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靖难之役有四十万大军的梅殷为什么按兵不动

靖难之役有四十万大军的梅殷为什么按兵不动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769 更新时间:2024/1/8 6:29:58

朱元璋历经千辛万苦才扫平四方,并且推翻元朝的统治,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明朝政权。为了稳固明朝的统治,他将自己的儿孙分封为藩王,分别驻守在北部边境和全国各战略要地,想通过他们来屏藩皇室。并且这些藩王有讨伐朝中奸臣,举兵清君侧的权力。

朱元璋原本有一个德才兼备的太子朱标,奈何朱标在朱元璋之前就病死了。朱元璋无奈,只好改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但是朱允炆太过仁柔且少断,朱元璋对自己这个孙子以后能不能坐稳皇位十分不放心,为此他杀掉了难以控制的蓝玉等人,将他的儿子们全部赶回封地,远离朝政中心。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找了一位自己十分欣赏的驸马辅佐朱允炆,这位驸马就是梅殷。但是等到朱棣造反的时候,梅殷手上拥有四十万大军,为什么没有前来救援朱允炆呢?

靖难之役发生的时候,梅殷在哪儿

熟读明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朱允炆刚刚当上皇帝的时候,各地藩王的势力都很庞大,朱允炆为此十分担忧,就跟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商量怎么对付藩王。最终朱允炆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先后废除五位亲王。但是朱允炆毕竟刚刚登基,根基不稳,加上削藩手段比较强硬,激化了各地藩王与中央的矛盾。

在公元1399年,藩王势力中最强大的燕王朱棣起兵反抗,他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要铲除朝中的奸臣齐泰和黄子澄,带着军队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朱允炆也没有被动挨打,他先是起用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失败后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但是多以失败告终。等到战争进行到白热化阶段的时候,朱允炆这才想起,他的姑父梅殷。

及燕师日逼,惠帝命殷充总兵官镇守淮安。悉心防御,号令严明。——《明史 ·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九》

在朱棣带着部队气势汹汹向南京城进军的时候,也就是公元1401年,朱允炆任命梅殷统领淮安的军事,让他抵御朱棣的进攻。梅殷也没有辜负朱允炆的期望,在淮安的时候,他对防御工事特别上心,部队纪律也很严明。

靖难之役中,梅殷与朱棣的交集

公元1902年四月,朱棣取得灵璧大捷,当年刘邦决定性的胜利——垓下之战也就在灵璧旁边,历史的巧合让军心大振。朱棣接着挥师南下,抵达泗州,他的理想路线就是越淮安,取高邮、扬州,直捣南京。而梅殷就在淮安驻守,朱棣派人以进香为借口企图借道。梅殷作为一个有着忠君爱国的正义形象的人,自然不同意朱棣的请求。

梅殷对朱棣说:“进香之事,先帝(朱元璋)有禁令,不遵守的人可是不孝。”朱棣这个已经胜券在握了,对梅殷的态度就很不爽,朱棣以强硬的态度写信责备梅殷。大意就是说,我朱棣起兵清君侧,是为了顺应天意,你梅殷是阻止不了我的。梅殷也不客气,割去送信使者的耳、鼻后,将其放归朱棣,并对他说:“留下你的嘴巴,好让你对朱棣说什么叫做君臣大义。”朱棣没有办法,只得从扬州绕道,进攻南京城。

梅殷为什么不派兵攻打朱棣

梅殷虽然拒绝了朱棣借道淮安的请求,但是在朱棣从扬州方向进军南京的时候,梅殷距离朱棣的位置也不是很远,完全可以和朱允炆的军队对朱棣来个前后夹击,说不定还有翻盘的可能。但是梅殷的表现却是一直驻守淮安城,没有其他动作。

不管是朱允炆还是朱棣,都是自己的亲戚,以后谁当皇帝都还是朱家的人。帮助朱允炆,进攻朱棣,有可能会失败,到时候会身首异处。而不帮朱允炆,等到朱棣当了皇帝,朱棣会碍于自己妻子的面子,不会取自己的性命。况且,梅殷在镇守淮安的时候,已经展示出自己是一个忠臣的形象了。现在要做的就是,看朱棣跟朱允炆谁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到时候再临时应变。

后来朱棣攻下了南京城,成了大明朝新一任皇帝。对于梅殷,朱棣虽然没有杀他,但是在朱棣当上皇帝的第三个年头,朱棣还是给梅殷安排了一场意外,让他溺水而亡。

标签: 靖难之役朱允炆朱棣梅殷

更多文章

  • 靖难之役后朱标子女结局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靖难之役,朱标

    明太祖朱元璋长子朱标,早在9岁时就被立为世子。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朱标被立为太子。朱元璋对这个儿子不仅悉心教导,还请宋濂等名儒授其经学。朱标从很早时候就开始跟着皇帝老爹处理日常政务,十几年的经验,这不是儿子朱允炆,也不是四弟朱棣能比的。朱标不仅有能力,而且在朝野上下深得民心。每当老爸举刀砍人

  • 诸葛亮设空城计的时候为什么让士兵在城门口扫地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空城计

    三国这段前后长达100年的历史除了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比如刘关张,吕布,曹操,周瑜等等人物之外最精彩的就是一场又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了。比如曹操和袁绍的官渡之战,曹操可以凭借手上5万大军击败袁绍30万大军后鲸吞河北,成为天下间最强大的诸侯;比如赤壁之战时刘孙联军可以凭借一把火把曹操的八十万大军烧成灰烬

  • 古代皇帝御驾亲征的时候为什么都是胜少败多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御驾亲征

    战争,是从古到今每个国家都会面临的事关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虽然说起来人人都了解“兵凶战危”,但国与国之间永无停歇的疆域土地之争、资源利益之争、乃至国家内部的皇位之争,都会引爆一场局部或大规模战争,怎样更好地保家卫国,击退敌军侵犯,是每个皇帝都不敢掉以轻心的大问题。古代皇帝们组织进行一场大规模战争,不

  • 宋朝军队为什么总是被辽国压着打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

    战争的失败是各方面因素综合导致的,笼统地看,我们可按“天时、地利、人和”三类来归并。先看天时。宋太宗的对手辽,当时已是一个拥有比较完整之官僚系统和日臻丰富之经济格局的封建邦国,其社会发育程度要远超过往中原王朝的北方强邻。再加上辽人以马为富,以兵为强,所以宋太宗很难能在军事上能对辽人构成宏观优势。而且

  • 滑铁卢战役的战斗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拿破仑,滑铁卢战役,滑铁卢,滑铁卢之战

    拿破仑着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亲自指挥各大战役近60次,其中50余次胜仗 ,小战役数不胜数。却在滑铁卢惨遭失败,导致后世用滑铁卢来形容惨遭失败,滑铁卢战役打破了拿破仑的战争神话,使得拿破仑的人生跌入谷底,惨遭流放,获胜方英国伦敦建造凯旋门雕塑,以纪念反法联军领导者惠灵顿公爵“阿瑟·威尔斯利”对此次战役

  • 滑铁卢战役兵力对比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拿破仑,滑铁卢战役

    滑铁卢战役是1815年6月18日发生在拿破仑领导的法国军队和第七次反法联盟之间的一场激战,这场战役在世界战争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对欧洲大陆还是对拿破仑个人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占据优势的拿破仑,却在滑铁卢惨遭失败,这对拿破仑是毁灭性的打击,那么滑铁卢战役的兵力对比是怎么样的?兵力总体对

  • 桂陵之战的全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孙膑,桂陵之战,围魏救赵

    大家都很熟悉围魏救赵的故事,那么你知道围魏救赵是发生在哪一场战役中吗?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发生在河南长垣西北。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下面一起来看看桂陵

  • 马陵之战的全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孙膑,庞涓,马陵之战

    公元前343年,魏国为了补偿在桂陵之战损失,发兵攻打韩国。齐威王待魏韩火拼后以田盼为主将,田婴为副将,孙膑为军师攻打魏国。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战例,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失去了霸主地位。马陵之战也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

  • 山海关战役全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山海关,李自成

    明末清初,各地战火不断,以李自成、张献忠为首的农民起义军相继裂土自立,成为一方割据势力。明王朝内外千疮百孔,张献忠坐拥四川,李自成占据大明近半土地,东北一带的清军同样虎视眈眈中原疆土,一场围绕在山海关的战役即将打响。山海关战役全过程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在西安建立大顺政

  • 马陵之战对齐国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齐国,马陵之战

    马陵之战是战国前期一场改变格局的关键之战,战后长期称霸战国的魏国损失相当惨重,十万骁勇善战的魏武卒损失殆尽,不仅如此趁着魏国大败之际齐秦赵等国也痛打落水狗,魏国的霸业终于在魏惠王手上得以终结,那么马陵之战后,战胜国齐国是什么样的呢?马陵之战对齐国的影响是什么?马陵之战后的齐国齐国在桂陵之战,以及在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