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直罗镇战役爆发的背景介绍

直罗镇战役爆发的背景介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569 更新时间:2024/1/18 22:40:03

直罗镇战役是指1935年11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陕西省鄜县直罗镇地区对国民党军的进攻战役。

红一方面军利用直罗镇有利地形,取得消灭东北军一个师又一个团的胜利。被俘官兵有些经过教育被释放回去后,对以后红军同东北军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了积极作用。

直罗镇战役的胜利,巩固了陕甘革命根据地,为中共中央把全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奠基礼”。

战役背景

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由红一方面军第1、第3军和军委纵队改编)长征到达陕甘苏区。与此同时,红军第15军团在陕甘苏区第三次反“围剿”中又取得劳山战役的胜利。蒋介石对此极为震惊,立即重新调整叫围剿部署,以5个师的兵力,企图首先构成沿葫芦河的东西封锁线,并打通洛川、鄜县(今富县)、甘泉、延安之间的联系,构成沿洛河的南北封锁线,限制红军南发展,尔后采取南进北堵,逐步向北压缩的战法,消灭红军于洛河以西、葫芦河以北地区。10月28日,国民党军第57军代军长董英斌率第106、第108、第109、第111师,由甘肃省庆阳、合水经太白镇沿葫芦河向鄜县东进,于11月1日进占太白镇;6日,第67军第117师由洛川进至鄜县,配合第57军东进。

11月初,陕甘支队在甘泉附近地区同红15军团会合,随即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彭德怀任方面军司令员,泽东任政治委员,下辖第1、第15军团,共1.1万人。为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红一方面军决定集中兵力,向南作战,首先歼灭沿葫芦河东进之第57军1~2个师,尔后视情况转移兵力,各个歼灭。上旬,红l军团进至鄜县西北的老人仓、秋林子地区;红15军团攻占了直罗镇以东的张村驿、东村等据点,并以1个独立营和1个骑兵连前出直罗镇、黑水寺一带进行游击,监视东进之国民党军。12日以后,红1军团进至九原、土高池、套通地区,红15军团主力在张村驿、桃花砭地区,隐蔽集结。同时,以红15军团第81师1个团继续围困甘泉县城,以调动第57军东进;另1个团在羊泉镇地区布防,准备阻击东路之第117师。

19日,第57军以第108师留守太白镇,军部率第106、第109、第111师沿葫芦河向直罗镇前进,先头第109师进到黑水寺地区,军部及另两个师进至张家湾地区。与此同时,红l军团进至直罗镇东北纸房沟、新窑子、石咀、风凰头地区集结待机。20日16时左右,第109师进至直罗镇。直罗镇三面环山,北依葫芦河,东面山坡筑有土寨子,一条东西大道穿镇而过,地形险要,利于设伏。红一方面军决定抓住第109师比较突出的有利战机,集中2个军团的优势兵力,求歼该师于直罗镇地区。

20日夜,红1、红15军团分别由待机地域向直罗镇开进,将其包围。21日拂晓,红1军团由北向南、红15军团由南向北对第109师发起猛烈攻击,激战至l4时许,歼其大部,其残部500余人退入镇东土寨子负隅顽抗。此时,东西两路国民党援军迫近直罗镇。红一方面军遂以少数兵力围困第109师残部和阻击由鄜县西援之第117师,主力向西迎击由黑水寺向直罗镇增援之第106、第111师。该两师被阻击后,因惧怕被歼,于23日下午沿葫芦河西撤。红1军团主力及红15军团2个营,冒雪跟踪追击,在张家湾至羊角台途中,歼第106师1个团,余部退回太白镇。西援之第117师,遭红15军团第81师部队阻击后,退回鄜县县城。被围于直罗镇土寨子的第109师残部待援无望,于23日午夜突围,24日上午红15军团将其全歼,击毙师长牛元峰,至此,战役结束。(见附图11)此役共歼国民党军1个师又1个团,俘5300余人,缴获各种枪3500余支(挺),打破了国民党军对陕甘苏区的第三次“围剿”,巩固了陕甘苏区,为中共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创造了条件。

标签: 直罗镇战役

更多文章

  • 二战英国十字军巡航坦克有什么优势?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坦克

    说起二战时期英国的十字军巡洋坦克,相信大家都有听说过了,在北非的战场上叱咤风云,是英国在二战期间长期配备的一种坦克。在早期的北非战场上,十字军坦克表现出了它出色的续航能力以及强大的火力,有着非常大的优势。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英国的十字军巡洋坦克!十字军式坦克于1938年开始设计,当时的英国总参谋

  • 松毛岭战役的历史背景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松毛岭战役

    松毛岭战役是长征前第五次反围剿红军在闽的最后一战,也是异常惨烈的一战。这一战,万余名无名红军战士身死松毛岭,为中央红军战略大转移赢得宝贵时间。为纪念此场战役和铭记朱毛红军与当地百姓军民深情,红九军团将"松毛岭"改名为"朱毛岭",指挥所驻地"郭公寨"改名为"郭姆寨"。战争背景1933年5月,蒋介石在江

  • 镇南关大捷的抗法的名将有哪些人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镇南关大捷

    镇南关大捷的抗法名将冯子材,字南干,号萃亭,广东钦州沙尾村人。他幼年的时候,父母双亡,孤身流落。后来参加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运动,立下了不少功勋,被朝廷御赐黄马褂,封骑都尉。镇南关大捷的油画1883年,法国入侵越南。而越南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藩属国,法军此举意图在让越南脱离中国的保护,从而使之沦为法国

  • 巴勒斯坦战役的起因 巴勒斯坦战役爆发的历史背景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巴勒斯坦战役

    由于美国操纵的联合国对巴勒斯坦不合理的分割,以及战争前犹太人武装对巴勒斯坦原住民的驱逐和对巴勒斯坦的占领,第一次中东战争由此爆发。1948年5月15日凌晨,为争夺巴勒斯坦,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史称第一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问题的出现可以上溯到19世纪末。当时,政治犹太复国主义兴起,

  • 巴勒斯坦战役的详细经过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巴勒斯坦战役

    起初,政治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只是世界犹太人中的一个边缘运动,至多只是欧洲犹太人中的一种思潮,多数犹太人对此没有兴趣,甚至反对。犹太人不认同犹太复国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犹太人包括一些著名人士和领袖,意识到在巴勒斯坦复国必然伤害当地人民的利益,于道义不合,他们建议去寻找一块“没有人民的土

  •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过程及结果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革命

    战争经过1927-193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反对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支持下的蒋介石反动统治的伟大国内革命战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实行法西斯统治,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及革命群众。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8月7日召开紧急会议。克服了陈独秀的右倾机

  • 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的过程 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的结果及评价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

    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军于1945年1月12日~2月3日在维斯瓦河-奥得河的作战行动。这次战役最终以苏联的胜利告终,为二战的胜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战争过程各方面军在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中的行动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月12-17日),苏军突破德军防御,粉碎当面集团基本兵力,

  • 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发生于什么时候?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双方的兵力部署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

    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为1944年7月13日-8月29日,在苏德战争中,乌克兰第1方面军为解放乌克兰西部各州和波兰东南部而实施的进攻战役,是苏军1944年对德军十次斯大林突击的第六次打击。苏军在白俄罗斯的胜利行动(参见白俄罗斯战役),为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科涅夫)在7月月中前转入进攻创造了

  • 加里西亚战役的详细经过 加里西亚战役最后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加里西亚战役

    1914年8月18日至9月21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西南方面军各集团军对奥匈军队进行的战略性战役。该战役是在维斯瓦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在320400公里的正面上层开的。双方参战的军队有100多个步兵师和骑兵师,总计约200万人,近5000门火炮。加里西亚会战开始前,兵力对比为:俄军36.5个步兵

  • 关于加里西亚战役的评价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加里西亚战役

    战役期间,俄军各集团军前进了280300公里。进攻的平均速度为每昼夜89公里。双方均遭重大损失,但都未能达成预定目的。奥匈军队损失约40万人(其中10万余人被俘)和400门火炮。俄军损失约23万人(其中4万人被俘)和94门火炮。实施加里西亚会战的结果,加里西亚和奥地利占领的波兰部分领土,获得解放,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