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女真族的起源是什么?满族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介绍

女真族的起源是什么?满族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介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17 更新时间:2024/2/2 19:19:16

黑水崛起

渤海国的政治体制采取以国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渤海国的典章法律皆依照中原大唐。

渤海国王处于渤海社会的最顶端,虽然接受唐朝的册封,但是,对内并不奉行大唐正朔,而是拥有自己的谥号、年号,甚至被国人尊为“皇上”,配偶被称作“皇后”,内政外交均由国王自主处理,由此可见,渤海国当时虽然表面是大唐的藩属国,实际上具有独立性。(可以看出当时势力不容小视)。

渤海国在长达两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其内部全面效仿唐朝的封建制度,依靠本国人民的勤劳聪慧,创造出灿烂的化,给后世子孙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促进了东北边陲以及东北亚民族的进一步发展,有效地穿了大中华一统的历史责任,缔造了“海东盛国”的辉煌历程。

在当时盛唐文化的影响下,渤海国迅速完成了封建化进程,社会生产力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手工业,农业,文学,艺术,宗教,建筑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新兴的城市,最有代表的就是“上京城”,其形制模仿长安(西安),在当时已经超过隆州府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

交通方面也相对发达,同中原地区(就市交易)以及互市岁岁不绝,与当时海洋周边地带的贸易也是很活跃。渤海国的强盛归其原因,主要归功于文化教育上,渤海自建国初期不断派遣诸生到长安(西安)太学进修(学习知识)。学成归来,在五京(当时的中心)周围地区,参考大唐的教育模式,自上而下地建立了较为系统的教育体制,培养了大批的人才!涌现出很多儒学学者(渤海效仿中原儒学)。在宗教方面当时渤海国民普遍信奉的是“佛教”。

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当时渤海国中产阶级以上人群死后都要将陵墓仿建成“佛塔”(希望灵魂得到转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渤海文王”之女“贞惠公主”陵墓。考古界将其复原后发现共七层,高大约十九米,这在当时是非了不起的建筑物。充分体现了渤海国先祖的智慧。

尽管渤海国在当时非常的繁荣富强,但是,渤海国最终还是难逃一劫,公元九世纪,一个同样来自东北亚的民族(契丹)建立了不可一世的“大辽国”,将渤海国吞并,渤海国历经220载,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渤海国的强大在于他的文化与法度,也许正是因为渤海国民过于崇尚儒学(讲礼数),而走重文轻武的道路,最终还是倒在了当时的“战斗民族”辽邦之手。从那时起,渤海国民散落四处,有的融入了其他民族,有的渺无音信,但是,有一个永恒的真理不会变“满人永不言败”!虽然渤海被辽邦所灭,但黑水靺鞨趁机得到了发展,形成了又一个群体“女真”。

标签: 女真族

更多文章

  • 苏德战争之库尔斯克战役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库尔斯克战役

    库尔斯克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会战之一。双方参战兵力达400万之巨,火炮多达6.9万门,坦克数量更是高达1.3万辆,作战飞机也有1.2万架。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后,苏军将战线向西推进了六百多千米,战场形势发生了有利于苏军的变化,轴心国集团内部的士气受到了很大影响。为了夺回战略主动权,改变日益不利的

  • 苏德战争之柏林战役过程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柏林战役

    战役过程:合围攻城第一阶段突破德军奥得河一尼斯河地区(1945年4月1619日)。1945年4月16日清晨,战斗以炮击揭幕,数以千计的大炮和喀秋莎火箭炮开始炮轰德军阵地,炮击持续了数天之久。日出前,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越过奥得河展开攻击。同日清早,乌克兰第1方面军也越过尼斯河展开攻击。白俄罗斯第1方面

  • 苏德战争的历史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苏德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为抵抗纳粹德国及其仆从国侵略进行的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场。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伙同仆从国匈牙利、罗马尼亚、芬兰以事先拟订好的一份代号为

  • 苏德战争苏联取得胜利的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苏德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为抵抗纳粹德国及其仆从国侵略进行的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场。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伙同仆从国匈牙利、罗马尼亚、芬兰以事先拟订好的一份代号为

  • 苏德战争初期战况形势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苏德战争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德军兵分三路突入苏联。苏联在战前虽然从多个渠道获得过战争可能爆发的情报,但很多情报之间是互相矛盾的,具体入侵时间的情报相差非常大,使苏联政府并不知道德国入侵的具体时间,甚至都不知道德国是否会入侵苏联。仅仅在开战前一天,苏联最高统帅部才知道德军的具体进攻时间,但是为时已晚

  • 二战苏德战争的德国战前准备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苏德战争

    1940年7月31日,在伯格霍夫的会议上纳粹德国政府作出侵略苏联的政治命令。纳粹政府和军方的主要人物:希特勒、凯特尔、约德尔、雷德尔、勃劳希契、哈尔德和冯·普特卡默尔(希特勒总部的海军副官)集体出席。会议上希特勒对于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完全不热心。会议决定,入侵英国以德国空军在大不列颠战

  • 斯大林格勒战役历史影响及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斯大林格勒战役

    会战影响苏军从德军手中夺取了战略主动权,斯大林格勒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苏联及其武装力量的国际威望,消灭了德军主力,大大减弱了法西斯的力量。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一次决定性的战役,不过它的心理意义远比军事意义大。这是苏联卫国战争以来德军第一次以一个集团军的形式受到歼灭,在这之前都只是有组织的退却,也打乱了德军

  • 历代名人对赤壁之战的评价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赤壁之战

    历代名人评价:赤壁之战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列举的中国历史上“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著名战例之一。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双方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的条件,但首当其冲的是双方军事实力的较量。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实力明显不如人力物力上都占

  •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的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面对强敌而不惧,扬水战之长,巧施火攻,以弱胜强,创造了辉煌战绩,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曹操在统一北方之后,乘势向江南进军,一举夺占荆州。在此关键时刻,本应集中力量,彻底追歼刘备,然后再图东吴。而他却骄傲轻敌,同时攻打两个敌人,以致促成孙刘联合抗曹,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江南是

  • 赤壁之战双方伤亡人数盘点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赤壁之战

    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是这样描述的,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案例,曹操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孙权和刘备联合五万大军在赤壁相遇。孙权和刘备联军利用曹军不熟悉水性的弱点,用火攻击败曹操水师,随后水陆并进,大破曹军。赤壁之战后,孙权稳固了江东的统治,刘备则占据荆州和益州,初步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曹操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