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阴晋之战使用的计谋有哪些

阴晋之战使用的计谋有哪些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477 更新时间:2024/2/2 4:43:40

阴晋之战使用的计谋

阴晋之战,著名的军事家吴起时任魏国将领以五万兵力大败秦军五十万大军,其间必有缘故,那魏国究竟用了什么计谋呢?

阴晋之战图片

阴晋之战使用的计谋包括:稳扎稳打的战略;避敌正面,迂回后方、两面夹击、战前激励等战术.

一场战争的胜利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进攻和防守谋略,经济力量对比、外交关系的好坏等等都有关系。而在这场战争开始之前,魏国就已经占了先机。

首先,当时的魏国明修政治、发展生产、充实军备,魏武侯为人开明,任用贤士,魏国内部政治稳定,阴晋之战时,魏国的综合实力在当时诸侯中可以说是最强的。

其次,阴晋之战爆发之前,魏国将领吴起为河西郡守经营河西十几年了。这就是“稳扎稳打”的战略,占领一地,在此筑城,又占领一地,又筑城。如此这般,在阴晋之战爆发之前,魏国已经尽占河西之地,抢占了地利优势,再者吴起经营有方,河西之地已经成为魏国进攻秦国的有利之地。秦国重夺河西之地相当困难。这一战略在战机成熟时,可消弱对方的人力优势,事半功倍。战国时代,地利优势往往决定了一场战争的胜负。

再者,吴起制定的绕开秦军的正面进攻,魏国主力向其守备薄弱的后方迂回突袭,再与阴晋城邑的魏国守军配合,对秦军实行两面夹击。出其不意的战略突袭,采用的是“以迂为直,前后夹击”的战术,直击敌人最虚弱的后方,出其不意,使敌人变被动,仓促应战,再与阴晋城邑的魏国守军配合夹击。胜局锁定。

另外,吴起组成的“魏武卒”军团同于普通的步兵,是精锐的部队,能手执一支长矛、身上背着五十支长箭与一张铁胎硬弓(12石之弩)、同时携带三天军粮,总重约五十余斤,连续急行军(半日内)一百里还能立即投入激战的士兵,其战斗力非秦国普通士兵可以比。这样的士兵可以以一当十,迅速击败敌人

还有,吴起的“赏罚分明”、“战前激励”等治军之术为其“迂回后方,两面夹击”战术的安排实施创造了前提。吴起治军赏罚分明: 每有庆功宴会,使立上功者坐前排,使用金、银、铜等贵重餐具,猪、牛、羊三牲皆全,立次功者坐中排,贵重餐具适当减少;无功者坐后排,不得用贵重餐具。宴会结束后,还要在大门外论功赏赐有功者父母妻子家属。对死难将士家属,每年都派使者慰问,赏赐他们的父母,以示不忘。战前一天,吴起向三军发布命令说,诸吏士都应当跟我一起去同敌作战,无论车兵、骑兵和步兵,“若车不得车,骑不得骑,徒不得徒,虽破军皆无功”。这样,秦军一进攻河西,魏军立即有数万士兵不待命令而自动穿戴甲胄,要求作战,他们争先想报效祖国,奋勇杀敌。吴起通过激励方法极大地提高了魏军的士气,显著地增强了战斗力,能够取胜是理所当然。

魏军可以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不得不说是吴起精妙谋略、用兵如神的结果。

阴晋之战过程

周安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魏国将领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 创造了步足五万人,车百乘,骑三千,而破秦五十万众的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阴晋之战图片

那么阴晋之战过程是怎样的呢?如何实现以少胜多的呢?

话说公元前389年,秦惠公破釜沉舟,倾国之兵50万,进攻秦军东进道路上的重要城镇——阴晋。秦军在阴晋城外布下营垒。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秦军用生在阴晋城外堆起了土山, 然后往城里面射箭,或用钩子钩住城壁,兵卒攀缘而上,但都被魏军一一破解,这真是场惨烈的消耗战。

标签: 阴晋之战用的计谋哪些阴晋之战用的计谋著名

更多文章

  • 国民革命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国民,革命,生的,影响,是什么,国民,革命,影响,生在,19

    国民革命的影响发生在1924年到1927年间的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与近代的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的影响更为重大而深远,其意义在于沉重地打击了把持近代中国政坛的旧军阀势力,为开启民智、推翻帝制、走向共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什么原因导致五四运动爆发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什么,原因,导致,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原因,竟是,为什

    五四运动原因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才会有五四运动的发生呢?其实爆发五四运动的原因很多,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李大钊画像五四运动爆发之前,俄国正在进行卫国斗争,也就是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思想传到了中国,影响了很多的中国的知识分子,其中就包括五四运动的先锋李大钊。李大钊受到十月革命的鼓舞,他也希望借助马

  • 揭秘吴国二宫之争起因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揭秘,吴国二,之争,起因,二宫,之争,起因,孙权,因为,一个

    二宫之争起因孙权因为二宫之争杀了一个儿子,流放了一个儿子。二宫之争泼及朝内多名官员,很多官员被罢免,有些还因此丧命,二宫之争起因却各有看法。图为孙和的画像有人说二宫之争起因是孙权太宠爱儿子了,孙权不是从一而终的宠一个儿子,而是刚立完这个儿子为太子就转而宠爱另一个儿子。本来孙登为太子,不过他英年早逝。

  • 五四运动是在哪里发生的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五四运动,在哪里,生的,五四运动,在哪里,发生,其实,对于

    五四运动在哪里发生其实对于五四运动在哪里发生这个问题来说并没有统一的答案,因为五四运动虽然是从北京开始的,但是它的发生地有很多,辐射了大半个中国,五四运动前期北京天津等地工人学生运动非常火热,而在五四运动后期主要阵地就转移到了上海广州等地,所以中国的南北方都曾经参与过这次著名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五

  • 五四运动第一阶段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五四运动,第一,阶段,怎样,五四运动,第一,阶段,1919年

    五四运动第一阶段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由北大学生引起的一次爱国主义运动,五四运动第一阶段毫无疑问就是以学生为主力,以陈独秀胡适李大钊毛泽东等人为领袖的一次爱国运动,在这个阶段中学生罢课给当地政府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五四运动第一阶段也是为后来五四运动成功奠定基础的一个阶段。陈独秀与李大

  • 揭秘国民革命的意义在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揭秘,国民,革命,意义,在哪里,国民,革命,意义,深远,当时

    国民革命的意义国民革命的意义深远,对当时,甚至如今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发起的北伐战争,击溃了盘踞在中原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几个大军阀,基本上结束了中国军阀混战的局面,打开了民主主义的新局面。1926年,以北伐总司令蒋介石为首的北伐军,对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的军阀进行战争,

  • 徐达北伐背景介绍 徐达北伐过程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徐达,北伐,背景,介绍,过程,徐达,北伐,背景,1367年

    徐达北伐背景1367年到1369年,两大军队在中原和西北广大区域内展开了一次大战,也就是徐达北伐,这次战役充分显示了徐达在军事上的能力,取得了巨大胜利,那么徐达北伐背景是什么呢?徐达画像朱元璋是在他24岁时起兵的,然后经过几年的努力,在1356年拿下了集庆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后,自立为王。修建了自己的宫

  • 五四爱国运动口号介绍 五四运动的性质分析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五四,爱国,运动,口号,介绍,五四运动,性质,分析,五四,爱

    五四爱国运动口号五四爱国运动口号有很多,但是当时有最大煽动情绪力量的口号还要数那句著名的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这短短的8个字道尽了五四爱国运动的精髓,成为了后来五四爱国运动口号的代表之一,也成为很多工人和学生走上街头罢工罢课的主要依据,他们是五四运动精神的代表。陈独秀雕像其实除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之外,五

  • 新四军皖南事变造成了多大损失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新四军,皖南事变,造成了,多大,损失,皖南事变,损失,提起

    皖南事变损失提起皖南事变的损失,无疑是十分巨大的,皖南事变中,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力量可以说是遭到了中国国民党的致命一击,面对着十分强大的中国国民党的军队,中国共产党虽然进行了十分激烈的奋战,但是结果依然是以惨败而告终。在皖南事变中,中国共产党参与其中作战的是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之后,新四军基本上已经是元

  • 阴晋之战过程介绍 阴晋之战的结果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阴晋,之战,过程,介绍,结果,是什么,阴晋,之战,过程,周安

    阴晋之战过程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魏国将领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 创造了步足五万人,车百乘,骑三千,而破秦五十万众的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阴晋之战图片那么阴晋之战过程是怎样的呢?如何实现以少胜多的呢?话说公元前389年,秦惠公破釜沉舟,倾国之兵50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