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唐灭薛延陀之战的具体经过

唐灭薛延陀之战的具体经过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205 更新时间:2024/2/2 3:07:32

贞观前期,唐朝曾与薛延陀结盟,对付强大的东突厥汗国,630年击灭东突厥。东突厥失败后,薛延陀的真珠可汗夷男接管了东突厥的故土。薛延陀臣服于唐,暗中在扩大自己的力量。639年,唐太宗试图恢复东突厥,拥立俟力苾可汗阿史那思摩,以抗衡薛延陀的崛起,薛延陀与新恢复的东突厥进行多次战争,以防止唐朝的抗衡。为了避免薛延陀打败东突厥,唐将李勣在641年战胜薛延陀。但是644年,趁唐太宗征讨高句丽的机会,薛延陀部队发起新一轮攻势,击败东突厥,迫使阿史那思摩逃回中原。随后,高句丽寻求薛延陀的援助,但夷男希望避免与唐朝直接战斗。645年,夷男死后,他的儿子多弥可汗拔灼开始和唐朝大军作战。646年,唐军反击并打败拔灼后,薛延陀的附庸回纥出兵,将他杀死。拔灼的堂兄伊特勿失可汗咄摩支向唐军投降,薛延陀灭亡。

经过

但是639年,唐的行动开始导致了唐与薛延陀之间的关系恶化。阿史那咄苾被俘后,唐太宗将投降的东突厥人安置在唐朝边界之内,而无需册封一个新的可汗管理他们。然而,在639年,阿史那咄苾的侄子阿史那结社率阴谋暗杀皇帝败露后,唐太宗改变了主意,并册封了忠于唐朝的东突厥贵族阿史那思摩为新的东突厥可汗(俟力苾可汗),居于漠南作为唐和薛延陀之间的缓冲区。夷男虽然感到担忧,但最初他还是向唐朝表示接受。

641年,阿史那思摩终于定居在长城北面得定襄(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与此同时,夷男听说唐太宗即将封禅泰山,认为唐军主力将随唐太宗东巡,便派儿子大度设开展对东突厥重大军事攻击,意图在唐提供援助以前,摧毁阿史那思摩的政权。阿史那思摩撤回长城内,抵达朔州(今山西朔州),并向唐太宗紧急求援。唐太宗派大将李世勣、张俭、李大亮、张士贵和李袭誉率军,攻打薛延陀。李世勣首先打败大度设,迫使他逃离。与此同时,夷男派遣一名特使,向提供唐太宗自己愿与突厥和平相处之意,李世勣在诺真水大胜大度设,唐太宗派遣使者指责夷男,但没有对薛延陀采取进一步的行动。此后唐与薛延陀之间的关系是,薛延陀虽然仍认为他是唐的附庸,但已不再以前那样坚固。

贞观二十年正月初八,夏州都督乔师望、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进击薛延陀,大败之,俘虏2000余人,多弥可汗乘轻骑北逃。多弥可汗生性暴躁,对臣下猜忌,少施恩惠,对其父所用贵臣多加杀戳,专任自己的宠信之辈,部众不服,遂至骚乱。回纥酋长吐迷度与仆骨、同罗联兵进攻薛延陀,多弥大败。

唐太宗见击灭薛延陀时机已到,遂于六月十五日命李道宗、阿史那社尔为瀚海安抚大使,执失思力率突厥兵,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统领凉州及胡族兵,代州都督薛万彻、营州都督张俭各率本部兵马,分兵几路,齐头并进,进攻薛延陀。多弥可汗见大势已去,率数骑投奔阿史德时健部落,回纥发兵进攻该部落,杀死多弥可汗,其宗族也被屠戮殆尽。薛延陀余众7万余口向西溃逃,拥立夷男侄子咄摩支为伊特勿失可汗。伊特勿失遣使上书朝廷,请求在郁督军山(即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东支)北麓保聚驻牧,唐太宗派李绩和兵部尚书崔敦礼前去安抚。

夷男晚年统治

642年,夷男为了加强与唐朝的关系,派遣他的叔叔泥熟请求与唐太宗的一个女儿和亲,为此向唐朝进贡了马匹、裘衣和琥珀镜。这时,唐将契苾何力(出自敕勒族的契苾部落),在回他的部落探望母亲时,被薛延陀扣押,夷男劝他归附薛延陀,契苾何力拒绝归附薛延陀,割左耳明志,忠于唐朝。唐太宗担心契苾何力的安危,同意了和亲的建议,派出大臣崔敦礼到漠北与夷男进行谈判,答应在契苾何力释放后,唐太宗把女儿新兴公主嫁给夷男。

643年,夷男又派他的侄子突利向唐朝进贡5万匹马、1万头牛和10万只羊,作为聘礼。唐太宗了以隆重的仪式欢迎突利,唐太宗和他的大臣亲自出席欢迎他的宴会。然而,在契苾何力的建议下,唐太宗正在考虑放弃这次和亲。最初唐太宗让夷男亲自到灵州(今宁夏银川)娶新兴公主,认为这样夷男会拒绝,他将会有很好的理由断绝这次婚姻。当夷男同意去灵州,唐太宗又发现了另一个借口说没有给够到要求的所有彩礼(为了进贡足够的牲畜做彩礼,夷男在他下属部落征收,征收的时间超过了想象,牲畜没有经过戈壁就死亡了),于是了撤销婚约。尽管他的大臣褚遂良强烈反对,他指出皇帝不能言而无信。唐太宗辩解,说如果公主嫁给了夷男,夷男的可汗之位将在敕勒有更大的合法性,唐朝将更加难以控制薛延陀。

与此同时,夷男继续定期攻打突厥。当唐太宗派特使阻止他这样做,夷男回答说:

我怎么不敢听从皇帝的圣旨?但突厥人背叛,不应该被信任。在灭亡他们的国家之前,他们每年入侵中国杀害数千人。我认为,皇帝打败他们后,他们会成为奴隶,并把他们赏赐给谈那个人。而皇帝却把他们看做自己的儿子一样,对他们非常礼遇。尽管如此,阿史那结社率还是反叛。它们看起来像人类一样,但心如野兽,就不应作为人类对待。我接收了皇帝的很多恩典,我没有什么可报答的。我愿为中国杀死突厥。至尊有命,安敢不从!然突厥翻覆难期,当其未破之时,岁犯中国,杀人以千万计。臣以为至尊克之,当剪为奴婢,以赐中国之人;乃反养之如子,其恩德至矣,而结社率竟反。此属兽心,安可以人理待也!臣荷恩深厚,请为至尊诛之。

截至644年底,东突厥人没有全心全意地支持了阿史那思摩摆在首位,在薛延陀威胁下漠南蒙古崩溃,突厥人逃返唐的领土,并再次在中原定居。阿史那思摩也回到了唐,再次成为唐朝将军,唐试图重建的附庸国东突厥灭亡了。这引了唐太宗的不满,并且在夷男派了一位特使朝见他时,他当时正在准备攻打高句丽,唐太宗回答说:“回去告诉你的可汗:我和我的儿子现在要征讨高句丽。如果他认为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我们欢迎他来!”夷男对唐太宗的愤怒感到恐惧,派出了另一使者道歉,并提出对征讨高句丽协助,唐太宗拒绝了。645年,唐太宗在安市(今辽宁鞍山市)附近的驻驆山打败了高句丽的主力,高句丽莫离支(摄政)渊盖苏文请求夷男攻打唐朝,许诺如果夷男做到,将给他极大的利益,夷男害怕唐太宗,并没有这样做。然而,唐太宗由于安市不克,最终被迫放弃东征。

夷男去世

夷男死于645年。在这个时候,夷男的正妻所生的拔灼,管理薛延陀西部的薛延陀的本族;而夷男的另一个儿子曳莽,不是夷男的正妻所生,管辖薛延陀东部的其他民族。人称曳莽暴虐,并与拔灼有恶劣的关系。葬礼之后,曳莽怕拔灼会害他,突然离开,回到汗国东部。拔灼追赶把他杀死,然后自称颉利俱利薛沙多弥可汗(简称多弥可汗)。

拔灼继承王位后,决定攻打唐朝,认为唐太宗正在东征高句丽,唐的边界将不设防。然而,唐太宗预计到了薛延陀会突然袭击的,命令执失思力率领突厥士兵保卫夏州(今陕西榆林)。拔灼攻击,执失思力和另一位将军田仁会,设置陷阱,诱导拔灼攻打夏州,在夏州击败了拔灼。拔灼撤退後,很快又再次袭击夏州。

646年初,唐太宗下令,除了执失思力和田仁会的部队,命令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发朔、并、汾、箕、岚、代、忻、蔚、云九州兵镇朔州;右卫大将军代州都督薛万彻,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发胜、夏、银、绥、丹、延、鄜、坊、石、隰十州兵镇胜州;胜州都督宋君明,左武候将军薛孤吴,发灵、原、宁、盐、庆五州兵镇灵州,以抵御拔灼的攻击。拔灼到达长城后,知道唐军已被动员,连忙撤退。646年春天,执失思力和乔师望,击败拔灼,拔灼逃离,薛延陀坠入混乱。

拔灼易怒多疑。他不用夷男的大臣,用自己的亲信取代他们。这导致贵族不服从他。他作出回应,杀死了大批贵族。薛延陀的附庸回纥,其首领药罗葛吐迷度,与仆骨和同罗反叛拔灼。唐太宗趁机下令对薛延陀进行大规模攻击,以江夏王李道宗、左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为瀚海安抚大使;又遣右领卫大将军执失思力将突厥兵,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将凉州及胡兵,代州都督薛万彻、营州都督张俭各将所部兵,分道并进,以击薛延陀。由于攻击已经开始,由唐校尉宇文法,是出使乌罗护、靺鞨的使者。返回唐朝时,他遇到了薛延陀的阿波设,宇文法率领他的靺鞨部队,击败阿波设。导致更多的薛延陀人相信唐朝主力已经抵达。在恐慌中,拔灼逃到阿史德部落,当回纥听到这个消息,袭杀了拔灼,屠戮他们找到的薛延陀的王族成员。在回纥接管了薛延陀的大部分领土后,许多薛延陀人向唐军投降。

标签: 薛延陀

更多文章

  • 唐朝虎牢关之战的结果及历史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

    唐朝武德三年(620年)七月至四年(621年)五月,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洛阳、虎牢关各个击破了王世充的郑军与窦建德的夏军,史称虎牢关之战,这是唐朝统一天下的关键一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结果生擒建德窦建德排列战阵,从早晨到中午,士卒们饥饿疲惫,都坐了下来,又争着喝水,迟疑着想撤

  • 虎牢关之战的具体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虎牢关

    过程唐郑初战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世民挑选一千多精锐骑兵,全部着黑衣黑甲,分为左右队,分别由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统领。每次作战,李世民都亲自披上黑甲率领他们作为先锋,乘机进击,所向披靡,令敌人畏惧。行台仆射屈突通、赞皇公窦轨带兵巡行营屯,突然与王世充遭遇,交战失利,秦王李世民带领黑

  • 虎牢关之战爆发的历史背景介绍 如何评价虎牢关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虎牢关

    背景隋朝末年,烽烟四起,群雄争霸,唐高祖李渊攻克长安称“唐”,王世充据洛阳称“郑”,柏壁之战后,李渊为夺取中原,采取先郑后夏(窦建德已称夏王)、各个击破的方略。武德三年(620年)七月,李渊下诏秦王征王世充,王世充闻唐军来袭,命魏王王弘烈守襄阳(今湖北

  • 潍水之战具体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潍水之战

    潍水之战是楚汉时期重要的一场转折性战役,此战汉韩信不但消灭了齐楚仅余的一只有生力量,斩断西楚之右臂,并且占领三齐之地,实现迂回到西楚后方并对其战略包围的有利局势。可以说此战扭转了楚汉之间的根本局势,使楚汉之争逐渐明朗化,形成一面倒的局势。项羽失败已不可逆转,已经到了完全被动的防御状态;而汉军则进入全

  • 还定三秦之战爆发的原因及过程介绍 刘邦采取了哪些行动?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秦,之战,爆发,原因,过程,介绍,刘邦,采取,哪些,行动

    还定三秦之战发生于汉元年(公元前206年)二月,项羽、刘邦灭秦战争结束后,项羽凭借其军事实力,裂土分封18个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为困锁可能与其争夺天下的刘邦,将巴、蜀、汉中封于刘邦,强迫其离开关中,并将关中分割为三份,封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分别为王,企图以三秦王控制关中,防止刘邦东进。下面趣

  • 井陉之战的具体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井陉之战

    汉王三年,张耳与韩信于井径大破赵军,斩成安君陈余于今赞皇县,追杀赵王歇于襄国(今邢台西南)。汉王遂立张耳为赵王。此战,韩信奇正并用,背水列阵,拔帜易帜,灵活用兵,出奇制胜,速战速决,最终以少胜多,谱写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光辉的篇章,是我国古代灵活用兵、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经过背水之战赵军望见汉军背水列

  • 后周攻后蜀之战的胜利者是谁?如何评价此战?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后周

    955年5月,后周世宗柴荣为攻取后蜀所占据的陕西领土,发动了一场针对后蜀的战役,史称后周攻后蜀之战。战役持续数月,在开始阶段后周方面几乎没有进展,直到956年1月才最终攻陷凤州,后周获得胜利。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结果十二月三十日,王景攻克凤州,活捉后蜀威武节度使王环及都监赵

  • 南北战争体现了当时美国存在什么严重矛盾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南北战争

    提到南北战争的时间,还要从战争爆发的背景开始说起。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一场内战,参战双方都是美国军队,因为各自所追求的利益是不同的,在矛盾达到顶峰后,便在1861年爆发了此次战争。南北战争时间之所以在1861年,可以从两个方面的背景来考虑,对于参战的北方军队而言,在当时他们跟上了工业革命的步伐,大

  • 南北战争的终结标志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南北战争

    亚特兰大战役是美国南北内战中重要的一场战役,发生时间是1864年5月-6月。最终该战役北方军队的大获全胜并夺取亚特兰大而告终,南方军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战争的局面由此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变。这伤亡率对比反映出两个战场上的不同战术。格兰特和罗伯特·李都主张,消灭敌人的手段是进攻和全面交战

  • 南北战争的性质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北战争

    南北战争的发生,对美国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那么,南北战争发生的性质是什么呢?其实,根据各方面来看,美国南北战争的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因为美国自从在独立战争以后,就分为了南北两个地区,南方实行的是奴隶制,而北方实行的则是资本主义制度,并且他们信仰的宗教都不同。所以说,美国南北两方从根本上看来,就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