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山海关之战三方参战兵力介绍 山海关之战主要人物及历史评价

山海关之战三方参战兵力介绍 山海关之战主要人物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533 更新时间:2024/1/17 3:46:01

山海关之战(一片石之战)是公元1644年(清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四月,清摄政王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击败李自成大顺军的重要战役。

背景

公元1643年(清崇德八年,明崇祯十六年),清太宗皇太极驾崩,清世祖福临继位,因福临年幼,由多尔衮和济尔哈朗辅政。多尔衮洞悉明朝连年与农民军交战,已呈土崩瓦解之势,认为入主中原时机已到。

公元1644年(清顺治元年,明崇祯十七年)正月,多尔衮以清帝名义致书大顺军,提出协谋同力并取中原的策略,李自成未予理会。四月初九,多尔衮以奉命大将军统率满、蒙、汉八旗军十余万人,离盛京(今沈阳)西进。十一日,至辽河,闻李自成大顺军于三月十九攻取京师(今北京),明朝已亡,遂采纳明降将洪承畴建议,决意率兵经密云(今属北京)、蓟州(今天津蓟县)一带南下,直趋北京。由攻明转为与李自成争夺全国的统治权。

此时,吴三桂身为明朝宁远总兵,率军四万驻守山海关。山海关由于位处京师之门户,地理位置重要,素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由于京师告急,朝廷命吴三桂火速救援。吴三桂行至河北一带时,崇祯帝已自缢的消息传来,吴三桂恐局势将有变数,便急急返回山海关,按兵不动。

另一方面,李自成所战皆胜,明朝各地守将多降附李自成,但吴三桂却迟迟没有动静,仍在犹豫之中,李自成很明白山海关的险要及争取吴三桂归降的重要性,于是便派明降将唐通去劝降吴三桂,但遭到拒绝。李自成招降未果,下令白广恩征讨吴三桂,结果大败。李自成决定亲征。

过程

崇祯十七年(1644年)阴历四月十三日,刚攻陷北京约一个月的李自成、刘宗敏亲自统率大军往山海关,李自成另派明降将唐通率兵两万从山海关北一片石出长城,夹击吴三桂。一片石又叫九门口,关城修在山海关北15公里峡谷中,九个护城拱门并排横贯在山隘之间,是东北进入中原的咽喉,由此往东可至锦州、沈阳,往西可达遵化、北京,被称为“京东首关”,是明长城最重要的关隘之一。这么重要的位置,不能招降拥有重兵的吴三桂,当伺机迅速干净地将其灭掉。

山海关之战

随行的有明朝太子朱慈烺和吴三桂父亲吴襄等人,李自成本人则率主力布阵于石河(今秦皇岛燕塞湖水库)。清兵自四月初九出发,四月二十日,清兵抵连山(今葫芦岛市连山区),吴三桂一再催兵,清兵知李自成军迫近山海关,日夜急行,一日夜疾行二百余里,共行军十三日。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的大顺军与吴三桂于一片石、西罗城进行恶战,甫开战吴军小胜于西罗城,接着李自成军猛攻东罗、北翼二城。大顺军赴山海关的兵马约六万;吴三桂与唐通的关、辽兵约为五万;多尔衮所统满八旗、蒙八旗、汉八旗军队大约为七八万人,其中以多尔衮领的满洲铁骑最强,兵马都披着甲胄,非常坚硬,百步之外无法洞穿。

阴历四月二十二日清晨,清军进至离山海关城仅二里,吴三桂率轻骑寥寥数员、漏夜飞奔至清军营垒,跪降于多尔衮。多尔衮当即“赐坐赐茶,面谕关门为第一功”,吴表示:“倘若清军不愿助山海关明军,我也不愿返回山海关督战,李自成大军必在攻陷山海关后,一鼓作气攻向清军!”云云;多尔衮、孝庄皇后、范文程、洪承畴于大帐议论片刻后,接受吴三桂跪求派出清军助战。多尔衮令吴三桂按满洲习俗剃头,许诺将皇太极女建宁公主嫁给吴子吴应熊

阴历四月二十三日辰时(上午8点)以前,吴三桂军渐难支撑,据守北翼城的一支吴三桂军向大顺军投降,多尔衮在欢喜岭的威远台上观战,下令清军从南水门、北水门、关中门三路进关。清军在辰时进山海关以后,见大顺军从北山至海边排列成一字长蛇阵,多尔衮即令清军沿近海处鳞次布列,吴三桂军排列于清军的右边。此时大风突起,扬尘蔽天,不利于不熟悉山海关地理的大顺军,多尔衮乘势命八旗骑兵冲锋陷阵,万马奔腾,飞矢如蝗,大顺军虽拼死抵抗,但与吴三桂军已鏖战一昼夜,筋疲力尽,清军等于以逸待劳。未尾申时初(15点后),李自成的大顺军溃败,刘宗敏负伤,大顺军死者数万;牛金星在北京未领军前来支援李自成,也是大顺军败战原因之一。

李自成立马小岗阜上督战,见败局已定,下令撤退。有一僧人跪在他的马前说:“执白旗的骑兵不是关宁兵,必是满洲兵,大王赶快回避。”李自成拨马就走。当天,多尔衮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命他作先导,一路追杀,直扑京城。李自成大败,一怒之下,马前斩杀了吴襄,并将他的首级悬挂在高竿上示众,回师京城后又杀了吴家老少三十八口。阴历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称帝,次日,李自成离开北京,向西安撤退。前后仅四十二天。

在清军于1644年阳历6月6日进入北京之后,清朝六岁的福临在北京登基,是为顺治帝。

一片石之战,是明末清初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善于游击作战的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盛极而衰,据说于1645年5月被杀于九宫山,距离一片石之战仅一年多一点。垂涎中原久矣的清军迅速杀入北京,建立大清帝国。“一片石”,是压垮李自成的夺命石,是成就大清帝国的奠基石。

战争经过示意图

评价

顾诚评断山海关之役:“李自成等大顺军领导人,在一片凯歌声中滋长了骄傲轻敌的思想,对于随着明王朝的土崩瓦解而必然出现的满洲贵族的武装干涉,缺乏清醒的估计。这首先表现在,大顺军渡河东征时调集的兵员不够。当时,大顺军兵力总数在百万以上,但平定西北地区后派驻各地的军队数量过多,占领山西、河北、山东等地后,又在各战略要地分别驻军,使兵力进一步分散。”“他们的行动却给人一种强烈的印象,似乎在他们心目中明、清之战是‘前朝的事情,自己并没有同清方交恶,完全可以井水不犯河水,各自安心过日子。”山海关战役意义标志着:大顺军从此由推翻明朝转变为抗清斗争;清廷统治者梦寐以求的入主中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以吴三桂为倡首在汉族官绅中迅速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拥清派。

标签: 山海关之战

更多文章

  • 阳平关之战爆发的背景原因介绍 阳平关之战过程与结局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阳平关之战

    经常有人慨叹,东汉光武帝刘秀是真正的“位面之子”,运气好到爆,人生非常完美,似乎上天都在帮助他。比如昆阳大捷,刘秀几乎已经陷入绝境,突然一阵飞沙走石,帮助刘秀击溃了新莽军队。其实,古往今来但凡能成就大事者,总会有一丝运气眷顾。如果梳理曹操一生,你会发现曹操也是被上天眷顾的那个

  • 波苏战争爆发的原因 波苏战争的双方伤亡及历史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波苏战争

    波苏战争一般指苏波战争,发生时间是在1919年2月1921年3月18日,是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与波兰第二共和国两个新政权之间进行的一场战争,最终结果波兰守住华沙,苏俄保住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签订里加和约。1919年2月14日,波兰人已经在Kobryn、Pruzhany、Zalewianka

  • 华沙战役爆发的原因 华沙战役的双方伤亡及历史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沙战役

    华沙战役,波苏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又称之为维斯瓦河的奇迹,发生时间是在1920年8月13日-1920年8月25日。主要指挥官是图哈切夫斯基、约瑟夫·毕苏斯基,最终结果波兰获胜。战役序幕苏俄在1920年反击波兰人发动的“基辅行动”,波军从基辅一直败退至首都华沙外围

  • 元朝两都之战时间介绍 两都之战形势图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两都之战

    两都之战是1328年(元致和元年、天历元年),大都(今北京)的元武宗一系与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的泰定帝两系势力,为争夺帝位而进行的内战。战争背景元朝泰定帝(也孙铁木儿,1323-1328年在位)为了防止身后出现皇位之争,登基次年就立了五岁的儿子阿速吉八为太子。1328年(致和元年)七月,泰定帝

  • 钓鱼城之战爆发的背景 钓鱼城之战的历史地位 钓鱼城之战打了多久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钓鱼城之战

    钓鱼城之战是公元1259年,蒙古军围攻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的战斗。背景13世纪,蒙古帝国崛起,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之下,开始东征西讨所向披靡,横扫亚洲和欧洲。蒙古先后灭掉西辽和西夏,又在1234年与南宋一起灭掉了金朝。南宋在失去金朝作为北方的屏障后,却面临比金更强大的蒙古南下威胁。在金国被灭掉4个月之后,

  • 蒙金战争金军战斗力怎么样 蒙金战争总共打了多少年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蒙金战争

    蒙金战争,发生于1211年(金大安三年、蒙成吉思汗六年)至1234年(金天兴三年、蒙窝阔台汗六年),是由成吉思汗发动、木华黎继续、窝阔台汗完成的攻灭金朝的战争。战争背景蒙金世仇女真族原来是在辽朝统治下的弱小民族,但女真人向来以能征善战著称于世,“人一满万,天下无敌”,这是世人

  • 野狐岭之战死了多少人 野狐岭之战在哪里进行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野狐岭之战

    野狐岭之战是发生于1211年(大金大安三年,大蒙古国成吉思汗六年)八月,在野狐岭(今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发生的决定蒙古与金朝双方命运的决定性战役。在这场大型会战及之后1213年(金贞祐元年、蒙古成吉思汗八年)的怀来战役中,金国连连挫败,导致金国内部发生弑君政变,加速了金国的灭亡。背景1206年铁木

  • 成吉思汗三路攻金之战的过程与结局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三路攻金之战,发生在公元1213年七月至1214年十月,这是蒙金战争中,成吉思汗第二次围攻金中都和分兵三路攻打两河、山东、辽西的一场作战。成吉思汗三路攻金之战经过蒙金边堡塞之战后,成吉思汗率部在金朝境北,休养整训经年,于金至宁元年七月,再度南下攻金。克宣德府(今河北宣化)、拔德兴府(今河北涿

  • 蒙古攻西辽之战时间过程及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西辽

    蒙古攻西辽之战,发生在是1218年。是成吉思汗为了掌握畅通中亚及西域商贸路线,也可以认为是蒙古第一次西征前哨战之序幕。背景宋嘉泰四年(1204年)乃蛮灭亡后,太阳汗之子屈出律(也称古失鲁克)率少数部众与篾儿乞部残部逃至西辽。西辽国,也称哈剌契丹国,是辽宗王耶律大石于宋宣和四年(1124年)二月所建,

  • 卡特万战役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卡特万战役结局及历史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卡特万战役

    卡特万战役,中亚史上著名战役。1141年西辽耶律大石在此战击破中亚联军10万,显赫一时的大塞尔柱帝国就此灭亡,伊斯兰教第一次屈服于一个不信教的政权。简介此战役是中亚史上的著名战役,西辽耶律大石在此战中以少胜多,击败10万联军,伊斯兰教第一次屈服于一个不信教的政权。卡特万战役后,塞尔柱帝国的势力退出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