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邓绥这个名字怎么读

邓绥这个名字怎么读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162 更新时间:2024/2/2 9:48:02

邓绥这个名字怎么读

关于邓绥这一名字的读法,很多人对此都还有疑惑。其实第一个字邓,这个字很简单,就是读作dèng,读成第四声,并且是后鼻音,其复韵母是eng。这个字部首为阝,部位笔画为2笔,总笔画为4笔,写起来也很起来,只用折捺折竖就可以写出邓。可以说这个字大多都是当成姓氏或者是用地名,没有其它的含义。

影视剧里的邓绥形象

而绥这个字就难很多,其部首为纟,部外笔画7笔,总笔画为10笔,只要将其分为纟爫女这三个部件来写的话,一般情况下,这个字是不会写错的。这个字的读音挺好玩的,在遵义市那边,用方言来说的话读成xū,而在汉语词典当中,一般读作suí,只有一个读音,并且是第一声,为何方言和普通话的发音有着很大的区别,谁都知道贵州和四川那边,他们的话是有点接近于普通话,但是地域的不同,导致他们对绥这个字的发音也不一样。这个字的基本解释有四种意思,1、安抚;2、安好,大多适用于以前的书信用语,现在已经不怎么用这个词;3、指以前登车的时候,所抓取的索;4、指古代的旒。虽然它在用作形容词的时候,词义有所发生变化,更多的是舒缓或者平安的意思,但是可以根据其原有的含义推断出来。其实只要理解了这个字的含义,并将其分开来写,很快就能掌握这个字。

邓绥一名合起来说的话,就是dèngsuí,这样看《班淑传奇》的时候,就不能读错这个人名。

解析邓皇后邓绥是个怎样的人

邓绥是东汉第四位皇帝汉和帝的第二任皇后,十五岁入宫成为贵人,二十二岁成为皇后,二十五岁临朝称制,掌握东汉朝政大权十六年之久。后世对她的评价两极分化,到底邓皇后邓绥是个怎样的人呢?

邓绥邓皇后画像

从外貌的角度来讲,邓绥是个很漂亮的女人,史书对其描述“长七尺二寸,姿颜姝丽,绝异于众”。古代称男子为七尺之躯,也就是说邓绥的身高可以和男子媲美,身材极其苗条,而且容貌颇为出众,是后宫中的佼佼者。这也难怪自从邓绥一入宫后,汉和帝马上就冷落了阴皇后

邓绥二十五岁临朝,当时东汉王朝正面临着“水旱十年”的艰难局面,而汉和帝的儿子汉殇帝刘隆才满月没多久,根本无法亲自处理朝政。而汉殇帝在位时间并不长,不久也夭折了,邓绥又拥立了汉安帝刘祜。在邓绥的治理下,天灾人祸逐一化解,帮助东汉王朝度过了一场政治频繁更替的危机。

为了应对“水旱十年”带来的政治、财政危机,邓绥在宫中提倡节俭,亲自减少和撤除自己的生活供给,用以救济穷苦的老百姓。

在邓绥执政期间,爆发了西羌的战乱,邓绥坚决派兵镇压,同时又采用安抚、和谈等方式,平定西羌之乱,保证了东汉领土的完整。

对于自己曾经的竞争对手阴皇后,邓绥也采用了安抚的手段,把阴皇后从冷宫里放了出来,把他的家人全部遣返原籍,并赐予其五百万资产。

但同时,邓绥执政时期又极力巩固自己的势力,但她临朝十六年后,仍不愿将权利归还给汉安帝,直到她死之前,手中仍掌握着整个朝政的权力。所以在她死后,引起了朝中大臣们的许多非议。

虽然后人对她的评价两极,但相信读者心中应该已经明白邓皇后邓绥是个怎样的人。她美貌出众,能力卓绝,是女性政治家中的翘楚。

邓绥皇后介绍

邓绥出生于公元81年,卒于公元121年,活了40年,但是在这40年当中,她临时执政了16年,足见她的本事,是中国古代有名的女政治家。

邓绥肖像

在邓绥还只是5岁的时候,太傅夫人就很喜欢她,还亲自替她剪发,可见对她的喜爱。但是夫人年老,眼睛不怎么好使,就误伤到了邓绥的前额,但是邓绥忍住,并没有发出什么声音。之后,侍从们就问她,邓绥说:“不是不痛啊,只是我知道老妇人年老,她替我剪发,出于对我的喜爱,我不能伤了她的心。”

标签: 邓绥这个名字怎么邓绥这个名字怎么关于这一

更多文章

  • 大泽乡起义的意义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大泽乡,起义,意义,是什么,大泽乡,起义,意义,是什么,公元

    大泽乡起义的意义是什么公元前209年,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到渔阳戍边,陈胜、吴广等900余民戍卒前往渔阳。大家都是贫民,一路上互相交流、互相扶持,对于秦的暴政都是敢怒不敢言。大泽乡起义七月正是梅雨季节,连续多天的雨水淹没了大桥,致使他们被困,眼看着规定的期限就快到了,再赶也来不及了。大家都知道,按照秦

  • 司马迁与汉武帝的关系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司马迁,汉武帝,关系,司马迁,汉武帝,关系,一生,受到,重视

    司马迁与汉武帝的关系司马迁的一生起也汉武帝,落也因汉武帝。汉武帝时司马迁是受到汉武帝的重视的,因为汉武帝就曾将司马迁视为董仲舒、公孙弘等十五个西汉有才之士相提并论。早年的时候,汉武帝是非常器重司马迁的,公元前118年,司马迁28岁出任郎中,公元前111年,35岁成为郎中将,这些官至都是皇帝的内廷侍从

  • 陈光和叶剑英是什么关系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陈光,叶剑英,是什么,关系,陈光,叶剑英,是什么,关系,本来

    陈光和叶剑英是什么关系叶剑英和陈光本来都是文革后才认识的,而且文革后出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解放后做出了南方最高等级的教育伟大贡献,只是叶剑英对陈光的死应该需要付最大的责任。只因为两个人在战场的时候不和一事,陈光遭受陷害一切都要缘于此事。叶剑英元帅陈光本名陈世椿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高将领,在经历了延

  • 陈独秀传探索解密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陈独秀,探索,解密,陈独秀,探索,解密,陈独秀传,一本,图文

    陈独秀传探索解密《陈独秀传》是一本图文结合,精选了陈独秀在不同时代的30多张照片,作者以流畅的笔法,再现了陈独秀往日的风貌。这本书中不但包括了他的政治主张,学术建设,还包括了他日常的生活,风流情史及他的交友情况等。这本书是研究陈独秀的第一手资料。陈独秀传《陈独秀传》这本书是2009年出版,它采用平装

  • 牛李党争与诗人李商隐什么关系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牛李,党争,诗人,李商隐,什么,关系,牛李,党争,诗人,李商

    牛李党争与诗人李商隐什么关系牛李党争,是我国中晚唐时期以牛增儒、李宗闵为代表的一方和以李德裕、郑覃为代表的一方之间的斗争。根据《旧唐书·李宗闵传》中的记载,这两党之间相互挟持、倾轧,使这场斗争的时间持续了四十年之久。而在这四十年中,也正是唐朝诗人李商隐求学干禄的时候,应试考试和宦官浮沉的时期。那么牛

  • 洺水之战:为唐朝后来的统治奠定了有力基础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洺水,之战,唐朝,后来,统治,定了,有力,基础,洺水,之战

    洺水之战是李世民和刘黑闼的一场战役,最终以李世民取得胜利而告终。洺水之战作为一场具有典型性的战例,它稳固了唐朝的统治根基,所以后世对赤亭之战的评价也十分地高。洺水之战从史书来看,史学家们也有记载关于洺水之战的评价。有学者认为,洺水之战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它严重影响了唐朝后来的历史。纵观洺水之战的全过

  • 周襄王出师伐郑 周襄王为什么要去找狄国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周襄王,襄王,出师,伐郑,为什么,去找,狄国,周襄王,襄王

    周襄王出师伐郑说的是一则典故。在襄王十三年的时候,郑国和邻国发生了战争。而襄王觉得郑国会给他的面子,所以他派了使臣去郑国为滑国说情,但是郑文公不仅没有给襄王面子,还将襄王派去的使臣关押了起来。郑文公之所以将人关押起来,是因为郑文公记恨之前襄王帮助卫国和滑国,襄王威严受到了挑战,所以他准备讨伐郑国,但

  • 瓦岗军起义:隋朝的一支农民起义军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瓦岗,起义,隋朝,一支,农民,起义军,瓦岗,起义,隋朝,末年

    瓦岗军起义是隋朝末年最大的一支农民起义军,从611年到618年瓦岗起义军在中国的大地上轰轰烈烈,浴血奋战了八年之久,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在当时直接威胁到了隋朝腐败的统治,并且对后来唐朝的统治者的统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可以是说唐朝初年的政治清明与瓦岗军起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下面做一下瓦岗军起义简

  • 隋朝的兴起与灭亡:超越国家承载力的暴政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朝,兴起,灭亡,超越,国家,承载力,暴政,隋朝,建立,杨坚

    一、隋朝的建立杨坚是北周八柱国独孤信的部下及女婿,其父亲杨忠东汉太尉杨震的十三世孙,隋文帝杨坚之父,南北朝时期西魏、北周将领,西魏十二府兵大将军之一,北周建立后,杨忠历任小宗伯、大司空、柱国大将军等,进封隋国公。杨坚继承爵位后,他的女儿杨丽华是周宣帝的皇后,逐步掌握国家大权。杨坚将北周皇族宇文氏及反

  • 汉宛之战是因为大宛国国王的愚昧无知?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宛,之战,是因为,大宛,国王,愚昧无知,汉宛,之战,时间

    汉宛之战时间是汉太初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02年,是汉朝的将军李广利率军进攻大宛国的一次大型的远程战。汉武帝墓此战是由太初元年八月发生的一件事情引发的,当时汉武帝刘彻派遣使者去西域的大宛国购买汗血宝马,大宛国不仅拒绝卖给汉武帝,还把汉武帝派去的使者杀死,并且把财物都洗劫一空,汉武帝十分生气,派出贰师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