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捐躯赴国难:曹文诏当之无愧明末第一良将

捐躯赴国难:曹文诏当之无愧明末第一良将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晴天 访问量:3074 更新时间:2024/1/25 16:40:24

明朝自正统六年,由兵部尚书王骥带兵平灭麓川以来,开创了明朝文官带兵的先例。后来的统兵模式常常是文官领军,宦官监军,各总兵则率领各部兵马跟进。萨尔浒之战杨镐领军是如此,而后的孙承宗袁崇焕洪承畴卢象升以及孙传庭等均是由文官率兵而成为一时名将。而真正从行伍之间,一步步凭战功提拔起来的曹文诏才是真正的职业军人。

曹文诏是山西大同人,微时较为平淡,从底层军官一步步提升,跟随熊廷弼、孙承宗驻守辽东,逐年累积功劳升为游击将军。崇祯二年,京师告急,曹文诏随袁崇焕入关勤王。崇祯三年二月,当时总理诸路勤王兵马的马世龙将尚方宝剑交给曹文诏,以低一级的游击将军职位率领几位参将埋伏在玉田一带,与后金军鏖战有功。后来又转战到了遵化附近,接连收复四城,朝廷录其前后功,升为正三品都督佥事。曹文诏凭借在保卫京师中的英勇表现,引起朝廷的注意。而后陕西农民军起义声势越来越大,崇祯三年七月朝廷委派曹文诏为延绥东路副总兵,带领关宁军进入陕西征讨。

明末大量基层官僚贪腐,各郡县守备存粮不足,各地卫所兵员缺额严重,再加上多年自然灾害,朝廷外患严重无力赈灾,自陕西而起的农民起义四处爆发,官军屡屡不能抚平。曹文诏作为中高级职业军官,其职能便是为国家戡乱、抵御外敌,文昭进入陕西后就激发了其名将的潜力。

崇祯四年四月,攻克了初期农民军的根据地河曲,随后利用计谋策反王嘉胤的妻弟张立位和同族兄弟王国忠,斩杀了当时高迎祥、李自成等人的头领王嘉胤。五月,配合游击将领左光先、崔宗荫、李国奇分别围剿绥德、宜君、清涧、米脂等地的农民军,在怀宁川、黑峪泉、封家沟、绵湖峪等地展开战斗,击杀了李老柴、一条龙、扫地王等农民军首领,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展现出了过人的军事能力。

但是农民军是一路打完就一路跑,打完一伙投降散尽后又新出来一股流民,官军只能四处堵追,疲于奔命。崇祯四年,洪承畴接任陕西三边总督,提出“全力清剿”、“以剿坚抚,先剿后抚”政策,集中兵力剿灭陕西农民军,这种局面才开始出现转机。此时,洪承畴成为了曹文诏的顶头上司,两人也有了直接的交集。

崇祯五年三月,农民军首领满天飞、郝临庵、刘道江联合独行狼、李都司围攻合水,曹文诏前去援救。此时的农民军已经具备一定的作战经验了,他们利用明军马三步七、骑兵较少追击能力较弱的缺点,隐藏自己的精锐部队,派出一千多轻骑兵出来迎战,且战且退,引诱明军到达南原后,将明军紧紧包围。而此时南原城上的人都谣传曹将军已死,形势变得更加危急。曹文诏浑然不惧,拿着长矛亲自率军来回冲击敌阵,单枪匹马被包围在万余名农民军中间。各部见到曹将军未死且神勇异常,军心大振,从城内出兵夹击援助,大败农民军。

随后,曹文昭又率军在洪承畴的直接领导下多次击败农民军,巡抚御史范复粹在递给朝廷的奏章中总计历次战斗中共获首级三万六千六百,曹文诏记功第一。而此时出现了耐人寻味的事情,洪承畴作为曹的上司,在他取得如此之大的战绩后,竟然不给上报。巡按御史吴甡为其不平,再次上书又被兵部压下,最终曹文诏还是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赐。

洪承畴的此番举动颇令人诧异,史书上又未有明确的记载,其介中原因也无法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洪承畴在此事上绝对是全力阻挡。当时兵部尚书是杨嗣昌,正是崇祯眼前红人,而杨嗣昌和洪承畴关系一直很好,杨提出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在洪承畴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吴甡上书正是被兵部压下,可见在此事上洪绝对是处于关键的位置。但是曹文昭卓越的军事能力和英勇谋略肯定给洪承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之后的围剿农民军过程中更加倚重于曹,因此二人的关系也就变得很微妙。

更多文章

  • 口袋阵露出了什么破绽 未能兜住匈奴大军?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amp,ldquo,口袋,rdquo,出了,什么,破绽,未能

    马邑在现在的山西省朔州市。“马邑之谋”是当地一个叫聂壹的土豪献给王恢的计谋。王恢在和韩安国的第二次辩论中,适时将其抛出,最终促使汉武帝下定了对匈奴动武的决心。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六月,正值仲夏时节,汉武帝部署了对匈奴作战的计划,派出了“五大将军”

  • 手握三十万大军的蒙恬 为何轻易中赵高的奸计?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手握,三十万,大军,蒙恬,为何,轻易,中赵,高的,奸计,怎么

    怎么选择是0与1的问题,怎么组合是数之集合的问题。君主有选择和组合的权力,那么,被选择的臣子自然有他们的权力。臣子要争取1而不是0,这是被选择的意愿;已经被选择的臣子还要算计利弊,这是身处集合中等待被组合的意愿。相比宗室的弱不禁风,在将军蒙恬、上卿蒙毅与后来丞相李斯的拘押期间,赵高却是要罗织各种罪名

  • 战国时代如果魏国留住他 也就没有秦一统天下了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国时代,如果,魏国,留住,也就,没有,一统天,下了,经过

    经过春秋时代的长期战争,许多小的诸侯国不复存在,几个大的诸侯国日益强大,争战不休。到了战国时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诸侯国为获取更多的土地、财富和人口,彼此之间不断开展兼并战争,争夺生存空间。战况空前惨烈,各国统治者都在寻求在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办法。克敌取胜之道,首在富国强兵,

  • 东晋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如何评价东晋北伐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东晋,北伐,为什么,失败,如何,评价,东晋,北伐,最远,打到

    东晋北伐最远打到哪里在东晋时期曾经出现过很多次北伐战争,尽管那个时候历代都出现了王室中人安于现状,在江南地区自得其乐的现象,可是东晋历史上也不乏会出现忠心爱国之辈,他们将收复中原地区、扩大东晋领土作为自己终身努力的责任,所以才会出现一次又一次的北伐战争。但是也有很多人好奇东晋北伐最远打到了哪里,毕竟

  • 湘军为何超越八旗兵和绿营 并灭掉太平军?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湘军,为何,超越,八旗,绿营,灭掉,太平军,湘军,一种,现象

    湘军,是一种现象,代表着汉人士大夫崛起,帮助清朝打灭太平天国。与曾国藩同时,甚至还稍早一点的江忠源、胡林翼、王鑫,以及曾国藩之后的左宗棠、李鸿章,甚至包括吴长庆、袁甲三(袁世凯的叔祖)等人,都是这个时代湘军现象的体现者。曾国藩能够作为这一现象的代表,不仅因为当时他的官大,也不是仅仅因为他的道德学问好

  • 太平天国的军事实力 四大阵法完胜清朝中央军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太平天国,军事,实力,四大,阵法,完胜,清朝,中央军,近年

    近年太平天国的形象完全是180度的反转,以前是人间天国,领袖全是人民的大救星,清朝是反动势力。随着更多的史料的开放,太平天国愚昧落后的一面开始广为人知,领袖们都一夜间变成了嗜血的恶魔。反复之间,不禁令人喟叹不已。其实,后人读史,更应该心平气和,研究得失,探寻治乱之道,而不应誉之则无以加,贬之则天下之

  • 宋徽宗为何背弃百年盟约而联金灭辽?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徽宗,为何,背弃,百年,盟约,联金,灭辽,宋辽宣,幽燕,之

    宋辽宣和幽燕之战之战前疑云公元1115年,童贯率领20万大军攻击西夏,本来形势大好,但童贯急功近利强迫大将刘法攻击朔方,不得已的情况下刘法出兵,结果中了埋伏,宋军损失惨重不得已退兵。失败挡不住童枢密建功立业的渴望。他虚报军功,强行将失败写成了胜利。但这其中的虚实童贯知道,百官也知道。童贯明白要想超越

  • 洪秀全有没有想过统一中国?大将断言天国必亡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洪秀全,有没有,想过,统一,中国,大将,断言,天国,必亡,罗

    罗大纲,少怀大志,成年之后,游侠江湖,曾组建"三合会"率饥民暴动。以后进入广西,加入"天地会",活动于浔、梧、永安、荔浦等地,攻城略邑,突袭清军。洪秀全起兵后,罗大纲带领两千多部众投靠太平军,被任命为左二军军帅,是太平天国水平的主要将领,曾大败曾国藩水军,曾国藩几欲投水而死。由于罗大纲在加入太平天国

  • 一个跛子竟称霸半个亚洲 还想征服明朝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一个,跛子,称霸,半个,亚洲,征服,明朝,世界,历史上,出现

    在世界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军事天才,他们或雄武有力,或谋算天下,用他们的人生书写着一幕幕精彩的历史大戏!在亚洲西部,曾经出现过一个强大的帝国,他们用强大的武力,征服西亚,几乎称雄半个亚洲,但领导这个强大帝国的竟然是一位身患残疾的跛子!这人是谁呢?他的人生有着怎样的传奇呢?此人就是威震欧亚大陆的帖木儿帝

  • 明朝史的逆贼 却是越南史上的民族英雄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逆贼,却是,越南,史上,民族英雄,永乐,五年,五月,张

    永乐五年五月,张辅将捕获的胡家父子捆送南京,并上报说陈氏宗族已被胡家父子屠尽,至今难觅宗族,当地“儒生”也上“万民表”,请求允准安南归附大明。朱棣下诏斩首胡家父子,大学士湖广等人建议借机在安南设郡,将之并入中华版图。朱棣的“燕王府旧臣”纷纷响应,尽管文臣解缙,杨士奇以及“第一谋士”姚广孝等人竭力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