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第一次特莱战役经过

第一次特莱战役经过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045 更新时间:2024/1/24 9:01:24

公元12世纪,位于北印度的各个地区都保守者突厥人的侵袭,犹豫加兹尼帝国的南下以及沙希亚朝的溃败,让原本健陀罗-旁遮普防线彻底瓦解。但这些新来者在稍后又陷入中亚混战。于是,穆斯林与北印度传统王公的斗争,就被直接托付给各自的下一代继承者。

早期的古尔人不过是加兹尼帝国的次级附庸

早在公元1011年,定居于在富汗中部的突厥小邦古尔,被处于鼎盛时期的加兹尼人征服。原本信仰佛教的他们,随即转化为穆斯林帝国的新兴生力军,王室也直接成为苏丹麾下的封臣。但随着北方的塞尔柱突厥反叛与加兹尼旧宗主的衰落,同处阿富汗山区的他们也自然而然的产生激烈矛盾。尽管古尔人曾三次起兵失败,还被对方斩杀过两位君主,还是在该世纪中叶稳住局面。最后成功完成逆袭,建立起横跨兴都库什山南北的新一代突厥化帝国。

以拉贾斯坦邦为基地的乔汉王朝

与此同时,位于印度河中游的拉贾斯坦邦,也诞生了具有霸主特制的乔汉王朝。作为典型的印度传统势力,他们在众多小邦的混战中脱颖而出,并对德里曲女城的王公都保持压制。由于突厥人的步步紧逼,其最高君主也成为反穆斯林阵营的首领。只是由于先前的加兹尼人势力衰微,才让激烈的冲突被延缓了较长时间。

成功兼并所有加兹尼领地的穆仪兹丁

到了1175-86年间,古尔苏丹穆仪兹丁数次派兵南下。在拿下位于旁遮普中部的木尔坦城和南部的拉合尔后,基本完成了对前加兹尼朝孽的清洗工作。但统领各突厥军团势力的刚需,让他们必须加紧对周边地区的侵占。考虑到此时的中亚大部分区域,还由花剌子模和西辽这两大帝国控制,南方的印度势必成为压力的最终宣泄口。

传统印度艺术风格中的普利特维拉二世形象

很快,穆仪兹丁派自己的首席法官哈姆扎担任特使,造访了乔汉王朝的都城沙坎伯。根据穆斯林史学家的描述,这位学识渊博的印度国王传达了苏丹口谕。其内容无外乎是要求对方改宗伊斯兰,并且向崛起的古尔帝国称臣纳贡。但在印度教典籍中,贵为霸主的普利特维拉二世却直接嘲讽对方君主。不仅称穆仪兹丁是样貌丑陋的吃牛肉恶魔,还认为其过于白皙的长相是皮肤病所致,连说话的声调都像是乌鸦。这番尖锐的回复过后,双方战争的爆发也就指日可待。

古尔帝国与乔汉王朝的对峙

公元1191年冬季,号称100000人的古尔军队从旁遮普南下,蹂躏乔汉王朝的北部属地哈里亚纳邦。但印度人也很快集结了重兵防御,将完全以骑兵为主的突厥人挡在营地和主要城镇之外。许多地方神庙在关键时刻成为基层指挥中心,让各级刹帝利武士们得以迅速转入战时状态。几乎是全骑兵出阵的古尔人,则暂时对这种比较严密的体系缺乏制约手段。

战场所在的特莱要塞位置

眼看无法继续讨得便宜,穆仪兹丁便决定见好就收的返回北方休整部队。直到部队已经开拔,才发现对手普利特维拉二世也亲临现场,身边还簇拥着大量赶来支援的印度王公。于是就临时改变计划,决定用一场大规模会战以歼灭,重现当年加兹尼帝国在白沙瓦之战中的辉煌。

第一次特莱战役中的两军布阵

当年11月3日,两军在哈里亚纳邦的特莱要塞附近拉开架势。穆仪兹丁根据突厥军事传统,将实际上可能只有12000人的骑兵分为前后两线。其中的第一线力量较为薄弱,大都是用于袭扰和诱敌部落轻骑兵。真正被寄予厚望的第二线部队,也根据需要被划分为左中右三个分队。以古拉姆近卫军为核心的古尔人本部,处于战阵的最中央位置。两翼则是来自信德、犍陀罗和旁遮普等地的附庸部队,其中既有加兹尼时代的突厥化骑兵,也不乏一些靠合作保留原有地位的印度教小王公。

古尔苏丹麾下有不少加兹尼时代留下的突厥-印度士兵

普利特维拉二世也有号称200000的军队规模,但真正的作战人员可能只是这个数字的1/10。他们将1000头各级封建主提供大象,全部平均分配在最前线位置。后面才是来自拉贾斯坦、德干高原与恒河上游的地方骑兵,以及更多由他们随行带来的步兵。因为数量庞大且战场空间有限,这些北印度地区的军事精华也必须呈两线纵深配置。所以,普利特维拉虽然依照旧俗乘大象督战,身边也不缺少能提供掩护的步骑兵力量。

乘坐战象出行的拉其普特人君主

战役开始后,穆仪兹丁首先派出突厥轻骑兵上前骚扰,企图以密集的复合弓火力激怒成群战象。但印度人显然是有备而来,在每头大象身边安排弓箭手掩护。加之古尔第一线部队的数量非有限,整条战线又被拉的很长,让这次袭扰的效果非常差劲。普利特维拉也非常注重三线部队的移动节奏,坚决不让象队独自发起追击,而是要求全军以中速向前碾压。此举完全出乎突厥轻骑兵的预料,让古尔人的一线很快撤退到原先位置。

古尔帝国的突厥轻骑兵在战斗中作为有限

穆仪兹丁发现情况不妙,立即命令中央的近卫军上前顶防。然而,就在他们与战象展开缠斗之际,众多印度土邦的步兵也抱团跟了上来。由于突厥人此行没有自己的步兵队伍,只能单纯的在马上迎击大股来敌。虽然个人技巧非常娴熟、战斗意志也十分高昂,却架不住对面合成化部队的连续进攻。因为有大批士兵保护,战象并没有因独自承受太多攻击而失去控制。相反,居于高处的武士还可以有选择的使用弓箭和标枪,点杀一些看似重要的敌方将士。大量步行弓箭手的火力输出,也让对面的突厥人应付不暇。他们跟前的步兵头领,则有效挡住了古拉姆重骑兵的迂回企图,与大象一起压缩敌人的活动范围。

被许多突厥化帝国视为武力核心的古拉姆奴隶骑兵

当然,双方更多骑兵的两翼交手,也影响着战役的胜负归属。穆仪兹丁的藩属们虽然同样战力不俗,却要面对数量远多于自己的印度骑手。特别是来自拉贾斯坦邦的拉其普特人,也曾是早年南下的中亚征服者后裔。那些身上流淌着斯基泰、帕提亚、希腊、吐火罗甚至是部分突厥血统的刹帝利武士,或许难以同精锐的具装骑兵交锋,却不惧怕和只有轻装的骑射手抗衡。尤其在弓箭难以施展的近距离交锋中,拥有更多日常训练的刹帝利们自然比牧民更有优势。因此,印度联军很快在激战中获胜,将古尔人的两翼逐出战场。

拉其普特人的战象+骑兵组合

此时的穆仪兹丁却不准备就此放弃。因为麾下们尽管在各条战线都遭压制,却依然能有的放矢的保持进退,并无惨重伤亡和崩溃迹象。反倒是印度人的阵型出现松动,看上去是仍有翻盘机会。于是,在确定对方君主的所在位置后,立即率身边近侍一起发起斩首行动。期间,他用骑枪成功击中普利特维拉的嘴部,砸掉了后者的两颗门牙。但印度大君也从战象上掷出标枪,击穿突厥大佬的手臂。幸亏有身边的侍从帮忙牵马撤离,才让堂堂苏丹不至于沦为偶像崇拜者的战俘。

印度传统画作中的穆仪兹丁vs普利特维拉

然而,穆仪兹丁的狼狈退场,还是很快影响到整支古尔军队的士气。由于迟迟不能扭转被动局面,他们在人马匮乏后露出怯意。苏丹受伤的消息很快在各分队中传递,进而引发整体性的急速奔逃。好在印度人同样被厮杀搞的精疲力尽,才让他们得以安然退回到犍陀罗等地。但准备充分的他们,还是拿下来这场第一次特莱战役的胜利。穆斯林突厥们虽然损失有限,却饱尝到数百年来的最大败绩。

北印度联军只是获得暂时的胜利

不过,还是有少量古尔帝国的残军,依旧据守着特莱要塞。普利特维拉自知没有全面反扑的能力,便在解散大部分人马后,继续用少量属下实施包围。双方都十分清楚,眼前的局面不过是暂时休战。更为血腥的较量,则会在来年的同一片场地上再度爆发......

标签: 特莱战役

更多文章

  • 第二次特莱战役的经过及历史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特莱战役

    1192年,乔汉王朝和古尔帝国争夺北印度之间的战争还在继续,虽说突厥人在之前的战斗中失利,但是并没有伤到元气,大多数有生力量还是保存了下载。反而用留在特莱要塞的小股驻军,对体量庞大的敌军实施进一步牵制。同时在阿富汗等地大肆招兵,力图在双方的下一场会战中完成翻盘。发生在当年的第二次特莱战役,便是他们留

  • 蒋介石是如何评价上甘岭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蒋介石,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大捷,对于朝鲜战争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此时在台湾的蒋介石知道此消息之后便给出了一个最为真实的评价,他淡淡的说道:“这世界上没有人是中国解放军的对手!"那么蒋介石为何要做出这样一个评论呢?下面就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952年第15军奉命接替第26军在五圣山执行正面防御任务,死

  • 朝鲜战争北极熊团全歼是真的吗 北极熊是哪个歼灭的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北极熊

    1950年11月下旬,朝鲜战争似乎已经进入到了结束阶段,由美国和韩国为首的多个国家联合部队深入到了朝鲜,企图将剩余的朝鲜人民军一举歼灭,并且在一个政府的领导下使得朝鲜半岛得到统一。一些部队甚至到达了鸭绿江,鸭绿江是中朝界河。但是,正在“联合国”部队发动了最终的进攻时,成千上万

  • 仁安羌大捷是谁指挥的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仁安羌大捷

    1942年4月18日,此时位于缅甸境内的仁安羌气温非常炎热,温度高达42摄氏度。在烈日的蒸烤之下,森林升起了白烟,就连池塘都被晒干了。在路上甚至时不时的能看见一些被活活晒死的牛或者行人。然而就在这里,足足7000多名筋疲力尽的英国士兵,被日军团团围困已经两天两夜。他们断粮断水,更恐怖的是他们唯一的水

  • 抗战中缅公路是怎么修建的?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缅公路

    说起中印公路,可以说这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了。1943年,在史迪威的组织和策划下,中印公路开始动工。最开始担任修路任务的是中过驻印军工兵第十团以及美国的两个工兵团。当时施工时的重型机械设备非常的少,主要就是依靠着铁锹、搞头、斧头等这些简单的工具。所以,筑路进展缓慢,在最初的十个月中仅筑成公路六十八公里

  • 清朝八旗的战斗力是怎么消退的?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八旗

    看过清朝电视剧,或者是了解清朝历史的人应该都清楚,这八旗铁骑就是满清战斗力的标签,想当初,就是这八旗打败了明朝,入主中原,成为中国统治者,即使后来还有反清复明势力的存在,清朝还是能一如既往地收服了,可是为什么在清朝中后期,连洪秀全的农民军都打不过,更别说守疆卫国了,那么这八旗铁骑的战斗力是如何丧失的

  • 伏龙特工潜水服是什么样子的 伏龙特工队是什么军队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伏龙特工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可以说日本的军队是当时世界上最疯狂的军队了,在美国摧枯拉朽的攻势之下,日本人脑洞大开,想出各种各样残忍又奇葩的反攻方式,就比如说人人皆知的神风特攻队。把飞行员和战机变成"导弹",用"一人、一机、一舰"的战术妄图击退美军的舰队。神风特攻队闻名世界,因为它确实在二战后期给美国海军带来

  • 惩戒行动对德国的损失有多严重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惩戒行动

    说起洪水,相信不少人都会心生忌惮,这是一种来自大自然的力量,一种具有毁灭性的力量。汹涌的洪水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沃野变成湖泽。而自古以来,以洪水杀伤敌人这种事就不算少。但是要制造一次人工的超级洪水,则不是那么容易的。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中,这种事情并不多。如果说最著名的,那么应该就是英国所制定的惩戒

  • 惩戒行动默内水坝如何被炸毁的 英军损失了多少人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惩戒行动

    夜色就像是一双布满伤痕的手掌慢慢的覆盖下来,将整个世界笼罩在一片黑暗当中,同时也会想声音也暗暗抹去,万物沉寂,似乎一切都犯了困意。然而就在这时,英国皇家空中617中队19架兰开斯特轰炸机趁着夜色悄然起飞。他们的目标很明确,那便是纳粹德国工业版图上的“阀门”:默内水坝。默内水坝

  • 三七战防炮威力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七战防炮

    在20实际30年代中期,中国跟纳粹德国有着那么一段蜜月期,外交来往是非常密切的。当时纳粹德国还派出了很多军事顾问来到中国协助对军队的改革,中国也是从德国购买了大量的军火以增强军队战斗能力。在进口的德制武器中就有日后被称为"敲门砖"的37毫米Pak35/36型反坦克炮,为了保密和避免外交纠纷,当时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