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卤城之战爆发的原因背景及过程介绍

卤城之战爆发的原因背景及过程介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995 更新时间:2023/12/24 8:59:38

受《三国演义》影响,许多人都以为诸葛亮北伐一直是和司马懿在纠缠,然而真实历史上诸葛亮前三次北伐都是曹真在统帅诸将抵抗。只有诸葛亮第四次和第五次北伐,司马懿才和诸葛亮正面交锋。

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司马懿坚守不出,双方对峙百余日周,诸葛亮因为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双方算是打成了平手。而关于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史书记载有许多矛盾之处,因此产生了一个问题,卤城之战到底谁胜谁败?

相互矛盾的史料记载

建兴九年(231年)二月,诸葛亮率大军攻祁山,始以木牛运。当时曹真病重,魏明帝曹叡召司马懿都督关中诸将迎战。诸葛亮此次北伐,六月因为李严督运粮草不济,无奈撤军,撤军时张郃追击,在木门道被诸葛亮所设伏兵射中膝盖阵亡,这些都没有争议。

司马懿留部将费曜、戴陵率4000人守上邽,自率主力西救祁山。张郃劝司马懿分兵驻扎雍、郿两地,以作大军后镇,司马懿不同意。进军隃麋。后来双方爆发了卤城之战。关键的卤城之战,《晋书》、《三国志》、《汉晋春秋》、《资治通鉴》的记载有颇多矛盾之处,我们罗列一下:

1、《晋书》中记载司马懿“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意思是说司马懿攻破了诸葛亮的包围,诸葛亮逃走,司马懿率军追击大破,俘虏斩获蜀军士兵多大万人。

2、《汉晋春秋》则记载“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司马懿率军进攻,诸葛亮派魏延等人迎战,大破魏军,斩获甲首三千,缴获选凯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司马懿退往营地。

3、陈寿的《三国志》则语焉不详,关于这场战役几乎没有任何记载,只是说诸葛亮北伐,然后因为粮草不足退兵了,射杀了张郃。《资治通鉴》采用了《魏晋春秋》的记载,认为是诸葛亮大胜司马懿。

真相究竟如何

由于《汉晋春秋》和《晋书》各执一词,所以我们需要自己进行判断,卤城之战司马懿和诸葛亮到底谁胜谁败?我个人判断《晋书》在美化司马懿,《三国志》则刻意对司马懿之败进行了淡化,《汉晋春秋》的记载才是真相,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地图上的线索。我们看地图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卤城之北是木门道,木门道再向东北则是上邽城。而诸葛亮粮尽退兵,司马懿命张郃追击,张郃在木门道被伏兵射死。这是各方史料都认同的事实,我们以张郃死在木门道来看《晋书》中的记载,就会发现很大的问题。

既然司马懿在卤城大破诸葛亮,追斩俘获了一万多蜀军,为何张郃会死在木门道。诸葛明明已经在卤城被击溃,应该向西败退,是怎么推进到卤城北方的木门道设置埋伏对付张郃的追击的?所以这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地方。

第二,司马懿第五次北伐的表现。司马懿之前千里奔袭擒斩孟达,远征辽东平定公孙渊,江东打的孙权不敢露头,可以说几乎没遭遇过失败。如果卤城之战司马懿真的大败诸葛亮,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为何司马懿却坚守不出?

魏、蜀两军相峙了百多日,期间诸葛亮多次派人挑战,司马懿军始终坚守不出。其后诸葛亮故意让人带一套女人的衣服、头巾送给司马懿,表示司马懿就像女人一样。魏军将领见此情形都火冒三丈,纷纷要求出战,为了搪塞将领们的要求,司马懿假意上表给魏明帝请战。曹睿便派辛毗作为持节使者,到前线命令司马懿不得出兵。

第三,诸葛亮战后的表现。228年第一次北伐,马谡在街亭被张郃击败,诸葛亮无奈退军,事后诸葛亮上疏申请自贬三级。如果卤城之战诸葛亮被司马懿大败,回军之后不应该向后主请罪吗?

综上所述,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司马懿在卤城吃了败仗,所以等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的时候,司马懿选择了坚守不出。其实《晋书》没必要颠倒黑白,司马懿军事水平并不差,因为坚守不出对曹魏来说就是最稳妥、代价最小的战术,司马懿只要干耗,诸葛亮就耗不过。

参考文献:《三国志》裴松之注、何兹全《三国史》

标签: 卤城之战

更多文章

  • 金积堡战役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金积堡战役

    金积堡战役是清同治八年至十年(1869年至1871年),陕甘回族叛乱军在金积堡地区(今宁夏吴忠金积镇)对抗清军的一次著名战斗。也是左宗棠平定西北回民暴乱过程中重大的转折性战役。金积堡之战是发生在清同治八年到十年之间,也就是1869年到1871年之间,那么金积堡之战起因是什么呢?为什么会发生这次战役呢

  • 望都之战的具体过程 如何评价望都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望都之战

    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宋,辽两个庞大帝国在几十年残酷战争中发生过多次主力重兵集团之间的强烈野战对抗。咸平六年也就是公元1003年发生的望都之战是宋辽澶渊战役签订和约前的最后一次主力兵团野战对抗,这场战争对宋辽政治,战争的取向,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背景徐河之战耶

  • 遂城之战爆发的历史背景介绍 遂城之战宋辽双方采取了哪些措施?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遂城之战

    遂城之战是指宋朝和辽朝发生在1001年(咸平四年)十月十六日至十月二十八日的一系列战斗,其中又以十月十六日双方骑兵大会战为主要战事。最终宋军以伏击战术击败辽军,辽军精锐“铁林军”几乎全军覆没。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背景端拱二年徐河之战后,宋辽双方在河北战

  • 唐突厥战争爆发的背景与过程 唐突厥战争有何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突厥战争

    唐突厥战争背景是唐朝与东、西突厥利益纠缠下的产物。唐朝同东突厥西突厥的战争称为唐突厥战争。突厥一开始是游牧在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后来活动于阿尔泰山(当时称为金山),后来东突厥实力不断增强,开始威胁到中原安宁,因此突厥展开了于中原的一系列战争,称为唐突厥战争。东突厥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发动了对于西突厥的

  • 汉宛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历史原因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宛之战

    汉宛之战时间是汉太初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02年,是汉朝的将军李广利率军进攻大宛国的一次大型的远程战。此战是由太初元年八月发生的一件事情引发的,当时汉武帝刘彻派遣使者去西域的大宛国购买汗血宝马,大宛国不仅拒绝卖给汉武帝,还把汉武帝派去的使者杀死,并且把财物都洗劫一空,汉武帝十分生气,派出贰师将军李广利

  • 德累斯顿战役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德累斯顿战役的过程及结局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德累斯顿战役

    德累斯顿战役是拿破仑军团与第六次反法联盟在德累斯顿地区开展的一次规模较大的战役。那么德累斯顿战役简介是怎么样的?1812年8月,由于法国与俄国的矛盾激化。拿破仑远征俄国,剑指莫斯科。但是由于俄国人的坚壁清野,再加上冬日来临,军心不稳。无奈之下,法军退却。在退却途中,受到了俄军的追击,加上自身的混乱,

  • 第二次塞米诺尔战争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塞米诺尔战争

    第二次塞米诺尔战争又被人们称为弗罗里达战争,是美国和住在美洲的塞米诺尔人之间发生的三次战争之中的一场,这场战争被人们称为美国与印第安发生的战争中最昂贵的一场,那么既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那么第二次塞米诺尔战争起因又是什么呢?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在美国的独立战争时期,由于美国占领了大片的印第安土地,印第安

  • 冲田畷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冲田畷之战

    为了全面了解冲田畷之战起因、过程和结果,需要率先了解冲田畷之战背景。通过研究冲田畷之战背景得知,冲田畷之战发生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权力和利益的争夺。龙造寺隆信是位心狠手辣、生性多疑的领导者。早年间,龙造寺隆信经过自己打拼,一跃成为筑前、筑后、肥前、肥后、丰前各一部、对马、壱岐的统治者,并且成为九州的三

  • 巴拉圭战争背景与经过 巴拉圭战争结果与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巴拉圭战争

    巴拉圭战争背景是乌拉圭发生内战,内战由巴西和阿根廷联合挑起,巴拉圭领导人洛佩斯担心国内政治时局也会被外国如法左右,便主动对巴西宣战,想着速战速决。只是他没有想到巴西居然联合阿根廷、乌拉圭三国与巴拉圭对战,战争局面逐渐失控,陷入一场恶战。对于洛佩斯,巴拉圭战争背景是乌拉圭政变,野心勃勃的他先发制人,但

  • 宋夏定川寨之战爆发的背景及原因介绍 定川寨之战的结果与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定川寨之战

    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五年(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在宋与西夏的战争中,西夏军进攻宋泾原路,于定川寨(今宁夏固原西北)击败宋军的作战。背景西夏于延州之战、好水川之战获胜后,气势愈盛,频频攻掠宋西北边地。宋被迫完全采取守势。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李元昊谋臣张元向景宗皇帝献计。张元认为,宋朝的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