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战国时期“邯郸之战”中各国都在干啥?

战国时期“邯郸之战”中各国都在干啥?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683 更新时间:2024/1/25 6:03:52

邯郸之战,是公元前259(周赧王五十六年)至公元前257年(周赧王五十八年)秦国与赵、魏、楚联军在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进行的一次城池攻守作战。众所周知,邯郸是赵国的都城,而就赵国来说,则是山东六国抗衡秦国的主要力量。于是,邯郸之战的走向,不仅关系到赵国的存亡,实际上决定了山东六国中其他诸侯国的命运。换而言之,在邯郸之战中,如果秦国顺利攻破邯郸,那么不仅赵国要走向灭亡,对于韩国、魏国、齐国、楚国、燕国来说,也将在随后遭到秦国大军的进攻。

因此,如同在赤壁之战中,孙权刘备选择联手对抗曹操一样,在邯郸之战中,山东六国也应该团结在一起,从而阻挡秦国的扩张势头。不过,实际上,在邯郸之战中,只要魏楚两国派出了援军,至于另外三个国家,则没有在关键时刻派兵支援赵国。那么,问题来了,邯郸之战时,魏楚两国支援赵国,齐、燕、韩三国为何沉默呢?对于这三个诸侯国,难道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吗?

一、韩国

首先,就韩国来说,在邯郸之战中,韩国并没有派兵支援赵国。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此时的韩国,实在没有支援赵国的能力。在战国七雄中,韩国由于地处黄河中游地区,韩国东部和北部都被魏国包围、西有秦国、南有楚国、以及在当时已很薄弱的东周(洛阳),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在邯郸之战前的长平之战中,韩国遭到了秦国大军的猛烈进攻,不仅损兵折将,还丢失了上党郡的土地。彼时,韩国的疆域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在损失上党郡之后,韩国的疆域已经不到巅峰时期的三分之二了。而在长平之战之前的伊阙之战和宜阳之战中,韩国的精锐力量也基本上被秦国消灭了。

因此,在长平之战后,不仅赵国走向衰落,当时的韩国同样是艰难生存了。一定程度上,如果秦国没有发动邯郸之战,也即将这些兵马用来进攻韩国的话,那么,韩国的灭亡时间很可能要提前30年左右了。当然,在立场上,韩国是偏向于赵国的,也即赵国的灭亡,不符合韩国的利益。所以,在邯郸之战后,也即赵国、魏国、楚国三国大军取得胜利后,韩国也趁势派出兵马,收复了部分被秦国攻占的疆域。

二、齐国

其次,就齐国来说,相对于韩国,齐国显然是有能力救援赵国的,不过,齐国却不愿意派兵支援赵国。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五国伐齐后,齐国选择明哲保身的策略。对于齐国来说,明哲保身就是齐国不会帮助秦国攻打其他诸侯国,反过来说,秦国也不会帮助这些诸侯国对付秦国。公元前265年(齐襄王十九年),齐襄王去世,田建继位,尊母亲君王后为太后。君王后与秦国交往十分谨慎,与诸侯交往讲求诚信,齐国又处在远离秦国的东海边上,秦国日夜攻打韩、赵、魏、燕、楚五国,五国在秦国的进攻中忙于自救,因此齐王田建继位四十多年未经受战争。

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爆发时,齐国的大权被君王后这位太后所掌握。在此基础上,君王后无疑是希望通过中立的态度,从而避免齐国受到战争的波及。对此,在笔者看来,公元前284年,齐国遭到了燕国、赵国、韩国、魏国、秦国这五个诸侯国的进攻,差一点就在五国伐齐中彻底灭亡。虽然在田单等人的努力下,齐国得以成功复国。不过,毕竟遭遇到了重创,齐国已经无法在整体实力上恢复巅峰。而这,促使齐国选择了中立,或者说是明哲保身的策略,以此在战国七雄中立足。所以,秦国发动邯郸之战中,齐国没有选择出兵帮助赵国。

三、燕国

最后,如果说齐国是保持中立的话,那么,就燕国来说,反而对赵国被削弱乐见其成。公元前259年(燕武成王十三年),燕国趁赵国在长平之战大败之际,诱使赵北部的武垣令傅豹、王容、苏射率众投入燕国。也即在长平之战、邯郸之战期间,燕国不仅没有帮助赵国,反而对赵国趁机发难。当然,燕国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从地理位置上来看,燕国处在赵国的东北方向,燕国想要向中原地区扩张的话,赵国可谓是重要的阻碍。

因此,燕国希望秦国来削弱乃至于赵国,这样可以趁势向中原地区扩张。在五国伐齐时,燕国占据了齐国的大部分城池,实现了向中原地区扩张的目标。不过,伴随着田单复国,燕国失去了刚刚攻占的大片疆域。而在五国伐齐后,赵国趁势对外扩张,进一步压缩了燕国的发展空间。所以,就燕国来说,不仅不会去救援赵国,反而要借着这一机会来攻占赵国的疆域。一定程度上,相对于远方的秦国,赵国带给燕国的威胁更大。虽然燕国明白赵国灭亡后,秦国会进攻自己。不过,相对于长远的风险,燕国更加担心短期风险。

况且,燕国即使在邯郸之战中帮助赵国,也不会获得什么好处。比如邯郸之战后,赵国、韩国、魏国趁势从秦国手中收复部分疆域,这是因为三国和秦国互相邻近。但是,就燕国来说,则无法越过赵国去攻占秦国的疆域。综上,在邯郸之战中,燕国和韩国、齐国一样,都没有救援赵国。当然,虽然燕国、齐国、韩国这三国选择沉默,不过,赵国在爆发了全部潜能之后,加上魏国和楚国的援军,依然取得了邯郸之战的胜利,这说明在长平之战后,山东六国之间只要保持团结,完全可以击败秦国,阻止其一统天下。换而言之,在笔者看来,山东六国最终被秦国消灭,主要还是因为各个诸侯国之间貌合神离,无法放弃一些眼前利益,从而最终失去了长远利益,也即被秦国各个消灭了。

标签: 邯郸之战

更多文章

  • 战国七雄各国精锐军分别叫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国七雄

    最近不少的人对这个战国七雄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毕竟每个国家也都是有每个国家的特点,在中国历史上也还是很值得大家去研究的,话说战国七雄能存在的核心原因是也是因为他们有强大的精锐部队,那么今天就给大家简单的盘点盘点这个战国七雄各国的精锐军分别叫什么吧,还有他们又有什么特点,感兴趣的网友可以跟随小编一起来分

  • 陈仓之战韩信为何能取胜?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陈仓之战

    汉元年二月,项羽、刘邦灭秦战争结束,项羽凭借其军事实力,裂土分封18个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面对西楚霸王项羽的压制,刘邦只好忍气吞声接受封号,于四月领兵入汉中、并烧毁栈道(用木板架在悬崖上铺成的道路),以示再也无意东出,以此打消项羽的警惕。同年五、六月份,齐国宗室后裔田荣不满分封

  • 西西里岛登陆战役爆发的背景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西西里岛登陆战役

    事实上,盟军在北非取得最后胜利后,下一步还有很多目标需要攻击,因为盟军已经占领了海上力量,控制着海权,可以在地中海的任何海岸登陆。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当时盟友有三个方向可供选择。一个是在西西里岛和意大利登陆。二是在法国南部登陆;第三,登陆希腊开辟巴尔干战场。最后,盟军选择了西西里岛和意大利作为路线

  • 水门桥战役伤亡多少志愿军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水门桥战役

    说到水门桥战役其实也还是很有说法的,毕竟也是长津湖战役中非常知名的一个战役,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意义非凡,那么很多人问了,这个水门桥战役当时死了多少志愿军,这个问题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12月6日晚上,姜庆云,也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27军80师240团3营7连连长,他带着几十个人趁黑

  • 马德里战役的中国指挥官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马德里战役

    1936年7月17日,西班牙独裁者弗朗哥在纳粹德国和意大利的支持下发动了政变,至此西班牙内战正式打响。7月19日,左翼共和党领袖何塞·西拉尔政府成立。此时苏联领袖斯大林号召着全世界的共产党人前往西班牙,协助西班牙人民抵抗叛军以及外国入侵者。在斯大林的提议下,我国将旅德支部党员谢唯指派到

  • 澳大利亚在二战中的表现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澳大利亚

    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战争”。当时除了南美洲比较安稳一点外,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都参与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位于南半球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遗余地的奉献着力量。就比如说来自澳大利亚的“袋鼠军团”,在二

  • 井陉之战中韩信如何以3000破20W军队的?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井陉之战

    背水一战,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成语典故,意思是背后临近河水摆阵;或布下的阵势。后来指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也即来自于韩信指挥的井陉之战。公元前205年,项羽在彭城之战中击败刘邦,这使得许多诸侯纷纷选择中立,从而严重威胁汉军侧翼,为了摆脱这一不利局面

  • 战场上中弹后还能活多久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弹

    如今电视已经成为了很多人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之一了,尤其是现在的一些年龄较大的人,非常喜欢看电视,而电影和电视剧已经成为了观众见证艺术的重要形式。尤其是看到一些通过战争题材来表现的影视作品,总会看着观众热血沸腾。当我们在看战争片的时候,总会出现一种这样的场景,那就是拥有者主角光环的人,在中弹倒地之后,

  • 二战德国人口损失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二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绝对是反法西斯阵营的绝对主力之一,这是无法辩驳的事实。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也标志着这是二战的转折点,二战正是进入反攻阶段。尽管战后的近几十年来,西方人一直在淡化苏联在二战中的贡献,但这些做法终究是徒劳的。苏联红军在二战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但同时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除了经济

  • 土耳其在一战的表现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土耳其

    了解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在人类的历史上有着一个叫做奥斯曼土耳其的帝国,也就是如今土耳其的前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曾经非常的强大,有着富裕辉煌的帝国,延续了千年的东罗马帝国就是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不过到了近代时期,奥斯曼土耳其开始衰败了,尤其是在一战期间,虽竭尽全力的挽救同盟国,但是依然无法挽回失败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