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明朝红夷大炮威力有多强?红夷大炮来历介绍

明朝红夷大炮威力有多强?红夷大炮来历介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498 更新时间:2024/2/2 7:23:10

红夷大炮是明朝所使用的一种火炮武器,原型是欧洲在17世纪制造的舰用火炮,后来传入明朝。此后明朝仿制成功,设计了很多类似的火炮都被称为红夷大炮,和明朝之前自制的火炮相比,红夷大炮口径更大、可调设角度更多、精度更高,而且耐用性也有加强。其实明朝之前很多火炮的原理都和红夷大炮相同,但在细节上的差异,导致本土火炮存在短板。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红夷大炮的威力还有来历,一起来看看吧。

明朝天六年(公元1626年)正月,六万后金军气势汹汹,围攻孤城宁远。不足两万的明军凭借一种新式火器的出色发挥,电光石火之间,城下人仰马翻,“火星所及,无不糜烂”。后金军队猛攻十二天,一无所获,被迫撤退。这是明军首次击败后金,军心复振,朝野欢呼。

这种明末传入中国的新种火器,就是鼎鼎大名的红夷大炮。相较明朝的传统火炮,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首先是射程远。宁远大战的火炮射程普遍在五百米以上,最远能达到一千米。其次口径大,一般在110-130mm之间,是前装滑膛加农炮。第三炮管长,炮长3长,此由意味着炮弹的初速高、威力大。第四精度高,炮身重心处有炮耳,以此为轴,调整射击度角和火药用量,配合准星和照门,达到精确射击的目的。最后管壁厚,炮管从口到尾逐渐增粗,符合炮膛内压力由高到低的原理,降低了炸膛的风险。这种大显身手的火炮,就是红夷大炮。

明朝装备的红夷大炮,有一部分是英国的舰载炮。约162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独角兽”号战舰,突遇台风,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沉没。1625年,有渔民捕鱼时,捞到了炮弹。时任广州府推官的邓士亮正在阳江巡视海防,获知消息后,立即组织打捞船,装备绞车和滑轮,雇佣精通水性的民夫,在附近海域打捞出18磅舰炮三十六门,其中的二十二门包邮北京。抵京后,有十一门炮又奔赴宁远,击退了后金的围攻,胜利背后有邓士亮的默默奉献。

打捞沉炮,数量有限,无法满足明朝的国防需求,海外军购成为重要的选项。十六世纪中叶,葡萄牙占领澳门。出于安全的考虑,葡萄牙人选择险要地势,相继修筑9座炮台。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铸炮专家伯多禄·卜加劳(PedroBocarro)在西望洋山麓竹仔室村尾建立了卜加劳铸炮厂,以此满足澳门当地的火炮需求。

卜加劳铸炮厂号称“世界最好的铸炮厂”,主营铜制和铁制的火炮,兼营炮弹和火药,甚至还给教堂铸造铜钟。铸炮用的铜料大多数来自于日本,铁料、硫磺等通过就地取材解决。铜炮由葡萄牙人亲自制造,铁炮由中国人代工。卜加劳的儿子万奴·卜加劳在内港河边新街附近的麻雀仔街,开设了“万奴行”,专门从事军火交易。卜加劳铸造的火炮性能优异,威力惊人,不止中国、日本、印度、菲律宾等亚洲国家纷纷采购,英、法等欧洲国家也时常光顾。英法半岛战争中,名将威灵顿手下的炮队中,就有卜加劳炮的身影。

明末清初,不断有传教士来到明朝,在各地宣扬宗教,除此以外,他们还带来了先进的火器技术。当时,明朝外有边患,内有民变,多造炮、操好炮,是明军的现实需求。在历史变革之际,一方有传教的意愿,另一方面有军备的需要,双方一拍即合,西器东渐缓缓拉开了序幕。

有了频繁往来的军购,明朝将澳门作为一个特区,默许了葡萄牙人的存在。精明的葡萄牙人显现出生意人的本色,一边向明朝缴纳税金二万两,地税五百两。另一边贿赂广东的地方官,取得政治上的有利地位,甚至还出动战舰帮助明军镇压叛军。

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明朝科学家徐光启委托李之藻等人,派张焘、孙学诗等人,以天主教徒为掩护,前往澳门,辗转购得四门火炮。经过测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徐光启认为“可以克敌制胜者,独有神威大炮一器而已。”

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张焘、孙学诗以钦差大臣的身份,来到澳门,与葡萄牙商讨购买火炮和聘请炮手的事宜。葡萄牙为了避免西班牙、荷兰等国染指明朝,以优惠的价格出售了22门红夷大炮,并且提供了23名葡籍炮手和1名翻译。次年四月,葡籍炮手若翰哥里亚在试炮时发生意外,炮管炸膛,当场身亡。徐光启遭到朝中保守派的弹劾,被迫辞职返乡。明朝第一次大规模购炮以差评告终。

随着宁远、宁锦两次大捷,袁崇焕提出的“凭坚城、用大炮”的战略,取得了成功的实践。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崇祯皇帝重新起用徐光启,并且派遣李逢节和王尊德远赴澳门,采购红夷大炮。这一回,明朝总共采购了火炮七门、大型火铳三支和西式火枪三十支,还聘请了以葡萄牙人贡萨握德谢拉为首的炮手、技师和造炮工匠等31人。

次年十一月,皇太极率后金军绕道龙井关、大安口,叩关入京。葡籍炮队行至山东济宁,遭遇后金军袭扰。贡萨握德谢拉率队进入遂州,在知州陆燧的支持下,红夷大炮凭城射击,“其声如雷”,后金军受创惊惧,无心恋战,向北逃循。

崇祯三年(1630年),贡萨握德谢拉一行抵京。明朝将新购红夷大炮安置在京师各个城防要地,崇祯皇帝给北京的红夷大炮取名“神威大将军”。明朝对这支葡籍雇佣军给予了优厚的待遇。队长贡萨握德谢拉的年薪是一百五十两,每月额外补贴十五两,其他人的酬劳是一百两,再加每月伙食费十两,这待遇相当于明朝的六品官员了。

面对后金军咄咄逼人的气势,贡萨握德谢拉主动要求前往辽东,获得批准。炮队经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计划经海路北上辽东。在此期间,协助登莱巡抚孙元化,设立铸炮基地,采用炮管冷却铸造工艺,开发出远胜欧美同行的加强版红夷大炮,葡籍炮队的规模也从13人增至40余人。

崇祯四年(1631年)五月十七日,后金军大举进攻位于鸭绿江口的皮岛,先期抵达皮鸟的13名葡籍炮手,技术熟练,经验丰富,屡屡操炮,据《火攻挈要》记载,“崇祯四年,某中丞令西洋十三人,救援皮岛,歼敌万余,是其猛烈无敌,著奇捷之效者此也”。此后六年,后金军没有再犯皮岛。

次年正月,孙元化部将孔有德、耿仲明发动叛乱,攻陷登州。正在城中休整的葡籍炮队,遭遇不测,避之不及,包括贡萨握德谢拉在内的12名炮手身亡,仅1人幸免,另外15名技师和工匠受伤。叛军念及师生之情,在传教士陆若汉的带领下,幸存的葡萄牙人返回澳门。

明朝在卜加劳铸炮厂总共采购了80余门红夷大炮。卜加劳逝世后,铸炮厂后继无人,同时,欧美国家开始铸造钢炮。卜加劳铸炮厂生产的铜炮和铁炮开始滞销,工厂陷入困境,最终倒闭。为了纪念铸炮厂,当地人将其所在的街道,称为铸炮斜街,后改名为高可宁大街。

徐光启得知葡籍炮队的噩耗,痛心疾首,忧愤交加,于崇祯六年(1633)十月初七日病逝。没有了徐光启的支持,西器东渐陷入停滞。随着孔有德等人的叛变,后金掌握了先进的火炮生产和使用技术,原本好转的明朝局势,再次恶化,国祚断绝只是时间问题。对抗后金铁骑的最强利器,因时局变幻,未能挽救危机,东西方的技术差距进一步拉大。

标签: 红夷大炮

更多文章

  • 美西战争双方实力 美西战争伤亡情况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美西战争

    美西战争1898年2月15日,美国派往古巴护侨的军舰“缅因”号在哈瓦那港爆炸,美国遂以此事件为借口,美西战争一触即发。美西战争双方实力美西战争双方军力在当时的差距虽然说不上是不可相提并论,但是日渐衰落的西班牙最终还是比不过日益强大的美国。因为美国的迅速发展,急需对外开拓市场的

  • 普法战争双方实力 普法战争伤亡情况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普法战争

    普奥战争普法战争是法国与普鲁士之间发生在1870年7月19日-1871年5月10日的战争,这次战争使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统一,同时也促成了意大利统一。普法战争双方实力分析普法战争前夕,实行普遍征兵制的普鲁士军队是西欧兵力最强大的军队。北德意志联邦军队(包括德国南部诸邦军队)的兵力战时可达100万以上(其

  • 西夏铁鹞子跟蒙古骑兵哪个更厉害?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西夏

    历史上的宋朝时期,要面对很多敌人。这些敌人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包括蒙古帝国、西夏。这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是非常厉害的,无论是西夏还是蒙古帝国,他们对中原王朝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其中以蒙古帝国造成的影响最大。宋朝灭亡之后,取而代之的就是元朝。在历史上元朝是非常厉害的,不是他们发展的有多好,而

  • 清朝新军的作战能力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新军

    清朝的军事力量从1644年清军入关至1911年清帝退位时主要有满族的八旗兵、汉族的绿营和清末袁世凯新军,同时又有洋务运动时的北洋水师等部队。清末新政时,袁世凯在华北组建新建陆军(即北洋军),张之洞在南方组建自强军。到清灭亡前夕,其陆军可以号称100万,但大概只有60万战斗人员,其中只有17.5万人是

  • 崖山海战发生的历史背景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崖山海战

    崖山海战发生在1279年也就是南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主要是宋朝的军队和蒙古的军队在崖山进行的一个大规模的海战,这场战役也是中国古代比较少见的大海战。历史背景蒙古统一战争参见: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战、蒙灭西夏之战、蒙古攻西辽之战、蔡州之战。1206年,蒙古铁木真统一漠北诸部,建立大蒙古国。蒙古在1

  • 为什么中法战争为什么打赢了还得签订不平等条约?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法战争

    自古以来,战争就是外交的一种延伸,我们通过战争来树立国际地位,获得威望和赔款。在中国近代史上,却有这么一场战争,明明取得了胜利,却依旧免不得重蹈近代史一贯延续的覆辙,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中法战争,是光绪九年(1885年)中国同法国之间爆发的一次战争。战争围绕的焦点是越南的归属。早在1858年,法国就通

  • 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的真正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军已进入近代意义上的、别于原始土枪鸟铳的枪炮时代。此时的清军依然使用弓箭刀矛和明朝鸟铳,相对于英军的装备,我们整整落后了200年。而在人数上,英军只有7000人,清军有110:1的绝对优势,就是到真正鸦片战争战场上,英军多时不过2万,清军却抽掉了10万部队开赴战场,为什么最终还是扭

  • 长平之战一共持续了多久的时间?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长平之战

    在周王朝即将走向末日的战国时期,发生了一场被认为是中国战国时代的一场大规模野战,是当时天下局势转折点的长平之战。这场战争也是当时众多战争中规模最大,以及伤亡最惨烈的一场。此战役过后,秦统一天下的脚步再无人能够阻挡。公元前262年,秦军伐韩,上党郡与韩国失去联系。郡守冯亭不愿听从韩王的命令,将上党郡拱

  • 甲午战争中为什么李鸿章提议避战求和?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甲午战争

    李鸿章是清方参与决策并在很大程度上掌控军队的实力派要员,光绪皇帝在战争正式打响的前夕,面对日方咄咄逼人、战事似已不可避免的形势,光绪皇帝的主战态度是比较坚决的,屡催身膺重寄、统帅淮军和北洋军队的李鸿章积极筹划,应对战事。正在“亲政”期间,是有一定“实权&rdquo

  • 百团大战中日本与中方有哪些差距?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百团大战

    70年前发生的“百团大战”是中共党史和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百团大战的研究,一直是党史、军史、抗日战争史研究领域里的热点和重点问题之一。近年来的研究新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长期以来,关于百团大战的参战兵力,说法不一,有80团左右之说,有104团之说,有105团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