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隆美尔为什么没去苏德战场?隆美尔为什么不去东线原因

隆美尔为什么没去苏德战场?隆美尔为什么不去东线原因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516 更新时间:2023/12/19 5:36:49

说起隆美尔,相信了解二战历史的朋友对这个名字不陌生了。说起他的经历,隆美尔似乎没有在总参谋部学习任职的经历,不得不说他在战术上有很多令人称道的位置,但是在大的战略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就比如说他对马耳他的定位,隆美尔就远不如凯塞林。如果按照凯塞林的计划,拿下马耳他以后再继续北非的战役,光是意大利的补给能力就可以满足大部分的非洲军的需要。但是隆美尔一意孤行,结果马耳他成为了英国的不沉航母,英国的地中海舰队折腾掉了多少补给?

个人认为,东线需要的不是机动能力,而是坚韧不拔的类似莫德尔施特默尔曼那种人更适合。小胡子对于曼施坦因的评价之一就是:这位先生适合指挥若干个满员师团打顺风仗,一遇到逆风局就要寻求支援了。在这个意义上,博克比曼施坦因更像一个普鲁士将军,那么没有经过东线考验的隆美尔,就更有点说不过去了。隆美尔此人当战区司令,取得过战术胜利,从来没有过战略胜利。当年他在法国打得好,可他当时不是战区司令。

不过说到底,纳粹德国除了在西线早期,其他全部也都是只有战术胜利没有最后的战略胜利。问题是即使不考虑轴心军的登陆能力有没有成功可能性,42年准备执行打马耳他的计划起码折腾掉半年,北非英军不会坐在那里等你,半年时间足够奥金莱克或者蒙蒂拿到足够资源再来一次十字军攻势,把战线推回托布鲁克甚至班加西,隆美尔再拉锯上一年,然后43年美国佬就火炬了,这时候轴心拿下马耳他还有意义吗?

战略上可以做的选择很少,对于任一个有大量参谋人员的人来说,只要你提出这种可能性,参谋人员肯定会给你一个答复和处理方式,问题在于你是否提出这种可能性。

比如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偷袭珍珠港的时候,日本的想法是一锤子打垮美国的太平洋舰队,然后占领东南亚的资源产出地,再逐步抵抗美国,给美国造成足够的战损,迫使美国坐下来谈判,被迫接受现状。

你提了这个要求,当然参谋团队就以这个背景策划战争方案。但这个前提有两条,第一条是日本能够给美国造成足够大的损失,第二条是美国愿意坐下来谈判。那反过来呢?如果造成的损失不够大,或者美国就是死倔,坚决不谈判呢?

日本的领导人只要提出这种假设,那就可以让参谋团队给一个这种情况下的预演,看看这种情况下怎么收场。然而日本根本就忽视了这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反过来,你看提出这种美国死倔的可能性,需要什么能力么?不需要。要么是根本就没往这方面想,要么就是想了但是不愿意承认。山本五十六其实对于美国的工业能力是有非清楚的感受的,日本的人口和教育水平也远远比不上美国,山本五十六制定偷袭珍珠港的时候就已经默认了日本不可能挑战美国的工业实力,所以才要“迫使美国坐到谈判桌旁”,既然都想到这里了,干嘛不直接想一下如果美国就是不肯坐下来呢?其实是想到了,不敢说出来。

战术你能玩出很多花活来,战略只有几条路可选,比如对于美国,太平洋战争最大的战略方就只有两条,愿意谈判和不愿意谈判,要再细节一点儿,无非就是先打日本还是先打德国,先打哪个岛,而太平洋上值得打的岛也就那么几个,再加一些细节无非就是航母做主力还是战列舰做主力,以后多生产航母还是多生产战列舰。你要是领导,你把这些问题抛给参谋团队,他们自然会研究各种可能性下会出现什么情况,该怎么应付,怕就怕你根本没提要求。

至于隆美尔,早年的时候能说出自己只管冲锋,补给不归自己负责这种话,说白了就是懒得想。

马耳他的战略位置毋庸置疑,拿掉马耳他,只依靠意大利的补给能力也足够非洲军折腾的,半年时间攻略马耳他主力是凯塞林的航空队而不是非洲军,非洲军可以在凯塞林进攻马耳他期间继续在北非与英军对抗,期间的补给可以由意大利提供。第二航空队压制马耳他的时候也是非洲军最活跃的时候。虽然说不管凯塞林和隆美尔如何折腾都避免不了最后的失败,不过就此的战略观点来看,凯塞林对于战局的认识,要超过隆美尔。

然而隆美尔的“黑锅”不就是“吹嘘可以打到埃及害的登陆计划取消吗”,凭这个认为地中海战区的有限资源不够同时支撑登陆马耳他和进军埃及没有问题吧,如果准备登陆隆美尔就没有足够的资源进入埃及,等于回到一年前的情况,英军喘息几个月就能补充好反攻,这样42年北非战场都不会有什么决定性变化,就算拿下了马耳他,火炬以后美军入场北非轴心军一样完蛋。如果真要谈什么对地中海的战局认识,那就是不要搞什么巴巴罗萨,拿出后来支援突尼斯的效率往北非堆10万德军,空军南下,德意协同打烂埃及,把英国佬赶出地中海。否则只要东线存在一天,轴心国在地中海投入的资源就只够混吃等死的。

那么隆美尔就没看出来小胡子的战略意图到底是东还是西么?那么说的话就就是他的问题了。全力拿下马耳他,北非采取守势,那么即使英军筹备完毕,那么获得完全或者绝大部分补给的非洲军的作战能力加隆美尔自己的指挥能力,一直压迫英军一直到美军登陆不成问题。

对地中海战局的认识,在小胡子的大战略面前都是渣渣,盎格鲁萨克逊明是小胡子尊重的,是想要拉拢的,东线才是最终决战之地,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最终消灭苏联这个意识形态敌人。

如果地中海战区消耗的战斗力太多,造成了对东线作战的拖累,那么地中海战区的指挥官就是个混蛋。

标签: 隆美尔

更多文章

  • 第一次特莱战役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特莱战役

    公元12世纪,位于北印度的各个地区都保守者突厥人的侵袭,犹豫加兹尼帝国的南下以及沙希亚王朝的溃败,让原本健陀罗-旁遮普防线彻底瓦解。但这些新来者在稍后又陷入中亚混战。于是,穆斯林与北印度传统王公的斗争,就被直接托付给各自的下一代继承者。早期的古尔人不过是加兹尼帝国的次级附庸早在公元1011年,定居于

  • 第二次特莱战役的经过及历史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特莱战役

    1192年,乔汉王朝和古尔帝国争夺北印度之间的战争还在继续,虽说突厥人在之前的战斗中失利,但是并没有伤到元气,大多数有生力量还是保存了下载。反而用留在特莱要塞的小股驻军,对体量庞大的敌军实施进一步牵制。同时在阿富汗等地大肆招兵,力图在双方的下一场会战中完成翻盘。发生在当年的第二次特莱战役,便是他们留

  • 蒋介石是如何评价上甘岭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蒋介石,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大捷,对于朝鲜战争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此时在台湾的蒋介石知道此消息之后便给出了一个最为真实的评价,他淡淡的说道:“这世界上没有人是中国解放军的对手!"那么蒋介石为何要做出这样一个评论呢?下面就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952年第15军奉命接替第26军在五圣山执行正面防御任务,死

  • 朝鲜战争北极熊团全歼是真的吗 北极熊是哪个歼灭的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北极熊

    1950年11月下旬,朝鲜战争似乎已经进入到了结束阶段,由美国和韩国为首的多个国家联合部队深入到了朝鲜,企图将剩余的朝鲜人民军一举歼灭,并且在一个政府的领导下使得朝鲜半岛得到统一。一些部队甚至到达了鸭绿江,鸭绿江是中朝界河。但是,正在“联合国”部队发动了最终的进攻时,成千上万

  • 仁安羌大捷是谁指挥的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仁安羌大捷

    1942年4月18日,此时位于缅甸境内的仁安羌气温非常炎热,温度高达42摄氏度。在烈日的蒸烤之下,森林升起了白烟,就连池塘都被晒干了。在路上甚至时不时的能看见一些被活活晒死的牛或者行人。然而就在这里,足足7000多名筋疲力尽的英国士兵,被日军团团围困已经两天两夜。他们断粮断水,更恐怖的是他们唯一的水

  • 抗战中缅公路是怎么修建的?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缅公路

    说起中印公路,可以说这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了。1943年,在史迪威的组织和策划下,中印公路开始动工。最开始担任修路任务的是中过驻印军工兵第十团以及美国的两个工兵团。当时施工时的重型机械设备非常的少,主要就是依靠着铁锹、搞头、斧头等这些简单的工具。所以,筑路进展缓慢,在最初的十个月中仅筑成公路六十八公里

  • 清朝八旗的战斗力是怎么消退的?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八旗

    看过清朝电视剧,或者是了解清朝历史的人应该都清楚,这八旗铁骑就是满清战斗力的标签,想当初,就是这八旗打败了明朝,入主中原,成为中国统治者,即使后来还有反清复明势力的存在,清朝还是能一如既往地收服了,可是为什么在清朝中后期,连洪秀全的农民军都打不过,更别说守疆卫国了,那么这八旗铁骑的战斗力是如何丧失的

  • 伏龙特工潜水服是什么样子的 伏龙特工队是什么军队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伏龙特工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可以说日本的军队是当时世界上最疯狂的军队了,在美国摧枯拉朽的攻势之下,日本人脑洞大开,想出各种各样残忍又奇葩的反攻方式,就比如说人人皆知的神风特攻队。把飞行员和战机变成"导弹",用"一人、一机、一舰"的战术妄图击退美军的舰队。神风特攻队闻名世界,因为它确实在二战后期给美国海军带来

  • 惩戒行动对德国的损失有多严重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惩戒行动

    说起洪水,相信不少人都会心生忌惮,这是一种来自大自然的力量,一种具有毁灭性的力量。汹涌的洪水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沃野变成湖泽。而自古以来,以洪水杀伤敌人这种事就不算少。但是要制造一次人工的超级洪水,则不是那么容易的。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中,这种事情并不多。如果说最著名的,那么应该就是英国所制定的惩戒

  • 惩戒行动默内水坝如何被炸毁的 英军损失了多少人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惩戒行动

    夜色就像是一双布满伤痕的手掌慢慢的覆盖下来,将整个世界笼罩在一片黑暗当中,同时也会想声音也暗暗抹去,万物沉寂,似乎一切都犯了困意。然而就在这时,英国皇家空中617中队19架兰开斯特轰炸机趁着夜色悄然起飞。他们的目标很明确,那便是纳粹德国工业版图上的“阀门”:默内水坝。默内水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