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假设历史丨假如吴三桂不叛变清军能入关吗?

假设历史丨假如吴三桂不叛变清军能入关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652 更新时间:2024/1/23 16:39:38

一直以来有个说法,清军能够成功入关完全是靠着运气。如果不是李自成攻入北京后的所作所为导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叛变,向清朝交出山海关,李自成的大军就能顺利接防山海关防线。那么清朝的八旗兵就只能在关外遛马了吧。但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

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作用真的有那么大吗?

看上去李自成大顺朝功亏一篑,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压制清朝阻止其入关的机会。为什么呢?首先我们看下满洲是何时崛起的。天命三年(1618年)努尔哈赤正式宣布七大恨,随后设计攻陷了抚顺。明军游击李永芳请降,努尔哈赤便将孙女许配给他。"入抚顺也,杀一大将,堕三城损偏裨将以下八十余员,屠军民几至二万"。之后八旗在抚顺大肆掳掠杀戮一番归去。这是努尔哈赤的造反之始。

那么攻陷了北京直接导致吴三桂投清的农民军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呢?明人自己的说法是"山西,陕西大饥,府谷民嘉胤倡乱,白水盗王贰等应之,众五六千人,为流寇之始"。王嘉胤作乱是在崇祯元年也就是公元1628年,距离努尔哈赤正式反叛足足有十年的时间。这十年的时间里明朝可以说主要的对手便是努尔哈赤和他的八旗军队。

但在这十年间,明军非但没有压制住后金,反而被其连续击败。有一种看法认为"明朝自己没有内乱,八旗谈笑间灰飞烟灭",这早在400年前就被现实证明绝非事实。而实际上,正是后金的崛起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为了维持日益庞大的辽东边防开支,明朝先后四次加派了辽饷。祸不单行,恰好此时贵州、四川、湖广三省又发生了苗民起义。直接导致这三省税银被截留。

面对财政的赤字,明朝就别无选择,只能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那就是--加税。"其浙江十二省、南北直隶,照万历六年会记录所定田亩,计七百余顷,每亩权加三厘五毫"。如此大规模的加税,才不过得到了二百三十一万两的额外收入。随着辽东前线的明军从萨尔浒大败开始的一系列崩溃式失败。

辽东的军事压力陡然增大,相应的,在辽东的任何军事行动都必然带来相应的财政需求。辽东军事压力越大,对财政的需求越大。比如曾经接手辽东防务的熊廷弼就曾一次请求三百二十四万两白银,一百八十万石粮食,九十七万两千石豆子,两千一百六十万束草料以资军用。仅仅这一次的需求就远远超过了之前明朝大规模加税搜刮所得。

巨额的军事开支依旧无法支撑明朝解决后金政权,能勉强维持辽东战线已经做到极致。为了满足日益膨胀的辽东战事,明朝不得不把军事开支优先供给辽东,也就是俗称的"拆东墙补西墙"。到了万历四十七年辽东军饷达到了八百万,相当于两次加派和当年太仓收入的总和。但辽东的军事开支依旧觉得不够,为此明朝第三次加派了辽饷"命各省直田地,每亩再加派二厘,以敷兵、工二部之用。

"第三次加派仅仅搜刮了一百二十万两,除了二十万给工部制作兵器外,其余都充作募兵和安家之用。辽东的危局就如一个巨大的财政黑洞。在三次加派之后民生迅速困难。因为宗室为首的豪富们用各种手法避税,导致税收摊派到中下阶层的农民身上。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就是农民们大量逃亡。虽然成功征收了大量辽饷,但是正规的田赋反而无法收上来了。这种情况到了崇祯年间已经非常严重。

标签: 假设历史假如吴三桂叛变清军入关一直以来有个

更多文章

  • 三国司马懿是因为忍耐力过人才成就一生伟业?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司马懿,是因为,忍耐力,人才,成就,一生,伟业,司马懿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

  • 历史上的日俄对马海战是怎么回事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上,日俄,马海战,海战,怎么回事,马海战,海战,是指,一

    对马海战是指一九零五年日本和俄罗斯两国,在朝鲜半岛和日本中间的对马海峡所进行的海战。日本是由海军将领东乡平八郎领导联合舰队,而俄罗斯则是由俄国海军中将罗泽德斯特凡斯基所带领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那么对马海战双方实力对比如何呢?对马海战双方实力对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纵观双方战舰的实力对比,应在伯仲

  • 开挂的印度也很硬气,看印度建国后如何开疆扩土!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开挂,印度,硬气,建国后,如何,开疆,扩土,印度,在历史上

    印度在历史上一直未曾真正统一过,到今天也是,因为真正的印度原本应该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这是原本印度文明覆盖的地方,也是莫卧儿王朝的基本版图。印度原本陷入四分五裂,印度人自己没有能力完成统一,多亏了英国人的殖民统治。英国人依靠强大的武力和分化拉拢,基本统一印度大陆,归于英国东印度公司控

  • 南宋怎么灭亡的?被外族统治南宋十万具尸体浮海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南宋,怎么,灭亡,外族,统治,十万,尸体,浮海,南宋,虽偏

    南宋虽偏安于秦岭淮河以南,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繁荣、科技进步、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王朝。南宋与金国、西辽、大理、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大蒙古国为并存政权。游牧民族对宋朝先进生产关系的毁灭性打击,使一直处于上升阶段的东方先进文明,从此逐渐趋向衰落。南宋(1127-1279年)是北宋靖康之耻后宋室

  • 王离的个人生平 王离是秦朝名将王翦之孙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离,个人,生平,秦朝,名将,王翦之,人物,生平,议德掌,兵

    人物生平议德掌兵王离是秦朝名将王翦之孙,王贲之子,因功受封武城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王政兼并天下之后,建立皇帝名号,称为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秦始皇为了安抚东方百姓,于是东巡到琅邪(今山东胶南),当时王离与其父王贲在随行之中,和丞相王绾、卿士李斯等人在海上参与评议秦始皇的功德。秦始皇

  • 赤壁之战曹操实际有多少兵力?与史记符合吗?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赤壁,之战,曹操,实际,多少,兵力,史记,符合,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后实力迅速壮大,进而谋取益州,孙权屡次亲率大军进攻合肥,数战不利,损兵折将。曹操在退回北方后,休养生息五年,平定关中后才大举南征孙权。此战形成天下三分的雏型,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赤壁之战,

  • 南北朝南北实力的消长:刘宋北伐惨败的后果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南北朝,南北,实力,消长,刘宋,北伐,败的,后果,南北朝,时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公元439年—公元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北两势

  • 历史上最强悍的特种部队,只有十八人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上,强悍,特种部队,只有,十八人,影视,剧中,罗成,这个

    在影视剧中“罗成”这个名字非常响亮,但是在历史上却没有这个人,很多看过关于罗成的影视剧的人,都知道罗成的父亲是“罗艺”,然而实际上罗艺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而罗成则完全是名著里杜撰出来的,由于罗成的关系,让人们有更多途径认识到罗艺的存在,并了解到这位历史人物的巨大影响力。罗艺之所以在隋唐时期非常

  • 秦始皇一统天下 为何偏偏不打卫国?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始皇,一统天下,为何,偏偏,不打,卫国,秦始皇,一统天下

    秦始皇一统天下为何偏偏不打卫国?秦始皇当年打遍天下无敌手,灭了六国一统天下。但是你仔细一看,当时竟然还有一个国家没有灭亡!那个国家就是卫国。秦灭六国,却留下了一个卫国,而且终秦始皇一生没有去绝卫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谜。《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卫国到卫元君时已经只留下濮阳一地了,秦灭了魏国后把濮阳划

  • 揭秘窝阔台攻宋之战的始末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揭秘,窝阔台,攻宋,之战,始末,怎样,窝阔台,蒙古,帝国,可

    窝阔台是蒙古帝国的可汗,成吉思汗的第三个儿子,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继承了他扩张领土的遗志,他在位期间,版图曾经扩张到了中亚、东欧一代,窝阔台死后,元世祖忽必烈追尊窝阔台庙号为太宗,为元太宗窝阔台。古代蒙古就有“马背上的国家之城”,他从小就学习骑马射箭,长大后,随着他的父亲成吉思汗南征北战,经历战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