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南宋北伐为何不得人心:穷人被重税压着

南宋北伐为何不得人心:穷人被重税压着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681 更新时间:2024/2/2 10:54:07

说到南宋时期的北伐,我们往往会想起陆游临终前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想起李清照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亦或是辛弃疾的“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但这些其实都只是文人们一厢情愿的爱国情怀,并不代表当时大多数民众的意愿。

南宋立足的江浙地区自古号称东南膏腴之地,“天下赋税,尽出其半”,但在南宋初期却并非如此。经过宋徽宗20年花石纲的征掠、席卷几百万人口的方腊起义以及宋金战争的动荡,这里人口锐减,满目荒凉,已经变成土匪、盗贼、叛乱者和豺狼出没的地方。

南宋建立之初,国土面积只有北宋时期的一半多点,人口也大幅度下降,但来自北方的军事压力却丝毫未减。南宋为了应对战争,常备正规军平时大约保持在40万人,战事激烈时人数还要增加许多。在南宋民众急需休养生息、恢复生产的情况下,如此庞大的军队无论从军需供给还是人员补充上看,都是当时南宋民众的沉重负担。

再看税收,南宋初期的国家财政收入平均在每年4500万贯左右,其中1300万贯左右用于皇室开支,2400万贯左右用于在和平时期供养军队,其他所有开支只有七八百万贯。而一旦战事爆发,军费会成倍激增。这多出来的费用,政府只会不停地用通货膨胀和增加苛捐杂税的方式转嫁给民间。于是南宋一朝苛捐杂税的科目之多、赋税水平之高,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经常达到北宋时期的一倍左右。

可见,仅仅和平时期供养军队就已经让南宋百姓力不从心了,而战端一开,他们甚至连生存都成问题。因此,对于社会底层的穷人们而言,主要矛盾是吃饭问题而非民族矛盾,他们的意愿只能是如姜夔在《扬州慢》中表述的那样——“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只要北方政权不入侵,是绝对不愿意打仗的,更不必提什么北伐。

而到了南宋中后期,老百姓特别是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当时中国已经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的环境远比北方要优越。这时,南宋的经济实力已经大大增强,是否有强烈意愿收复北方失地呢?事实上,百姓特别是富人阶层对收复相对落后的北方并没有多大兴趣。更重要的是,当时南宋民众内部因为收入差距的扩大出现了分化,产生了一批非常富裕的商人、手工工场主和熟练工人,并进而形成了一个中产市民阶层,他们的生活过得比官员都要好。例如南宋的知府一般是从三品或正四品,年薪在400贯左右,而一个棉织业熟练工人的年薪却达到了600贯。

这个规模日渐宏大的中产市民阶层既得富贵,也安于富贵,一旦北伐战斗打响,各种赋税徭、兵役会成倍地降临,势必影响到他们的既得利益。而且即便收复了中原,朝廷也必然会“损有余而补不足”,也就是从富裕的地方征收重税,然后用这些钱来救济遭受兵灾破坏或者原本贫困的地区,南宋的百姓当然不希望自己被征以重税。

有鉴于此,中产市民阶层必然会竭力地反对战争,他们拥有全国2/3的巨额财富,也是国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来源,他们的声音是当局不容疏忽的。更何况他们利用财富同当局官僚建立起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了一个牢固的利益共同体,因此很大程度上具有左右当局施政的力量。

那么身处北方“沦陷区”的百姓对于南宋朝廷的北伐又是什么态度呢?其实他们并没有感觉到自己饱受异族的压迫凌辱,也没有盼望南宋的军队进行北伐,如陆游词中所描述的那样——“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即便南宋北伐,他们也不大可能像小说中描述的那样,扶老携幼、箪食壶浆地欢迎官军。

标签: 南宋北伐为何不得人心穷人重税压着说到南宋

更多文章

  • 袁绍70万大军为何败曹操7万军力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袁绍,70万,大军,为何,曹操,7万,军力,袁绍,手下,大将

    袁绍手下大将袁绍能够拿下冀州、青州、幽州和并州四大州的广袤土地,自然是他麾下有着一帮能征善战的骁勇将军了。不过袁绍手下的将军,基本上都是能打,但是性子比较急,没有多少智谋的人,荀彧就评价多为匹夫之勇。文丑袁绍的大将最有名的自然是被时常并提的颜良、文丑。在后来的演义小说《三国演义》里,二人都是被关羽斩

  • 身经百战的大将 为何会在决定性战役中自投罗网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身经百战,大将,为何,决定性,战役,自投罗网,汉王,四年,2

    汉王四年(前203)十月,齐王田广烹了郦生后,自己也未能逃脱丢城弃地的命运,韩信马鞭一指,齐都临淄城不几天就破了。齐王田广逃往高密,齐相田横逃往博阳,从此君臣离散,国将不国。韩信攻下临淄后,先安民,再整军,接着便率军东出,向田广逃跑的方向奋起直追。田广刚到高密,惊魂未定,就听说韩信追击而来,那感觉无

  • 战史风云 30万大军如为何会死于蒙古刀下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战史,风云,30万,大军,为何,死于,蒙古,刀下,公元,14

    公元1449年7月,23岁的明英宗亲征蒙古瓦剌部落。虽然这场亲征的行动显得草率,但明王朝的禁卫军毕竟是经营了70年的王者之师,这场亲征无异于是对禁卫军的一场总的实战考核。事实是无情的。这场亲征的结果是,明王朝的禁卫军败得一塌涂地。虽然明军是主动出征,但每一场交兵都是被动挨打,一路落败,30万大军有去

  • 此人是水浒第一位好汉 却惊鸿一现留下三大谜团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此人,水浒,第一位,好汉,惊鸿,一现,留下,三大,谜团,王进

    王进,京师八十万禁军教头,父亲王升也是京师的一名都军教头,祖父是江湖上使棒卖药的艺人,是个武术世家,有一身的好本领。留宿史家庄时,偶见以少年在习武,一语道破少年的棍棒好看不实用,因而惹恼少年,硬要与之比试。王进只是笑,不肯动手,原因是“恐冲撞了令郎时,须不好看”。经太公再三央求,王进仅一棒,便打倒了

  • 树未倒而猢狲散 项羽身边仅剩八百壮士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树未,猢狲,项羽,身边,仅剩,八百,壮士,楚汉,之际,打仗

    楚汉之际,打仗最勇猛的当属项羽无疑。然则,最不能容人者,也是项羽无疑。韩信、陈平、英布都曾是他的手下,先后离他而去;后有“亚父”范增,国宝级谋臣,最终也因项羽的疑心病而气愤出走,行至彭城,疽发背而死。一个留不住士兵的将军绝对不是好将军,他因此多次因人才出走而吃败仗,至垓下之战,他甚至为此尝到了最后的

  • 三国被水淹死的水军大将 临死手握超级神兵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水淹,死的,水军,大将,临死,手握,超级,神兵,国中

    三国中水军最强的军队无疑是东吴,至于东吴诸将,也都是水上猛兽,一个个精于水战。只不过,有一位东吴大将手持超级神兵,最后却被水活活淹死。此人就东吴将领,董袭。董袭,会稽人,身长八尺,勇力过人。早年跟随孙策,斩杀东吴剧盗,获得孙策赏识,被封为将军。孙权继任江东之主,董袭死心塌地追随孙氏,获得全军赞扬。后

  • 玄武门之变的前一夜究竟发生了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玄武,门之,变的,一夜,究竟,发生了,什么,唐武德,武德,九

    唐武德九年(626)六月初四日早晨,李世民在玄武门内设下埋伏,将前来参加宫廷对质的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杀死,并进而逼迫李渊交出实际权力,这就是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正是通过这一政变,从而取得皇位的。六月初四这天早晨的事,是很清楚的,但前一天的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蓄谋已久的事变在这天早晨

  • 中国历史上王姓建立的政权有哪几个?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上,王姓,建立,政权,几个,中国,历史上,几个,大

    中国历史上,几个大姓里边,除了张姓没出过统一王朝的皇帝之外,王姓也几乎没有出过几个帝王。翻检历史,发现王姓建立的政权,确实是屈指可数。那么,中国历史上,王姓都建立过哪几个稍微像样一点的政权呢?我们下面就来盘点一下。一、王莽建立的“新朝”公元8年,王莽废掉西汉最后一个皇帝孺子刘婴,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

  • 论五代十国时期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五代十国,时期,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五代十国,历史,时期

    五代十国的历史时期从最早在南方建国的前蜀(891)算起直到最后一个割据势力北汉的覆灭(979)为止共计88年的时间。五代是指在中原一带相继建立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十国是指在南方建立的吴国、南唐、吴越、闽、南汉、前蜀、后蜀、楚、南平、北汉十个政权。五代十国表面上乱,实质是变。一、统

  • 安史之乱:张巡嚼齿杀妾在人性角度非豪杰?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安史之乱,张巡嚼,齿杀,人性,角度,豪杰,张巡祠,座落在,河

    张巡祠座落在河南商丘古城南门外,是为了纪念“安史之乱”中为保卫睢阳而殉难的张巡、许远等人所建。安史之乱时,叛将围攻睢阳,张巡率领将士保卫睢阳,并和叛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使敌军遭受重创。可惜最终因没有后援,城破殉难,他为平息叛乱,保护江淮黎民立下了不朽的功我们身体中有一个部分的硬度仅次于金刚石,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