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此国把中国当成盗墓天堂 盗墓鼻祖曹操都不是个儿

此国把中国当成盗墓天堂 盗墓鼻祖曹操都不是个儿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945 更新时间:2024/1/22 21:02:31

说起这盗墓,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不少名声赫赫的主儿,像成立摸金校尉的曹操,和一帮老农民疯狂盗墓的黄巢,心理变态去奸尸的刘去,几乎盗了宋朝所有皇帝墓的杨辇真珈,还有就是盗取慈禧老佛爷墓的孙殿英……这历史上疯狂盗墓的多,理由也千奇百怪。但是,这些大名鼎鼎的盗墓贼和这个国家的盗墓贼相比,还真不是个儿。

这个国家就是日本,小岛国利用对华侵略战争之便,从日本不断的输送大量的盗墓贼来中国,更是打着考古研究的旗号,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合法资格,肆无忌惮地在中国盗墓敛财,所盗取的珍奇异宝不计其数。

自古这中国文化对日本影响深远,日本人更是对此迷恋。甲午战争期间,这小日本就开始动起对中国文物的盗窃、掠夺。并通过侵略战争想法设法地跟清政府讨价还价,让当权者为自己开所谓的护票,只是为了挖坟掘墓时,当地方官员和民间组织来人盘问的时更具“合法性”。尝到甜头后的日本,为疯狂的盗取文物在中国制定所谓的管理办法,并颁布了《敌产管理法》,对外声称对中国文化的保护而对文物进行“搜集”!

从《民国盗墓史·内幕卷》中发现1900年——1945年间是小日本在华盗墓最为猖狂的时期。侵华给岛国带来的便利,让日寇有计划的开始对中国侵占区的大规模盗取。而这些盗墓贼更堂而皇之的扛起“考古”、“探险”、“学术考察”……的大旗。那些个儿说自己是探险的人士,探着探着就把好多皇陵墓葬给盗空了。“学术考察”的更是不得了,考着考着就把江浙地区大大小小的墓葬给盗掘了。更可悲的是,在伪满洲国期间,清廷竟对日本的疯狂盗掘行为熟视无睹,有多少的日本考察队、学术研究队打着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对东三省进行疯狂的盗掘,辽庆陵就在这种情形下,空了。

在中国,自古这盗墓都是不得好死的事,所以纵观中国历史上的盗墓贼,即便多么明目张胆去盗墓都会想法设法的给自己找个理由。像大名鼎鼎的孙殿英,为了慈禧老佛爷一墓的金银珠宝,假装实弹演习,一不小心这炮口打偏了就炸了慈禧墓的金刚墙,“不得已”就把慈禧的墓都搬空了。搞得,这溥仪“骂街”以为他爱新觉罗家没人了!这小日本更为猖獗想,在中国的领土上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但凡被这帮孙子看中的墓葬,那简直是能盗多少就盗多少。碰见几个别心理变态的,更是把墓里供奉死人的点心、酒水、瓜果都能一个不剩的顺走,你说这是喝死人酒呢,还是研究一下这腐烂的瓜果呢,想想这行径也是够恶心的。所以啊,这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也许是独特的行为癖好,让小日本在国际上俨然成为了小丑型的盗墓者!

从《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等公开资料中不难发现。民国期间,日本人在中国境内的进行了疯狂的盗掘,这日本人把中国能盗到的地方都走了个遍儿,从东北的大部分地区到新疆古楼兰遗址、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陕西汉唐陵墓、山东汉画、赤峰石棺墓等,但凡有点名气的就一点不“浪费”。

标签: 此国把中国当成盗墓天堂鼻祖曹操不是个儿说起

更多文章

  • 南梁淮水之灾:夺走30万生命的古中国最大水坝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南梁,淮水,之灾,夺走,30万,生命,中国,最大,水坝,历史

    历史上的淮水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在商代的甲骨文和西周的钟鼎文里就有“淮”字出现,历史上,淮河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是独流入海的四条大河之一。公元514年,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雄心勃勃,为了给予北魏军队沉重的一击,决定在淮河上修筑一个工程浩大的拦河大坝,壅水回流,水淹北魏军事重镇寿阳(今

  • 浅析对马海战俄国失败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浅析,马海战,海战,俄国,失败,原因,是什么,马海战,海战

    对马海战中俄国以惨败作为了这次战争的结局,而日本却仅仅失去了三艘舰艇,双方的结局相差太多,俄国之前的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在很多方面都要比其他国家实力强大,可是面对日本竟然造成了差不多全军覆灭的惨痛局面,其中对马海战俄国失败的原因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那么对马海战俄国失败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在对马海

  • 对马海战:中俄国惨白的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马海战,海战,俄国,白的,原因,是什么,1905,年的,时候

    在1905年的时候日俄之前曾经发生过一场大型的海战,当时双方的实力有着很大的悬系,而战役最后也让日本取得了胜利,俄国几乎经历了最为惨重的失败,差不多是全军覆灭的结局,而日本则只是失去了三艘海艇,那么日俄对马海战是怎么回事呢?日俄对马海战是怎么回事还要从1905年开始说起,这场战争是日本和俄国在朝鲜以

  • 假设历史丨假如吴三桂不叛变清军能入关吗?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假设,历史,假如,吴三桂,叛变,清军,入关,一直,以来,有个

    一直以来有个说法,清军能够成功入关完全是靠着运气。如果不是李自成攻入北京后的所作所为导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叛变,向清朝交出山海关,李自成的大军就能顺利接防山海关防线。那么清朝的八旗兵就只能在关外遛马了吧。但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作用真的有那么大吗?看上去

  • 三国司马懿是因为忍耐力过人才成就一生伟业?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司马懿,是因为,忍耐力,人才,成就,一生,伟业,司马懿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

  • 历史上的日俄对马海战是怎么回事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上,日俄,马海战,海战,怎么回事,马海战,海战,是指,一

    对马海战是指一九零五年日本和俄罗斯两国,在朝鲜半岛和日本中间的对马海峡所进行的海战。日本是由海军将领东乡平八郎领导联合舰队,而俄罗斯则是由俄国海军中将罗泽德斯特凡斯基所带领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那么对马海战双方实力对比如何呢?对马海战双方实力对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纵观双方战舰的实力对比,应在伯仲

  • 开挂的印度也很硬气,看印度建国后如何开疆扩土!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开挂,印度,硬气,建国后,如何,开疆,扩土,印度,在历史上

    印度在历史上一直未曾真正统一过,到今天也是,因为真正的印度原本应该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这是原本印度文明覆盖的地方,也是莫卧儿王朝的基本版图。印度原本陷入四分五裂,印度人自己没有能力完成统一,多亏了英国人的殖民统治。英国人依靠强大的武力和分化拉拢,基本统一印度大陆,归于英国东印度公司控

  • 南宋怎么灭亡的?被外族统治南宋十万具尸体浮海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南宋,怎么,灭亡,外族,统治,十万,尸体,浮海,南宋,虽偏

    南宋虽偏安于秦岭淮河以南,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繁荣、科技进步、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王朝。南宋与金国、西辽、大理、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大蒙古国为并存政权。游牧民族对宋朝先进生产关系的毁灭性打击,使一直处于上升阶段的东方先进文明,从此逐渐趋向衰落。南宋(1127-1279年)是北宋靖康之耻后宋室

  • 王离的个人生平 王离是秦朝名将王翦之孙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离,个人,生平,秦朝,名将,王翦之,人物,生平,议德掌,兵

    人物生平议德掌兵王离是秦朝名将王翦之孙,王贲之子,因功受封武城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王政兼并天下之后,建立皇帝名号,称为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秦始皇为了安抚东方百姓,于是东巡到琅邪(今山东胶南),当时王离与其父王贲在随行之中,和丞相王绾、卿士李斯等人在海上参与评议秦始皇的功德。秦始皇

  • 赤壁之战曹操实际有多少兵力?与史记符合吗?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赤壁,之战,曹操,实际,多少,兵力,史记,符合,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后实力迅速壮大,进而谋取益州,孙权屡次亲率大军进攻合肥,数战不利,损兵折将。曹操在退回北方后,休养生息五年,平定关中后才大举南征孙权。此战形成天下三分的雏型,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赤壁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