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五代十国时期的洛阳兵变:有人欢喜有人忧

五代十国时期的洛阳兵变:有人欢喜有人忧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133 更新时间:2024/2/2 7:35:03

什么是洛阳兵变?洛阳兵变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国的一场兵变。这场兵变过后,后梁便被后唐取代。这场兵变因朱友珪而起,因为他的朱温没有传位于他于是在一念之间把朱温杀害。尽管朱友珪称帝了,但还是有群臣不服。对朱温去世秘不发丧,矫诏监国,令均王朱友贞杀友文。

群臣不服,均王朱友贞见状趁势起兵,与掌握重兵的杨师厚击禁军。乾化三年(公元913年)二月,朱友贞兵至洛阳。,数千禁军倒戈,突入宫中。朱友珪见大势已去,与妻子张氏一起自杀。朱友贞返回开封即皇帝位,是为梁末帝。朱梁王朝在晋军压境之际,同室操戈,逐使国力日衰,不久便为后唐取代。

洛阳病变,为什么说有人欢喜有人忧?

李密的捷报一封接一封地飞到了东都。皇泰主和他的大臣们高兴得合不拢嘴。

只有王世充一个人不高兴,他愤愤地对对自己的部下说:“元文都等人都只是些光会动嘴皮子、耍笔杆子的刀笔吏。咱们怎么能和李密讲和呢?你们想啊,我们与他们打了这么多年,杀了他们那么多的人,他们也杀了我们很多人。这样的仇恨比大海都深,怎么能够化解得开呢?!”

是啊,是啊,众将都有同感,无数叠加的血债,岂是一朝就能化解得了的呢?

“兄弟们,现在的情况可有些不对劲儿啊!李密屡战屡胜,已经逐渐赢得了陛下的好感。如果一直这样下去,迟早有一天,李密会得到天下。到那个时候,我们这些人恐怕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也就是王世充,寻常人谁能想这么远啊?众人听了他的话,都惊出了一身冷汗。大家纷纷表示,就听主帅你的,你说怎么办,兄弟们就怎么办。王世充暗自窃喜,

但他毕竟还是低估了元文都。没错,元文都确实是个刀笔吏。但是,要知道,刀笔吏不光会玩儿笔,也会玩儿刀。元文都能走到今天这一步,绝不是偶然的。王世充在军中蛊惑人心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元文都等人的耳朵当中。元文都、卢楚、皇甫无逸三人非常不满。尤其是元文都,他当机立断,决定做掉王世充。

找谁来办这件事儿呢?元文都看中了一个人,光禄大夫段达。

论资历,段达其实比元文都还要老。杨坚还没当皇帝的时候,段达就在追随他了。隋朝建立以后,段达被封为车骑将军,后因平定江南高智慧的叛乱有功,而被擢升为仪同三司。到了阿广当政的时候,段达又因征讨吐谷浑有功,封光禄大夫。在王世充到来之前,东都方面操持军务的主要就是老将段达。

元文都之所以会看上段达,原因有二: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段达也是越王的老班底,元文都认为他绝不会和王世充这样的外来户穿一条裤子;

其次,段达手中握有部分兵权;

所以,元文都就把诛杀王世充的计划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段达。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元文都亲手把一根杠杆交到了段达的手上。凭借着这条杠杆,段达既可以撬动王世充,也可以撬动元文都。当然,元文都也曾想过,段达有可能会反过来撬自己。不过,他觉得这种可能性实在是太微小了,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但正是这点忽略,成全了段达,挽救了王世充,同时也为他自己找到了一条死路。世间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只因失之毫厘,便功亏一篑。

他觉得段达和他是一伙儿的,但人家段达可不这么想。一帮没有半点儿兵权的文臣,居然想对手握东都兵马大权的王世充下手,这不是纯属扯淡嘛!其实,段达早就发现了,王世充和元文都之间有矛盾,他本不想卷入派系之间的争斗,但形势如此,由不得他不做选择了。

标签: 五代十国时期洛阳兵变有人欢喜什么洛阳兵变

更多文章

  • 唐朝统一战争:李世民给李渊什么建议?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统一,战争,李世民,李渊,什么,建议,隋朝,农民起义

    隋朝在农民起义战争的冲击下四分五裂,贵族、官吏、豪强地主纷纷拥兵割据。隋太原留守李渊乘机起兵反隋,夺取都城长安,于隋大业十四年(唐武德元年,公元 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当时,主要割据势力有:薛举、李轨、刘武周、梁师都、王世充、萧铣、林士弘、窦建德、杜伏威等。李渊为了统一全国,采取了先固关中,东攻

  • 隋朝四次对高句丽的战争:隋文帝是首个出征高句丽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隋朝,四次,高句丽,战争,隋文,首个,出征,隋朝,征战,高句

    隋朝征战高句丽,隋炀帝就有三次,隋炀帝三征高丽大概是出于自己的,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但在这之前,还有一次征伐高丽的行动,那就是公元589年发生的隋文帝对高丽发动的战争。公元589年,隋朝消灭割据南方的陈朝,从而统一中国,实现了自秦汉晋三朝以后又一次全国大统一,东方帝国再次重新凝聚在一起。她展现出来的力

  • 盘点:唐朝历史上对外战争中的三胜三败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盘点,唐朝,历史上,对外,战争,中的,三胜,三败,三大,败仗

    三大败仗1.唐初对突厥之战,突厥打到长安城仅四十里,虽然有唐太宗只身退敌的壮举,但签的可谓是城下之盟。连唐朝也视之为耻。2.唐玄宗时代怛罗斯战役,八万唐军鏖战二十万阿拉伯帝国军。远离国土作战,又遭对方突然袭击,兵力比对方少十二万。却能杀敌数万,坚守数日,只因自身内部出现叛变也被迫败退,此战败的不丢人

  • 盘点:中国历史上隋朝对外战争中的三胜三败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盘点,中国,历史上,隋朝,对外,战争,中的,三胜,三败,隋朝

    隋朝是个短命的王朝,然而在这几十年的统治间也发起了不少的战争,当然这和统治者的好战也有关系。隋朝历史上有几次对外战争?这几次对外战争的结果如何?三大败仗:1.雁门关战役,突厥二十万铁骑大破隋军,隋炀帝险些丧命。此战使突厥势力日益膨胀,开始大规模侵扰中国边境。2.隋朝三次征讨高丽战役,几乎是全军覆没,

  • 中国著名四大空城记:赵云大败曹操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著名,四大,空城,赵云,大败,曹操,提起,空城计,人们

    提起“空城计”,人们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戏曲里的那段诸葛亮妙用“空城计”智退司马懿。但是,实际上,历史上的诸葛亮并没有摆过空城计,不过,虽然诸葛亮没有摆过空城计但是在我国战争史上,还是有很多成功用过“空城计”的将领。现在,就让我

  • 杨素出塞:隋朝重臣杨素击突厥之战的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杨素,出塞,隋朝,重臣,杨素击,突厥,之战,结果,如何,开皇

    自开皇初年起,隋采纳长孙晟之谋,一直对突厥施用离间计,使其内部长期混战不休。开皇十七年(597年),隋文帝允许都兰可汗之弟突利可汗娶隋安义公主为妻,并故意予以优厚礼遇,借以离间都兰可汗。都兰可汗果被激怒,乃断绝朝贡,多次骚扰隋边。开皇十九年(599年,《隋书·杨素列传》记载为十八年,有

  • 唐朝历史:公元624年唐军击破辅公祏平定江南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历史,公元,624年,唐军,击破,辅公,平定,江南,辅

    辅公祏初从杜伏威,后杜伏威猜忌辅公祏并削弱其兵权,令辅公祏非常不满,唐高祖武德五年(六二二),杜伏威入长安,留辅公祏镇守丹阳。次年辅公祏诈称接杜信函,令其起兵,又诈称唐扣留杜伏威,不能回江南,继而大修仪仗,储运兵粮。不久在丹阳称帝,建国号宋。八月辅公祏攻打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寿阳(今安徽寿县)。八

  • 唐太宗李世民与王世充东都之战:最后谁胜谁负?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太宗,李世民,王世充,之战,最后,谁胜,谁负,唐高祖,高祖

    唐高祖李渊于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命秦王李世民率兵东征,七月,李世民“总率诸军攻王世充于洛邑,师次#州(今河南省新安县)”,威震东都。“黄河以南,莫不响应,城堡相次来降”。为了抗拒唐军的进攻,王世充一面“遣魏王王弘烈镇襄阳,荆王行本镇虎牢

  • 三国空城计是谁摆的?空城计和诸葛亮没啥关系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三国,空城计,摆的,诸葛亮,没啥,关系,提到,空城计,不得不

    提到“空城计”就不得不提到诸葛亮了,空城计之所以这个被人广为人知都是源于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设下空城计大败曹操,由此,空城计就被流传开来,但是,亲们知不知道原来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并没有设下空城计,设下空城计的人另有其人,那么,空城计到底是谁摆下的?这到底是怎么

  • 历史上最早使用空城计是谁?三国诸葛亮不是第一人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上,最早,使用,空城计,三国,诸葛亮,不是,一人,要说

    要说《三十六计》里小编最熟悉的哪一计,那无疑是走为上计和空城计了,当然小编现在要说的不是走为上计而是空城计,空城计最被人广为人知的原因是三国时期,诸葛亮设下空城计诓骗曹操,但是,亲们知不知道诸葛亮并不是空城计的最早使用者,原来空城计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而且,诸葛亮不仅不是空城计的最早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