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二战前夕美国对亚洲为何只是援而不打

二战前夕美国对亚洲为何只是援而不打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786 更新时间:2024/1/24 13:20:48

1941年8月12日,美国与英国首脑进行了会谈,认为应该外公布一些有关英美两国国策的共同原则,希望这些原则能够在基础上改善一下世界的前途。会谈的内容如下:

1、他们的国家不寻求领土其他方面的扩

2、两国反对不符合有关民族自由表达的愿望的领土变更。

3、两国尊重各国人民选择他们在其管辖下生活的政府形式的权利;两国主张凡是被强制剥夺主权和自治权的民族恢复这些权利。

4、两国在适当照顾到它们现有的义务的条件下,力图使一切国家,不论大国或小国,战胜国或战败国,在平等条件下进行贸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为其经济繁荣所必需的原料。

一、在日本在珍珠港的惊天偷袭之后,美国人顺势加入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大棋局当中,美国人其实早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参与到这一次全世界的大洗牌和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当中了,美国人的计划其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初期就已经想好了,那就是绝对不率先加入到战场当中美国人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欧亚大陆上厮杀一片,战火纷飞,美国人在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美国人在等待亚洲的厮杀进入白热化。

美国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迎来了自己自从建国以来的智慧爆发期,美国人精巧地计算出了自己参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参战顺序,什么样的顺序才能给自己带来最大的利益,美国人对此可以说是心知肚明,美国人在等待着整个亚洲都燃烧起来,美国人在亚洲都燃烧起来的时候,才会在欧洲战场上现身。

因为只要亚洲整体都卷入到了无休止的征战当中,这个时候欧洲又激战正酣,这样欧洲人作为亚洲地区的老牌殖民者势必利益就会受到巨大的损失,但是由于在欧洲战场上欧洲各国已经是人困马乏,顾此失彼,根本就没有任谈判的筹码,只能乖乖地从亚洲撤离出来,把自己的势力范围收缩回来,这样美国人的机会就来了。

只有欧洲人从亚洲彻底站不住脚了,美国人才有趁虚而入的机会,美国人将成为欧洲利益的继承者,而且这个时候即使是欧洲有着天大的不愿意,但是没有办法,他们已经深陷在战争的泥潭中无法自拔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只能顺从美国人的节奏随波逐流,美国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的选择可以说是精妙至极,可以说是精心计算的巅峰之作。

二、美国人不但可以扩张自己在东南亚的利益,为自己在亚洲地区的势力扩张找到一个完美的跳板,更在欧洲战场上双线出击,在欧洲战场上美国人加入到了已经取得了一些优势的同盟国阵营,美国人决定在最后时刻来上一个一锤定音,彻底奠定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终结者的绝对地位。这一步又一步的棋局可以说是步步为营,美国人穷尽了自己计算的一切心力。

这个时候在战场上的另一边,这一场足以被铭记在历史上的世纪大战,也就是苏德战争已经是胜负已分,战局已经是非明朗了,苏联人逆天改命,在一开始大溃败,节节败退的时候,顶住了德国人的压力,在战争的中期开始步步为营,转变了战术,找到了自己的战争节奏,开始进行自己的战略反扑,最终攻守易形,实现了自己的战争胜利,这一场从莫斯科到柏林的自卫反击战可以算得上人类历史上战线最长,最为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战略反击战,苏联也因为这一场传奇一般的战争彻底崛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成为了另一个超级大国,苏德战争的棋局逐渐明朗,这就给了欧洲战场上的欧洲人和美国人机会。

三、在这个时候,英国人和美国人决定在法国的北部进行登陆作战,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非常著名的重返欧洲战略攻势,这个时候不管是从军事实力和士兵的精神面貌和士气上来说,同盟国军队都可以说得上是风头正劲,而德国人从一开始的一鼓作气,顺风顺水,突然间就来到了绝境当中,这种巨大的落差让德国人的心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然没有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日本军队那样产生了一种谵妄式的癫狂,但是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同盟国的登陆作战成功其实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因为在各个方面上的对比,在当时的情况之下,同盟国的军队都取得了对于德意志第三帝国军队压倒性的优势,不管是从物质上还是心理上,这种优势都是非常明显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短短几十年的过程当中,战场上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而在所有这些巨大的改变当中,最为巨大的改变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个军队最为看重的还是人力资源方面的因素,优秀的士兵可以逆转战局,人力资源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但是时间来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这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大战,极大地促进了所有国家的科技进步,层出不穷的高新武器和先进技术让武器装备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指标之一,好的装备确实可以以一当百,可以让士兵们绝处逢生。

美国人显然就是武器装备主义的集大成者,美国人一直信奉的作战理念就是优势火力学说,在丰富的物资的支撑下,美国人认为自己无往而不利,取得巨大的优势,先进的科技和武器让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收拾残局一锤定音,奠定了自己的最终地位。

标签: 美国

更多文章

  • 珍珠港事件美国为何没有提前发现日本舰队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珍珠港事件

    日本,其实到现在很多人都难以想象这么一个小不点岛国居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搅的整个世界混乱不堪,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特别是作为他们主要目的的中国,更是在日本猛烈的炮火侵略下险些亡国。日本的实力不容小觑,不仅仅是东亚,就连当时已经有了成为世界霸主迹象的美国也曾在日本人的手中吃过大亏,没错,就是那场号称神

  • 日本水下航空母舰地图 日本水下航空母舰计划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航空母舰

    随二战末期日本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之后,席卷了全球61个国家,维持了6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是结束了。但是正当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都在庆祝胜利的时候,驻守在太平洋地区的美国海军在靠近日本本土的海域上拦截了一艘“奇怪的潜艇”,这艘潜艇不仅大小惊人,而且可以起降鱼雷轰炸机。后经调

  • 山海关大战中李自成为何战败?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李自成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尊西夏国主李继迁为太祖,改名李自晟,宣布正式建国,国号大顺,改元永昌,置百官。正月初八日,李自成的百万大军自西安出发,东渡黄河,兵分两路,直扑北京:其一路由李自成、刘宗敏统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经太原、宁武、大同、宣化等地,趋居庸关;另一路由刘芳亮率

  • 二战德军一个步兵班带多少子弹 二战德军步兵班装备情况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二战

    由德、意、日三国在上个世纪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黑暗的时期。随着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从那以后世界便进入到了为期数年的世界大战中。二战初期,德国是法西斯国家之中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依靠着雄厚的工业力量,德军在武器装备上有着绝对的优势。高度机械化的军队让德国能够

  • 日本投降的时候为何我国能从苏联接手大量关东军武器 苏联从哪弄来的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苏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数以万计的士兵献出了生命,他们都为了自己的国家奋战。当时的苏联在世界上拥有着较好的重工业基础和先进的武器装备,并且还与德国死磕了好几年,最终还赢得了战争。在1945年的5月,德国投降,成为了战败国,还面临着巨额赔款。等到欧洲的战争全都结束之后,苏联终于将矛头对准了具有很强侵略性的日本

  • 太平洋战争美国如何防御神风突击队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太平洋战争

    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过去了七十多年了,但是这段记忆依然深深的印在人们的脑海当中。这场战争主要是由于纳粹德国、日本以及意大利为主的三个法西斯国家发起的对外侵略战争,这场战争做种造成了9000多万人的伤亡,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一场战争了。纵观整个二战,又以中国战场持续时间最长,中国军民的伤亡最

  • 如何评价兖州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兖州之战

    历史上曾经有两次兖州之战,一次是曹操和黄巾军之间的兖州之战,还有一次是曹操和吕布之间的兖州之战,而大部分时候人们所说的兖州之战,指的就是第二次。但这一次的兖州之战,原本吕布可以说已经占了上风,占领了兖州的大部分地区,可是最后却不得不停战,吕布也失败了,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 世界上威力最大的狙击枪排行榜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狙击枪

    说到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狙击枪其实也还是有很多说法的,有的人也会觉得自己的心目中的那一刻是最好的,今天我们就一一来做个排名吧,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的看一下这个世界上威力最大的狙击枪的排行吧,看看那一刻是不是你心目中的第一位吧,欢迎大家一起来分析看看!1、美国巴雷特M82A1狙击步枪(狙击之王)M82A1(

  • 二战中国有装甲师吗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二战

    1937年,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即便是当年作为主力的国民革命军在场上面对日均的强大火力优势的时候,也表现的极其艰难。淞沪会战结束之后,日本开始大举进攻南京,作为当时的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拥有着当时中国唯一的装甲部队陆军装甲兵团。这次小编带大家认识一下,1937年的中国钢铁雄狮。陆军装甲兵团,字面上看着

  • 克里米亚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克里米亚战争

    在1963年,美国的气象学家洛伦兹在解释自己理论的时候讲了一个小故事。他说,一只位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小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最终可能导致2周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州造成一场龙卷风。原因是蝴蝶扇动翅膀会产生微弱气流,微弱气流又会令周围的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一个连锁反应。这便被称之为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