是好事还是坏事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操,汉献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之死对汉献帝是好事还是坏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献帝是东汉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其虽然颇具才能,但在其父汉灵帝采纳宗室之狼刘焉设立州牧的建议后。东汉的灭亡已经大势所趋,即使光武再世也难以挽回。因此汉献帝做了数十年的儿皇帝后,被迫禅让帝位给曹丕,东汉王朝

  • 三国时期张辽和庞统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辽,三国

    东汉末年各方割据势力互相争斗,为了获得足够的实力,有能力的将领以及谋士,就成了各方势力争夺的对象。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句出自名著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名言为有才能的人跳槽提供了正向的理论依据。在东汉末年至三国那段

  • 宋庠:北宋大臣、文学家,俭约不好声色,读书至老不倦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庠,北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开封府雍丘县人。北宋大臣、文学家。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指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任大理评事、同判襄州

  • 乾隆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岳钟琪的?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岳钟琪,清朝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岳钟琪出身于名将世家,又是岳飞的第21世孙。耳濡目染,他自幼对排兵布阵就很有兴趣。待到读书后,对兵法等更是熟然于胸,每每与人论起打仗,更是奇招频出。大人都对他的兵法见解感佩不已。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更何况他的父亲岳升龙还身居

  • 有哪些与宋庠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庠,北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开封府雍丘县人。北宋大臣、文学家。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指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任大理评事、同判襄州

  • 苏麻喇姑常年不洗澡 康熙为什么还要宠爱这个人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苏麻喇姑,康熙

    还不知道:苏麻喇姑终年不洗澡,为什么康熙还极度宠爱她?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史料记载和各种影视作品中能够很明显的看出康熙皇帝是一个不太在意儿女情长的人,在位的时候也没有对哪个妃子特别迷恋宠爱。但是有这样一个女人,她不是康熙的亲人,也不是他的妃子,还有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