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东魏西魏间的沙苑之役过程介绍 沙苑之役的结果及影响

东魏西魏间的沙苑之役过程介绍 沙苑之役的结果及影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598 更新时间:2024/1/15 20:16:26

沙苑之役,发生于东魏天平四年,也即公元537年,当时处于南北朝时期的东魏西魏之间爆发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沙苑之役的参战双方分别是东魏丞相高欢亲率的二十万军队,西魏宇文泰领兵的不足万人的轻骑军队,双方在沙苑一带展开激战,西魏宇文泰一举得胜,大败东魏高欢率领的二十万大军,高欢公带随从数骑逃脱。

沙苑之役 路线图

在沙苑之役发生之前,南北朝的东魏西魏之间已经有过一次大战,即小关之战,当时也是东魏丞相高欢率军打头阵,不过这场小关之战也是高欢落败,沙苑之役就是因为高欢要一雪小关之败的耻辱而挑起的,在东魏天平四年的十月,东魏丞相高欢率领大军二十万直扑山西蒲津,威镇西魏都城长安,西魏帝看高欢来势汹汹,派遣老将宇文泰出马,宇文泰分析利弊,力排众议,建议西魏轻骑迎敌,速战速决,沙苑之役就此展开。

宇文泰的军队人数不足万人,而随行所带干粮只可供三日,在一路急行军后,距东魏高欢营地60里处扎营,宇文泰采用了手下谋士李弼的计策,以老弱病残列阵于前吸引东魏军队的注意,埋伏精兵于渭河的芦苇之中,等候东魏轻敌冒进时突杀而出,果不其然,高欢看见西魏军队不仅人数之少,素质更差,一时大意,轻敌冒进,被宇文泰的伏兵杀得措手不及,损失惨重,沙苑之役,西魏以不足万人之力,力挫东魏的二十万大军,还俘虏了七万人。

沙苑之役结果

沙苑之役,是发生于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的东魏西魏之间的一场大规模战役,沙苑之役中,西魏以不足万人的兵力,力克东魏二十万之众的兵力,大获全胜。沙苑之役结果非常反转,是一场以智谋,奇谋取胜的经典伏击战。

沙苑之役,爆发于东魏西魏之间冲突不断的大环境下,在沙苑之役之前,东魏西魏之间,已经有过一次战争了,就是小关之战,当时也是东魏丞相高欢亲自领兵,但是被西魏狠狠的予以还击,小关之战,东魏高欢战败,为了一雪前耻,在公元537年的十月,东魏高欢这次率领了二十万大军攻讨西魏,想要从人数上压制西魏,西魏帝派遣了足智多谋的宇文泰迎敌,沙苑之役能取得大获全胜的结果,和军队将领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宇文泰为人深思熟虑,而且最重要能听人言,集思广益,他在沙苑之役之前就已分析出双方的差距与优缺 ,主张轻骑简行,迂回伏击,不正面和二十万大军冲突,这个计策在沙苑之役后证明,是非常高明的战术,而东魏的高欢自以为有大军二十万在手,不仅轻敌冒进,而且不听谋士的进言,最重要的是自已本身的军事指挥才能不及对方,才会对沙苑之役的军事判断完全错误。

沙苑之役结果大出所料,西魏以不足万人的兵力大获全胜,还俘虏了东魏七万兵士,这对东魏的打击非常大,在沙苑之役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东魏都没有再次兴兵来犯,南北朝割据局面暂时稳定。

沙苑之役分析

沙苑之役是发生于南北朝时期东魏西魏之间的一次重要战役,沙苑之役的具体时间为公元537年10月,参战双方分别是东魏丞相高欢率领的二十万大军,西魏宇文泰率领的不足万人的轻骑军队,在现在的陕西渭河北岸的沙苑展开激战。

沙苑之役,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关于沙苑之役分析已经有很多版本,实在是因为沙苑之役的结果太过反转,因为双方实力太过悬殊,分析战争的过程可以很好的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首先从人来分析,双方的将领,东魏高欢为人持重,甚至有些顽固不化,而宇文泰则相对灵活善变,双方的军事素养也有所差别,高欢已经在小关之战中失败一次了,沙苑之役是高欢的复仇雪耻之战,心理上急切而有所冒进。

而宇文泰作为被动一方,自然慎而又慎。再就是沙苑之役的地理因素,沙苑在渭河的北岸,这里地势坑洼不平,而且多有沼泽湿地,根本就不是大军正面冲突的最佳战场,极大的限制了高欢二十万大军的人数优势,而渭河河边的大片芦苇,也是非常好的掩体,在沙苑之役中,宇文泰的精兵就是埋伏在芦苇丛中,而且宇文泰是一击即中,高欢的二十万大军一股入瓮,没有分兵,也没有前后顾及,在进入宇文泰的伏击圈中,顿感不妙,分身已晚,导致阵列大乱,被宇文泰趁乱一网打尽,二十万大军惨败,还被俘虏了七万人,沙苑之役是中国历史上有名战役中的一朵奇葩,这是一场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战役。

标签: 沙苑之役

更多文章

  • 官渡之战曹操赢袁绍的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官渡之战,曹操,袁绍

    简述官渡之战,官渡之战简介: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

  • 马拉松战役的胜利对希腊的意义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马拉松战役

    马拉松战役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雅典以微小的代价战胜了十倍于己的敌人。对希腊联军来说,马拉松战役具有积极的战役战略意义:首先马拉松战役中希腊联军取得了胜利,这为希腊的反抗战争树立了信心,带来了希望;其次,马拉松战役结束后希腊人民更加团结,提高了希腊人民的凝聚力;最后这场战役为希腊人民提供了一个打败波

  • 长平之战如果赵括没有代替廉颇结局会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争,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结果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参战人数赵军45万人,秦军保守估计也在百万以上。从国家战略到具体战术,军事家直到现在都在探讨它的得失。长平之

  • 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称霸的关键战役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晋文公

    春秋时期的诸侯王大多都与周王室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也不例外,据《左传》记载,晋文公本名姬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后来的晋国国君,也是春秋时期有名的政治家。图片来源于网络除了任用管仲顺遂朝野而称霸的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中第二位称霸的帝王。历史上著名的“齐桓晋文&rdq

  • 手取川之战到底是真的假的?手取川之战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手取川之战

    之所以有手取川之战真的假的这样的争议是有原因的,因为这场战役发生在1577年,对于现在而言,是一场历史性的战斗,对于这场战斗的规模以及经过等只能通过历史记载来了解,历史记载是了解手取川战争的重要线索,然而历史上关于手取川之战的记载并没有那么清晰明了,在历史记载中并没有详细说明手取川之战的规模,甚至连

  • 沙苑之战的失败:由一错再错铸成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沙苑之战

    沙苑之役,发生于东魏天平四年,也即公元537年,当时处于南北朝时期的东魏西魏之间爆发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沙苑之役的参战双方分别是东魏丞相高欢亲率的二十万军队,西魏宇文泰领兵的不足万人的轻骑军队,双方在沙苑一带展开激战,西魏宇文泰一举得胜,大败东魏高欢率领的二十万大军,高欢公带随从数骑逃脱。沙苑之战在沙

  • 欧洲十字军东征:历时较长的宗教性质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是一次具有宗教性质的战争,战争长达200多年,十字军东征有几次?十字军东征一共进行过八次,每次有不同的目的和理由。十字军东征图片东罗马的土地耶路撒冷落入他人之手,借着要夺回土地的理由发动战争,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由诺曼和意法三国共同发动,以胜利告终,耶路撒冷经历了一场大屠杀。时隔48年后第二次

  • 枣宜会战双方伤亡介绍 枣宜会战结局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枣宜会战

    再一次的,日军显示了他们的战力远胜当时的国府军,按第十一军的战报显示,该会战日军伤亡仅约7000人,与之相较,我军承认的战损为:阵亡36983人,失踪23000人,负伤50509人,如换算伤亡比率,日军投入56个大队,伤亡约占有效作战兵力的12.5%,可我军投入之兵力约54个师,概约38万人,伤亡高

  • 洋务教官琅威理离开北洋舰队的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琅威理

    琅威理1843年1月19日出生于英国。14岁进入皇家海军学校,16岁入大英帝国海军实习。以后一直在英国海军服役,历任准尉、少校。1862年,时任清朝政府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李泰国受恭亲王奕委托,前往英国购买军舰。琅威理1863年,阿思本率领舰队到达中国,年仅20岁的琅威理也是阿思本舰队的一员。但由于

  • 日本战国时期小牧长久手之战过程介绍 小牧长久手之战的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小牧长久手之战

    小牧长久手之战历时长达一年多,提到小牧长久手之战经过首先要从战争的开始来讲,首先是因为秀吉安排在信雄身边的臣子被信雄发现了他们的真实身份,于是便将这些臣子都杀掉了,于是战争便就此开始了。刚开始是在伊势这个地方,信雄准备带兵攻打龟山城,可幸运的是城主得到了秀吉的部队的帮助,成功打败了信雄的部队。之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