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为什么玫瑰战争也叫蔷薇战争 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玫瑰战争也叫蔷薇战争 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441 更新时间:2024/2/2 10:35:58

英国的玫瑰战争发生在1455年至1485年之间,交战的双方是英国的旧贵族约克家族兰开斯特家族,这两个家族都是金雀花朝王室的分支,约克家族是爱德华三世第三子的后裔,而兰开斯特家族是爱德华三世的第四子的后裔,双方围绕着王位继承的问题展开了战争,这次战争也被称为蔷薇战争,那么为什么玫瑰战争也叫蔷薇战争呢?

为什么玫瑰战争也叫蔷薇战争?这是因为约克家族的家徽是白蔷薇,而兰开斯特家族的家徽是红蔷薇,所以历史上将这次战争又称为蔷薇战争。其实历史上最早的对这场战争的称呼就是来自于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的家徽,但是后来,莎士比亚的剧本《亨利六世》中以两朵玫瑰花被拔标志着这场战争的开始,所以后来人们将这场战争称为玫瑰战争,玫瑰战争的这种叫法就从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开始流传了下来,甚至人们忘记了蔷薇战争这个名字。

后来的英国王室为了纪念这场战争,将玫瑰作为英国的国花,并且将皇室的徽章改为红白玫瑰,于是玫瑰战争的叫法更是盛行,而蔷薇战争的叫法就更加成为了历史。

为什么玫瑰战争也叫蔷薇战争?应该说是蔷薇战争是这场王位争夺战的最初叫法,只是后来由于莎士比亚的戏剧《亨利六世》的演出深入人心,人们才逐渐地忘却了蔷薇战争这个名字,将这场战争称作了玫瑰战争,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玫瑰战争的过程

玫瑰战争指的是英国历史上从1455年至1485年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是围绕着王位继承权的问题进行的,是英国两大皇族兰开斯特族和约克族之间发生的争夺统治权的战争。玫瑰战争的过程相当的漫长,持续了足足三十年,在这三十余年中双方各有输赢,但是随着战争的进行双方两败俱伤。

玫瑰战争的过程:1455年,兰开斯特族与约克族在圣艾班斯发生战争,战争的最终结果是兰开斯特族战败,于是约克族的理查再次成为了摄政王,但是玛格丽特不甘心失败,而且在关于她的儿子对王位的继承权问题上丝毫不肯让步,于是双方再次发生了战争,1459年兰开斯特家族在路孚德桥战役取胜,恢复了对朝局的控制。1460年,约克家族在北安普敦战役中获胜,抓住了国王亨利六世。之后理查对王位提出了要求,最终被确定为亨利六世的继任者,并且被任命为亨利六世的摄政王,掌握了实权。12月30日,玛格丽特率领军队反攻,在韦克菲尔德战役中约克家族惨败,理查被杀,萨尔斯堡和理查的儿子瑞伦伯爵埃德蒙被捕被杀,玛格丽特将三个人的头颅挂在了约克的城门上。

玛格丽特前往苏格兰寻求帮助,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得到了帮助,在圣艾班斯第二次战役中,玛格丽特赢得了兰开斯特家族最有决定性的胜利,重新夺回了亨利国王。之后爱德华为首的约克族和兰开斯特族在淘顿发生激战,这是玫瑰战争中最大的战役,新国王爱德华取得了决定性胜利。1461年,爱德华正式加冕成为了英格兰国王。1468年爱德华攻取了兰开斯特族控制的很多城市。废掉的国王亨利在1465年被捕,囚于伦敦塔。

1464年发生了两场兰开斯特族的叛乱,但是都被平息。1469年,沃里克击败了爱德华国王,并且将其扣在约克城堡,但是不久就被拥国王的军队解救,沃里克逃走,但是不久,沃里克重新打回英格兰,爱德华逃走,之后沃里克被爱德华打败,这一年是1471年,之后在爱德华统治之下,英国出现了短暂的和平,但是1483年爱德华突然离世,英格兰重新陷入了战争,1485年,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铎成为了英国国王,并且娶了约克族的伊丽莎白为妻子,兰开斯特家族与约克家族联姻,最终实现了两个家族的和平。于是1485年,被看做是玫瑰战争结束的时间。

标签: 为什么玫瑰战争也叫蔷薇原因是什么英国玫瑰

更多文章

  • 伊阙之战白起如何以少胜多 伊阙之战白起胜利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伊阙,之战,白起,如何,以少胜多,胜利,原因,伊阙,之战,出

    伊阙之战出人意料获得极大胜利,秦军攻歼敌二十四万,韩、魏两国的精锐损失殆尽,白起从此威震天下,被连升四级,升到大良造。伊阙之战白起如何以少胜多在兵力悬殊的伊阙之战中,白起能率领秦军打败韩、魏联军,全歼联军二十四万人,并且进一步扩大战果杀死敌军主将犀武,俘虏魏军的主帅公孙喜,最后更是占领伊阙及五座城池

  • 苻坚在淝水之战中犯了什么致命错误让他错失天下?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苻坚,淝水,之战,犯了,什么,致命,错误,让他,错失,天下

    苻坚怎么读苻,有两个读音,一个和福的发音一样一个和蒲的发音一样。苻,名词指草木植物,苻蓠就是白芷的另一个名称。苻通莩,芦苇杆里的薄膜,稀薄的意思。苻,通符,符文,符命,指预言命运。苻,作为姓氏,通蒲,有两个音,一个福音,现代的读音,一个蒲音古代的读音。苻氏现在读福音,古代为蒲氏。苻坚墓地为什么出现两

  • 长平之战是哪个朝代的 长平之战敌对双方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长平,之战,哪个,朝代,敌对,双方,介绍,长平,之战,生在

    长平之战,是发生在公元前262年之间的战争,历时两年,此战之战秦国大获全胜,反之赵国元气大伤。但是,令小编费解的是,长平之战是哪个朝代的战争呢?且,长平之战的敌对双方又是由谁领军的?带上问题一起来看看吧。长平之战是哪个朝代的战争周郝王年间,周王室衰微,到了周郝王死后,周王朝宣告覆灭,而长平之战就是在

  • 辽夏战争;西夏立国形成三朝鼎立之始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辽夏战争

    1044年十月,辽兴宗本人怒气冲冲,连出三路大军,共十万精兵,渡过黄河,直朝西夏境内杀来。大军一直前进四百里,未遇任何抵抗。最终,辽军在贺兰山北麓发现元昊部队,辽军纵兵进击昊部队,把夏军杀得大败。元昊与宋军打惯了胜仗,初遇和自己实力差不多的辽军。自然压力倍增,尤其是当他看到辽朝源源不断的增援士兵,心

  • 朝廷虽在 天下已亡;中国古代最乱的乱世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朝廷

    身为一名历史杂志的编辑,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中国古代史的演变趋势,估计小编也只能借用《三国演义》里的一句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中“分久必合”的时期可以简单地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乱世”。而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说的就

  • 李广屡战屡败飞将军o;是不是被吹出来的神话?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广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戎马一生没有封侯的飞将军李广,是强大的汉王朝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很多朋友喜欢吧李广与卫青、霍去病等汉朝名将相提并论,认为李广没有被封侯是其运气不好,因此多加惋惜。然而如果看汉史就会发现,作为将军的李广,似乎并没有能拿得出手的战功。一个问题

  • 宋明帝平定叛乱靠一支鬼部队 有多大威力?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明,平定,叛乱,一支,部队,多大,威力,据说,公元,465

    据说公元465年12月,南朝刘宋王朝湘东王刘彧(439-472年)杀死了千夫所指的侄儿——前废帝刘子业,篡位登上皇位,史称宋明帝。刘彧因性格极端内向、古怪,在皇族中声望特低,很被人瞧不起。前废帝刘子业因刘彧身体肥硕,戏称他为“猪王”。且说风水轮流转,如今这“猪王”一般的人物竟当上了皇帝,试问天下谁人

  • 刘备攻打益州什么原因使刘璋投降的?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攻打,益州,什么,因使,刘璋,投降,刘璋,汉末,实力

    刘璋,是汉末实力强劲的诸侯之一,从黄巾起义之初,其父刘焉就主动申请担任益州刺史。之后二十多年盘踞益州,成为独立于中央之外的一方霸主。益州,自古以来就是天府之国,有都江堰的灌溉,有山川的护卫,使得益州粮草丰美,而且易守难攻。自古以来,就有蜀道难之说。三国中后期,司马懿多年来对蜀国采取守势,也正是因为蜀

  • 黄巾之乱失败的原因 黄巾起义为什么会失败?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黄巾,之乱,败的,原因,起义,为什么,失败,黄巾,起义,又称

    黄巾起义,又称黄巾之乱、黄巾之祸,是东汉晚期的农民起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他们头扎黄巾

  • 北魏与刘宋争山东:700宋军屡胜鲜卑大军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北魏,刘宋争,山东,700,宋军屡,鲜卑,大军,三齐,古地

    三齐,古地区名,泛指今天山东的大部分地区。据记载,在秦朝灭亡时,项羽以齐国故地立故齐王族人田都为齐王,都城设在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田氏为胶东王,都城在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田安为济北王,都城在博阳(今泰安东南),此称为三齐。北魏慕容白曜平三齐,讲的就是北魏与刘宋在山东争战最后阶段的历史。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