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城濮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其对历史的影响有哪些呢?

城濮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其对历史的影响有哪些呢?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609 更新时间:2023/12/31 9:18:31

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动手遭殃”。在军事上,“先发制人”也是一个重要的命题。早在《左传》中便有“先人有夺人之心”的提法,后人也多强调“兵贵先”、“宁我薄人,无人薄我”,意思都是主张争取作战中的先机之利。然而,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后发制人”也是军事斗争的重要手段,它与“先发制人”之间存在着辩证的统一。其实质便是积极防御,即以防御为手段,以反攻为目的的攻势防御,它常常成为较弱一方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春秋时期的晋楚城濮之战,就是历史上这方面的典型战例之一。

城濮之战发生于鲁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它是春秋时期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而进行的第一次战略决战。在这场战争中,楚军在实力上占有优势,但是由于晋军善于“伐谋”、“伐交”,并在战役指导上采取了正确的扬长避短、后发制人的方针,从而最终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楚军,“取威定霸”,雄踞中原。

春秋时期,大国争霸,最先崛起的是东方的齐国。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不已,霸业遂告中衰。这时,位于长江中游地区的楚国乘机向黄河流域扩展势力,并在泓水之战中挫败宋襄公图霸的企图,将自己的势力范围发展到长江、淮河、黄河、汉水之间,控制了郑、蔡、卫、宋、鲁等众多中小国家。正当楚国势力急剧向北发展的时候,在今山西、河南北部、河北西南一带的晋国也兴盛了起来。公元636年,长期流亡在外的晋公子重耳历尽艰辛,终于回国即位,就是晋文公。他执政后,对内修明政治,任贤使能,发展经济,崇俭省用,整军经武;对外高举“尊王”旗帜,争取与国,从而逐步具备了争夺中原霸权的强大实力。

晋国的壮大崛起,引起了楚国的严重不安。两国之间的矛盾因此日趋尖锐。而围绕对宋国的控制权,终于导致了这一冲突的全面激化。

公元前634年,鲁国因和曹、卫两国结盟,几度遭到齐国的进攻,便向楚国请求援助。而泓水之战后被迫屈服于楚的宋国,这时看到晋文公即位后晋国实力日增,也就转而依附晋国。楚国为了维持自己在中原的优势地位,便出兵攻打齐、宋,并想借此来扼制晋国势力的东进和南下。而晋国也不甘心长期局促于黄河以北一带,于是便利用这一机会,以救宋为名,出兵中原。

公元前633年冬,楚成王率领楚、郑、陈、蔡多国联军进攻宋国,围困宋都商丘。宋成公于危急中派大司马公孙固到晋国求救。晋国大夫先轸认为这正是“报施救患,取威定霸”的良机,力主晋文公出兵。但是,当时晋、宋之间隔着曹、卫两国,劳师远征,有侧背遇敌的危险;况且楚军的实力很强。正面交锋也无必胜把握。晋文公突然感到一丝丝害怕。他害怕楚国强大的战斗力。他想起,齐桓公纵横中原三十年,尚不敢与楚国人放手一搏;宋襄公不自量力,在洪水被楚国人打得头破血流,而自己又会怎么样呢?

这种担忧,在他远远地观望了楚国人严整的营寨之后,变得越来越强烈。有一天,他听到自己的营寨中有人在唱:“原野之草茂而盛,我们舍其旧地而谋新地。”唱者无心,听者有意,晋文公把群臣召集起来,问大家这首歌究竟预示着什么。狐偃听出了他心里的犹豫,说:“这有什么好问的?开战吧,打败敌人,就可以号令诸侯。万一不能打败敌人,咱们退守晋国,有山河之险,也没什么好怕的!”晋文公又说:“那我们欠楚王的恩情呢?”栾枝说:“汉水以北诸多姬姓诸侯,都已经被楚国消灭尽了,您不能因为楚王的小恩小惠而忘记这种奇耻大辱啊。别犹豫了,打吧!”晋文公又说:“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和楚王打架,他将我打到在地,而且伏在我身上吸我的脑髓,好可怕啊!”狐偃说:“那是好事。您以面朝天,是得天下;楚王以面朝地,是俯首认罪。”晋文公看看栾枝,又看看狐偃,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说:“那么,准备开战吧。”就这样,栾枝和狐偃及时断绝了晋文公想要逃避战争的念头。

狐偃进而向晋文公提出建议:先攻打曹、卫两国,调动楚军北上,以解救宋国,这样就坚定了晋文公出兵的决心。战略方针确定后,晋国君臣随即进行了战前准备,将原来的两个军扩编为上中下三个军,并任命了一批比较优秀的贵族官吏出任各军的将领。准备就绪后,晋文公遂于公元前632年1月统率大军渡过黄河,进攻卫国,很快占领了整个卫地。接着,晋军又向曹国发起了攻击,攻克了曹国都城陶丘(今山东定陶),俘虏了曹国国君曹共公

晋军攻打曹、卫两国,原来的意图是想引诱楚军北上,然而楚军却不为所动,依然全力围攻宋都商丘。于是宋国又派门尹般向晋告急求援。这就使得晋文公感到进退为难:如不出兵驰援,则宋国力不能支,一定会降楚绝晋,损害自己称霸中原的计划;但若出兵驰援,则原定诱使楚军于曹、卫之地决战的战略意图便将落空,且己方兵力有限,在远离本土情况下与楚军交战恐难以取胜。为此,晋文公再度召集大臣进行商议。先轸仔细分析了形势,建议让宋国表面上同晋国疏远,然后由宋国出面,送一份厚礼给齐、秦两国,由他们去请求楚军撤兵。同时晋国把曹、卫的一部分土地赠送给宋国,以坚定宋国抗楚的决心。楚国同曹、卫本来是结盟的,如今看到曹、卫的土地为宋所占,必定会拒绝齐、秦的劝解。齐、秦既接受了宋国的厚礼,这时便会抱怨楚国不听劝解,从而同晋国站在一起,出兵与楚国作战。晋文公对此计颇为赞赏,马上一一施行。楚成王果然拒绝了齐、秦的调停,而齐、秦见楚国不给自己面子,也大为恼怒,便出兵助晋。齐、秦都是当时的大国,他们放弃中立立场,使得晋、楚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他帮司马睿打理一切,为东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司马睿,东晋,历史解密

    东晋的建国天子司马睿,刑到江南的时间一点都不威风当到江南都半年了可是处所的头面人物却一个都没来访问过,完全就是拿他不当回事,王导酸心之余,找到了时任扬州刺史的堂兄王教,乞请道,我的主公司马睿被人看轻,但愿借你的名望帮他一把,所以在曲水市的盛大宴会下,邀请了当地各界知名人士。那一天,司马一行声势浩大,

  • 明朝王爷娶10个侧室,生儿子百人,最后怎么分财产?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网上有一部热度很高的小说,叫做《回到明朝当王爷》。在明朝当王爷,绝对过的是米虫一样的生活。当时明朝王爷们各自有各自的封地,平时除了据守一方不能轻易外出之外,生活上那还是相当逍遥的。尤其是朱棣上位之后,他的皇位是从侄子朱允炆手里抢来的。为了给自己塑造一个好人设,他就变本加厉的厚待这些藩王们,想一口气把

  • 雍正的侧福晋,历史上的齐妃有多受宠?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齐妃,清朝,风云人物

    雍正的原配是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孝敬宪皇后去世后,雍正再没有册立过皇后。当然除了原配妻子之外,雍正潜邸还有两位侧福晋。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中一位就是著名的年氏,年羹尧的妹妹。她入潜邸的时间较晚,不过很快便获得宠爱,雍正即位就直接册封她为贵妃,后来更是晋升为皇贵妃。可另一位入府比她早,

  • 古代当铺术语都有哪些呢?当铺术语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当铺术语都有哪些呢?典当业在收当时常用一些行话和隐语,一是为内部管理条理,避免业务中出现不必要的纠纷;二是为便于当铺员工相互配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拆当:典当行营业员根据估当结果和当户协商,按一定比例折扣确定典当金额的行为。2、承当人:即“典当行”,以收取当户所交的

  • 明末的文臣武将,为何都选择降清?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降清,明朝,战史风云

    1644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就在这一年,延续了二百七十六年的大明王朝走到了尽头。与此同时,中国又出现了三股主要势力逐鹿中原的情况,这三股势力分别是:大清政权、大顺政权,以及南明弘光政权。大清政权也就是后来的清朝,这个大家想必都非常了解。大顺政权由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所创建,虽然起初大

  • 明朝设机构教育太子,如何防止太子与大臣勾结?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明代将太子(俗称「东宫」)视为「国本」,十分重视太子的教育。除了重视太子教育的内容外,还特别注重教育官员(老师)的选择和除授(拜官授职)。因为皇帝深深知道,教育太子的官员的人品和学问,直接影响到太子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明代太子的教育官员,是指对太子进行道德、文化教育并辅导其学业的官员。虽然明初设立了太

  • 清朝夏天的时候那么热,皇帝妃子是怎么度过的?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古代,野史秘闻

    近几年来各种影视清宫剧不断,但是却有很多方面,是其没有显露出来的,对那个朝代的生活方面那就更少。多数是到了冬天时节,用暖炉的等等方式取暖,然而这并不稀奇,那么到了夏天在那个没有电力的年代,没有各种便利生活的科技他们是如何度过的呢?平民百姓先不说,就说各种有财力的大人物,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兴建避暑山庄,

  • 明朝中期大臣李廷机简介:累官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古代的暖手宝究竟长什么样子?又是靠什么来取暖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暖手宝,文史百科

    现如今到了冬天,很多人都喜欢用暖手宝,在寒冷的冬季能够获取温暖的暖手宝也成了热卖的商品之一,但其实现如今所使用的暖手宝,在古代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古代的暖手宝不叫暖手宝,有另外一些名字,你知道叫什么吗?古代的暖手宝究竟长什么样子,又是靠什么来取暖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

  • 廉台之战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史风云

    廉台之战发生在十六国时期,是前燕击灭冉魏的决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352年正月冉闵终于攻克了襄国,后赵残余势力至此基本被消灭,从而终于得以腾出手来对付此前一直无暇顾及的前燕,遂率领部队离襄国北上,活动于北方边境的常山、中山诸郡,一边四处搜集粮食,一边查看地形,准备抵御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