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淮海战役因何得名 淮海战役双方实力对比

淮海战役因何得名 淮海战役双方实力对比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851 更新时间:2024/2/2 7:17:43

淮海战役

作为解放战争中最重要的三大战役中的淮海战役,堪称是战争高潮中的奇迹之战,其规模之大,战况之猛,使后人在谈及这场战役时无不对解放军的作战能力击节赞叹。

淮海战役因得名

淮海战役的建议是由粟裕提出的,他当时是华东野战军的代司令员。他在济南战役胜利的三天后即9月24日就致电中央军委,建议进行淮海战役,而军委次日就予以回电表示同意,这样才有了之后的这场大战。

在粟裕的建议里,他把战役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步是攻占两淮,如果敌军不来增援或者增援被我方阻档或歼灭,那么就进行第二步,就是攻占海州和连云港。所以,他把这场战役称为淮海战役的原因,就是这两个阶段的简称,“海”是指两淮,也就是淮阴和淮安,现在就是淮安市,而“海”是指海州,现在就在连云港,而这些地方在历史就是被称为“小淮海”。

不过粟裕的建议还只是草案,之后无论是在计划中,还是发动后国民党又投入兵力,都使淮海战役的规模越来越大,战场也越来越大,最后是以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

淮海战役是中共方面对这场战役的称呼,而作为应战方的国民党则不这么叫,他们称之为徐蚌战役。这也是两个地名,“徐”指徐州,“蚌”指蚌埠。这么称呼是因为,国民党方面在应战前所作的部署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在徐州和蚌埠之间的津浦铁路线做战略防御。这其实是他们在召开作战会议时白崇禧提出的两种作战方案中的第一个。而蒋介石的是第二个,也就是放弃现在的徐州,退到淮河进行防守。

淮海战役双方实力对比

当初,在淮海战役结束的那一天,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就在本子中写道:以60万战胜80万,真正的奇迹。的确,这场战役中双方兵力的悬殊对比就是这个结局带给我们最惊人的地方。自古以来,以少胜多的战争实例不少,实力对比悬殊的也不少,但是淮海战役这样的战况、战果却是难得一见的。

当时中国共产党手中的兵力只有60万,还是由华野与中野军双方两合起来作战的数量,其中粟裕手下的掌握的华东野战军兵力强大,战士的综合素质颇高,战斗力也很强,但是除此之外,装备武器以及补给保障等还是远远弱于国民军的。此外,中原野战军则是在大别山久战多时,心疲力乏,除了指挥得当以外,其作战实力更是落后国民军一大截。

而在此地区的国民军却大不相同,他们兵强力壮,军多将广,拥有先进的科技装备以及全机械化部队,集结了国民军最为精锐的战斗骨干。然而正是如此显著的差异,才使得最后国民军在这场战役中主力尽失于解放军是如此的令人惊心动魄。

标签: 淮海战役

更多文章

  • 平津战役中的谋略交锋 平津战役后的国内形势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平津战役胜利结束,人民解放军进驻北平城,北平宣告完全解放。最终解放军伤亡3.9万、国民党伤亡2.1万人被俘50万。平津战役中的谋略交锋宋代著名棋手刘仲甫在《棋诀》中说:“取舍者,棋之大计”,“取舍不明,患将及矣”。毛泽东构想的平津战役,首要任务

  • 平津战役中的蒋介石与傅作义 平津战役林彪为什么爽快调兵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平津战役,蒋介石,傅作义

    平津战役平津战役的胜利是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的结果。使悠久的文化古都北平和工商业大城市天津回到人民手中,并从此写就新的历史篇章。平津战役中的蒋介石与傅作义在平津战役中,蒋介石和傅作义的意见不一致,因此,国民党军队的作战方针从来没有明确过。现在我们就来说蒋介石和傅作义的关系。过去,海峡两岸对这个问

  • 平津战役有什么特点  平津战役双方战略部署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的最后一次战争。此战役过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胜利的局面基本确定。平津战役有什么特点11月29日,平津战役正式打响。华北军区第3兵团率先攻击张家口城外的国民党军,傅作义命令第35军救援张家口,第104军及第16军接应,被人民解放军

  • 平津战役双方指挥官 平津战役双方实力比较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平津战役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取得了不同的成果,国共双方在平津战役伤亡人数的巨大差异也是反映出了毛泽东等人的作战指挥能力和国民党内部矛盾的激化。平津战役双方指挥官中共林彪,原名林祚大,字阳春,号毓蓉;曾用名育容、育荣、尤勇、李进。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等职,指挥了辽沈战役、平

  • 百团大战前蒋介石想投降日本?谁打响百团大战第一枪?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带战略性的进攻战役。进一步鼓舞和增强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百团大战前蒋介石想投降日本?日本被迫调整其侵华方针,开始实施“桐工作”策略。政治上,放弃过去“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rd

  • 百团大战结果如何 百团大战伤亡情况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百团大战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场局势的改变也起到了一定作用,百团大战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百团大战伤亡情况百团大战一共开展了大大小小一千八百多次战斗,夺取日军据点二百九十三座,消灭和杀伤日军两万多人、伪军五千多人,俘虏日军将近三百人、伪军一千四百多人,不完全统计至少有两万五

  • 前后历时百年的唐突厥战争背景介绍和影响分析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突厥战争

    导读:公元629年,东突厥军队侵犯河西,李世民借此派出了唐军主力剿灭东突厥,并由此开展了平定突厥的一系列战争,史称唐突厥战争。唐突厥战争背景是唐朝与东、西突厥利益纠缠下的产物。唐朝同东突厥西突厥的战争称为唐突厥战争。突厥一开始是游牧在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后来活动于阿尔泰山(当时称为金山),后来东突厥

  • 长沙会战的意义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长沙会战

    长沙会战的意义是什么长沙会战是中日战争中最为惨重的一次战役,也是决定最后战局成败的一次大会战,其实长沙会战的意义不仅表现在抵抗住了日本人的进攻,保护了领土完整保护了民族主权,而且对于西方来说长沙会战也有着特殊的意义,直到长沙会战中国国民党军把日军击败之后,西方国家的首脑才真正知道了落后的中国就能够单

  • 布尔战争的背景 布尔战争结局及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布尔战争

    布尔战争的背景布尔战争,是发生在19-20世纪,英国人和布尔人为争夺南非殖民地而爆发的持续战争,历史上共发生两次布尔战争,最后,英国人取得第二次布尔战争的胜利,布尔人不得不臣服在英国人的殖民统治下。布尔战争 照片布尔战争背景,可以从1884年说起,当时布尔人统治的德兰土瓦共和国,被发现了全世界上最大

  • 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的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的原因克里米亚战争发生在欧洲大陆上,其实以前的战争模式都是靠兵力取胜,而克里米亚战争的发生可以说是颠覆了战争的模式。俄国和土耳其之间的分歧是战争的导火索,而英法两国的加入让俄国的胜算变得很小,最后在这场战争中俄国是落败方,那么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呢?克里米亚战争俄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