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函谷关之战为什么秦攻五国而齐不救?

函谷关之战为什么秦攻五国而齐不救?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572 更新时间:2024/2/2 4:28:19

周慎靓王三年(公元前318年),在合纵攻秦之战中,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军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北)进攻秦军的作战。

函谷关之战

秦国的东向扩张和张仪的连横策略,严重威胁到东方各国。二年,在齐、楚、燕、赵、韩等国支持下,魏王驱逐张仪,改用公孙衍为相,行“合纵”之策。次年,在公孙衍的推动下,魏、赵、韩、燕、楚五国共推楚怀王为纵长,组织联军进攻秦国。公孙衍还联络义渠国由侧背进攻秦国,配合联军。秦送“文绣千匹,好女百人”(《战国策·秦策二》)给义渠,以缓其威胁,然后发兵于函谷关迎战。联军因各有所图,步调不一。楚、燕两国暂时受秦威胁不大,态度消极。只有魏、赵、韩三国军队与秦军交战,被击败。联军向东撤退,至修鱼(今河南原阳西南)。同年,义渠君认为秦送厚礼实是暂时策略,秦国强大终对己不利,便乘五国攻秦之机,出兵袭击秦国李帛。秦军一支仓促迎战,大败于此。然而,这一战并未影响全局。四年(前317年),秦遣庶长樗里疾率军出函谷关反击韩、赵、魏三国联军,于修鱼大败联军,斩杀其主力韩军8.2万人。联军再败退观泽(今河南清丰南)。秦军追至观泽再败韩军,俘虏韩将鲮(一作鲠)申差。关东诸国大为震恐。

战国函谷关之战,当初秦朝灭六国时,只有齐国的实力是最强大的啊,一直以来,齐国都能与秦国分庭抗礼,为什么秦攻五国而齐不救?

战国晚期,齐仍保持着强盛的地位。

函谷关之战

1、范睢提出的远交近攻之计,秦国一直与齐国交好,所以秦攻五国而齐不救。

2、齐国四十年无战争,军队数量不少,战斗力却不行(乐毅灭齐也严重打击了齐国)。实战很重要,临武君荀卿论兵时就讲到齐之技击不可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遇秦之锐士。齐国的技击之士是亡国之兵。

3、史料:《资治通鉴》卷七始皇帝下二十五年:“初,齐君王后贤,事秦谨,与诸侯信;齐亦东边海上。秦日夜攻三晋、燕、楚,五国各自救,以故齐王建立四十馀年不受兵。君王后死,后胜相齐,多受秦间金。宾客入秦,秦又多与金。客皆为反间,劝王朝秦,不修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秦以故得灭五国。

标签: 函谷关之战

更多文章

  • 东魏西魏间的沙苑之役过程介绍 沙苑之役的结果及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沙苑之役

    沙苑之役,发生于东魏天平四年,也即公元537年,当时处于南北朝时期的东魏西魏之间爆发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沙苑之役的参战双方分别是东魏丞相高欢亲率的二十万军队,西魏宇文泰领兵的不足万人的轻骑军队,双方在沙苑一带展开激战,西魏宇文泰一举得胜,大败东魏高欢率领的二十万大军,高欢公带随从数骑逃脱。沙苑之役 路

  • 官渡之战曹操赢袁绍的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官渡之战,曹操,袁绍

    简述官渡之战,官渡之战简介: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

  • 马拉松战役的胜利对希腊的意义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马拉松战役

    马拉松战役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雅典以微小的代价战胜了十倍于己的敌人。对希腊联军来说,马拉松战役具有积极的战役战略意义:首先马拉松战役中希腊联军取得了胜利,这为希腊的反抗战争树立了信心,带来了希望;其次,马拉松战役结束后希腊人民更加团结,提高了希腊人民的凝聚力;最后这场战役为希腊人民提供了一个打败波

  • 长平之战如果赵括没有代替廉颇结局会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争,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结果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参战人数赵军45万人,秦军保守估计也在百万以上。从国家战略到具体战术,军事家直到现在都在探讨它的得失。长平之

  • 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称霸的关键战役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晋文公

    春秋时期的诸侯王大多都与周王室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也不例外,据《左传》记载,晋文公本名姬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后来的晋国国君,也是春秋时期有名的政治家。图片来源于网络除了任用管仲顺遂朝野而称霸的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中第二位称霸的帝王。历史上著名的“齐桓晋文&rdq

  • 手取川之战到底是真的假的?手取川之战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手取川之战

    之所以有手取川之战真的假的这样的争议是有原因的,因为这场战役发生在1577年,对于现在而言,是一场历史性的战斗,对于这场战斗的规模以及经过等只能通过历史记载来了解,历史记载是了解手取川战争的重要线索,然而历史上关于手取川之战的记载并没有那么清晰明了,在历史记载中并没有详细说明手取川之战的规模,甚至连

  • 沙苑之战的失败:由一错再错铸成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沙苑之战

    沙苑之役,发生于东魏天平四年,也即公元537年,当时处于南北朝时期的东魏西魏之间爆发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沙苑之役的参战双方分别是东魏丞相高欢亲率的二十万军队,西魏宇文泰领兵的不足万人的轻骑军队,双方在沙苑一带展开激战,西魏宇文泰一举得胜,大败东魏高欢率领的二十万大军,高欢公带随从数骑逃脱。沙苑之战在沙

  • 欧洲十字军东征:历时较长的宗教性质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是一次具有宗教性质的战争,战争长达200多年,十字军东征有几次?十字军东征一共进行过八次,每次有不同的目的和理由。十字军东征图片东罗马的土地耶路撒冷落入他人之手,借着要夺回土地的理由发动战争,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由诺曼和意法三国共同发动,以胜利告终,耶路撒冷经历了一场大屠杀。时隔48年后第二次

  • 枣宜会战双方伤亡介绍 枣宜会战结局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枣宜会战

    再一次的,日军显示了他们的战力远胜当时的国府军,按第十一军的战报显示,该会战日军伤亡仅约7000人,与之相较,我军承认的战损为:阵亡36983人,失踪23000人,负伤50509人,如换算伤亡比率,日军投入56个大队,伤亡约占有效作战兵力的12.5%,可我军投入之兵力约54个师,概约38万人,伤亡高

  • 洋务教官琅威理离开北洋舰队的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琅威理

    琅威理1843年1月19日出生于英国。14岁进入皇家海军学校,16岁入大英帝国海军实习。以后一直在英国海军服役,历任准尉、少校。1862年,时任清朝政府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李泰国受恭亲王奕委托,前往英国购买军舰。琅威理1863年,阿思本率领舰队到达中国,年仅20岁的琅威理也是阿思本舰队的一员。但由于