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睢阳之战的战局有多惨?战前有四万户,到叛军破城而入时,存活的只有四百人

睢阳之战的战局有多惨?战前有四万户,到叛军破城而入时,存活的只有四百人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957 更新时间:2024/1/3 21:33:09

安史之乱中最惨烈的战争,莫过于“睢阳之战”了。著名的睢阳之战中,张巡以1万人对战叛军13万人,坚守十个月,历经四百战。从唐至德二年(757)1月开始到10月陷落,苦撑了十个月,屏障了江淮半壁江山十个月之久,保江淮免于战乱十个月,而睢阳之战前后大小四百余战,张巡以不足万人之众,屡败贼兵,杀伤贼兵十几万人。最后因寡不敌众,张巡,许远,南霁云等36人不屈而死。

韩愈曾评价这次战役说“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阻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者?”。其惨烈程度也可见一斑了,那就随笔者一起探究一下这场最惨烈的战争。

首先看交战前,《资治通鉴》记载双方的实力对比如下:唐军:巡初守睢阳时,卒仅万人,城中居人亦且数万。叛军:子奇以归、檀及同罗、奚兵十三万趣睢阳。

睢阳之战历时十个月,张巡率领的唐军守城战绩非常华丽,《资治通鉴》载“前后大战凡四百馀,杀贼卒十二万人”,但相对的代价也很大,城破后“人知必死,莫有叛者,所馀才四百人”。张巡等一干指挥人员的结局也很惨,因为不愿意投降被叛军杀害。

同样是保卫战,它的惨烈程度比起郭靖的襄阳保卫战毫不逊色,另一名镇守睢阳的守将南霁云在面对敌将伊子奇的招降时,曾经说出了一句鼓舞了无数爱国志士的话语:“男子汉大丈夫,不可不义者屈服,宁掉头颅垂青史,不留骂名在人间”。

实力悬殊成为惨烈的一大原因,而缺少打仗的硬件设备——武器,无疑是加剧这场战争的惨烈。众所周知《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草船借箭,而睢阳保卫战中张巡也有借箭的故事。

圣武元年(756),令狐潮率领四万大军将张巡的三千人困在雍丘,当时张巡是人少又缺乏武器。在这种危急关头,本可以依靠城墙抵挡,但没有武器,那就是完全没办法的事了。张巡想了一个办法,就是“草人借箭”,利用夜晚敌人视野较弱的特点,放下稻草人假装逃跑,等到敌人向稻草人身上射箭时,借箭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资治通鉴》:“中城矢尽,巡缚藁为人千馀,被以黑衣,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久乃知其藁人;得矢数十万。”张巡利用智慧化解了武器难题,但却依然无法忽视粮草短缺的问题。

根据记载,尹子奇在正月、三月、七月率兵包围睢阳,前两次都被张巡用计击退了。尹子奇为了攻下雍丘城,连续不断的攻打张巡军队。时间一长,雍丘城内的士兵没有粮食果腹。加上雍丘城内死者数万,7月正值盛夏,疫疾已经在慢慢酝酿中爆发了。

在疫病的影响下,张巡部队由原来的6800人减少到1000人。面对叛军源源不断的骚扰,张巡为了保障士兵有足够的体力应对敌人,在没有老鼠、树皮等情况之下,张巡决定让士兵吃人。张巡身为首领,为了给士兵起到表率作用,他将自己的爱妾杀掉,并让士兵们吃其爱妾的肉。许远为了效仿张巡,随即也杀掉了自己的数名仆役,并让将士们吃下人肉。张巡部下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之下,以吃人肉坚持了三个多月,为唐朝稳固统治,争取了有利的时间。到了十月中旬,在疾病和饥饿双重压迫之下,睢阳城的士兵们已经奄奄一息了。他们只能看着叛军翻墙入侵,根本没有丝毫抵抗力气。坚持数月的睢阳城,最终被叛军拿下。根据记载,睢阳城战前共有四万住户,等到叛军破城而入时,存活的只有四百人。

这样的无奈之举是人性的覆灭,这也许是睢阳之战被誉为最惨烈战役的根本原因。即使这场战役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但这样泯灭人性的举动,无论是放在时何地都是令人为之战栗。

标签: 睢阳之战唐朝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揭秘:为什么说元代“庸医泛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揭秘:为什么说元代“庸医泛滥”?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行医有斟酌,下药依《本草》。死的医不活,活的医死了。”史料称,关汉卿曾任“太医院尹”,但元代无此官,或“太医院户”之误,即关汉卿出身医户,熟悉行内事。赛卢医之外,还有“糊突虫”(元杂剧《降桑椹》),给富豪诊病时,“他有一分病,俺说

  • 太子刘荣含冤自杀,满朝文武官员没一人为伸冤?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荣,汉朝,野史秘闻

    我们可别觉得这是一个小事情,在一个封建王朝里面,虽然草菅人命的现象是有的,但是只要是身处在皇家贵族里面,就不可能随便的出现草菅人命。更为重要的是,被害死的对象是前任的太子,这里面牵涉到了太多的政治利益。因为太子这个词,背后就代表着整个利益集团,太子的母亲,太子母亲背后的外戚,还有辅佐支持太子的一大帮

  • 套头活埋前,太监为什么要向苏麻喇姑头上浇石灰?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苏麻喇姑,清朝,风云人物

    《康熙王朝》被很多人视为经典,伴随康熙皇帝成长的“苏麻喇姑”也深受大家喜爱,历史上的苏麻喇姑是蒙古人,最开始叫苏茉儿,到了顺治晚期的才有了现在我们知道的这个名字,意思就是“半大口袋”。苏麻喇姑是跟随孝庄一起陪嫁进入“后金宫廷”的,她经历了五朝,不仅设计那时候清国的开国冠服,更是康熙的启蒙老师。电视剧

  • 西汉皇位的继承人是轮不到刘贺的,但为何却是他当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海昏侯刘贺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其长期以来也不被史学家所承认。在西汉所有的皇帝当中,也数刘贺最为悲催,就算和末代皇帝刘婴相比较,刘贺也是有名无实。那么,海昏侯刘贺是如何继位得呢?他又是怎样迅速被权臣废黜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昌邑王刘贺是汉武帝的庶孙,按道理,西汉

  • 珍宝岛事件中苏联一坦克损坏,苏军为何要想尽办法夺回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苏联,战史风云

    1969年3月2日,在我国的北方发生了一件大事。苏军出动了约70人武力干扰我军边防士兵对固有领土珍宝岛巡逻,虽在我军的反击下苏军撤出珍宝岛,但是苏军并没有死心。同年3月15日苏军又派出小股部队侵入珍宝岛,由于当时苏军准备充足交火尤为激烈,最后还是我军取得了胜利,苏军丢下一辆损坏的坦克狼狈后撤。这辆瘫

  • 揭秘:周公曾经践位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武王,周朝,历史解密

    西周周武王去世之后,由其子周成王继位。由于成王年幼,不能主持朝政,便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佐摄政。关于周公“摄政"一事,历史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周公只是辅政,并未践位称王; 一种现点则认为周公一度践位,实行王权。《左传》中的周公是“股肱周室,夹辅成王”之人,”相王室以尹天下;《史记 · 周

  • 匈奴单于真的向吕后写情书“求爱”了吗?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吕雉,汉朝,吕后,野史秘闻

    老丈人刚死,女婿就给丈母娘写情书,这是最早的性骚扰短信吧,字不多,赤裸裸的挑逗,玩的是政治、生活双重流氓。其实刘邦、吕后先耍流氓,冒顿不过是在报复。冒顿单于写得很直白冒顿单于写给吕后的短信非常直白:“你死了老公,一个人住那么大的房子,很寂寞吧,一个人玩多没意思,我愿意用我的长处,弥补你的短板。”“陛

  • 明末大臣陈奇瑜简介:因镇压农民起义军甚力,名噪关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嘉庆皇帝在处置了和珅之后,内心真的萌生出悔意吗?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嘉庆,和珅,文史百科

    虽然皇帝是一朝天子,但是天子毕竟也是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喜好,所以很多皇帝不仅会听信奸臣,还会对他们纵容,而这些人之所以可以获得皇帝的喜爱,主要是因为对皇帝的心思非常了解。乾隆时期可以说和珅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和珅平时会想各种方法来讨皇帝的欢心,乾隆作为一国之君对于和珅的巴结和奉承也很是受用,因此明知

  • 高楼寨之战农耕兵战斗力有多强?远高于清政府草原兵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高楼寨之战,清朝,战史风云

    高楼寨之战是清同治四年(1865年)四月,捻军在山东菏泽高楼寨(今高庄集)歼灭僧格林沁部的一次著名战役。参战双方:清政府军由僧格林沁指挥。僧格林沁:元太祖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的第26世孙,科尔沁左翼后旗第10代札萨克,科尔沁左翼后旗札萨克多罗郡王,博尔济吉特氏,晚清名将,科尔沁左翼后旗(今属内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