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武则天从尼姑庵回宫之后 武则天有实力干掉王皇后吗

武则天从尼姑庵回宫之后 武则天有实力干掉王皇后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373 更新时间:2023/12/29 10:59:13

还不知道:从感业寺回宫的武则天,真的有实力能干掉王皇后吗?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永徽六年,王皇后和萧淑妃被武则天砍掉手足,泡进酒瓮中活活折磨而死。武则天还得意洋洋地说:“让这两个老女人‘骨醉’!”

史书没有记载王皇后与萧淑妃的年龄,推算她们二人应该与高宗李治年龄相仿。而武则天比李治大了整整四岁,永徽六年武则天31岁,她比二人更像“老妪”。

作为皇后,历史上没有谁比王皇后死得更惨烈,武则天究竟为何如此狠毒,用这种骇人听闻的手段折磨二人呢?难道仅仅因为她们是自己的情敌?

我把所有的资料堆积,大致可以替武则天找到四条理由:

其一,为了争夺皇后之位。她本来就是一个权欲极强的女人,为了自己的未来,她必须扳倒王皇后。

其二,王皇后巫蛊诅咒自己。武则天入宫后迅速得宠,这让王皇后感到很恐惧,于是她联合老妈柳氏,秘密行巫蛊诅咒,企图靠鬼神帮忙干掉武则天。

其三,王皇后欲行鸩毒之事。巫蛊之事败露后,李治惩治了柳氏,也产生了废后的念头。可王皇后不思悔改,居然与萧淑妃一起“谋行鸩毒”。

其四,为女儿安定公主复仇。安定公主是武则天的第一个女儿,可惜她出生一个月就夭折了。原来武则天为了嫁祸王皇后,亲手杀害了襁褓中的女儿,她觉得王皇后该为女儿的死负责。

不过,以上四条理由有问题。

王皇后行鸩毒记载于《资治通鉴》,而新旧唐书都没有记载,我们不清楚司马光从哪儿得来的史料。

武则天掐死亲生女儿嫁祸王皇后这件事,最可靠的《旧唐书》和《唐会要》都不见记载,宋人编的《新唐书》资料来源很可疑。

因此,比较可靠的理由只剩下第一条和第二条,单凭这两条理由,武则天有必要下此毒手吗?请注意,是她抢了王皇后的位置,而不是王皇后抢了她的位置,况且如果不是王皇后帮助,武则天恐怕要一辈子呆在寺庙伴青灯。

所以,从常理上看武则天杀了二人就可以了,没必要如此狠毒,以至于给后人留下话柄。其实我们更应该想一个问题:武则天一个无依无靠的小尼姑,凭什么刚进宫就那么大本事,能同时扳倒王皇后和萧淑妃?要知道她们二人背后有强大的家族势力加持呐!

五代十国是中国李氏的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的朝代都是豪门士族政治时代,之后成了庶族阶级的天下。因此,唐朝是一个讲究出身的朝代,家族实力决定了个人的前途。

王皇后出身于太原王氏,这是一个从西汉开始,绵延近千年的名门望族,王皇后的父祖在西魏、北周和隋朝都是高官,她的从祖母同安公主是李渊的同胞妹妹,也是她的婚姻牵线人。另外,她的母族柳氏,也是河东望族。

同样萧淑妃也一样,她出身于兰陵萧氏,是南梁皇族后裔。

皇族婚姻都是政治婚姻,因此,女人入宫后能获得什么样的地位,个人素质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背后的家族势力决定了她们的天花板有多高。

武则天的父祖虽然也曾经当过官,但都是低阶官员,根本入不了豪门的法眼,尤其是其父武士彟,还曾经是个士族阶级看不起的商人。因此武则天其实是孤军奋战,跟王皇后比她毫无胜算,也不会主动去拿鸡蛋碰石头。

是的,我认为扳倒王皇后和萧淑妃的人根本不是武则天,而是另一个人——高宗李治,武则天是他的挡箭牌而已。

你或许会问,皇帝想要废掉皇后还不容易,还需要挡箭牌吗?

废王皇后,还真不是李治想做就能做到的。巫蛊事件暴露后,李治就想趁机废了王皇后,却遭到了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来济四位宰相的反对。

唐朝宰相数量不固定,巫蛊事件发生时,王皇后的舅舅柳奭刚刚辞相,剩余六位宰相,除了以上四位,还有许敬宗和崔敦礼。三分之二的宰相反对,尤其是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两位大佬站在了王皇后一边,李治不得不作出妥协。

好了,我们终于触及到了两个核心问题:长孙无忌等人为何要保王皇后?李治又为何非要废掉王皇后?

第一个问题很好回答,因为长孙无忌等人和王氏家族一样,都是豪门士族集团,他们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隋唐时期,西魏以来形成的门阀集团基本覆灭,但这些家族依然是帝国的政治核心,保住王皇后,就等于保住了这个集团的整体利益。

第二个问题稍稍复杂,它既有李治个人情感的偏向性,也涉及李治不能说出口的一个政治图谋,即扳倒豪门集团,实现皇权独裁。

王皇后此人有个弱点,出身豪门的她过于孤傲,头颅扬得高高的,对宫里的人不会施恩,甚至对皇帝也不懂得曲意逢迎。武则天恰恰相反,孤军奋战的她最善于抓住人心,作为李世民的才人,能在李世民眼皮底下俘获李治,这说明武则天远不是王皇后所能比的。

但作为一个帝王,李治不会完全凭感情用事,政治才是他首要考虑的出发点,武则天的庶族出身,恰好符合他拉拢庶族集团打压豪门集团的政治图谋。

这才是李治废王立武背后的真正动机!也就是说,武则天是他的政治盟友,王皇后背后的势力,是他必须打倒的敌人,包括亲舅舅长孙无忌。

如果你还不能接受这个事实,那么就请看王皇后被废前后的一系列事件:长孙无忌、褚遂良等相继被流放,李义府等庶族集团的上位,加之李家勋贵在房遗爱案件中的团灭,这些事件过后,朝中的大权完全落入李治一人之手。

所以我一直认为,后人低估了那个外表文弱的皇帝,他其实心机极深。

在两派势力角逐的时候,豪门集团内部的分裂也是李治、武则天联盟笑到最后的原因之一,那就是王皇后为代表的河东集团,与萧氏北迁集团的矛盾。

王氏与萧氏虽然都是豪门集团,但萧氏其实是外来户,隋朝统一之后因为萧皇后的关系,才在关中扎下了根。

王皇后和萧淑妃的斗争,表面上看得宠的萧淑妃占了先机,她给李治生下了一子二女,而不受宠的王皇后膝下空空。但柳奭帮外甥女扳回了局面,在他的建议下,王皇后将庶长子李忠过继到自己名下,并且被立为太子。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种格局下萧淑妃赢了面子,王皇后赢了里子,其实是王皇后处于优势地位。

只可惜王皇后不知足,她里子面子都想要,非要引进外援撕破萧淑妃的面子,引狼入室将武则天从感业寺召入宫中。

王皇后太过自信,以武则天的出身,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威胁到她的地位的,所以她认为武则天可以给自己当枪使。但她根本没看清,李治还有一盘大棋等着她,有了李治的加持,她反成了别人的枪。

因此,这场宫闱之争本质上是李治与长孙无忌的甥舅对决,是皇帝与豪门集团对最高权力的争夺战。

最后一个问题:史书为何不直接这么写,而是将这段故事刻意描绘成三个女人的宫斗戏呢?

首先,李治与豪门集团的斗争一直在暗处,三个女人的斗争在明处。暗处的东西不会记载于《实录》,只能由读者自己分析。

其次,出于维护皇权的需要,史作者必须为尊者讳,不可能直接揭露皇帝的阴谋。

再次,武则天就是最好的背锅侠。所有的正史中,对武则天都采取贬抑的立场,将王皇后被废的责任推给她正合适。

事实上,我对武则天将王皇后和萧淑妃砍断手足,塞进酒瓮折磨死的记载是不大相信的。《旧唐书》里对二人的死,还有一个相互矛盾的说法:“永徽六年十月,废后及萧良娣皆为庶人,囚之别院。武昭仪令人皆缢杀之。”

一个人不可能死两次,哪个是真的不得而知,两种记载随你信哪一个。

王皇后和萧淑妃死后,王家人被赐“蟒”姓,萧家人被赐“枭”姓。蟒、枭和后来蝮(武则天堂兄武氏家族)、虺(唐宗室李贞家族),合称四大毒性,充满侮辱性。

如果单纯是情敌之争,何必要辱及别人家族?由此可见,这本就是一场针对这些家族的斗争,李治就是要终结他们的政治生命!

标签: 武则天王皇后

更多文章

  • 年羹尧有三十万军队 年羹尧为何没有在西北割据自立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年羹尧

    年羹尧手里有军队,又权势熏天,为何不在西北自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年羹尧手里三十万军队,就实力而言完全可以割据西北自立和雍正叫板,只是这三十万军队不是年羹尧的私人部队,那是朝廷的部队,年羹尧不可能自立,自立会死的更快!年羹尧你要自立,手下绝大

  • 古代皇帝为何多重用舅舅而不是叔叔 只能说皇叔太危险了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皇帝

    对为什么很多皇帝信任舅舅,而排斥叔叔?只怪皇叔太“危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为什么大多数都重用舅舅,而不重用叔叔呢?这个就是古代“宗法制”和“家天下”相结合的特点了,这种制度,给了叔叔可以“篡位”的机会,但舅舅却是不行。若是论起我们古代最早成型的宗

  • 刘据死后的谥号是什么?戾是什么意思?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刘据,汉朝

    刘据,汉武帝刘彻的嫡长子,生母为卫子夫。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我们知道,古代的人,如果从旁支上位当了皇帝,或者从黎民百姓到当皇帝,都会对自己的父亲、祖父,乃至于更久远的祖先进行追谥。这种追谥,如果祖上确实积累了战功,当然需要进行追谥。比如曹丕把对曹魏建国立下大功的

  • 刘备一共有四个儿子 刘备为何会传位给刘禅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禅,刘备

    对刘备一共有四子,刘禅只是庶长子,为何刘备还传位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19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立刘禅为王太子。公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一个月之后,刘备病逝,享年六十三岁,随后刘禅在成都继位称帝,史称“汉怀帝”。不过,刘备一共有四个

  • 刘禅亲政后蜀汉三十年就灭了 刘禅是是智还是愚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备,刘禅

    还不知道:刘备之子刘禅,亲政后蜀汉存活三十年,他到底是智是愚?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扶不起的阿斗“扶不起的阿斗”用来形容一些帮也没用的人,当中的阿斗,相信大家都知道是指三国时代蜀汉第二任君主刘禅。受《三国演义》影响 ,一提起阿斗或者刘禅,大家就会想起废

  • 松锦大战后,皇太极提出议和,崇祯帝是什么表现?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崇祯帝,明朝

    朱由检,明朝第十六位皇帝,1627年-1644年在位。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皇太极和明朝议和的事情,发生在1642年。这一年,皇太极和明朝之间发生的,历时两年的松锦大战终于结束了。松锦大战之后,明朝最重要的将领祖大寿、洪承畴都相继投降了清军。明朝精心打造的九边军镇的精锐

  • 李靖和侯君集都是唐朝名将,他们二人的结局有何不同?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靖,唐朝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李靖和侯君集都是唐朝贞观时期的名帅,两人都在凌烟阁功臣榜单中榜上有名,并且,他们都在贞观时期的对外战争中有过灭国之功。巧合的是,他们在立下灭国之功后,都遭遇到同样理由的政治攻击,但两

  • 司马师的一生为晋朝的建立做出了多大的贡献?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师,三国

    司马师,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司马师是三国后期的重要人物,既辅佐其父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夺取曹魏大权,也巩固了司马氏对曹魏政权的控制,为司马代魏打下了良好基础。那司马师是如何控制曹魏的呢一,助父夺权司马师是曹魏重臣司马懿之子,自小就得到

  • 汉末三国时期吕布两次被曹魏大将围攻,是在什么时候?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吕布,汉朝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吕布作为三国第一猛将,天下无敌,无人可以战胜,曹操打吕布,说吕布非一人可胜,只能派最厉害的大将,一起围攻吕布,这六位大将分别是许褚、典韦、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这六员大将两次围攻吕布一人,而吕布手下的八健将为何不

  • 李渊造反就敢马上称帝 朱元璋为何是广积粮缓称王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渊,朱元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何李渊造反敢于立刻称帝,而朱元璋造反要广积粮,缓称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李渊虽然称帝的速度要比朱元璋快得多,但也不是“立刻称帝”。两人虽然在称帝时间上差异较大,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审时度势,顺势而为。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