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什么是昆阳之战?昆阳之战导致王莽政权被推翻

什么是昆阳之战?昆阳之战导致王莽政权被推翻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368 更新时间:2024/1/14 20:05:59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昆阳之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昆阳之战是绿林起义军推翻王莽政权的一次战略性决战,也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一个典型战例。

地皇四年(23年)初,王莽军队主力东攻赤眉军,中原空虚。绿林 军挥师北上,沘(bi)水(今河南泌阳境)一战,消灭了王莽荆州兵甄阜、梁丘赐部。接着又击败王莽军严尤、陈茂部。绿林军发展到了10 余万人。二月,更始政权建立后,以主力部队北上围攻战略要地宛城 (今河南南阳)。同时派王凤、王常、刘秀等人统率军队,迅速攻占昆阳(今河南叶县)、定陵(今河南舞阳北)、郾县(今河南郾城南)等地。

王莽闻讯大惊,急忙改变军事部署,将进攻赤眉军的主力部队调回,转攻绿林军。三月,王莽派大司空王邑、司徒王寻赶赴洛阳,征发各郡精兵42万,号称百万,向南进攻绿林军。

五月,王邑、王寻率军西出洛阳,南下颍川,与严尤、陈茂会合后,直逼宛城。途经昆阳,即以全部兵力,将昆阳重重包围,务求攻克。当时昆阳城中繹林军仅有八九千人。面对数十倍于自己的敌军,绿林军将领意见发生了分歧。不少将领认为敌我兵力悬殊,战则必败,主张化整为零,弃城出走,回到根据地,再图恢复。刘秀极力反对,主 张鼓舞士气,坚守昆阳,消耗王莽军兵力,然后伺机破敌。诸将同意 了刘秀的建议,决定由王凤、王常等率众坚守,刘秀出城调集援军。 刘秀、李轶等率13骑冲出昆阳南门,赶赴郾县、定陵一带求援。

王莽部将严尤向王邑建议:昆阳城易守难攻,应当绕过昆阳,迅速进攻宛城,击败宛城的绿林军主力,昆阳城则可不战而下。王邑等人自恃兵多势众,不听劝告,坚持先攻昆阳。且扬言道以我百万之师,所过之处自当残灭,等屠灭此城后,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前歌后舞,岂不是很痛快的事吗!”王邑令军士挖掘地道,制造云车,加强攻势。昆阳守军众志成城,合力抵抗,多次击退王邑军的进攻。

昆阳城屡攻不下,严尤再次向王邑建议网开一面,使城中守军逃出一部分,然后散布舆论,动摇其军心,瓦解其士气。刚愎自用的王邑依然不予采纳。

刘秀等人抵定陵、郾县后,说服本不愿出兵的起义军将领,于六月初一率领步骑万余人驰援昆阳。刘秀亲率千余人为前锋,奋勇进 攻,斩杀王邑军数十人,士气大振。这时更始军主力已攻占宛城3 日,但战报尚未传到昆阳。刘秀为了鼓舞士气,动摇敌人军心,制作义军已攻占宛城的战报,用箭射入昆阳城中;又故意遗失此战报,让其在敌人军队中传播。

接着,刘秀挑选出勇士 3000人,迂回到敌军侧后,出其不意,向王邑大本营发起极其猛烈的攻击。王邑下令各营按兵不动,自己和王寻率领万人迎战。一经交手,王邑军阵势大乱,败溃,王寻被乱军所杀。昆阳城内守军乘势出击,内外夹攻,杀声震天动地。适逢雷电交加,暴雨如注,河水激涨,王莽军自相践踏,溺水而死者无数,全军一败涂地。王莽军主力损失殆尽,只有王邑、严尤等率数千人逃回洛阳。

昆阳之战歼灭了王莽军队主力,宣告新莽政权即将覆灭。

绿林赤眉起义

王莽统治后期,荆州地区连年灾荒,农民大量流亡。天凤四年(17年),饥民们在王匡、 王凤兄弟领导下起义,起义军以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为根据地,故称绿林军。队伍很怏 发展到上万人。地皇三年(22年),绿林山爆发瘟疫,起义军离开那里。次年二月,王匡、王凤等拥立汉宗室刘玄为帝,恢复汉朝国号,建元更始。六月,刘秀等在昆阳大败王莽军队主力,奠定了推翻王莽政权的基础。八月,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

早在绿林起义的第二年,琅蚜(今山东诸城)人樊崇也在莒县率众起义,部众多达数万 人。起义军将眉毛染成红色,以便与官兵区别,故称赤眉军。赤眉军在成昌(今山东东平 西)攻杀王莽军万余人,军威大振,乃转战于今鲁、豫、皖交界处。攻下洛阳后,分兵西进,大败刘玄的军队。更始三年(25年),赤眉军攻入长安,刘玄投降,更始政权灭亡。次年底,赤眉军离开长安东归,为刘秀所败,樊崇投降后被杀,起义失败。

标签: 昆阳之战王莽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揭秘:4万唐军是怎么控制西域万里疆土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最近,《长安十二时辰》和《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让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成为了很多人谈论的历史话题。安西和北庭,可以说是唐朝那个年代国家进取精神的标志。很多人关心,安西和北庭,每个都护府都只有两三万人士兵,怎么能控制得了几百万平方公里的西域地区呢?这个问题,牵涉到了唐朝时期很多地理、民族、军事等

  • 朱元璋在农妇家过夜,后来农妇怀上了?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自古便有人不风流枉少年的观点,历代王公贵族在这一点上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而乞丐皇帝朱元璋年轻时候也有过风流事。老朱一生有26个孩子,和其他皇帝不同的是,他的儿子生命力很顽强,几乎个个成才,比如精明强干如燕王朱棣,温文儒雅如周王朱肃,但是有个儿子却顽劣无形和诸子大异,就是代王朱贵。朱贵的心情非常不好,

  • 赵云死前,嘴里重复2个字,刘禅不解,诸葛亮听完脸色大变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云,刘婵,风云人物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为报刘备知遇之恩,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北伐大业,此时的赵云已经年迈,然而他仍然要求担任先锋,跟随诸葛亮出征,诸葛亮没有理由拒绝一位老兵的请求,最终带着年老的赵云踏上了北伐之路。赵云死前,重复喊出2个字,刘禅不解!赵云一生都为蜀国而战,哪怕他老了,也一样坚持亲自上

  • 唐宋时期虽然基本遵循六礼,但还是有着哪些不同的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仪礼·士昏礼》中记载:“婚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共为六道程序。到了唐宋时期,虽然基本遵循六礼,但还是有不同的地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婚礼程序简化古代六礼所规定的婚礼仪式是相当繁琐的,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在上层阶级中才能顺利进行,在普通阶层中一般难以全

  • 台儿庄大捷的战况如何?我军伤亡5万,你知道消灭多少日军?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台儿庄大捷,近代,战史风云

    抗战前期,中国在武器方面一直不如日本,所以中国在正面战场上接连失败,损失了大片土地,同时也助长了日本人的气焰,他们认为中国人根本打不过他们,所以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而且他们无视我国的军队,计划在三个月内占领中国。可是令他们失望的是,中国人们奋起反抗,这场战役足足打了八年之久。台儿庄大捷,这个历史事件

  • 明朝著名采花大盗,最后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著名采花大盗,最后什么下场?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作案十余年无一失手,受害人竟主动配合,明朝臭名昭著采花大盗的作案手法究竟有多高明?这个采花大盗桑冲是什么来头呢?桑冲,原本是李姓,明朝时期山西地带的人,他们父母及他的儿时经历已经无从考证,现只知道他年幼时就被卖给别人当儿子了。桑冲的养

  • 宰相在外出差妻子居然怀孕,他为何还很高兴?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杨国忠,唐朝,野史秘闻

    今天我们不说杨国忠的政绩,谈一下他的家庭趣事。根据记载,杨国忠生性风流,身居宰相之位,却娶了一个青楼女子。不过唐朝风气比较开放,这点倒也不算什么。有一次唐玄宗派杨国忠外出公干,古代交通不便,此去花费的时间较长。杨国忠临行前,还警告妻子要恪守妇道,不得与人私通,在得到妻子的保证后,杨国忠放心的去办事情

  • 文有卧龙凤雏,武有五虎上将 刘备为什么统一不了三国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刘备和三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请卧龙迎凤雏,坐拥五虎上将,可谓兵强马壮,为何难统三国?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个人性格“仁义”,实则存在“缺陷”我认为刘备的性格问题是他不能统一天下的最重要原因。大家都熟知刘备的性格生性善良、亲贤爱士、待人宽厚,是真正的“

  • 刘备建立蜀汉之后,为何不听赵云的谏言执意东征孙权?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登基称帝,建立蜀汉,在此之后,刘备决定东征孙权。当时孙权得知这件事后,立即派来了使者前来请和,而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也写来一封书信,希望刘备能考虑清楚谁才是蜀汉的敌人。而在朝堂上,不少大臣也并不支持东征,当时赵云就曾进谏,称国贼是曹操,并不是孙权,灭了曹魏之后,东吴孙权自然会臣

  • 牧野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带来了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牧野之战,周朝,战史风云

    说到牧野之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以前读书的时候,说起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争,标准答案选项里面一定会有项楚霸王的巨鹿之战和曹操的官渡之战,但要说史上第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争,那必须是周武王的牧野之战。周武王仅仅用5万人就干翻了商纣王的17万,有些史料说是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