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玉壁大战西魏胜利的原因 东魏为何失败?

玉壁大战西魏胜利的原因 东魏为何失败?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564 更新时间:2024/1/23 23:46:47

就两魏双方整体国力军力言,东魏占有绝对优势,但在玉壁大战中,西魏取得了最终胜利,这其中原因是什么呢?

西魏方面

一、尽管在国力军力上处于战略劣势,宇文泰集团却能注意每战必精心策划,集小胜为大胜,实力渐次增强,士气日益提高。

二、吏治比较廉明,军纪比较整肃,正如公元537年(西魏文帝大统三年,东魏孝静帝天平四年),潼关之役宇文泰临战誓师时所说“无贪财以轻敌,无暴民以作威。用命则有赏,不用命则有戮”;再以玉壁之战中几个关键人物为例,主将王思政是个密得30斤黄金而悉数封存上交的人,韦孝宽“沉敏和正,涉猎经史”,“善于抚御,能得人心”,长史裴侠则“躬履素俭,爱民如子,所食唯菽麦盐菜而已……去职之日,一无所取”。所以西魏能以劣势反败为胜,打赢了玉壁之战。

东魏方面

一、自恃土地辽阔,人众物阜,士马雄盛,盲目轻敌,以至此役临战喊话把即将采取的战术恰恰泄露给敌方。

二、吏治腐败,所谓“文武在位,罕有廉洁”,臣下请先除掠夺万民之内贼,再讨外寇,高欢则坚持“诸勋人触锋刃,百死一生,纵其贪鄙,所取处大。”当局既是贪婪成性、优游之徒,上下不平,出师无名,军事岂能制胜。

三、战勤工作薄弱,两次玉壁之战,尽管皆冬令野战,攻人之城,首次既“遇大雪,士卒饥冻,多死者”,二次又“苦战六旬,伤及病死者十四五”,视将士如草芥之师,又岂能制胜!

标签: 玉壁大战

更多文章

  • 印巴战争中的中国的作用 印巴战争中国援助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印巴战争

    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看中国如何帮助巴基斯坦。1965年5月,巴基斯坦与印度在巴印边界库奇兰恩地段发生争端并导致武装冲突,接着巴军在克什米尔发动大规模进攻,直攻到克什米尔首府斯利拉加附近,战局对巴有利。但印度从侧翼进击,大军直捣巴基斯坦的拉合尔,截断巴军后路,巴军在克什米尔渍败,乃集中全力守御拉合尔,

  • 怛罗斯之战阿拉伯兵力 怛罗斯之战双方实力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怛罗斯之战

    怛罗斯之战发生在唐朝最鼎盛的时期,但也最终是落败的结局。然而,之后爆发的安史之乱让唐朝再也没有机会从阿拉伯人手中夺回他们的霸权了。怛罗斯之战唐朝实力唐代时,中国军队无论装备、素质、士气还是将帅能力都达到了冷兵器时代的一个高峰。当时唐军野战常用的阵形之一是“锋矢阵”,冲在最前

  • 朝鲜战争死亡人数是多少?朝鲜战争中国死了多少人?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朝鲜战争

    图为:中国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朝鲜战争,是朝鲜半岛上的朝韩之间的民族内战,发生于1950年6月25日,历时一年,于1951年7月10日开始停战谈判,最终于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停战协议》。在朝鲜战争中,参战方是朝鲜、中国、苏联与韩国、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此次战争的伤亡情况具体如下:【朝鲜伤亡】

  • 怛罗斯之战死了多少人 如何评价怛罗斯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怛罗斯之战

    怛罗斯之战死了多少人?此役唐军损失惨重,两万人的安西精锐部队几乎全军覆没,阵亡和被俘各自近半,只有千余人得以身还。但唐军也重创了阿拉伯部队,杀敌7万余人。慑于唐军所表现出的惊人战斗力,阿拉伯人并没有乘胜追击,只是巩固了他们在中亚的霸权而已。怛罗斯之战的评价《新唐书》《旧唐书》认为大食攻仙芝于怛罗斯

  • 觉山铺阻击战:湘江战役红军兵力投入最多、牺牲最大的一战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觉山铺阻击战

    觉山铺阻击战对整场湘江战役的胜利至关重要,所以,中央红军在这里投入了最多的兵力,希望能够成功渡过湘江的生命线。最渡过是渡过了,但红军的牺牲却也很大。这场战争中红军的牺牲是湘江战役中最大的。这里离中央纵队渡河的界首渡口25公里,是中央红军能否渡过湘江的生命线,也是敌我双方投入兵力最多、中央红军牺牲最

  • 湘江战役之光华铺阻击战:彭德怀亲自指挥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湘江战役,光华铺阻击战

    光华铺阻击战是湘江战役中的三大战役之一,这场狙击战的指挥者是时任三军团军团长的彭德怀元帅。虽然如今已经有70多年了,相较于其他的渡江战役,光华铺阻击战异常的艰苦,所以这场战役中牺牲的无数烈士都应该被铭记,抢占渡口中央军平安渡江1934年11月27日下午,一军团二师第四团从全州石塘急行军,在没有遇到

  • 湘江战役之新圩阻击战:1万多红军倒在这里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

    新圩阻击战是湘江战役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章节,要了解湘江战役的全貌绝对不能错过这一场战役。在新圩阻击战中,红军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1万多红军在此战中阵亡,据当时的目击者回应,当时尸横遍河,群众埋得手都在发抖。红6师18团和红34师全体阵亡新圩阻击战,红军付出了惨重代价。《红军长征史》提到,1934年

  • 强渡乌江战役持续时间 强度乌江历史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强渡乌江战役

    从1935年1月1日到1月5日,乌江战役持续了整整5天。皇天不负苦心人,红军在这场战役中取得了大胜,一举扭转了长征以来被动挨打的局面,足见这场战役的历史意义之重大。强渡乌江战役持续时间强渡乌江战役,从1935年1月1日起开始发起攻击,至1月3日红2师4团在江界河突破乌江防线,到1月5日中央红军和军

  • 强渡乌江战役发生的主要原因 强渡乌江前双方的兵力部署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强渡乌江战役

    乌江战役开始之前,中央红军在蒋介石一路围追堵截之下一直处于被动局面,拿下乌江,进军遵义,建立川黔边新苏区成为红军的第一目标。所以强渡乌江战役胜利与否对中央红军非常重要,蒋介石绝对不会让红军顺利逃出生天,所以,国共两党围绕乌江开始了兵力部署。强渡乌江战役发生的主要原因红军方面:(一)1934年12月

  • 强渡乌江战斗背景 强渡乌江的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强渡乌江战斗

    猴场会议中中共中央做出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新苏区根据地的决定,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然要夺下中心遵义,而夺下遵义的第一步就是渡过乌江,于是红军决定强渡乌江。这场战役红军一开始就出于劣势,虽然强渡不成,但还是通过偷渡一举成功。强渡乌江战斗背景193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在瓮安猴场作出了。决定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