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靖难之役中建文帝的南军为什么会全军覆没

靖难之役中建文帝的南军为什么会全军覆没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769 更新时间:2024/1/10 19:36:48

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叛乱,史称靖难之役。无论历史对这次叛乱记载的多么冠冕堂皇,其实质就是一场策划已久的谋权篡位。其实靖难之役爆发前,中山王徐达的长子徐辉祖,就已经跟建文帝提过醒,说朱棣会谋反。但建文帝就是不听,结果这位皇太孙的龙椅还没有坐热呢,朱棣果然率大军打了过来。

靖难之役初期,建文帝用人不当,过度信任了曹国公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任命其为讨伐叛军的总指挥,结果一而再再而三的吃败仗,李景隆只会纸上谈兵,打起仗来就知道鼠窜。(李景隆前期吃败仗,后来叛军攻至南京城下,此人竟开城投降)。

长江以北的战役,虽然建文帝朱允炆一方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总是因为用人不当等问题最后被朱棣的叛军后发制人反败为胜。靖难之役中,灵璧(壁)之战就是很显著的一例。

灵璧(今安徽濉溪西)之战是靖难之役的决定性一战,因为此战之后江北的战事基本上告终,接下来就是渡江攻打明朝前期的首都南京了。

1402年,朱棣一方打败了徐州出战的守军,徐州军自此闭城不出。徐州守军坚守不出,朱棣并没有在一棵树上吊死,而是选择了离开继续南下。此后朱棣大军过关斩将,虽然受到了明朝将领平安、铁铉等的阻击,但总的来说还算顺利。

后来甚至差点就全歼了建文帝的南军,然而就在这时,一个关键性人物出场了。这便是大明中山王徐达的长子徐辉祖,幸好徐辉祖率军及时来援,不仅挽救了前线数万将士的性命而且挽救了战局。

在徐辉祖的营救下,本来已经处于败势的南方军,此时转败为胜,甚至还斩了朱棣一方的一员将领李斌。南方军的胜利,直接打击了朱棣叛军的气势,再加上当时处于夏天,朱棣的叛军大多是北方人不耐热,一时间朱棣一方陷入了窘境,燕军众将纷纷要求北返。

当时朱棣也很生气,在众将士的要求下也准备就此放弃。然而这时一个叫朱能的人站了出来,朱能也是靖难之役的功臣。朱能以“汉高祖十战九不胜,卒有天下”为例,最终劝服众将士坚定了下来。

而就在这时,又一个对朱棣利好的消息传来了,前面打的朱棣大军窘迫无比的徐辉祖,这时候竟又被朝廷调回了南京。徐辉祖返回南京后,平安等将领便移营到了灵璧。然而,徐辉祖一走南军就开始吃败仗。后来粮道直接被朱棣的叛军给堵上了。

军队没有粮草是不能打仗的,所以最后平安和何福决定,第二天突围出去到淮河取得供给。当时他们约定好,以三声炮响为信号。但紧接着一场乌龙事件,直接将南军送上了不归路。

第二天朱棣大军攻打灵壁,当时他们的进攻信号也是三声炮响。结果朱棣一方三声炮响,南军却以为是自己一方的突围信号。听到三声炮响后,南军纷纷夺命而逃,结果大败。灵璧之战就这样意外的结束了,南军全军覆没。

灵璧之战是靖难之役最关键性一战,这一战朱棣一方生擒了南军37名将领、4名内官、157名大臣。灵璧之战不仅缴获了南军两万多匹战马,彻底击溃了南军的主力。当时参战的南军战死的战死投降的投降,只有何福一人骑马逃跑了,可谓全军覆没。

说来也巧,灵璧之战发生的一千六百多年前,刘邦项羽也曾在这里打了决定性一战——垓下之战。灵璧之战后,朱棣大军南下势如破竹,同年的六月即攻陷了南京城,建文帝朱允炆随后下落不明,朱棣登基是为明成祖。

一场乌龙事件,成就了一个皇帝,却毁灭了另一个皇帝,说来真是好笑。无论历史记载的真实与否,最终朱棣取胜了是不争的事实。

标签: 靖难之役建文帝南军

更多文章

  • 靖难之役时没有造反的藩王在干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靖难之役,藩王

    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对于朱标的死深感悲痛,可他还是将皇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允炆本身并没有帝王的那股狠劲,在关键的时候不痛下杀手,在可以缓缓做的时候却又太过着急,这点在打仗和削藩上我们就能够看出来。朱允炆甚至在与朱棣打仗的时候下过“莫伤我叔叔”这个命令,这个令下属束手束脚的命令也下得出,真是令

  • 靖难之役有四十万大军的梅殷为什么按兵不动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靖难之役,朱允炆,朱棣,梅殷

    朱元璋历经千辛万苦才扫平四方,并且推翻元朝的统治,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明朝政权。为了稳固明朝的统治,他将自己的儿孙分封为藩王,分别驻守在北部边境和全国各战略要地,想通过他们来屏藩皇室。并且这些藩王有讨伐朝中奸臣,举兵清君侧的权力。朱元璋原本有一个德才兼备的太子朱标,奈何朱标在朱元璋之前就病死了。朱元璋无

  • 靖难之役后朱标子女结局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靖难之役,朱标

    明太祖朱元璋长子朱标,早在9岁时就被立为世子。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朱标被立为太子。朱元璋对这个儿子不仅悉心教导,还请宋濂等名儒授其经学。朱标从很早时候就开始跟着皇帝老爹处理日常政务,十几年的经验,这不是儿子朱允炆,也不是四弟朱棣能比的。朱标不仅有能力,而且在朝野上下深得民心。每当老爸举刀砍人

  • 诸葛亮设空城计的时候为什么让士兵在城门口扫地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空城计

    三国这段前后长达100年的历史除了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比如刘关张,吕布,曹操,周瑜等等人物之外最精彩的就是一场又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了。比如曹操和袁绍的官渡之战,曹操可以凭借手上5万大军击败袁绍30万大军后鲸吞河北,成为天下间最强大的诸侯;比如赤壁之战时刘孙联军可以凭借一把火把曹操的八十万大军烧成灰烬

  • 古代皇帝御驾亲征的时候为什么都是胜少败多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御驾亲征

    战争,是从古到今每个国家都会面临的事关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虽然说起来人人都了解“兵凶战危”,但国与国之间永无停歇的疆域土地之争、资源利益之争、乃至国家内部的皇位之争,都会引爆一场局部或大规模战争,怎样更好地保家卫国,击退敌军侵犯,是每个皇帝都不敢掉以轻心的大问题。古代皇帝们组织进行一场大规模战争,不

  • 宋朝军队为什么总是被辽国压着打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

    战争的失败是各方面因素综合导致的,笼统地看,我们可按“天时、地利、人和”三类来归并。先看天时。宋太宗的对手辽,当时已是一个拥有比较完整之官僚系统和日臻丰富之经济格局的封建邦国,其社会发育程度要远超过往中原王朝的北方强邻。再加上辽人以马为富,以兵为强,所以宋太宗很难能在军事上能对辽人构成宏观优势。而且

  • 滑铁卢战役的战斗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拿破仑,滑铁卢战役,滑铁卢,滑铁卢之战

    拿破仑着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亲自指挥各大战役近60次,其中50余次胜仗 ,小战役数不胜数。却在滑铁卢惨遭失败,导致后世用滑铁卢来形容惨遭失败,滑铁卢战役打破了拿破仑的战争神话,使得拿破仑的人生跌入谷底,惨遭流放,获胜方英国伦敦建造凯旋门雕塑,以纪念反法联军领导者惠灵顿公爵“阿瑟·威尔斯利”对此次战役

  • 滑铁卢战役兵力对比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拿破仑,滑铁卢战役

    滑铁卢战役是1815年6月18日发生在拿破仑领导的法国军队和第七次反法联盟之间的一场激战,这场战役在世界战争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对欧洲大陆还是对拿破仑个人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占据优势的拿破仑,却在滑铁卢惨遭失败,这对拿破仑是毁灭性的打击,那么滑铁卢战役的兵力对比是怎么样的?兵力总体对

  • 桂陵之战的全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孙膑,桂陵之战,围魏救赵

    大家都很熟悉围魏救赵的故事,那么你知道围魏救赵是发生在哪一场战役中吗?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发生在河南长垣西北。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下面一起来看看桂陵

  • 马陵之战的全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孙膑,庞涓,马陵之战

    公元前343年,魏国为了补偿在桂陵之战损失,发兵攻打韩国。齐威王待魏韩火拼后以田盼为主将,田婴为副将,孙膑为军师攻打魏国。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战例,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失去了霸主地位。马陵之战也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