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长平之战简介 长平之战时间具体是多久

长平之战简介 长平之战时间具体是多久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630 更新时间:2024/1/21 15:59:42

长平之战简介

长平之战是公元前262年至公元前260年发生在秦、赵两国间的一场战争。当时,秦国势力日益强盛,周天子形同虚设,各诸侯国人心惶惶。而这一场战争的爆发无疑对秦国、赵国,乃至天下的局势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长平之战(油画)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韩国,使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失去联系。韩国国君为了能让秦国息兵,于是让郡守冯亭将上党郡进献给秦国。冯亭不愿,他转而将上党郡献给赵国,想要求得赵国的力量来对抗秦国。赵国国君接受了上党郡,由此引起了秦国的不满。

两年后,秦国攻占上党,继而向长平发起进攻。赵孝成王派遣赵国名将廉颇率军出战,廉颇在数战不利后,利用有利的地形固守不出,想要用以逸待劳的方式挫杀秦军士气,再寻找时机出击。

秦国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采用了反间计,散布谣言,使得昏庸的赵孝成王认为廉颇胆怯不敢战,遂撤下廉颇,换上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为赵军主将。赵括随即改变了廉颇的战术,率军大举攻向秦国。而秦国这时候的主将早已秘密地换上了骁勇善战的白起。白起带领秦军假装战败溃逃,诱赵括追击到秦军的营地,然后包围了赵军,切断其后路和粮道,赵军被围四十多天。

最终,赵括在突围中被乱箭射死,赵军降秦。白起放了年纪较小的240名赵国士兵回去,而将其余的降兵全部坑杀。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时间

战国时期著名的长平之战发生后,赵国受到了巨大的打击,综合国力下降,实力大不如前。而秦国在战争中运用谋略得当,将赵军围歼,使之全军覆没,从而获得了战争的胜利,加快了统一六国的进程。

长平之战解读图

然而,对于长平之战的具体时间,历史上一直都存在着争议,大致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是“三年说”,二是“半年说”,三则是“二十一月说”。那么这三种时间说法到底有什么依据,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先来看时间为三年的说法,这个时间段指的是公元前262年一直到公元前260年,也就是从秦军攻占了韩国野王,使得上党与韩国本土失去联系,郡守冯亭将上党郡献给了赵国开始计算,一直到赵括率兵贸然出击,最终全军覆没为结束。

“半年说”则是公元前260年的4月到9月期间,这个时间段是从秦国的将领王龁开始进攻赵国长平算起,一直到赵括突围身死,赵军大败为止。这段时间主要就是长平之战的过程以及结果,它将上党之战与长平之战的时间分离开来计算。

“二十一月说”是公元前261年到公元前260年的这段时间,它是从秦国再次攻占上党开始计算的,一直到赵军全军覆没为止。

三个时间段都有各自的争议和依据,不过现在普遍被大众所承认的还是“三年说”的时间计算方法,因为这个时间段包含了长平之战的起因、经过、结果,较为详细和全面。

长平之战的故事

长平之战发生在周赧王时期,那时候的周王朝已经将要走到末日,而秦国的野心也在逐渐膨胀。当时,秦王已不满足于“王”的称号,他迫切地想要称帝,取周天子而代之。于是,秦国开始向各诸侯国展开攻击。

长平之战图

公元前262年,秦军进攻韩国,占领其野王,使得上党郡与韩国本土失去联系。韩国上下大为惶恐,为了能让秦国息兵,韩王欲将上党郡献出。而郡守冯亭却不赞同这个方法,他认为赵国还拥有着能够与秦国抗衡的力量,遂与百姓商议将上党郡献给赵国,届时秦国一定会很愤怒,转而攻打赵国。赵国一旦受到攻击,便会同韩国亲近。两国合力,那么就能共同抵御秦军了。百姓都同意冯亭的意见,于是冯亭便将上党郡献给赵国,而赵王也接受了。

标签: 长平之战简介时间具体多久长平之战简介公元前

更多文章

  • 揭秘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不带军师的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揭秘,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不带,军师,原因,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不带军师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夷陵之战,从公元221年的7月持续到222年8月,主动进攻的蜀汉大军由国主刘备亲率,东吴被动应战,在陆逊的指挥下,诱敌深入,以逸待劳,最后扭转战局,大败刘备,让蜀汉元气大伤。夷陵之战 刘备连营及逃亡图当时刘备以报东吴擒杀关羽之仇,攻打东吴夺取荆州,遭到了蜀

  • 破釜沉舟的相关人物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破釜沉舟,相关,人物,介绍,破釜沉舟,相关,人物,项羽,事发

    破釜沉舟的相关人物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发生在战役巨鹿之战中,其中除了中心人物项羽以外,还有由于迟迟不出兵结果被项羽杀死的楚军上将宋义以及围困赵军于巨鹿的秦国大将章邯,都是该典故中十分重要的人物。宋义 剧照楚怀王在接到赵王的求助后派兵援助,而任主将的是宋义,项羽仅为副将,那么这个宋义到底是个什么人物呢?

  • 长平之战图片 长平之战地点位于何方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长平,之战,图片,地点,位于,何方,长平,之战,图片,战国

    长平之战图片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之间爆发了一场对当时的政治局势影响甚大的战争,同时也几乎对后来的历史走向具有决定意义,那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战争中运用到的战略计谋,对后世在军事方面也有着不小的借鉴作用。直到现在,世人谈起这场战争,依然会为了战争中的惨烈伤亡而叹息。长平之战图世人了解一段历史

  • 揭秘三国时期夷陵之战甘宁被谁所杀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揭秘,三国,时期,夷陵,之战,谁所,夷陵,之战,谁所,小说

    夷陵之战甘宁被谁所杀在小说《三国演义》里,描写夷陵之战中的甘宁之死,是这样的写的“夷陵之战时,甘宁带病出征,甘宁见其势大,不敢交锋,拔马而走;被沙摩柯一箭射中头颅。宁带箭而走,到于富池口,坐于大树之下而死”,意思是在夷陵之战中,甘宁是带病出征,在交战中遇到沙摩柯大军,被沙摩柯射中头部后,他带着箭走到

  • 马陵之战的故事是怎么发生的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马陵,之战,故事,怎么,生的,马陵,之战,故事,生在,战国

    马陵之战的故事马陵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魏国为了弥补在桂陵之战的损失,进而进攻兵力微弱的韩国,韩国向齐国求助而引发的魏齐之间的战争。马陵之战的墓碑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使得韩国向齐国救援。韩国得到齐国答应增援的承诺后,士兵们更加奋力抗敌,但由于兵力实在不能对抗魏、赵两国,接连战败。韩国只好再去求齐国

  • 长平之战的典故 长平之战交战双方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长平,之战,典故,交战,双方,介绍,长平,之战,典故,周王朝

    长平之战的典故在周王朝即将走向末日的战国时期,发生了一场被认为是当时天下局势转折点的战争——长平之战。而这场战争也是当时众多战争中规模最大,以及伤亡最惨烈的一场。战争结束后,秦统一各国的脚步再无人能够阻挡。长平之战图公元前262年,秦军伐韩,上党郡与韩国失去联系。郡守冯亭不愿听从韩王的命令,将上党郡

  • 破釜沉舟战役揭示了什么道理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破釜沉舟,战役,揭示,什么,道理,破釜沉舟,战役,项羽,故事

    破釜沉舟战役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是在著名战役巨鹿之战中发生的,赵军被秦军围困在巨鹿城,楚王在得到求助后,派宋义与项羽前去救援,项羽由于上将宋义迟迟按兵不动,于是急不可耐将其杀之,自己率兵前去救赵。巨鹿之战宋义死后,楚军在项羽的带领下士气大增,项羽先派部分前锋前去切断秦国粮道,自己率领全军渡河后,下令破

  • 丁汝昌墓在哪里 丁汝昌纪念馆怎么样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丁汝昌,在哪里,纪念馆,怎么样,丁汝昌,严桥镇,北长,小鸡

    丁汝昌墓丁汝昌墓在严桥镇北长岗小鸡山上,那里安葬着清朝抗日名将丁汝昌。沿山路蜿蜒前行,没有关于丁汝昌墓的指示,只剩杂乱生长的草木。在路的尽头才出现窄窄的墓台,上立一苔迹斑斑的石碑,水泥材质,明显是后人重新加盖的,而上面的涂料与刻画的内容早已难以分辨,当时相传的重金重修丁汝昌墓的消息实在无法让人信服。

  • 三国时夷陵之战双方兵力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时夷,之战,双方,兵力,多少,夷陵,之战,双方,兵力

    夷陵之战双方兵力多少夷陵之战是以蜀汉刘备攻打东吴孙权,最终蜀汉刘备大败的经典战例,为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之后,是一场以积极防御,以逸待劳,最后取得胜利的著名战役。夷陵之战 双方行军图在双方的兵力投入上,真实的历史人数并没能经过演义的那样夸大,经后人考据,双方兵力相差不大,

  • 水浒传呼延灼简介 影视剧中呼延灼谁演的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水浒,传呼,延灼,简介,影视,剧中,呼延,灼谁,水浒,传呼

    水浒传呼延灼呼延灼是《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中位列天罡星第八位的人物,书中记载他是宋朝开国名将铁鞭王呼延赞的嫡派孙子,是并州太原人(今天就在山西太原),呼延灼在上梁山之前在朝中任职汝宁郡都统制,一身高强武艺,被称为有万夫不当之勇。使用的武器是两条水磨八棱钢鞭,所以被人称为“双鞭呼延灼”。水浒传中的双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