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汉朝察举制选拔的重点是什么

汉朝察举制选拔的重点是什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127 更新时间:2024/1/24 0:07:10

汉朝察举制选拔的重点是什么

汉代实行以孝治天下,极力提倡孝道观念,这一点从其推行的政令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其中最为重要的官员选拔就是秉承了这一特点。

以孝治天下

察举制中以察举孝廉为主,在众多科目中占据主流,这也是士人踏入仕途的必经之路。当时的汉代统治者认为,孝与廉是相互并行的两种传统道德品行,孝是廉的根本,只有在家中孝敬父母,与父子兄弟互相关爱,入朝为官后才能体恤百姓,尽忠君主,因此孝是廉吏的基本前提。

两汉时期,朝廷对举荐孝悌力田是十分重视的,《汉书》中记载,“举民孝悌力田者复其身。”意思就是政府让地方奖赏子孙孝敬父母、弟弟又顺从兄长同时躬耕于农田的农民,免除其劳役。少帝元年,特设置孝悌力田二千石者一人,这种官爵位份颇高,其职责就是劝历天下,敦行务本。

西汉政府极力宣扬孝的精神,并通过察举的形式使社会中行孝之人得到实惠,通过行孝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这就使得民间孝的观念得到了很好的普及,使民间父子兄弟互相关爱,保障了社会的稳定。

察举制是在汉代集权制的国家中产生,是服务于君主专制的政治产物,但同时为汉朝选拔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有效充实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封建统治机构,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化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汉朝察举制内涵主要是什么

汉代察举制度,严格地说是从文帝开始,他下诏要求“举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并且定下了以“对策”为形式的考试和等第。武帝时察举制达到完备,各种规定相继推出。其后,各种科目不断充实,特别是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办法。

德行为先

考试是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被举者经考试后,由政府量才录用,这样既保证了选才标准能彻实行,选出真正的人才,还能保证竞争的相对公平,令下层人士有进入国家管理层的可能。随着考试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到隋唐以后更发展成科举制度,这一制度实行了1300年之久,成为中国重要的选官制度。

汉代察举的科目,是由少到多不断增加的,增加科目尤其以特科为多,是根据对专门人才的需要而设立。这些科目,划一由皇帝确定。按照举期分类,察举的科目可分为科,即岁科,与特科两大类。岁科有孝廉、茂才、察廉、光禄四行;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

在上述科目中,以岁科为先,其中又以孝廉一科为最重要。特科中则以贤良方正为最重要。汉文帝在位期间,要求举贤良方正,汉武帝时期要求举孝廉,这都是察举史上的标志性事件。

如果按照四科标准分类,以“德”为主的有孝廉、孝廉方正、至孝、敦厚等科;以“文法”为主的有明法科;以“才能”为主的有尤异、治剧、勇猛知兵法、明阴阳灾异、有道等科。但所有的科目,都以“德行”为先,在学问上则以“儒学”为主。

汉朝察举制的特点有哪些

在西汉长达四百多年的封建统治中,出现过多种不同的管理选拔方法,大多昙花一现,被历史所淘汰,而察举制却是其中最为重要且影响最为深远的选官方式,代秦而起的两汉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盛统一,且较长时间保持稳定的封建朝代,可见建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玄关制度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汉代讲学之风

察举制度是根据最高统治者的诏令所规定的科目,由中央或地方的高级官吏负责考察和推荐人才给朝廷,以满足政府对补充官员的需要。这项制度的实行对两汉实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标签: 汉朝察举选拔重点是什么汉朝察举选拔重点是什

更多文章

  • 福芝芳与孟小冬的关系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福芝,孟小冬,关系,福芝,孟小冬,关系,像孟,小冬,这样,女

    福芝芳与孟小冬的关系像孟小冬这样的女人,往往会被人认为是很厉害的角色,因为在舞台上的魅力太大,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的孟小冬是不太会处理自己的感情的。和梅兰芳的相识是在北洋政府高官的寿宴上,两个一曲《游龙戏凤》震惊全场,后来孟小冬就嫁给了梅兰芳,但是其中有着一个很大的阻碍就是梅兰芳的妻子福芝芳,那么福芝

  • 募兵制与卫所制的创建和使用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兵制,卫所,建和,使用,兵制,卫所,建和,使用,都是,古代

    募兵制与卫所制的创建和使用募兵制与卫所制都是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了向社会的征集士兵的一种制度,虽然两者的目的相同,即使百姓积极的参军,从而扩大政府的军队。但是募兵制与卫所制在促使百姓参军时所采取的手段并不相同。朱元璋剧照募兵制指的是政府以雇佣的方式招募士兵,其在唐朝的实行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唐玄宗在位

  • 1958年金门炮战情报海外提前曝光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1958年,金门,炮战,情报,海外,提前,曝光,1958年

    1958年金门炮战情报海外提前曝光金门炮战发生在1958年的8月23日中午12点前后,那时最前线的厦门顿时万炮齐发,从厦门对岸的角尾开始一直到泉州湾的围头,也就30多公里正好是个半圆形的区域,都在中国解放军远程大炮的攻击范围内了。金门炮战真正开火是在12点,但是在新加坡的《南洋商报》却提前几个小时就

  • 哪部剧里妲己被剪胸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哪部,剧里,妲己,剪胸,哪部,剧里,妲己,剪胸,前段时间,网

    哪部剧里妲己被剪胸前段时间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武媚娘》被广电总局剪成“武大头”事件一度引起喧嚣,据悉今年上映的封神英雄也难逃一“剪”,一播出就在网上流传出妲己被剪胸的对比照,那么由李依晓饰演的“妖后”是否也成了大头贴呢?妲己被剪胸今年大年初一的《封神英雄》作为近段时间以来难得的神幻剧,一上映就遭

  • 闻雁 韦应物描写的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闻雁,韦应,物描,写的,是什么,闻雁,韦应,物描,写的,是什

    闻雁 韦应物描写的是什么“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这是《闻雁》的全文,《闻雁》这首诗是出自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的笔下。《闻雁》韦应物诗画图《闻雁》译文是:“故乡十分的遥远,已经没有办法看清,根本不知道故乡究竟在何方?而自己对于家乡的思念有涌上心头。在淮河的南岸正在下着冷冷的秋

  • 诗人苏轼祖籍在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诗人,苏轼,祖籍,在哪里,诗人,苏轼,祖籍,在哪里,河北,栾

    诗人苏轼祖籍在哪里苏轼的祖籍在河北栾城。根据《旧唐书》记载,苏轼的祖先苏味道是河北栾城人士。苏味道的一个儿子在四川眉县生活,后来便有了眉县苏氏。苏轼的父亲苏洵,以及弟弟苏辙都是眉县苏氏一族。所以,苏轼是唐代宰相苏味道的后裔,祖籍在河北栾城。苏东坡祖籍纪念馆苏洵曾在《苏氏族语引》中记载到:“长史味道刺

  • 汉武帝后宫有多少妃嫔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武帝,后宫,多少,妃嫔,汉武帝,后宫,多少,妃嫔,人们,常

    汉武帝后宫有多少妃嫔人们常说:“后宫佳丽三千人”,但是在汉武帝的身上似乎并不适用。那么汉武帝的妃嫔有哪些呢?汉武帝的妃嫔之一李夫人画像汉武帝的一生当中,一共有过两位皇后。一位是陈皇后,关于她的名字和生卒年份并没有记载。她是汉武帝的第一位皇后,没有孩子,后被汉武帝废后,居住在长门宫中。在陈皇后之后,成

  • 周公解梦泥石流是什么意思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周公解梦,泥石流,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泥石流,是什么,意

    周公解梦泥石流是什么意思梦见泥石流意味着有大灾大难发生,山洪一瞬之间夹杂着泥土河水,冲毁房屋建筑,给人们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心情陷入低潮期,但是有可能收获到意外之财。周公解梦之梦见泥石流孕妇梦见泥石流要注意腹中胎儿的安危,走路、行事小心,有滑胎的预兆。男人梦见泥石流冲毁了前进的路意味着有阻碍,前程受

  • 徐寿辉和文殊菩萨是同一个人吗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徐寿辉,和文,菩萨,一个人,徐寿辉,和文,菩萨,一个人,元朝

    徐寿辉和文殊菩萨是同一个人吗徐寿辉是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军红巾军的领袖,1351年在罗田起义,之后建立了天完政权,徐寿辉称皇帝,但是后来天完政权内部权力争斗非常的严重,徐寿辉很快被作为宰相的倪文俊控制,成为了徒有虚名的皇帝,后来倪文俊想要杀死徐寿辉投奔元朝,事情败露之后被部将陈友谅杀死,之后陈友谅杀死了

  • 解析特洛伊战争是真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解析,特洛伊,战争,真的,解析,特洛伊,战争,真的,史料,记

    解析特洛伊战争是真的吗史料记载特洛伊战争是一场举世闻名的战争,发生在大约公元前1193年。这场战争持续了10年,在公元前1183年结束。这场战争起因是斯巴达王国的王后被掳走,为了争夺这个美丽的女人,两方爆发了战争。特洛伊战争是一场非常神秘的战争,在神话故事、野史典籍、歌剧小说中都有记载。记载中的特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