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春秋战国时期的神秘军队

春秋战国时期的神秘军队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952 更新时间:2023/12/26 14:41:28

所谓“敢死队”,指由不惜命的军人组成的突击先锋队,至于词义出处,大抵可以追溯到《三国志》:“(董)袭与凌统俱为前部,各将敢死百人”。可遗憾的是,这支敢死精锐之队,早已湮没在吕布关羽马超等名将巨星光环下,连一向八卦的罗贯中,似乎也懒得多提。不过,古时敢死之师,绝非在三国才有,早在之前,其实就大有存在。譬如,曾震动天下的秦国麾下,就有一支。

当然,这支战之能胜铁血之师的成立,倒和历史上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有关,此人名叫商鞅。原来,秦国因地处西边,颇不为中原主流邦国待见,将这个“西方国家”称之为蛮夷之邦。当时的秦王秦孝公,倒是一个有理想的人,胸怀着向发达“东方国家”叫板的志向。于是就有了求贤令,然后就来了商鞅。来了商鞅,就有了“商鞅变法”,提了一系列富国强兵法案。

其中,关于强军的法案里,就有这么一项:军功授爵制度。什么意思?简单来讲就是只要打好仗,就可以授爵。这个爵位,可不是像幼稚园老师给个大红花那样,忽悠人的,而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一授爵,就有了相应等级的土地和房子。

那么,如何获得爵位呢?当然和军功相挂钩了。比如,一个士兵在战场上砍下敌人首级,不仅获得相应的军功,就连家里老爹老妈如果偷了隔壁老王家的牛什么的,犯了罪,也是可以抵消。而且,这个军功可以累积,如果老爹战死沙场,他的功劳可以记在儿子头上。也可以说,一人有军功,全家都受益。当积累到一定军功的时候,就可以置换爵位了,这有点像当今的购物卡消费积分置换。你看,杀杀人就有大房子住,而且杀的是别家人的脑袋,何乐而不为呢?于是,秦国尚武之风盛行,本来还是“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到后来成了“全家参军、全家光荣”,但逢到了打仗,大家都像打了鸡血拼了命往前冲,好像现在流行的“抢红包”一样。当然,这样一搞,周边的国家就头疼了。

于是,不禁有人要问,秦军可以这样搞,其他国家为何不效仿,复制一下“改革经验”?刚才说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原诸国相对秦国,一直以发达国家著称。既然是发达国家,精神文明当然得跟上,不搞秦国那套流氓做派。即便打仗,也讲究君子礼法,两军阵前也得先鞠个躬、喝口茶,问候一下你妈可好、你大姨妈可好,再寒暄一下天气,然后敲个锣,开打。 当然这也是春秋时期宋襄公的一贯提倡,至于行不行的通,最后这位“不重伤”的古代牛人,用他不大被认可的霸主地位给后人上演了生动的一课。

诸国风气如此,秦国航母级别的巨型“敢死队”,当然就完全没有对手了,成了当时BUG一样的存在。根据史书上记载,直到统一六国之时,秦军共杀死敌人约有一百六十万人。

那么,如何获得爵位呢?当然和军功相挂钩了。比如,一个士兵在战场上砍下敌人首级,不仅获得相应的军功,就连家里老爹老妈如果偷了隔壁老王家的牛什么的,犯了罪,也是可以抵消。而且,这个军功可以累积,如果老爹战死沙场,他的功劳可以记在儿子头上。也可以说,一人有军功,全家都受益。当积累到一定军功的时候,就可以置换爵位了,这有点像当今的购物卡消费积分置换。你看,杀杀人就有大房子住,而且杀的是别家人的脑袋,何乐而不为呢?于是,秦国尚武之风盛行,本来还是“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到后来成了“全家参军、全家光荣”,但逢到了打仗,大家都像打了鸡血拼了命往前冲,好像现在流行的“抢红包”一样。当然,这样一搞,周边的国家就头疼了。

于是,不禁有人要问,秦军可以这样搞,其他国家为何不效仿,复制一下“改革经验”?刚才说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原诸国相对秦国,一直以发达国家著称。既然是发达国家,精神文明当然得跟上,不搞秦国那套流氓做派。即便打仗,也讲究君子礼法,两军阵前也得先鞠个躬、喝口茶,问候一下你妈可好、你大姨妈可好,再寒暄一下天气,然后敲个锣,开打。 当然这也是春秋时期宋襄公的一贯提倡,至于行不行的通,最后这位“不重伤”的古代牛人,用他不大被认可的霸主地位给后人上演了生动的一课。

诸国风气如此,秦国航母级别的巨型“敢死队”,当然就完全没有对手了,成了当时BUG一样的存在。根据史书上记载,直到统一六国之时,秦军共杀死敌人约有一百六十万人。

标签: 可以当然军功秦国全家一下于是爵位

更多文章

  • 万历朝鲜战争对东亚地区算是重新洗牌吗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朝鲜,日本,战争,万历,朝鲜战争,对于,兵力

    万历朝鲜战争中朝日军力对比悬殊,在这场持续了七年的战争中,双方的兵力、人数和作战能力和策略都很重要。作为朝鲜的强力后援的明朝在这场战争中表现的相当强势,实质上这更像是明朝和日本的对抗。万历朝鲜战争发生在十六世纪末,当时的日本想攻下朝鲜继而进攻明朝。按照万历朝鲜战争中朝日军力对比来看,当时的朝鲜的兵力

  • 隋炀帝远征高句丽 是一个不得不消灭的崛起大国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隋朝,王朝,中原,一个,实力,军队,最终,唐太宗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导致民怨沸腾,最后隋朝被李唐取而代之。隋炀帝不恤民力,举国远征高句丽,难道仅仅是为了炫耀武力吗?要知道隋炀帝是一个暴君而不是一个昏君,他不知道频繁的战争劳民伤财容易动摇帝国根基这个道理吗?我想他是懂的。但是隋炀帝却依然坚持。因为这个时候强大的不仅仅是隋朝,而且还有高句丽。这里说的崛

  • 古人都是怎样守城的 守城战术和器具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城池,城墙,守城,自己,自然,战争,民族,这种

    几千年来,“攻城拔寨”是历来战争的直接目标和关键动机。随着战事迭起,攻防相生,城池也因此成为最大最重要的战争舞台。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代,诸侯纷争,群雄并起,战争极其频繁,也因此形成了各诸侯国割据自立的多中心城池筑城体系,仅《春秋》、《左传》、《国语》提及的城邑地名就达千余座据不完全统计,仅战国时期较

  • 夷陵之战双方兵力 刘备为何大败而归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进攻,直接,主力,数千,分兵,分析,江南

    正月,刘备命令吴班、陈式四万大军,数千骑兵出秭归,进攻夷陵,二月,刘备从秭归亲自率主力“缘山截岭”而进,进攻“夷道猇亭”。同时命令黄权率军驻扎在江北,与吴军在夷陵对峙。留赵云镇守江州,作为后卫。针对蜀汉的进攻,“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夷陵之

  • 诸葛亮手下的王牌部队 勇猛无前的无当飞军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少数民族,当地,军队,这些,诸葛亮,蜀汉,王平,一个

    诸葛亮手中的王牌劲... 富有特色,从部队性质上说,给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类似于法国的外籍军团,是一支职利用当地少数民族兵源,建立的蜀汉劲旅--无当飞军。这支部队和刘备传统的王牌军--白耳兵(注解1),以及西凉马氏军团鼎足而三,一时瑜亮。这支军队富有特色,从部队性质上说,给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类似于

  • 唐朝藩镇割据为什么能够持续一个半世纪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分裂,历史,中国,中央,统一,政权,关系,制度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统一与分裂的现象是极其引人注目的政治过程。连说书人的口头语也是“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地将“分裂”的意义作一剖析,则会发现,中国历史上由一个统一的政权分裂为两个或更多政权的例子,其实只有汉末与唐末。换句话说,统一政权的分裂只出现过两度,一而再,并没有

  • 持续了二十多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真正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争,雅典,城邦,公民,一个,但是,斯巴达,波斯

    伯罗奔尼撒战争起因一般都认为“政治与经济”方面的矛盾。但是显然,这样的表述实在是过于含糊了。这样一笔带过的描述没有给出任何实际的答案,那么波罗奔尼撒战争的起因到底是什么呢?在此谨为诸位简单介绍两种比较流行的说法。第一种观点来自著名的修昔底德,也是千年来正史认可的一种说法。按照修氏极其中立的叙述,这场

  • 高卢战争 一场侵略与掠夺还有积极的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争,高卢,罗马,远征,自己,进行,部族,通过

    高卢战争是罗马的独裁者恺撒对高卢地区进行得到八次远征战役,通过高卢战争恺撒壮大了自己的实力,从一个负债累累的政客成为了一个腰包鼓鼓的财阀,而且还使得自己的军团从区区四个壮大成为了十余个,可以说是高卢战争使得恺撒完成了自己的华丽蜕变,成为了一个雄霸一方的地方大员。下面做一下高卢战争简介。作为高卢战争的

  • 萨尔浒之战失败原因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萨尔,女真,部落,当时,军队,作战,战役

    1619年,明军和努尔哈赤爆发了一场轰动的大战——萨尔浒战役。这场战争明军全盘溃败,后金军集中兵力围歼明军,不过几日,明军三路大军,5万多余人就已全军覆没,这场战役是明清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场战役之后明朝就开始了大量征兵征粮的历程,平民百姓生活越来越艰辛,压迫也越来越厉害,从此天下百无聊生,

  • 隋炀帝35万军队兵败高句丽 仅剩2700人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自己,没有,一个,结果,老百姓,历史,不是,不过

    历史上高句丽是个很擅斗的民族,说白了就是打不怕。两百多年前被鲜卑人赶出了东北,到了朝鲜半岛仍然不老实。总想着“反攻大陆”,高句丽的领导人也不鸟隋炀帝,试想像杨广这种欲望大过天的人,高句丽在他的眼里不过是阴沟里的臭虫,按死你还不是顺手拈来呀。杨广的自负是有理由的。不过到最后也正是由于杨广同志的轻敌而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