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崖门海战打的有多激烈

崖门海战打的有多激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960 更新时间:2023/12/30 0:44:03

南宋末年,宋元水军在我国大陆最南端的零丁洋海面进行了一次堪称历史之最的大海战,结果宋军大败,南宋王朝就此覆灭。公元13世纪。元朝向南宋发起进攻。1273年,元兵夺取了南宋的战略重镇襄樊,控制了长江中下游。1274年,元朝皇帝忽必烈发兵20万,分两路南下,一路攻打扬州以牵制宋军。另一路为主力攻打鄂州(武昌),至12月,夺取鄂州。1275年,元军攻陷南宋的都城杭州。南宋朝廷在当朝太后的率领下向元军投降。几次大战役过后,元军夺得大量战船,组建了强大的水军。

南朱的小皇帝赵正在部分主战派大臣、将领的支持下,向南撒逃。尽管受到南宋军民的一路抗击,元军仍步步南逼,1277年。赵正病亡,丞相陆秀夫辅佐赵日丙登基。1278年南宋朝廷在元朝大军的追逼下退到了广东新会、崖山一带,宋军元帅张世杰和丞相陆秀夫辅佐幼帝赵日丙及二十多万人马驻扎于此,另有战船一千多艘。元朝皇帝忽必烈为了最终消灭南宋,任命张弘范为主帅、李恒为副帅,率水、陆兵马二万五千,在分别攻取了漳,潮,惠三州和广州后,分海、陆两路向崖山进逼。

宋军主帅张世杰之所以选中崖山驻扎,是认为崖山一带濒临大海,其南面有易守难攻的崖门水道,而且这一带海域风平浪静,便于驻守。然而在大陆几乎全部落入元军之手的情况下,背海驻守无疑是一大失策,而且张世杰还犯下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下令将一千多艘战船用铁索相连,分几排沿崖山排开阵势,完全丧失了机动性。

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正月,李恒带领元军在崖山东侧偷袭登陆,将山上的宋军行营兵寨悉数烧毁,并切断了宋军的淡水来源和粮草供应,迫使宋军全部退至海上。宋军为夺回水源和粮道,多次反攻,均难以奏效,宋军就此陷入了粮、水、柴断绝的绝境,在饥饿和伤病的侵扰下,宋军的战斗力大为降低。

此后,元军从海上采取火攻,但宋军早有预防,在一些战船上涂抹海泥,加上将士拼死抵抗,元军并未占到多少便宜。不过经过几次攻打,元军迫使宋军阵形收缩,元军水师则占据了崖门外海,与崖山上的元军一起形成了对宋军的海陆包围。

二月六日(1278年3月19日)凌晨,元军副帅李恒率战船顺着退潮从北面顺流而下,进攻宋军船阵,但战果不大,至中午涨潮时又顺潮北退,而已经布置于南、西、西南三个方向的元军在张弘范的带领下则顺潮水北进,从崖山与汤瓶山之间的崖门水道向宋军船阵展开攻击,很快就夺取了宋军前阵并烧毁了宋军几十艘战船。此时宋军主帅张世杰在慌乱之下又下了一道错误的命令,将两侧战船调往中军,更使宋军阵形大乱。

午后,海面突降大雨,宋军急忙砍断铁索,趁着雨雾开始突围,但仅有张世杰带着十几艘大船冲出元军重围,包括宋帝御船在内的宋军大部被元军越围越紧,陆秀夫在绝望之下先逼妻儿投海自尽,然后自己抱着宋幼帝跳海而亡。逃出重围的张世杰后来在阳江南面的海陵岛附近遇上风暴,船翻人亡。

此役,元军共烧毁、击沉宋军战船二百余艘,缴获八百余艘,俘虏宋军两万多人,宋军战死十万人以上。宋朝皇室在临安(今杭州)向元军统帅伯颜投降后,宋廷残部南逃,经历三年二帝,就此彻底灭亡了。

崖门海战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次海战,其参战兵力、舰船和伤亡人数之多,在我国古代海战史上都是空前绝后。当时目睹了海战全过程的南宋将领文天祥(在江西组织抗元义军兵败被俘押解至此)作诗日:“一朝天昏风雨恶,炮火雷飞箭星落。谁雌谁雄顷刻分,流尸漂血洋水浑。昨朝南船满崖海,今朝只有北船在……”

标签: 崖门海战

更多文章

  • 南宋军事真的有那么弱吗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南宋

    很多朋友都觉得南宋军师力量太弱小,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南宋真的是蒙古帝国征服史中最难啃的骨头了,今天来为南宋正名,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一起看看吧。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带领的蒙古军团曾横扫欧亚大陆,成为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征服者。可是,这么一支强悍的蒙古铁骑,在面对积贫积弱、偏安一隅的南宋时,几乎束手无

  • 武王伐纣真的只用了一天吗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周武王

    武王伐纣,这段历史很多人都听说过,还有专门为此写作的各种古典神魔小说、现代翻拍的影视剧,尤其是整日坐着钓“鱼”的姜太公姜尚,更是成为后世人心中神一般的人物,更是有“奇门遁甲”这样能够让普通人搅和得脑袋爆炸的神作。然而真实情况下,当然不可能出现那么多神仙妖魔对立斗法的情况,可是周武王灭掉商王朝竟然只用

  • 卫青讨伐匈奴的战绩怎么样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卫青

    第一战:公元前129年,匈奴兴兵南下,前锋直指上谷。汉武帝果断地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令其率军迎击匈奴。自此,卫青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汉武帝这次用兵,分派四路出击。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其中一路由车骑将军卫青率军直出上谷。卫青首次出征,就直捣龙城(匈奴祭扫天地祖先的地方),斩首七百多人,取得胜利。另外

  • 李渊攻取长安之战的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渊,李渊攻取长安之战

    李渊攻取长安之战,是隋朝末年地主阶级内部进行的一场争权夺利战争。是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攻占隋都长安(今西安)的作战。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八月,霍邑之战后,李渊率军进至龙门(今山西河津西),派兵6000渡河。十月初四,李渊引兵至长安与诸军会合,兵力达20余万。二十七日命

  • 浅水原之战的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渊,浅水原之战

    浅水原之战,发生于唐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至十一月,唐朝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浅水原(今陕西长武东北)对陇西割据势力薛举、薛仁杲父子所部的作战,此役一举击败薛仁杲,夺取陇西,除去关中西面的一大威胁势力。此役李世民采用后发制人,疲敌制胜,坚壁不出,穷追猛打的策略,反败为胜。唐政权建立时,隋末的内乱也随着炀

  • 虎牢关之战的全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虎牢关之战,李渊

    虎牢关之战,发生在唐朝武德三年(620年)七月至四年(621年)五月,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洛阳、虎牢关(今中国中部河南省荥阳汜水镇西北)各个击破王世充军(郑军)、窦建德军(夏军)的一次极其重要战役。隋朝末年,烽烟四起,群雄争霸,唐高祖李渊攻克长安称“唐”,王世充据洛阳称“郑”,柏壁之战后,李渊为夺取中原

  • 唐灭刘黑闼之战全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李渊,李建成,唐灭刘黑闼之战全过程

    唐武德五年(622年)十一月至次年正月,在唐统一战争中,唐太子李建成率军击灭刘黑闼军的作战。武德五年六月,刘黑闼再次起兵,至十月已尽复故地(参见下博之战),齐王李元吉畏其兵强不敢东进,朝野震动,朝臣多主张秦王李世民领军平乱。当时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日益尖锐,太子中允王珪、太子洗马魏

  • 唐灭辅公祏之战全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李渊,唐灭辅公祏之战

    唐武德六年(623年)至次年,在唐统一战争中,唐军于江东地区击灭反唐的淮南道行台左仆射辅公祏军的作战。武德二年九月活动于淮南、江东地区的杜伏威、辅公祏农民起义军降唐。唐高祖李渊以杜伏威为淮南安抚大使、和州总管,封楚王。三年六月,李渊为集中兵力削平王世充、窦建德和萧铣等割据势力(参见洛阳、虎牢之战),

  • 唐朝统一战争的完整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李渊,唐朝统一战争

    唐朝统一战争主要包括秦王李世民率军平定薛举、薛仁杲父子、刘武周·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的战争,与赵郡王李孝恭、李靖平定萧铣、辅公祏的战争,吴王杜伏威平定李子通、林士弘的战争,太子李建成平定刘黑闼的战争。李渊在关中站稳脚跟后,首先对威胁关中的薛举、李轨和刘武周采取武力征讨与分化瓦解相结合的方法

  • 卫青与匈奴的七次对战中最精彩的是哪一战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卫青

    卫青,汉武帝的小舅子,同时也是西汉抗击匈奴的名将,一生中与匈奴对战过七次,七次都取得大捷,活捉了匈奴的首领单于,帮助汉朝收复了河西走廊、河套地区,为张骞出使西域建立了安全屏障。那在这7次对战中,最精彩的一次战役是什么?这七次战役中,很多人认为最精彩的莫过于卫青大破匈奴的首战——河朔之战。当时汉武帝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