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崇祯死后有一位抗清猛将仍在抵制清军他是谁?

崇祯死后有一位抗清猛将仍在抵制清军他是谁?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胖次 访问量:4238 更新时间:2024/1/23 14:56:12

崇祯殉国后,相继出现了“弘光”、“鲁监国”、“隆武”、“绍武、“永历”等南明政权,仅一年多的时间,在清廷的重兵打击下,这些政权纷纷败亡。

公元1646年年底,南明仅存一帝(永历帝)一王(鲁王朱以海)进行抗清斗争。郑芝龙长子郑成功不耻于父亲投靠满清的卑劣行径,毅然出走,他在福建沿海一带招兵买马,于公元1647年,一月,在小金门(今金门县烈屿乡)以“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罪臣国姓”(爵位、姓氏皆为隆武帝所赐)之名誓师反清。

虽然一度有了李自成余部的大顺军的帮助,抗清形势有了好转,但是在清廷的打击下,原先反正的各路势力也纷纷败亡。金声桓、何腾蛟李成栋等归明将领先后壮烈殉国。有利局面转瞬化为乌有,永历政权再度陷入困境。

无奈之下,永历帝只得派人联络张献忠的大西军余部,本文的故事自此开始!

张献忠在西充(今四川南充治下)凤凰山被清军射杀后,所部伤亡惨重。麾下四将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和艾能奇收拢余部,转战西南之地,后在贵阳召开会议决定此后的出路和策略。

孙可望主张向两广一带山区进军,如遇不测,可寻机出海。而李定国则坚决反对,他慷慨陈词:“当前清军大举进攻,闯王血溅九宫山,老万岁中箭身亡,我们与清军有不共戴天之仇。当务之急,只有联明抗清才是唯一出路,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只想偏安的孙可望对其建议无动于衷,性格刚烈的李定国当下表示如果亡命南海的话,不如现在就自杀,随即拔剑准备自刎。在场众将见其决心已定,纷纷跪倒在地,表示拥护联明抗清的建议,孙眼见孤掌难鸣,只得改口同意其建议,不过自此两人嫌隙已生。

应明黔国公沐天波的邀请,大西军开赴云南帮其平乱,随后很快稳定了云南的局势。李定国等人在云南实行了一系列恢复生产、与民生息的政策,受到了当地各族人民的大力拥护,军队人数猛烈增长,达到二十万人,并增加了新式兵种——象队。

接到永历帝的联合抗清的邀请后,权欲过盛的孙可望乘机提出请封“秦王”的要求,为了实现“联明抗清”的愿望,李定国只得保持沉默。不过永历帝断然拒绝了孙可望的无礼请求,联盟的策略暂时被搁置,恼羞成怒的孙可望不久自称“秦王”,拒绝接受永历帝的所有诏令。

此后,孙可望率军进入贵州,留李定国驻守云南;眼见抗清形势愈加严峻,永历帝只得再次遣使联络孙可望,表面与其虚与委蛇的孙可望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私下派出精兵奔赴永历帝驻跸的南宁,杀害五位辅政大臣,并且逼迫永历帝册封其为“秦王”。

清军步步逼近,不久攻下了南宁,永历帝在孙可望的接应下避往贵州安龙所,并允诺一应军事,孙可望均可以先斩后奏,自此,大西军与永历政权的联合抗清战线才宣告建立。

为了彻底消灭南明政权,清廷实施两路夹击战略:命定南王孔有德兵出河池,进攻贵州;命平西王吴三桂兵出叙州(今四川宜昌),进攻川南。

形势紧迫,孙可望和李定国经过商议,决定兵分两路迎战清军:刘文秀率北路大军进攻四川;李定国率东路大军进攻湖南;孙可望则留守后方。大西军也自此正式踏上了与清军主力交锋的征程,掀开了南明史上最为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军事反击篇章。

李定国所率八万大军一路军纪严明,秋毫无犯,连克数城,很快逼近桂林以北的严关。严关位置非常重要,是扼守桂林城的屏障,两军在严关下展开了异常激烈的战斗,双方伤亡都很惨重,严关此后为明军控制。

又过几日,孔有德率军前来夺关,两军尚未交锋,忽然明军的战象冲入战场,清军的马匹纷纷受惊,乘此良机,明军立刻尾随掩杀,不久,这路清军被全歼,仅余孔有德一人逃回桂林城。

标签: 崇祯死后一位抗清猛将仍在抵制清军他是崇祯

更多文章

  • 明朝特殊军 以少胜多击退后金最彪悍的骑兵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特殊,以少胜多,退后,金最彪,骑兵,努尔哈,统一,女真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之后,他的雄心壮志被进一步点燃,同时为了掠夺更多的人口、抢占更大的地盘,他将主意打到了疆土万里、人口亿万的大明朝身上。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在盛京发布了“七大恨”的讨明檄文,正式拉开了对明朝数十年军事战争的大幕。“萨尔浒一战”中,明军十一万大军损失过半,为后金所获

  • 梁山一百单八将;无恶不作 怎么成了英雄呢?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梁山,一百,单八,amp,rdquo,无恶不作,怎么,成了

    另说梁山“一百单八将”《水浒》里塑造的所谓梁山“一百单八将”,长期以来被人们推为“英雄”“道义”的化身,但他们身上流露或包藏的诸多恶习,标志着他们委实算不上英雄。如果还抬举这样的人为英雄,甚至会惑乱到人们

  • 秦国将士与吴越剑客 谁是春秋战国最强战斗力?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国,将士,吴越,剑客,谁是,春秋战国,最强,战斗力,春秋战

    要问春秋战国时期哪个国家的士兵最为强悍,齐国的技击之士,魏国的武卒以及秦国的锐士无疑都是最佳候选人。然而,大家仿佛都忽略了另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居住于祖国东南面的吴越剑客。一:吴越之剑,精良天下第一吴国和越国是春秋战国时期,位于中国东南部的两大强国。在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先后称霸,成了春秋时

  • 这款古代超级武器 为啥没能挽救北宋王朝?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这款,古代,超级,武器,为啥,没能,挽救,北宋,王朝,战争

    战争话题里,强悍武器从来火爆惹眼球,谁能打赢,就要看手里家伙硬不硬!放古代战争史上,武器照样是硬道理,典型汉匈大战,汉武帝决心开战时,汉军的装备,已经清一色升级成铁刀铁甲汉弩,从此一路把匈奴打到崩溃。照深入阿富汗端了匈奴单于老窝的名将陈汤说:单个全副武装的汉兵,收拾三个匈奴兵毫无压力!但这硬道理,若

  • 南明擎天一柱 却是被埋没的抗清英雄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南明,天一,却是,埋没,抗清,英雄,大明,自明,思宗,煤山

    大明自明思宗在煤山自缢后,明朝宗室和文武大臣,迅速在淮河以南的国土上,建立起多个政权,史称南明。在南明政权存在的几十年间,论起为大家熟知的人物,常常只能想起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但在云贵之地,有一个战神级的人物,却为众人所忽略,他就是堪称南明第一名将的李定国。李定国一生颇为传奇,前期与明军四处作

  • 贾家楼四十六友 人物生平 盛彦师 平王世充 徐圆朗反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贾家楼,四十六,人物,生平,盛彦师,平王世,徐圆朗,盛彦师

    盛彦师是隋朝宋州虞城(今河南虞城)人。隋朝大业年间(605年―618年),盛彦师担任澄城(今陕西澄城)县长。唐高祖李渊的义军开拔到汾阴(今山西万荣)时,盛彦师率领所部一千余人前来投奔李渊,李渊任命他为银青光禄大夫、行军总管,随同唐军攻打长安。武德元年(618年),盛彦师跟随李建成、李世民东征洛阳回师

  • 纪信的后世纪念 为保刘安汉后人立庙以祀 历代王朝都有追封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纪信,后世,纪念,保刘,安汉,后人,立庙,历代,王朝,都有

    祭祀追封刘邦统一全国,建立汉朝后,便于第二年将纪信家乡从阆中县分出,汉高祖御赐“安汉”,属充国县。598年(隋开皇十八年)改安汉县为“南充县。”621年(唐武德四年)又将纪信家乡从南充县分出,新置西充县。故纪信为今西充县人。由于纪信为保刘安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后人立庙以祀。历代王朝都有追封:隋唐

  • 方腊起义真的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吗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方腊,起义,真的,一场,正义,战争,方腊,起义,原因,北宋

    方腊起义的原因北宋末年爆发了多场农民起义,比较有名的就是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和宋江起义一样,方腊起义的原因也与北宋黑暗统治有着密切联系。方腊是安徽歙县人,后到浙江一个地主家做佣工。方腊起义图片当时,北宋徽宗崇尚道教,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修建延福宫和万岁山。为了让宫殿中布满奇花异石,宋徽宗派遣

  • 解放军淮海战役胜利原因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解放军,淮海,战役,胜利,原因,哪些,淮海,战役,我国,解放

    淮海战役是我国解放军在兵力、装备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同国民党重兵集团之间展开的具有决定性战略意义的决战,最后以解放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解放军在人力物力上都处于下风,却能在战场情况复杂多变的条件下,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这是因为什么呢?人民群众支前大军一方面,我军在战局如此变幻莫测的淮海战役中取得全胜,是

  • 贾家楼四十六友 人物生平 柳周臣 贾柳店二掌柜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贾家楼,四十六,人物,生平,柳周,贾柳店,掌柜,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柳周臣,中国古典小说《隋唐演义》中的人物,和贾闰甫是表兄弟。柳周臣虽是落第秀才,文人出身,却生性豪爽,最喜欢结交豪杰。群雄聚会结拜的贾柳楼就是他和贾甫闰合开的,并以俩人的姓氏为酒楼名。瓦岗四十六雄结拜,柳周臣排名第二十二。大魔国建国时,混世魔王程咬金封其为右都御使兼总管钱粮。后随李密归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